念佛寶鑑新書發表  
吳火川大德

壹•前言

  「淨土法門」功德殊勝,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智愚皆化,無論貴賤貧富,只要具足「信願行」,則萬修萬人去。如此普攝讓學佛者帶來無限希望,可是真正「念佛」以後才發現也不是那麼容易「一心不亂」,許多人一面念佛,心中仍懷疑是否真能往生淨土?

  如本大法師通達三藏,智慧如海,辯才無礙,以幽默風趣而道地的河洛話深入淺出弘揚佛法,普受歡迎讚歎,尤其透過電視無遠弗屆的傳播,早已成為許多人必定收看的頻道,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如今更大發慈悲心,不惜勞苦及鉅資,將多年來在電視媒體有關淨土法門的開示,集結成書。書中引述六位聖僧及古德所開示淨土法門關鍵法要,再舉公案及上人親身度化之實例,更輔以嚴密的邏輯,縝密的思慮,詳實的論述,讀後叫人不信淨土法門之殊勝也難,依此修行不往生淨土也不可能。本書名為「念佛寶鑑」可說名實相符,再恰當不過了。

貳•本書特色

  末學恭讀「念佛寶鑑」深受啟示,感動之餘不能不將心得供養大眾,因篇幅有限,僅就所見擇要敘述本書特色於后:

一、普攝群機:人有智愚、貴賤、貧富、順逆、苦樂,淨土法門無不兼攝,書中引述阿彌陀佛第十九願,也引述鼓音王經、優曇大師、印光大師及其他大德的開示,闡明淨土法門何以能普攝眾生。上人更分析何以順逆、苦樂境界均可念佛往生淨土(於念佛寶鑑第二輯第234頁中有敘述)。上人也舉很多出家、在家修行往生淨土之實例,並說明處順境的念佛者,只要不沉迷於五欲六塵,修諸福德,深信念佛能往生淨土,每天稱念佛號即能往生淨土;處於逆境者,如能幡然悔悟,放下一切罣礙,照樣念佛往生淨土。可說只要有心,皆可對號入座,念佛往生淨土。

二、次第分明:看到佛陀及高僧傳,我們常會興起欣羨之情,常想何能如此灑脫、自在。念佛時也每思但願能如古德往生淨土。上人告訴我們只要具足信願行即能成辦,當然也不是一蹴可幾,初念佛時也能感受到一番清淨,可是繼續念,我們會感受到雜念妄想如瀑流排山倒海而來,上人告訴我們念佛音聲不絕是「因」,一心不亂是「果」。如果能運用身口意每念一句「阿彌陀佛」聖號,皆由心中發出,一字一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再由口念發聲音,每一字,每一句,透過每一個聲塵,經由耳根聽得清楚明白,如此稱念「阿彌陀佛」聖號,不用考慮心是否散亂,只要心到、口到、耳到,靈靈覺覺,佛號不斷,念念不空過,就能「一心不亂」,生西度脫生死。上人更現身說法,以自己為實例,今天能智慧如海,辯才無礙,也是經過多少挫折,累積多少經驗,才能有今天的成就(念佛寶鑑第一輯第242274頁)。如此邏輯嚴密,推論縝密,舉例詳實之處,只要讀者用心研讀必能發現更多精采處。如此次第分明,有方法有要領、有例證,也是「念佛寶鑑」的一大特色。

三、理事圓融:佛經不是一種理論,而是佛陀與弟子生活經驗的記錄,公案也是一種佛教徒生活記錄,離開生活、生命,佛法對學佛的我們就不再具有意義。原始佛教的阿含經常在記錄佛陀開示弟子六根對六塵要如何如理作意。唐、宋時的禪宗公案因當時文人學佛之風鼎盛,所以就有很多詩偈作品,例如: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解釋空有之關係,如此權巧。又如: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說明覺性與生活不可分離,因為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與佛陀或古時高僧大德有很大不同,所以以我們的生活經驗很難正確理解佛經、公案之原意,往往須解釋或舉例說明才能體會。因此上人開示之「念佛寶鑑」先引述淨土宗祖師之開示說明,並舉生活上的實例加以印證,聯結了祖師的生活經驗與我們的生活、生命。原來理論與實務是互融互入而無距離,「念佛寶鑑」之理事圓融也是它深具意義之價值,值得讚歎。

四、宣佛本懷、匯通八宗、回歸一心:上人開示念佛念到一心不亂,自性現前,破能所、空有二執、絕對待,當可發現心即佛、佛即心。離心無佛,離佛無心,心佛不二,佛性人人本具,何待外求?求之轉遠。使心覓佛,不知是心是佛,是佛是心。須知十方諸佛皆以心而成佛。若外覓佛求佛,欲得見佛,窮劫終無覓處;若能迴光返照自心,見自本心,本無生滅,空寂涅槃,即與諸佛共坐解脫床。畢竟禪淨律密皆不離心,天台唯識亦不離心,三藏十二部何嘗離此一心(念佛寶鑑第二輯第77788889頁)。上人所開示之念佛寶鑑,揭示念佛念到究竟處,回歸圓滿清淨本自具足的一念心,已匯通八宗,直宣佛之本懷。法華經方便品: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欲令眾生開佛知見,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欲令眾生入佛知見。如今「念佛寶鑑」亦以一大事因緣而出現於世。上人於空中弘法開示後,又集結成書,欲令聽者、讀者,皆由念佛,往生淨土,開悟證果。

參•結語

  上人曾開示:「選舉各個有希望,人人沒把握;念佛只要具足信願行,則各個有希望,人人有把握。」因此只要大家請到「念佛寶鑑」,讀誦受持,念佛生西,證悟成佛,人人有份。祝福大家早日成佛。

 

  返回文章欣賞選單                                            回法王講堂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