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賢念佛往生錄 -- 第十集  

主講人:如本上人  整理:編輯部

  諸位菩薩,大家好!現在要演講「聖賢念佛往生錄」,我們在「聖賢念佛往生錄」中,陸續介紹一佛九菩薩,以及一百一十位以上的行者往生西方淨土的情形。現在要再詳細介紹覺明妙行菩薩,昨天已經約略將這尊菩薩介紹到一個段落,覺明妙行菩薩在明朝崇禎十六年,到清朝順治皇帝四年示現於娑婆世界,應眾生根機而為說法,開示宣揚淨土法門。他在晉明帝時也曾經來人間一次,那次覺明菩薩在娑婆世間臨命終時,非常自在解脫,如入禪定,於七十五歲坐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覺明妙行菩薩與娑婆世界眾生的因緣非常深,他動念要倒駕慈航,回入娑婆度化無量有情。

  西方確指云:然而因為度化眾生願力深重,再來此土,隨眾生根機,化現種種身形而度化。或者示現比丘、或示現居士、或為國王、或為臣宰、或為女人、或為屠夫、乞丐、或隱或顯、或順或逆,皆隨順說法,導諸群迷於佛道。今又為汝等顯明辨別邪正之分,闡揚淨土。汝等當一心一意,堅修念佛法門,決定不會誤了汝等,若心志堅定,不必等待來世往生淨土,就在現前當下便可親見阿彌陀佛。

  所以覺明妙行菩薩度化眾生的神通、願力、智慧,與觀世音菩薩沒什麼兩樣,他與娑婆世界眾生的緣分確實很深,是故倒駕慈航來娑婆五濁惡世,隨眾生的根機,示現種種身分,以不同的立場、身形度化一切眾生。有時示現比丘、比丘尼演說法義,聽完之後,能令眾生打開心結,淨化無明、煩惱,所以要感恩諸佛菩薩悲憫眾生,若沒有佛菩薩來人間,宣說淨土法門,你我根本不可能往生淨土!覺明妙行菩薩宣說淨土法門時,就如同釋迦佛在宣講淨土一樣。

  覺明妙行菩薩云:牟尼大慈父,悲憫眾生者,說所不能說,導彼今後世,更以異方便,開顯安樂剎,令所有眾生發願往生淨土,橫超三界,截斷諸惡趣,阿彌陀佛以四十八大願,攝受一切眾生,凡是聽聞彌陀聖號,而能深信受持發願求生者,決定可以往生淨土,此乃毫無疑惑也。

  覺明妙行菩薩很慈悲、謙虛的說:釋迦牟尼佛是大慈父,為了悲憫一切眾生,宣說西方極樂世界清淨、莊嚴的情形,這是二乘人難聞、難見、難以感觸到的,這是不可思議的法門。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叫做大乘不共法,聲聞、菩薩連想也想不到,更遑論能演說,唯獨諸佛才有能力宣說,是名:說所不能說。更以異方便,化導九法界的眾生往生淨土,這是釋迦如來方便之教法,開顯淨土法門,令九法界的眾生各個發願往生淨土,橫超三界,截斷三惡道,頓斷六道輪迴,往生安樂剎。

  阿彌陀佛曾發下四十八大願,令眾生承蒙自力與他力往生西方淨土。所以凡是聽聞阿彌陀佛聖號的人,深信有阿彌陀佛及西方極樂世界,只要發願,決定可以往生西方淨土,這沒什麼好懷疑,因為佛是聖人,怎會打妄語?眾生在六道中,一下子做天人、人、阿修羅;一下子墮入畜生、餓鬼、地獄,很不好受!而往生淨土叫做:截斷諸惡趣,橫超三界。不再停頓於三界中,因為三界如火宅,世人稱為苦海無邊。我們不要繼續沉浸於三界中,多生累劫輪迴、受苦至今,你難道不想出離三界?如佛經所說,多生累劫輪迴,受苦無量,所流的眼淚比四大海還多;死後的骨頭堆積起來比須彌山還高,吃再多輪迴苦,也無法使你出離世間,想要出離世間,唯有堅定信心,提起勇氣,將多生累劫的生死,在今生stop(停止)下來,不再繼續沉淪、墮落,今生執持一句彌陀聖號,堅持下去,在今生定能了辦生死。

  健康時能念佛,不如病苦時能念佛來得殊勝,因為病苦時,渾身不自在,頭暈目眩,筋骨痠痛,五臟六腑沒有一處舒服的,全身痛苦難忍。所以病苦時能念佛,勝過健康時念佛好幾百萬倍。再聽好!當你臨命終時,若能提起正念念佛,又比你病苦時念佛更殊勝。你想想看!一關比一關難。所以健康時,就要緊抓住這句佛號,信心堅定,累積往生的資糧,若沒有平日念佛的功夫,遇到病苦,佛號就念不出來;若沒有病苦時念佛的功夫,當你百歲命終時,佛號就更念不出來了。

  我曾經為許多人助念,所以對此有很深的感觸,平日若沒有念佛的功夫,當百歲命終時叫他念佛,難矣!像是要他的命,一來他平時沒有聽經聞法,腦海裡無佛法的概念,不知道什麼是西方淨土,對念佛的動機、意義、宗旨茫然無知,再者沒有念佛的慣性作用,所以念不出來,只得隨著起心動念的業力投胎轉世,又是一期一期、一世一世的生死,繼續沉淪,受大苦難。

  所以平時念佛非常重要!有人說:病苦時,根本無法念佛。我告訴他:即使你痛得念不出來,也要勉強念,因為你若衝不過這關,來世又要繼續輪迴,那就不好受了!所以即將往生時,縱使再痛苦也要念佛,口念不出來也要憶想,否則絕對會隨著你的妄想再度投胎轉世。更甚的是,命終時若一念瞋恨心起,便會墮入地獄或阿修羅;若起貪著心,則墮入畜生道,都不好受!所以平時能念佛,不如病苦時能念佛;病苦時念佛的功夫,不如在臨命終時提起正念來得殊勝,這完全要靠平時努力、精進用功,產生一種慣性作用,臨命終時才有下手處,功夫才用得上。故平時做功德、念佛,就是累積臨命終時的資糧。有人問:念佛要達到一心不亂很不容易,有什麼方便法門可以念到一心不亂?諸位來看這位菩薩如何回答。

  覺明妙行菩薩云:汝但息想定慮,止息妄想,穩定攀緣思慮,徐徐念去,要使念佛聲合乎清淨信願心,使此心又隨著念佛聲,念久自得諸念澄清,心境絕照,也就是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皆不可得,而又了了分明,如此功用,便可證入念佛三昧。

  有人問:我念佛時,心容易散亂;念佛時,一直想過去、想未來,控制不住念頭,一直打妄想,想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想一些奇奇怪怪的事,無法降伏念頭,該如何是好?有什麼方便法門,能達到念佛一心不亂?覺明妙行菩薩告訴他:汝但息想定慮,息想就是專注於阿彌陀佛,緊抓住一句佛號,阿彌陀佛……,佛號相續不斷,以一念克服萬念,久而久之功夫純熟,你的妄想自然能止靜下來,有佛念則無雜念,當你的妄念止息時,攀緣心自然會沉寂,如此徐徐的念下去,生死心切,不要想著:明天兒子要結婚;大後天要繳會錢;樂透彩再過三天就要開獎,我要趕快去下注。諸位!當你念佛時,妄想歸妄想,不要理它,不要去想開獎後可能會中幾百萬。妄想生起時,不要理它,你越理它,就會一個念頭接一個,前念滅了,後念又生起,念頭便會一直相續下去,沒完沒了,所以念頭生起時,不要理它,隨它去來。像是用石頭丟狗,愚癡的狗會追石頭,聰明的狗則會追人,狗追石頭就像我們妄想生起時,你去理會妄想,你越理它,它就愈糾纏不清,如同狗追石頭一樣。

  所以妄想來時,不要理它,單單提起一句佛號,自然能止息妄念,穩定攀緣的思慮,念阿彌陀佛……,鏗鏘有力,把佛號咬得緊緊的,念得綿綿密密,堅如金剛、寶石一般;又如母雞孵蛋一樣,母雞保護雞蛋,使暖氣不外散。如我們緊抓住一句佛號,阿彌陀佛……,抑揚頓挫,字字句句念得清清楚楚,如此絕對能止息妄想,所有攀緣的心,想過去、想未來的心,當下就能頓斷,如此淨念相繼,念佛的聲音,與你的信願打成一片,字字句句佛號聲塵與清淨之信願心合而為一,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加上發願往生。信願心與念阿彌陀佛的聲音,緊緊結合在一起,靠得牢牢的,密不可分;信願心與念佛的聲音相依不離,久而久之,一切妄念自然澄清,心境絕照,此時,那還有被我所念的佛,以及能念的心呢?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打成一片,能念的心不可得,所念的佛也不可得,達到能所雙亡。此時,了了分明,如此用功修道,不久之後,便能證入念佛三昧。覺明妙行菩薩教我們這個方法是一級棒!他教導我們,就如同代佛宣揚淨土,與佛陀教化沒什麼兩樣!

  我再來講一個典故給諸位聽,宜蘭有一位曾居士,他有良好的家世背景,能供他念到大學畢業。因為在大學時有各種社團,可讓學生自由選擇參加,他便在課餘時參加佛學社,也很虔誠的受三歸依、五戒、學佛修道。大學畢業後,他一心從商,學佛仍不間斷,尤其他非常喜愛聽聞法師講經,平日誦持《法華經》、《金剛經》,每晚一定要讀誦《阿彌陀經》,並念兩萬句佛號。實踐覺明妙行菩薩的念佛法門,將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打成一片,念佛的聲音與信願心結合在一起,相依不離,打成一片。

  宜蘭的曾居士依此法門修行,放下萬緣,有耐性徐徐的念下去,往往念不到幾句佛號,妄念自然止息,便進入念佛三昧。因此他時常安住在三昧中,無論是工作或是開車,乃至經營事業時,心隨時隨地處於念佛三昧中,無念而念,念而無念,能念所念打成一片,無時無刻皆處於輕安法喜,住於禪定中。在他七十四歲那年,喚來兒女、媳婦、孫子,跟他們交代遺言:阿彌陀佛明天早上九點左右,要來接引我往生!到了第二天,他自行沐浴淨身,換上一套較新且簡便的衣服,外面穿上海青及縵衣,然後坐在大廳的沙發上開始念佛。因為他學佛很虔誠,感動了家人,也帶領著妻子、兒女、媳婦、孫子全家都一同來學佛,成為佛化家庭。那天,他在大眾的念佛聲中,往生西方淨土。就是以覺明妙行菩薩所說的法門修行,念佛的聲音與信願心打成一片;沒有能念所念的對立,心境雙亡,所以隨時隨地念佛,都能一心不亂,達到念佛三昧。宜蘭這位曾居士,就在此情況下證得念佛三昧,成就了往生淨土的資糧。恭喜他!他現在已經在阿彌陀佛身邊。所以我們效法過去先賢念佛的精進就沒錯了!

   顧定成居士又問覺明妙行菩薩:要以什麼心念佛,才能往生極樂世界得上品生?覺明妙行菩薩云:善男子!心本無念,念逐想生,此想虛妄,流轉生死。汝當知此一句阿彌陀佛,不從想生,不從念有,不住內外,無有相貌,即是盡諸妄想,與諸佛如來清淨微妙真實之身,非一非異,不可分別。如是念者,煩惱塵勞,無斷無縛,止是一心,必得一心,方得名為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淨業功成,直趨上品。

  要如何念佛才能得到上品生呢?其實就是要開悟,達到一心不亂。顧定成居士向覺明妙行菩薩提出這個問題,覺明妙行菩薩是見性之人,以理體來回答:心本無念,念頭產生時,想也隨之而生,你的妄想心是虛妄的,是構成輪迴四生六道的要素。要知道!念這句阿彌陀佛的當下,不從妄想生;更不是從虛妄染污心而有,這句阿彌陀佛,清淨、光明,不住內、不住外,外不著於念佛聲,內不住於能念之心,清淨的本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沒有相貌,不是黑紅青白,沒有顏色、沒有形相,盡諸一切妄想,則與諸佛如來微妙清淨的法身,沒什麼兩樣!

  三言兩語就令他契入法身、入涅槃自性、入一真法界、入佛性。覺明妙行菩薩又說:非一非異,不可分別,如果顧定成居士能如此念下去,煩惱塵勞無斷無縛,為何說無斷呢?煩惱要如何斷?煩惱本來空性,何必斷?要斷也無從斷起。沒有人束縛你,是你自作聰明,庸人自擾之,煩惱本無,是你自己動念頭束縛自己,既然煩惱束縛不了你,誰綁著你呢?叫做:無斷無縛,止息所有妄想,以這樣的心來念阿彌陀佛,方得名為一心不亂,當淨業成就時,百歲命終就能往生極樂世界上品上生。有些人無法信服,覺明妙行菩薩就為他說理;對事相不了解的人,覺明妙行菩薩就舉出事相來說明,達到理不礙事,事不礙理,理事不二,這是中道實相的道理,是覺明妙行菩薩度眾生的不二法門。

  如何才能往生西方淨土?覺明妙行菩薩云:汝今當發大願,願生極樂,然後至誠懇切,稱念阿彌陀佛,必使聲緣於心,心緣於聲,聲心相依,如貓捕鼠,久久不失,則入正憶念三昧。又持名之法,必須字字句句,聲心相依,不雜分毫世念,久久成熟,決定得生極樂,坐寶蓮華,登不退地。

  這道理非常莊嚴!他說:汝今當發大願,意思是指顧定成居士,以及末法所有的眾生要發大願,發什麼願呢?發往生極樂世界的願,然後專注一心虔誠的稱念阿彌陀佛聖號,阿彌陀佛……,當你念阿彌陀佛時,阿彌陀佛的聲音,緣於你的心;你的信願心,安住於念佛的聲音,聲音和心相依相輔。如同貓捉老鼠,貓一心安住於老鼠身上,達一心不亂,一旦貓衝向前時,很快就能捉到老鼠。以前住鄉下時,養了一隻貓,貓發現屋簷上有隻老鼠,便開始發威,喵……,當貓發威,展現威力,一心一意要捕捉老鼠時,大吼一聲,然後將尾巴蜷縮起來,老鼠就嚇得從屋簷上掉下來!

  我們若以如貓捕鼠的心情念佛,直念下去,久久不散,便進入正憶念三昧,持名念佛就是如此,句句佛號的聲音與心相依,不夾雜世間任何思慮妄念,不摻雜世間事,久久純熟,決定登坐寶蓮臺上往生極樂世界。覺明妙行菩薩是登地以上的法身大士,倒駕慈航來為眾生開示,所以聽他講經說法,很快地就能進入一心不亂,得念佛三昧,他所作的比喻恰到好處,不增也不減,不愧是諸佛菩薩示現!

  已將西方淨土教主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祈婆迦菩薩、馬鳴菩薩、龍樹菩薩、天親菩薩、覺明妙行菩薩。總共一佛九菩薩已大略介紹,佛菩薩大悲願力,宣揚淨土法門,接引四生六道往生到西方淨土,令速證無上佛道。可謂: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這種倒駕慈航度化眾生之精神,實為舉世無雙,超然志節,永遠是三界眾生最崇高之楷模。接著介紹淨土宗第一代祖師─慧遠大師,以及唐朝、明朝、清朝、中華民國以來,總共一百一十多位行者,包括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往生西方淨土的情形,向諸位詳細的介紹。所以對淨土法門不了解的人,一知半解的人,或是懷疑的人,還沒有深信,信心仍會動搖的人,聽如本法師演講「聖賢念佛往生錄」,能使你的信心重新建立,使你搖晃不定的心,從此堅固如金剛。聽了之後,知道往生西方淨土,勝過在娑婆世界百千萬倍,一心想要往生,因為往生淨土能夠親近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道心永遠不退轉,得一生成佛。

  台南有一位林居士,為人非常忠厚踏實,他總是存著仁心、愛心,佛教稱為很有慈悲心,無論是跟人做生意或是談事情,他都能隨喜功德不會佔人便宜,所以這位林居士很受到左鄰右舍的尊重,眾望所歸。光是經過他勸導來歸依三寶的人就有三百多位;又勸了將近三十幾人來受五戒;以及勸十幾人來受在家菩薩戒,當他觀看對方的因緣成熟,他就勸對方出家修行,所以經他勸導而出家的有二十幾人,他總是不厭其煩的勸人來修行,了生脫死,證成菩提,度化眾生,所以這位居士非常不可思議!

  他一生當中,晚上專誦《阿彌陀經》;早上則誦《普門品》,每天念佛兩萬多句。到了八十三歲那年,他的身體有些病苦,知道自己往生的時刻已到,他住在台南,所以當我接到電話後,馬上趕過去,為他開示佛法五分鐘,又帶領了將近十位出家眾為他助念。他看到我們前去非常歡喜,起身說了幾句話:如本法師!您近來好嗎?快往生的人還會跟你說話。這位林居士接著又說:我平時身體不是很舒服,所以無法前去親近師父,但是師父在電視上講經說法,時間一到,我一定要聽,聽得法喜充滿!尤其師父演講淨土法門非常深入,說事又說理,理事無礙,在眾多法師中,我特別喜歡聽您講經。我心裡想:到底是我來為你開示?還是聽你為我開示?他是一個很有覺性的人,當他說到一個段落時,突然想起:師父是來為我開示的!便不再說下去。

  接著我開示信、願、行─往生淨土三資糧。他聽完之後,緩緩的閉上眼睛……,然後我便舉腔念阿彌陀佛聖號,阿彌陀佛……,開始為他助念佛號,念了大約十五分鐘,他便徐徐而逝,很安詳、很順利的蒙佛接引往生,當時我還聞到滿室異香,香氣非常濃郁,不只是我,尚有很多人都聞到香氣。林居士生前做了那麼多功德,這對他往生都有加分的作用,所謂福不唐捐。但是千萬不要做顛倒的事,把他人推入火坑中沉淪受苦,所以我們儘量勸人來學佛修行,這才是正確的。 

未完,由於篇幅的關係,上人主講「聖賢念佛往生錄」編輯部將陸續在雙月刊中,分別為諸位刊載,敬請期待。)  

  返回演講集選單                                            回法王講堂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