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年初一念佛開示  
 釋性宗

冷颼颼的寒流籠罩全台加上飄雨,氣候顯得格外嚴寒;歲末之際,大人忙著除舊佈新、辦年貨,並安排省親賀歲等,九天的假期彌足珍貴,路上無不是車水馬龍,年節的氣氛更添一樁。

寒冬送溫暖更顯不易,意義深具非凡。民國六十餘年,讀小學時,家境並不富裕,在挖東牆補西牆的情況下,三餐勉強撐得過,富有悲天憫人胸襟的母親,常在除夕的前一、二天,買幾包米,親自騎著不甚好騎的老舊機車,載著年幼的我,至鄰近郊區的教養院或孤兒院救濟孤苦零丁的院生,母親心裡直喊著:「孩子們,可憐……」。雖然物廉禮輕,但卻出於生活拮据、節衣縮食之一家人心意,或許跟母親感情較投緣,跟前跟後的我,也被當時助人法喜之情所熏染,更隨喜讚歎「雪中送炭」、「寒冬送溫暖」的善舉。回憶母親的一言一行,成為日後我助人為善之原動力,然為善必須迴向、超越才是究竟之道。佛經云:一念善心生,天堂已成立;一念惡心生,地獄已現前。萬法唯心造;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大年初一天寒地凍,妙語如珠的上人鼓勵天氣愈冷,佛號念愈大聲,功力愈大,八識田中所種佛號種子會較紮實,念得堅硬,真誠、認真,如是佛號一句勝過十句,烙印在八識田中的佛號種子不得了,定能花開見佛悟無生,因為念頭可以決定未來。學佛人首先肯定人人有一「自性」則一切好說,否則生死輪迴門、涅槃還滅門無從建立。

第一支香上人大作獅子吼,引用寒山大士云:『吾家有一窟,窟中無一物,淨潔空堂堂,光華明日月。蔬食養微軀,布裘遮幻質,任汝千聖現,吾有天真佛。』寒山大士示現在唐朝浙江省天台山國清寺,住在後山巖洞裡,是一位奇僧異人,打扮較不修邊幅,但已是開悟的聖僧,乃文殊師利菩薩示現,和國清寺的拾得,是很好的同參道友,寺裡剩下的廚餘或飯菜,慈悲的拾得會挖一些飯菜放在竹管裡,背著竹管到後山巖洞給修行的寒山食用,二位的因緣很好,拾得即普賢菩薩,傳說國清寺的住持豐干和尚是阿彌陀佛示現,唐朝號稱三聖、三隱。三位要往生時都非常自在、解脫,一位從不到零點一公分的石縫穿進去就不出來了,一位坐化、一位立化,或稱三隱士。

對寒山大士的歷史背景有三分的認識後,正式解說『吾家有一窟,窟中無一物』一窟是指「佛性」來說,佛性是無相無色,看不到,摸不著,但卻存在,存在卻又體會不到,領悟不到,倘若契會得到,能說是什麼東西?說似一物即不中。禪宗祖師或釋迦佛講經都導歸自性,認同肯定人人有個佛性。如果沒有佛性的存在,你我也不用做功德、念佛修行;反正死了什麼也沒有了,塵歸塵,土歸土,但是,真的是這樣嗎?佛性絕對是存在的,且看禪宗一千七百多個公案,包含三藏十二部教典,無非就是肯定你我大家都有個「佛性」,有「佛性」即有希望,有「佛性」即可成佛,這點是構成對未來充滿希望與原動力之處。

「窟中無一物」之意,其實如同六祖惠能大師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名詞不一樣,只是站在不同角度,接引不同根機的人。窟中無一物,我「清淨自性」當中,無有一塵、一相、一境、一法,清清淨淨,纖塵不染,靈光獨耀。

『淨潔空堂堂』淨潔即清淨皎潔,離一切相。空堂堂即沒有任何東西,已回復「本來面目」,是名入道、見道。達摩祖師云:「夫道者,以寂滅為體;修者,以離相為宗。」修道者沒有見到主人、悟到佛性,所修皆是不了義、不圓滿,修道以寂滅為體,達到究竟寂滅,如寒山大士云:窟中無一物,淨潔空堂堂。才是真正入道,入道不是真的得到什麼,無所得才是大得特得,有所得即有生滅,有得即有失,親見主人時才是大得特得,聽那聽不到,看那看不到,才是真功夫。

『光華明日月』即真空妙有的意思,心達到如寶鏡一般,能照天照地,寂中有照,照中有寂,離照無寂,離寂無照,達到「寂照不二」之境界,明日月乃達到究竟空寂之時,我清淨的佛性露出作用,妙用無方。

『蔬食養微軀』雖然悟道,還有肉體之存在,吃蔬食養微軀,顧好身體。『布裘遮幻質』布裘即衣服,遮身體而已。蔬食養微軀,布裘遮幻質,指生活的資生用具,是暫時借用、方便用而已,寒山大士對世間與出世間法兼顧,有所言說前後呼應。『任汝千聖現,吾有天真佛。』縱然外面有千尊的佛來,外面是外面的佛,我是我,與我毫不相干。學佛不要向外追求一切法,離開自性追求一切法,曠劫不得見性。六祖惠能祖師云: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佛性去哪裡找?必須肯定現在能聽,那「能聽者」即是你本來主人,你當下肯定了嗎?

上人開示旁徵博引,如瓶洩水,契機契理,每每說到大眾的心坎裡,大眾如被洪鐘敲醒,如獲至寶;上人說法處處將佛法「導歸自性」,是續佛慧命,真實的弘傳者。第二支香的開示,續引寒山大士云:『報汝修道者,進求空勞神,人有精靈物,無字復無文,呼時歷歷應,隱虛不居存,叮嚀善保護,勿使有點痕。』

『報汝修道者,進求空勞神』寒山大士向所有修道者說,人活著無時無刻都在追求五欲六塵,忙裡忙外,拼經濟、拼事

業,也是有階段性的價值意義,但修道沒悟到本性,徒勞浪費時間而已。『人有精靈物』精靈物即是我們的「佛性」,名詞不一樣而已。『無字復無文』佛性哪裡是文字能形容?只是假借語言文字會悟自性,語言文字不是目的而是工具,如同手指著月亮,不應該把手當作月亮,而是藉著手的方向去看那一端,即能見到月亮。

『呼時歷歷應』當上人稱呼:諸位菩薩,大家新年快樂!大眾回答:阿彌陀佛。馬上能回應出來,那即是你的「本來面目」。昔日有位修道者參訪馬祖禪師,問:如何是佛?馬祖禪師答:汝心即是佛。修道者言:哦 。只問道理,道理知道卻無法悟入,馬祖禪師知其根器,此人掉頭欲返,腳剛要踏出門檻之剎那,馬祖禪師語:大德!請留步。此人忽然回頭,回頭之際自悟出:誰在回頭!回頭是誰!親自觸到自性、悟入自性,喜孜孜,馬上頂禮馬祖禪師三拜,肯定「即心即佛」之理。『隱虛不居存』當不作用時,作用歸體,進入寂靜涅槃的時候,說存在不存在,皆不能說了,此乃寂靜涅槃無相之意。

『叮嚀善保護,勿使有點痕』千叮嚀萬交代,好好保護這會回答、講話、吃飯、走路、施為動作的「那個」,那個不能說的就是你的主人,要善加保護,不要令這隻牛偷吃草,不要造業,做壞事,動邪念,叫做善保護,把心照顧好。清淨的自性不能容納一法、一境、一塵,猶如虛空一樣,沒有任何一點塵埃,光潔而晶瑩剔透。

五祖弘忍大師云:三世諸佛,皆從心性中生,先守真心,妄想不生,我所心滅,後得成佛,故知守本真心,是三世諸佛之祖也。換言之,即是守住本心達到清淨空寂,一切塵埃淨化是名「勿使有點痕」。

二支香的時間彷彿一剎那,上人不失大家的禮,準備新年的賀禮 寒山大士二首偈頌,透過辯才無礙的詮釋,消弭似懂非懂的文字障礙,讓諸君法寶滿行囊,回家好好背誦、參悟、實證,一輩子會受用不盡,成就佛道將是輕而易舉、綽綽有餘之事,相信盡未來際定與諸佛同一鼻孔出氣。經云:不要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寶,唯願聽聞一句未聞的佛法,三千珍寶雖多用盡還歸生滅,四句經文雖少悟之直至菩提。恭喜!諸君。

                                                                                                                                       返回文章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