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賢念佛往生錄 -- 第十七集  

主講人:如本上人  整理:編輯部

  諸位觀眾、菩薩,大家好!「聖賢念佛往生錄」,現在要來介紹隋朝智舜法師,其對淨土法門非常深入,研究得非常通徹。有一次,當他演講《觀無量壽佛經》圓滿時,西方極樂世界的聖境,同一時間現於虛空,讓他看得清清楚楚,然後在大眾念阿彌陀佛的當下,安然而逝。所以講經者,在台上講到往生,是相當稀有難得;坐禪的人參禪悟道,在蒲團上坐化,不簡單;念佛人在佛堂念到自在坐化,這都是大有來歷,堪稱世所稀有,難遭難遇。他不是中風,也不是心肌梗塞而往生,是看到極樂世界的聖境現前,然後蒙西方三聖接引。智舜法師就是如此往生,所以不能把老虎當作貓;把龍當作泥鰍;把聖人當作凡夫,不能小覷智舜大師的成就。

    智舜法師仰慕慧遠大師一生德業,因此入廬山學習淨土法門。隋煬帝大業初年,講完觀無量壽佛經後,示現疾病,臨終前見鸚鵡孔雀,皆悉念佛念法念僧,演出微妙法音,向弟子曰:吾今日往生矣!隨之命終往生淨土。

   若好好的發願,求生西方淨土,一切都能如你所願,悉皆成就。智舜法師一生非常仰慕、尊敬慧遠大師的德業,便進入廬山用功修行,跟隨慧遠大師學習淨土法門。隋煬帝大業初年,智舜法師正在演講《觀無量壽佛經》,也就是淨土三經的其中一部,在演講結束後,示現身體有些微病苦,稱為:示現微疾。他在臨命終前,看到鸚鵡、舍利、迦陵頻鳥、孔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甚至三十七道品、八聖道分微妙的法音,看得清清楚楚,聽得明明白白,並向弟子說:我今天要往生了!足見修行的功夫要真槍實彈,不是紙上談兵。話一說完,他便開始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一起音,得到與會大眾的共鳴,大眾念佛聲非常安詳、莊嚴,然後智舜法師便在佛號聲中,徐徐往生!一代聖僧─智舜法師在往生以前見到西方極樂世界種種莊嚴的聖境,不簡單!所以無論是出家眾或在家眾,要多誦念淨土三經,《無量壽經》是所有淨土經論中,介紹極樂世界最透徹的一部經典。若是擔心《無量壽經》太長誦不完,可以誦《阿彌陀經》,它是濃縮品,重點式的介紹極樂世界。所以誦一遍《阿彌陀經》,等於遊歷西方極樂世界一遍。每到黃昏,心都會較沉重,想尋求一個歸宿,所以念《阿彌陀經》能導歸往生極樂世界。

    阿彌陀經云: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誦此段經文時,會使人心生歡喜,得到輕安,一心想要往生西方淨土。釋迦牟尼佛千叮嚀、萬交代,苦口婆心,說出極樂世界種種莊嚴、微妙的一面。極樂世界所有的鳥類,不是三惡道中的畜生道,是阿彌陀佛以其願力、神通、威神力所變現,為你講經說法。甚至水流聲也會說法,都是阿彌陀佛的神通、願力變化所作。娑婆世界有的鳥類,極樂世界都有;但是極樂世界有的鳥類,娑婆世界未必有。在極樂世界,想看什麼鳥類都有,譬如現代的小孩,喜歡看無尾熊,在極樂世界只要動個念頭,無尾熊就會出現;或是想看熊貓,只要動個念頭,熊貓就出現在你面前,而且比娑婆世界的熊貓更漂亮。因為阿彌陀佛有神通,知道你喜愛什麼,會如你所願,滿足你的心願,之後,欲望自然淨化,再度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用功修行,這都是阿彌陀佛之善巧方便。

    「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是指這些鳥類能演說佛法,令入實相中道、不二法門,甚至演說小乘教法,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一般人講經,有時還不一定能講得很正確,而極樂世界的眾鳥,講經能契入法要。若問什麼原因?因為此鳥皆是阿彌陀佛神通、願力所變化,是故只怕無法往生極樂世界,若能往生極樂世界,不想成佛都難;而在娑婆世界,要你成佛亦非常困難!同樣是難,但極樂世界與娑婆世界的意境不同,在極樂世界一定會成佛,不成佛不行,稱為:不成佛很難。而在娑婆世界,要成佛很難,因為考驗、煩惱、痛苦、阻礙、困境、陷阱非常多,五欲熾盛,加上願力不堅,道心搖搖晃晃,修行進三步退五步,這是娑婆世界眾生的心聲。

    總而言之,若往生到極樂世界眾鳥會為你演講微妙佛法。你聽到之後,內心自然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功德力。釋迦牟尼佛慈悲解釋:舍利弗!不要誤以為這些鳥是因造惡受報而感召,此鳥實乃阿彌陀佛以願力、神通變化所作,所以這些鳥類,如同阿彌陀佛的化身。又云:極樂世界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極樂世界,尚無三惡道之名,又怎會有真實的惡道呢?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是阿彌陀佛願力、神通所作,阿彌陀佛太慈悲了!以上所說,只是極樂世界千萬分之一之微妙而已,極樂世界之微妙未說者,非心思口議能及。又阿彌陀佛實在用心良苦,在極樂世界,連無情也會說法,有情說法是理所當然;而極樂世界無情的山河大地、潺潺流水,也都會為你演說佛法,故阿彌陀佛的威德真不可思議!

    再來介紹隋朝登法師,登法師一生弘揚《涅槃經》,每當講經圓滿後,皆勸大眾稱念阿彌陀佛聖號,求生西方淨土。當他臨命終時,異香滿室,室內瀰漫著陣陣奇異的沉香味,香氣非常濃郁,大眾都有所感應。當他出殯時,有許多香雲遍滿虛空,蓋覆整個村落,村民們都親眼目睹。所以聖者來人間,總有說不盡的瑞相與感應。

  登法師,曾經在山西并州興國寺講涅槃經,凡是來聽經之人,一律勸大眾稱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隋文帝開皇十二年自在往生,臨終時異香滿室,出殯當日,虛空中呈現香雲遍滿,蓋覆整個村落。

  佛門有句話說:有佛出世龍天喜,無僧說法鬼神愁。有佛陀來人間講經說法,天龍八部、人天皆愛戴,現代人稱為雀躍不已;六道眾生受大法益,化黑暗為光明;化生死為涅槃;化熱惱為清涼;由生死此岸,達到開悟證果的彼岸。無僧說法鬼神愁,若沒有出家眾講經說法,縱然處於白天也如同暗夜,因為眾生心中邪知邪見,對真理認識不清,闇鈍無知,對生從何來,死往何去茫然無知。試問:你前世是什麼人?扮演什麼角色?是哪一道轉世而來?你完全不知道;今生死亡後,要往何處去?又是一片迷惑,只能說:不知道、不清楚。所以沒有研究佛法、學佛、聽經聞法,即使在光天化日之下,也如處昏天暗地中。若有佛陀來人間講經說法,則如同慧日高掛虛空,照耀天地,一片光明。若有出家眾講經說法,法就是真理,說法者布施真理,令眾生清楚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宇宙是如何成住壞空,從人生觀一直說到宇宙觀,使你對人生、宇宙的真相不再迷惑,稱為破迷啟悟。最後,令你離苦得樂,轉凡入聖。若無出家人講經說法,連鬼神都會憂愁、煩惱。為何會如此呢?因為鬼神也想要修行,生活在昏天暗地的幽冥界非常痛苦,希望能得到光明,脫離痛苦、黑暗的世界,所以無僧說法,連鬼神都會憂愁。

    登法師住在山西省并州興國寺,演講《涅槃經》,這是一部教你如何證成涅槃,成就佛道的一部偉大經典。登法師於興國寺演講《涅槃經》,每當講經告一段落,都會勸大眾稱念阿彌陀佛聖號,求生西方淨土。阿彌陀佛……,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明明白白,進入念佛三昧,到最後,百歲命終時,你我大家都能往生西方淨土。

    隋文帝開皇十二年,登法師自在往生,在他臨命終時,異香滿室。一代聖僧往生,如同空中的殞石,劃下一道白色的光,就此消失人間。所以要遇到聖人,很不容易,若非相當有福報之人,實無法值遇聖僧出世。

    阿彌陀經云: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釋迦牟尼佛云:舍利弗啊!極樂世界每個眾生,都是由十方世界往生而來的,這些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後,道心永遠不會退轉,梵文稱為「阿鞞跋致」,這點就贏他方世界一大截了!娑婆世界很多僧俗二眾,當初發心時那股熱誠、向心力,任何人都抵擋不住,如瓶洩水,修行非常的勇猛精進;但是經過三年、五年、十年,道心就退至零點,嚴重者甚至誹謗三寶,實在是業障深重!所以娑婆世界眾生的根機拙劣,加上考驗太多、逆境重重,在學佛當中,遇到妻子、丈夫往生;或是兒女、父母、親戚往生;或是事業不順利;加上社會混亂,景氣低迷,總之,世間考驗太多,使他的道心無法達到不退轉,修行進進退退,道心搖晃不定。所以活在娑婆世界很無奈,但無奈又能如何呢?你若往生極樂世界,這些問題統統沒有,你不用擔心!因為釋迦牟尼佛在經典中,一再呼籲,說得很清楚,他說: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道心永遠不會退轉,稱為:阿鞞跋致。不退轉有三種:一、念不退。二、位不退。三、行不退。

  念不退就是修行的念頭,念念菩提、涅槃,向佛道、三寶不會退轉。不像凡夫,念念是世間的五欲六塵;念念男女之事;念念是痛苦事;念念是愛慕虛榮、我慢貢高、殺盜淫妄;念念是嫉妒、吃醋,所以凡夫修行會退轉。但是在極樂世界,乃念念菩提;念念親近善知識,因為周遭有西方三聖,及很好的同參道友,這些都是增上緣,所以能證得念不退。再來,位不退,若證得十信後,就不會退轉;證得十住後,就不會退轉;證得十行後,就不會退轉;證得十迴向後,就不會退轉;證得初地以上更殊勝,要他退轉很困難!所以生到極樂世界,修行的心很堅定,證得果位後,不會再退轉、退墮,稱位不退。而娑婆世界的凡夫則不同,今天修行衝刺得很快,念三萬句佛號,明天就退到念不到兩句佛號;今天讚歎法師,來日有兩把刷子,會講經了,就瞧不起法師,甚至指指點點,開始誹謗,直接間接、有形無形的誹謗法師,間接挑撥底下的人誹謗法師,雖然稍有悟境,但是受多生累劫的嫉妒心驅使,希望能在大眾人群中受人仰慕,所以就有形無形、直接間接的誹謗三寶。

  行不退是修行非常勇猛精進,不會雜修、退失道心、以得少為足,所以不會退墮。我們在修行當中,若能往生極樂世界,決定能證得念不退、位不退、行不退。

  在極樂世界不會有這些情形,唯有勇猛精進,契入實相中道、不二法門,直到最後成佛。阿彌陀經又云:其中多有一生補處,這點更殊勝!你若往生極樂世界,一生就能達到補處佛位,極樂世界的等覺菩薩不可稱計,若往生極樂世界,不成佛也難,釋迦牟尼佛拍胸脯保證,若往生極樂世界,一定能成佛,如同蓋上正字標記,佛陀是聖人不會說謊,說謊對自己、眾生都沒有好處,何況聖人怎會打妄語呢?所以一旦我們念佛往生,到了極樂世界一切都能如你所願。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用幾百萬世、幾百萬劫的時間,也無法說出,極樂世界到底有多少一生補處的菩薩,因為數量太多,多到無法估計,數不盡!

  大家聽到淨土法門後,怎能讓自己繼續懈怠?在此法門難聞又已聞的情況下,若是讓往生極樂之機會喪失在自己手中,這是非常遺憾的!

  下面再介紹聞名三千大千世界的聖者,也是轟動整個佛教界的智者大師,本名智顗,在山西省創立天台宗,世人稱天台大師。當時,隋煬帝歸依智者大師,並求受在家菩薩戒,所以隋煬帝是一位極虔誠的大護法,以國王之身來學佛,由於非常尊敬智顗大師故後人稱智顗為智者大師。

  智顗大師,字德安,姓陳,河南潁川人。母親懷孕,夢見五彩雲煙,環繞懷抱,誕生之際,室內突然光明清淨,眼睛有兩個瞳仁,臥必合掌,坐必面西,年紀稍長,見佛像一定頂禮,逢僧必敬,年十八歲,投靠湖南湘州果願寺法緒法師出家。喜愛誦法華經,兼通律藏,到山東光州大蘇山禮敬追隨慧思禪師,慧思一見智顗便曰:昔日靈山同聽法華經,由宿世因緣故,使汝又來此相遇。智者大師在此山專修法華三昧,經過三夜,智者讀法華經誦到藥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身心豁然開朗,內心寂靜入於禪定,智慧覺照法華玄義,貫徹通達諸法實相。

  一代聖僧出現人間的瑞相,點點滴滴不是一日一夜能說得盡,讓我們來了解他的生平,學習他的精神。智者大師字德安,俗姓陳,河南省潁川人,當智者大師的母親懷有身孕時,曾夢見屋頂上有五彩雲煙環繞的瑞相。諸位也可問令慈,當你要出生前,是否有做過類似的夢?智者大師在出生前,母親就夢見五彩祥雲在屋頂上環繞。而有些高僧的母親,夢見觀音菩薩送子,然後便出生,這都是相當有來歷之人。許多高僧大德及居士,在出生前都有很多瑞相。

  智者大師的母親懷孕時,夢見吉祥的瑞相即是一例。且出生時,家中突然滿室光明,非常清淨。很不可思議的是,智者大師的眼睛有兩個瞳仁,而且睡臥一定雙手合掌,憑這點就很不簡單,大有來歷,不然你睡覺時會合掌嗎?我看難矣!說不定你在入睡前,是雙手合掌,姿態很端正,但是到了三更半夜,睡姿便像死人一般,雙手攤平,兩腳打開,還流著口水。智者大師不會如此,入睡後的姿勢一直維持到天亮,完全不會改變。智者大師臥必合掌,坐著時,面一定朝西,念念不忘西方,顯示出他大有來歷。到了他十五、六歲時,見到佛像,一定頂禮;遇到出家眾,有法師前來,也立刻頂禮,非常尊敬。智者大師十八歲時,投靠湖南湘州果願寺法緒法師出家修行。

  智者大師很喜歡誦念《法華經》,以及研究律藏,後來到了山東光州大蘇山,追隨慧思禪師學習禪法。當慧思禪師看到智者大師時,便說出驚天動地的話,他說:昔日靈山同聽《法華經》。我和你兩人,三千年前,一同在靈山聽釋迦牟尼佛宣講《法華經》,由於你我宿世有緣,故又在此相逢會面。讓人聽了之後,心裡一陣酸楚,不知是歡喜還是憂愁,只能說是悲欣交集。智者大師在山上專心修習法華三昧,經過三夜,當他讀到《法華經》裡,「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即恍然開悟。真精進乃是身心性命投入如來了義正法,用功修道,是名真法供養如來。

  否則要如何供養如來呢?買幾顆橘子、蘋果,就算是供養嗎?或是布施金錢,就大肆宣揚嗎?雖然這也是供養,但不足以稱為真正了義的供養。了義的供養,是精進修行,與正法相應,如此才是真法供養如來。當他誦念到此句經文時,身心豁然開朗,內心寂靜,入於禪定中,以智慧覺照法華玄義,在他開悟後,法華玄妙的道理完全清楚明白,對中道義理不再迷惑,貫徹通達諸法實相。

  智者大師出生時,眼睛有兩個瞳仁,每當睡覺時必定合掌,坐時面向西方,看到佛像內心欣喜雀躍,必定恭敬頂禮,看到出家眾亦虔敬禮拜,諸位能像他這般嗎?如果沒有,表示你的善根、慧根、願力,還輸智者大師一大截!有些人看到佛像沒什麼感想;看到出家人,也沒什麼感覺,這就是生生世世不曾與三寶結緣,不曾親近諸佛,所以看見三寶心中沒有感觸。而我在俗家時,見到三寶會起歡喜心,當時家住屏東,附近有間佛寺,有一次,看見一位比丘尼,穿著灰色長衫過街,當風吹過她的長衫時,衣角隨風飄蕩,我看了之後,有說不出來的歡喜,有一種熟悉的感覺,彷彿是我曾見過的景象。直到出家研究教典後,才知道這就是所謂善根大展流露,所以看到出家人就能體會到:人生苦,要修行,不要再繼續沉淪、造業,要趕快迎頭趕上,人家已經出家修行了,而我還在娑婆世間造業。

  智者大師不愧是有來歷的人,我們要將他當成楷模、學習的對象,終究成就聖人的境界,你我大家都有分。
(未完,由於篇幅的關係,上人主講「聖賢念佛往生錄」編輯部將陸續在雙月刊中刊載,敬請期待。)
 
返回演講集選單                                            回法王講堂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