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大法師 佛學講座講義---維摩詰經


演講維摩詰經動機六種因緣
一.維摩詰居士是過去金栗如來所示現,如文殊師利是龍種上尊王佛示
  現,所以不能將維摩詰居士看成普通居士,是佛倒駕慈航來人間度
  眾生,本經內容說明在家學佛行人,如何修學佛法,如何弘揚佛法
  ,處處可做為在家修學大乘行者的榜樣,故說維摩詰經。
二.維摩詰經是破小乘顯大乘的聖典,是破菩薩的法執而顯佛道的關鍵
  ,處處展現不二法門,中道實相,不可思議境界,以及大乘圓滿教
  義,故說本經。
三.維摩詰經始終在說明依正二報的因果,也就是明宇宙觀與人生觀的
  兩大論題,故說本經。
四.維摩詰經特別重視菩薩行的發揮,而且積極的創造清淨淨土,度化
  眾生,更契合大乘精神,如本經云: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
  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淨土既是唯心所現,咱們這個穢惡世界,當然
  可實現為淨土,故說本經。
五.本經以「大智本行」為主,以摩訶般若為一切修行的根本,如果遠
  離大智的指導,一切修行將會成為世間法,不能作為成佛的資糧,
  因此本經一旦談到離一切顛倒戲論,皆以我空、法空,空空引導,
  達成自度度人的神聖菩薩道,故說本經。
六.菩薩的真實自利是建立在利他上的,能處處利他,就能處處自利
  ;要完成自己就必須利他,真實利他就能成全自己,從利益他中,
  自己的功德智慧,因此隨之日益增長,直至無上菩提。維摩結長者
  本著這種精神,弘揚大乘法門,實踐大乘,顯示了大乘佛法的崇高
  偉大,故說本經。


佛教的經典,各有其經名,佛說某經到相當程度,因當機者的請問經題
,由佛親自說出,如本經的經名,佛在囑累品中說:是經名為維摩詰所
說,亦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本經有二種經名:前者是依人立名,後者
依法立名,因此,太虛大師特別將兩種題名合併為:維摩詰所說不可思
議解脫經。


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是由世尊,維摩詰長者、諸大弟子,以及眾
菩薩共同所說,但是本經的中心人物,以維摩詰長者為主體,長者示現
病疾的因緣,展開了一場不可思議微妙佛法的宣揚,所以本經標為維摩
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


佛法五種人說:一.佛自說。 二.弟子說。
三.仙人說。 四.諸天說。 五.化人說。


維摩詰是人名,佛菩薩依德立名,從名字知其高超的德行。維摩詰是印
度話,中國譯為淨名。淨名居士當時受印度朝野上下所高度尊敬,所謂
:內德既盈,美譽外彰,寄名顯德,名無垢稱。


淨名有三種意義:
一.真性清淨為名。 二.方便清淨為名。 三.離障清淨為名。


真性清淨為名:真性本體非有非無、非凡非聖,不落去來,亦無生滅,
言語不能說,心行不能測;這位淨名居士現在說這部經,完全是從真理
不可思議的本體上所起的妙用,由用彰體,以體攝用,體用不二,其性
常淨,所以稱為淨名。


方便清淨為名:居士從本出跡,方便利人,雖為白衣,常修淨行,雖居
在家,不為五欲塵境所染亂,所以得名為淨名。


離障清淨為名:從跡窮本,居士前身是金粟如來,煩惱已斷,現在是法
身大士,障縛亦除。對於凡人染有,二乘染空,菩薩染中道的執病,淨
名居士已遠離,所以稱為淨名。

10
所說是指維摩詰居士所說的法,他說的是什麼法呢?就是不可思議解脫
法。思是心思,議是口議,非心所能思測,非口所能擬議,所以稱為不
可思議。

11
吉藏玄疏云:『不可思議者,內無功用,不假思量,外化幽微,物莫能
測』。內無功用是實智,外無幽微是權智,維摩詰居士從權實二智中流
露悲願化度有情,這完全不是普通淺智淺見之人所能測量得到,因為本
經的宗旨是在正化菩薩,旁激二乘,兼化天人,全經十四品所說的法要
,尤其以不思議品為張本。

12
解脫:解脫有離繫與自在二義,離繫是離開種種煩惱的束縛,束縛既除
,自性當下自由自在解脫。

13
仁王護國經中有三種解脫:
一.空解脫。  二.無願解脫。  三.無相解脫。

14
空解脫:了達諸法本空,而不著於空。

15
無願解脫:了知諸法幻有,而無所願求。

16
無相解脫:了知諸法無相,而入於中道,即空即有。

17
仁王護國經云:『空解脫門、無願解脫門、無相解脫門,此是菩薩從初
        發心,至一切智諸行根本。』

18
經有二義:一.上契佛理。   二.下契眾生。

19
經具四義:一.貫串義。 二.攝化義。 三.痡`義。 四.實相義。

20
本經翻譯來中國有七位大師大德所譯,版本七種:
一.後漢靈帝中平五年,由嚴佛調在洛陽譯出,名稱為古維摩,共有二
卷。
二.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由支謙在武昌譯出,名稱為維摩結經,亦名
  佛說普入道門三昧經,亦名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法門經,共有二卷。
三.西晉惠帝元康二年,由竺叔蘭譯出,名稱為毘摩羅詰經,共有三卷。
四.西晉惠帝泰安二年,由竺法護譯出,名稱為維摩詰所說法門經,有
  一卷。
五.東晉時代,西域沙門祗多密來中國譯出,名稱為維摩詰經,共有四
  卷。
六.後秦弘始八年,由鳩摩羅什在長安大興善寺譯出,名稱為維摩詰所
  說經,亦名不可思議解脫經,共有三卷。
七.唐朝太宗貞觀年間,由玄奘大師在長安大慈恩寺譯出,名稱為無垢
  稱經,共有六卷。

21
一.因為嚴佛調、竺法護、竺叔蘭、袛多密四種譯本早就不存在。
二.現在藏經所存有的有吳支謙、鳩摩羅什、玄奘大師三種版本。
三.玄奘大師直譯法,各國文法不同,不大合中國人口味,且艱難澀解。
四.支謙是一位大學者,所譯經帶有老子莊子的術語,不能表出經意。
五.鳩摩羅什是用意譯法,先會通原文,領悟全經,運用漢文寫出。

22
本經翻譯者: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23
三藏:是佛教一切經典之總稱。

24
三藏:一.經藏。  二.律藏。  三.論藏。

25
經藏:契明一心──為定學所攝。

26
律藏:規範三業──為戒學所攝。

27
論藏:分別邪正──為慧學所攝。

28
法師:法是軌持義,即是三藏妙法;師是師表模範的尊稱。

29
法師有二種:
一.通達三藏教法,以法為師,依之受持,是自利的法師。
二.能以三藏教法為演講說法,作人天師範,是利他的法師。

30
鳩摩羅什法師是自利利他兼備的法師。故以三藏法師稱之。

31
鳩摩羅什是本經的翻譯者,其名譯為童壽,意思是小孩童的年紀而有老
年的德行,羅什善能識別我國文字文化。

32
鳩摩羅什之父鳩摩羅琰是中印度人,世代為相國,鳩摩羅琰不願意當宰
相,請求出遊諸國,來到龜茲國,龜茲國王欣慕他的德學,請至宮內,
優待以國師禮,並以皇妹嫁他為妻,所生之子,就是大名鼎鼎的鳩摩羅
什法師。

33
七歲時隨母親到佛寺禮佛,在佛寺前有大鐵L,他見L奇異將L舉起,
但心一想:我小小年紀,怎能舉起大而重的L,遂而不勝其力,鐵L墮
地,於是他恍然大悟萬法唯心妙旨。

34
聰明智慧的鳩摩羅什法師日誦千偈,博通大小乘三藏,法師兼通四韋陀
典五明等學問,辯才無礙,學識超群,曾經降伏當時有名的外道,一時
名震五印度,四處學者歸順。

35
其母親臨命終前對什師云:『你教化的因緣在東方,佛法須要你去流通
             教化,但與你自身不利。』

36
他很有感情向母親說:「母親請你放心!佛法能得流通,孩兒縱然粉身
           碎骨,也在所不辭。」

37
母親去世,不久來到中原,後秦姚興皇帝拜法師為國師,召集國內800
餘人從鳩摩羅什學大乘法,並翻譯經典共有98部390卷,最出名流傳最
廣的有:法華經、金剛經、阿彌陀經、以及本經。

38
鳩摩羅什三藏法師入滅前,召集大眾云:「自知愚昧,謬充翻譯,願所
翻經,傳於後世,咸共流通,今對大眾之前,發誠誓願:若所譯經論,
無背佛意,當我火化之後,舌不焦爛。」

39
弘始十五年八月二十日,下午三時圓寂,年壽74歲,於逍遙園舉行火
葬,果然全身化成灰,唯獨舌頭完整如生,便可證明法師翻譯與如來正
法無異,真實不虛。

40
【佛國品第一】

41
本經共分十四品,佛國品列為第一,一面說明本經的緣起,一面說明佛
國的情形。佛國亦稱佛土,佛剎、是佛所依住處,也就是佛的世界。雖
然稱佛國,但與現代人所說的國,稍有不同,現代人所說的國,要有人
民、主權、政治組織。佛國的國,無所謂主權與政治組織等。本經主要
的思潮,是集中在佛國淨土,所以品品中都說到淨土的境界,如本品中
寶積長者白佛言:願聞得佛國土清淨,唯願世尊說諸菩薩淨土之行。何
況本經是以「佛國因果為宗」,如何造作淨土因?方能實現淨土。

42
佛國淨土四種:一.常寂光淨土。   二.實報莊嚴土。
       三.方便有餘土。   四.凡聖同居土。

43
實報莊嚴土:自受用身、他受用身。

44
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菴羅樹園,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三萬
二千,眾所知識。』

45
六種成就:一.信成就。    二.聞成就。   三.時成就。
     四.說法主成就。  五.處所成就。  六.眾成就。

46
毘耶離是梵語譯作「廣嚴城」,此城廣大莊嚴而得名。城周圍七十里,
位於琲e邊上,對面是王舍城,是經濟、政治、文化、教育中心。毘耶
離亦譯為「好稻」,因為城中人民重視道德的修養,年年五榖豐收。也
譯為「好道」,城中的人,樂善好施,信仰佛教,一心向佛道,實踐佛法
,故以取名。

47
菴羅樹園,是佛陀當時的住處,是佛說法六大處之一,在毘耶離城外。

48
菴摩羅樹譯為相似:
一.生熟相似──不論生時熟時,其皮皆是青色,一般人分不出它是生
  是熟。
二.形像相似──它的形像好像是桃又不是桃,好像是柰又不是柰,一
  般人分不出它是桃或者是柰的差別。

49
比丘有三義:一.乞士。   二.破惡。   三.怖魔。

50
乞士分為上乞與下乞。

51
上乞:出家比丘向佛乞求正法,以資養自己法身慧命。

52
下乞信眾飲食,以維持自己色身壽命。

53
破惡:一心向道,勤求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54
怖魔:欲出三界,魔王恐怖。

55
菩薩具足應念成「菩提薩埵」,譯來中國為大士、開士、大道心眾生,
自覺覺他、始士、高士、無上道心、大道心成就眾生、佛道成就眾生、
覺有情,有十種意義。

56
佛法以大乘為本,成佛為終極目的,要成佛必須要經過菩薩的階段,所
以大乘佛法總是勸人發菩提心,做個名副其實的菩薩。

57
華嚴經云:『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三世如來從菩提心出生故。』

58
華嚴經云:『捨離菩提心,不能利益一切眾生,不能成就諸佛功德。』

59
開悟聖僧云:『修行不發菩提心,猶如耕田不播種。』

60
佛說法聽眾有四種:一.發起眾。   二.當機眾。
         三.影響眾。   四.結緣眾。

61
經文:『
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諸佛威神之所建立,為護法城受持正法,能師子吼,
名聞十方,眾人不請友而安之,紹隆三寶能使不絕,降伏魔怨,制諸外
道。』

62
白話解釋:這些大比丘大菩薩,他們的大智慧與所修的根本道行,全部
已經成就,受諸佛的威德神力所護持建立,做為保護佛法的城堡,受持
純正的正法,能演說佛說如獅子吼,名聲N聞十方,眾人未曾邀請,也
會自動去與他做朋友而安慰人,能紹隆三寶使令延續不絕,降伏魔障怨
敵,制服所有外教邪道。

63
智慧有三種:一.一切智。  二.道種智。  三.一切種智。

64
一切智:是二乘了知諸法空相的智慧。

65
道種智:是菩薩了知諸法差別相的智慧。

66
一切種智:佛陀究竟圓滿的智慧。

67
菩薩的本行就是六度、四攝法、三明、六通等無量諸行,菩薩以大智做
他的眼目,來領導萬行的足;又以大行做他的足,來協助大智的眼目,
足目互用,智行具足,方能達到清涼的境地,三萬二千位菩薩,對於大
智與本行,一切皆具足成就。

68
諸佛威神之所建立。

69
自度度人,須要三種威力:
一.諸佛威神之力。
二.修行的定力。
三.自己本有的功德力。

70
前面的大智本行皆悉成就,就是第三種的自己本有功德力。

71
諸菩薩廣修自利利他之行,深深契入佛心,因此諸佛的威神之力在冥資
加被,更助成菩薩一切行門的成功,故云:諸佛威神之所建立。

72
為護法城受持正法。

73
普通的城是防止外賊侵擾,法城是防波旬外道的侵擾,菩薩內能受持正
法不失,即是住持正法,外為護法之城,驚怖波旬外道,又能使令佛法
久住。

74
勝鬘經云:『攝受正法者,即是得一切佛法,攝入八萬四千無量法門,
      捨身命財物而護持故。』

75
能師子吼名聞十方

76
獅子是百獸之王,獅子一吼,群獸恐惶怖畏而歛跡,比喻菩薩得到無礙
辯才智慧,隨處說法,無所怖畏,一一降伏邪魔外道。

77
永嘉大師證道歌云:「獅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

78
眾人不請友而安之。

79
菩薩以大悲為本,所以不必眾生來請就看眾生如知己之友而教化之。又
如母親以乳餵嬰兒一般,時時照顧,不待嬰兒叫討。又如月亮照水一般
,祗要有水的地方,月亮皆可影映到水面。

80
古德云:「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81
眾生自有業障就無法與菩薩接近,這是自己的過失,並非菩薩不來與你
為友;正如雲來天不見,並不是沒有天,天並無消失。

82
紹隆三寶能使不絕。

83
佛法僧三寶是黑夜堛漫燈,苦海的慈航,如果我們不肯努力弘傳,將
會導致絕滅,菩薩負有如來真子的使命與責任,所以全力紹隆三寶,使
令正法久住不斷。

84
二寶有三種:
一.別相三寶。
二.住持三寶。
三.一體三寶。

85
開悟聖僧云:『去佛時遙,一體三寶須要藉住持三寶修得,而成別相三
寶,是故佛子應歸依住持三寶,以啟發一體三寶,不得執理廢事也。』

86
成佛之道云:『歸依處處求,求之N十方,究竟歸依處,三寶最吉祥。』

87
降伏魔怨制諸外道。

88
菩薩不但對內能使三寶不絕,對外亦能降伏魔怨,制諸外道。魔與外道
始終是與佛對立的,有佛一定有魔有外道,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魔與外道有一個共同傾向,就是摧毀佛法,滅絕三寶。是故佛子應精進
修學,紹隆三寶,弘法佈教,使令正法流傳,降伏魔怨,普令外道正見
如來義理,棄暗投明。

89
梵語魔羅,譯為惡者,凡是障人為善之力量,皆稱為魔。又譯為殺者,
能殺害人人的法身慧命之。

90
經文:『
悉已清淨永離蓋纏;心常安住無礙解脫;念、定、總持、辯才不斷;布
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方便力,無不具足,逮無所得,
不起法忍;已能隨順轉不退輪;善解法相,知眾生根,蓋諸大眾,得無
所畏。』

91
白話解釋:三萬二千位大菩薩,道行已經清淨,永遠脫離五種能蓋覆智
慧與十種能纏縛心性的煩惱,心時常安住在無障礙的解脫境界,明記憶念
,禪定,心能總持一切法,四種辯才相續不斷布施、持戒、忍辱、精進
、禪定、智慧等六度波羅蜜,以及隨方應便的機智能力,無不具足,體
悟到空無所得,證悟到不生起法相迷執的堅忍聖智;已經能隨順法性,
說甚深之法而轉動不退轉的法輪;善解萬法體相,了知眾生的根性,道
行蓋覆廣大的大眾,菩薩內心證得解脫,無任何怖畏。

92
悉已清淨永離蓋纏

93
諸大菩薩,修般若智,洞達五蓋十纏空無自性,所以永離蓋纏,而得到
身心清淨。

94
蓋與纏都是煩惱的別名。如東西被蓋覆起來,使人不能見到它的真相,
因此不能活潑的運用,咱們的心性被煩惱所蓋覆,所以不能徹底看見心
性的本來清淨,如此一來,就被無明煩惱束縛,致使沉淪生死輪迴。

95
蓋有五種:一.貪欲。 二.瞋恚。 三.睡眠。 四.掉舉。 五.疑。

96
因五蓋菩提自性不能顯現。

97
纏有十種:
一.無慚。  二.無愧。  三.嫉妒。  四.慳。  五.悔。
六.睡眠。  七.掉舉。  八.昏沉。  九.瞋忿。 十.覆。

98
心常安住無礙解脫,念、定、總持、辯才不斷。

99
諸大菩薩從般若的觀照中,已經勘破重重難以離開的五蓋與十纏,不再
受諸煩惱所限制,所以獲得自在而心常安住於無礙解脫之境。

100
念是心在某一法或在某一境上憶念不忘,而且無間斷的憶念下去,故稱
念不斷。

101
菩薩上念諸佛境界、下念六道眾生事,中念自己所作業。如是憶念不亂
,是為念力不斷。

102
正因為憶念不忘,內心即得安定不動,而且常安住三昧中,作種種的佛
事,因此得到定力不斷。

103
總持為陀羅尼的義譯,即是總持一切法,總持無量義。

104
心安定即能總持一切法,總持無量義,記憶力強,銘記在心,自然不加
思索,就能滔滔不絕的辯才無礙。

105
四種無礙辯才:一.法無礙辯。   二.義無礙辯。
       三.詞無礙辯。   四.樂說無礙辯。

106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方便力,無不具足。

107
這六度法門是菩薩所修的本行。

108
六度法門:一.布施。   二.持戒。   三.忍辱。
     四.精進。   五.禪定。   六.智慧。

109
布施有三:一.財物布施。  二.諸法布施。  三.無畏布施。

110
布施功德:一.對外除怨。   二.對內不乏。

111
持戒有三:一.攝律儀戒。  二.攝善法戒。  三.饒益有情戒。

112
持戒功德:
一.清涼。    二.解脫。

113
忍辱有三:一.耐怨害忍。  二.安受苦忍。  三.諦察法忍。

114
忍辱功德:一.不生諸過。   二.成就萬事。

115
精進有三:一.披甲精進。  二.攝善精進。  三.利樂精進。

116
精進功德:一.增加善根。   二.道心不退。

117
禪定有三:一.世間禪。  二.出世間禪。  三.出世間上上禪。

118
禪定功德:一.一心不亂。   二.見自本性。
119
般若有三:一.實相般若。  二.觀照般若。  三.方便般若。

120
般若功德:一.三覺圓滿。   二.度他。

121
四弘誓願:一.度無邊眾生。   二.斷無盡煩惱。
     三.學無量法門。   四.成無上佛道。

122
方便力者是菩薩成就眾生所運用的手段,眾生有多種多樣的要求,菩薩
就以各種不同的方便,去滿足眾生的所求,不使眾生感到失望。菩薩不
住相行於方便,是為方便具足,力是指自利利人的力量悉皆具足,任何
上求下化的大事,自己力量皆做得到。

123
逮無所得不起法忍

124
菩薩證得一切法性,本來空寂,了無所得,證得無生法忍。就徹悟「不
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的八不中道,遠離一切顛倒
執著,在如幻如化的緣起法上,體悟諸法的畢竟空性,得無生法忍。

125
已能隨順轉不退輪,善解法相,知眾生根。

126
菩薩證悟無生法忍之理,便能隨順真理而不退失,並且能將自己證得的
真理,輾轉開示一切有情,故云轉不退輪。

127
法輪有五種:   一.法輪體。   二.法輪因。
三.法輪眷屬。  四.法輪果。   五.法輪境。

128
不退有四義:一.信不退。 二.念不退。 三.行不退。 四.證不退。

129
善解法相知眾生根。

130
菩薩了知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之理,善解法相,善知眾生根性,眾生根
性複雜不一,所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而菩薩一一能知,所以能應
病與藥,隨機赴感。

131
蓋諸大眾得無所畏。

132
菩薩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故能以無緣大慈,普遍蔭蓋大眾,所以得到無
所怖畏。

133
菩薩四種無畏:一.總持無畏。    二.決疑無畏。
       三.知根無畏。    四.答報無畏。

134
菩薩報四恩:一.國家恩。 二.三寶恩。 三.眾生恩。 四.父母恩。

135
佛經云:『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為床坐遍大千,若不說法度眾生,畢竟無
    能報恩者。』

136
梵網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
      ,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

137
佛有四種無畏:一.一切智無畏。    二.漏盡無畏。
三.說障道無畏。    四.說苦盡道無畏。

138
經文『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嚴身,色像第一;捨諸世間所有飾好;名稱
高遠,踰於須彌;深信堅固,猶若金剛;法寶普照而雨甘露;於眾言音
,微妙第一;深入緣起,斷諸邪見;有無二邊,無復餘習;演法無畏,
猶師子吼;其所講說,乃如雷震;無有量,已過量;集眾法寶,如海導
師;了達諸法深妙之義,善知眾生往來所趣及心所行。』

139
白話解釋:菩薩以功德智慧,來修養心性;以各種的相好莊嚴身體,顏
色形像是最第一;菩薩能喜捨世間所有美好的裝飾,名望被稱美高超遠
播,超勝過須彌妙高山;對佛教三寶的信仰深刻而堅固,就像金剛鑽石
不易破壞;用寶貴的佛法普遍照耀世間的黑暗,而且降下甘露法雨滋潤
熱惱的眾生;於眾語言聲音中,微妙最為第一,菩薩深入緣起諸法,斷
除所有邪見,執著實有見與斷滅無見,二種偏見無有剩餘習氣,演說佛
法無畏,猶如獅子吼,所講說的法音就像雷聲震動,菩薩所證的境界無
有限量,已經超過衡量;引導眾生採取佛法眾寶,就像航海採寶的導師
,菩薩了達諸法深妙的義理,善知眾生於六道往來所趣向的果報,以及
起心動念所作所行的業因業果。

140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

141
佛法所說的莊嚴有內在莊嚴與外在莊嚴,內在莊嚴指心的莊嚴,外在莊
嚴指身的莊嚴。

142
菩薩的內心,充滿福德智慧,以此福德智慧而莊嚴其心。

143
32相80隨形好,相與好稍有不同,身上主要部份的莊嚴叫相,微細
處生得美妙叫做好,好是相的一種,相包括好,好不一定包括相,菩薩
的相好,從修集福德智慧中來。

144
菩薩在九法界中,色像第一,亞於佛。

145
名稱高遠,踰於須彌,深信堅固,猶若金剛。

146
俱舍論云:『信三寶者,離惡道因;信於戒者,離賤貧因。』

147
菩薩正信三寶,信心如金剛,正信因果、輪迴、須彌山壓倒,心亦不畏
,正信不移。

148
法寶普照而雨甘露,於眾言音,微妙第一。

149
佛說法五種美妙音聲:一.甚深如雷。   二.清徹遠聞。  
三.入心敬愛。   四.諦了而解。   五.聽者無厭。

150
深入緣起,斷諸邪見,有無二邊,無復餘習。

151
演法無畏,猶師子吼,其所講說,乃如雷震。

152
佛說法如雷震有五義:
一.慈雲普被。
二.慧雨流澤。
三.法音遠聞。
四.驚破無明煩惱昏寢。
五.生長善根。

153
無有量,已過量。

154
僧肇大師云:「既得法身,入無量境;心不可以智求,形不可以像取。」

155
法身是無形無相遍一切處,非大非小,眾生有限量之心是測不到的。

156
集眾法寶,如海導師;了達諸法,深妙之義。

157
菩薩引導眾生入於大乘的法海,採集一切法財德寶,如航海導師,導諸
商人入於大海採集諸寶那樣。

158
善知眾生往來所趣,及心所行。

159
三世因果經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160
眾生造作無量業,於三界沉淪生死受苦──佛稱為可憐愍者。

161
經文:『
近無等等佛自在慧、十力、無畏、十八不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而生
五道以現其身;為大醫王,善療眾病,應病與藥,令得服行,無量功德
皆成就,無量佛土皆嚴淨;其見聞者,無不蒙益,諸有所作,亦不唐捐
,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

162
佛知過去未來與一切諸法的智慧,能無礙自在暢達無阻,是名佛自在慧。

163
無等:指諸法實相,究竟真理,無有可以與之相等。

164
佛以無礙自在慧,契悟諸法的實相,能證之慧與所證之理,到了無二無
別的程度,所以稱為無等等。

165
菩薩所修的智慧雖然已經很廣大,但只可以說近佛,不可以說之為等,
所以說為「近無等等佛自在慧。」

166
佛經云:「佛慧如十五夜之月亮,菩薩如十四夜之月亮。」

167
假定不細心觀察,是辨別不出,所以還有這麼一點差別,佛是無上士,
菩薩是上士。

168
佛十力:
一.知是處非處智力。
二.知三世業報智力。
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
四.知諸根勝劣智力。
五.知種種解智力。
六.知種種界智力。
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
八.知天眼無礙智力。
九.知宿命無漏智力。
十.知永斷習氣智力。

169
知是處非處智力──知一切事物的道理與非道理之智力。

170
知三世業報智力──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報之智力。

171
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知各種禪定與解脫無量百千三昧等之智力。

172
知諸根勝劣智力──知眾生根性勝劣與得果大小之智力。

173
知種種解智力──知眾生種種知解的智力。

174
知種種界智力──知眾生種種境界不同之智力。

175
知一切至所道智力──知眾生行道因果之智力。

176
知天眼無礙智力──以天眼見眾生生死與善惡業之智力。

177
知宿命無漏智力──知眾生宿命與知無漏涅槃之智力。

178
知永斷習氣智力──一切妄惑習氣永斷不生,能如實知之智力。

179
佛四無所畏:一.一切智無畏。   二.諸漏盡無畏。
      三.說障道無畏。   四.說苦盡道無畏。

180
十八佛不共法,唯佛獨有,不與三乘共,菩薩有少分,究竟不能共,別
人所無,不與他共,名為佛不共法。

181
佛十八不共法:
一.身無失。  二.口無失。   三.念無失。 四.無異想。 
五.無不定心。 六.無不知已捨。 七.欲無減。 八.精進無減。
九.念無減。  十.慧無減。  十一.解脫無減。
十二.解脫知見無減。    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
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  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
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  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
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182
身無失──顯示佛身業無過失,清淨無染。

183
口無失──佛口業無過失,清淨無染。

184
念無失──佛意業無過失,清淨無染。

185
無異想──佛對眾生以平等心對待,無親疏遠近之別,無富貴貧賤之別。

186
無不定心──佛心安住定中,即靜而動,即動而靜。

187
無不知已捨──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都由智慧知得清楚而捨。

188
欲無減──欲有二種善法欲與染法欲,佛對善法修集無厭足之心。

189
精進無減──精進六度、善法不減。

190
念無減──佛心無一法而不念,唯佛獨有念無減,念諸法無減。

191
慧無減──佛具一切智慧,三世智慧無礙。

192
解脫無減──佛斷盡諸煩惱與習氣,所得解脫。

193
解脫知見無減──知見就是智慧,佛於諸解脫中,具足無量的清淨智慧
,以此智慧知諸解脫相。

194
佛經云:『諸佛乃至出入息利益眾生,何況身口意業故作而不利益?諸
     怨惡眾生,聞佛出入息氣香,皆得信心清淨愛樂於佛,諸天
     聞佛氣息香,亦皆捨五欲發心修善。』

195
關閉一切諸惡趣門,而生五道以現其身。

196
菩薩於五道中現身,不論入於那一道都是無礙自在的,不受生死的束縛
,這是菩薩普現色身三昧力。菩薩現身於五道,目的在助眾生關閉惡趣
之門,使眾生不作十惡。菩薩為眾生關閉惡趣門還不夠,必須為眾生更
加進一步開解脫門。佛經云:「以佛教門出三界苦。」諸佛菩薩為眾生
關閉惡趣門,而示現五道,是顯示了佛菩薩的大悲願力。如釋尊在因地
行菩薩道,曾經示現小鳥、鹿王、六牙白象、度各類不同的眾生,這是
菩薩大悲願力的證明。

197
為大醫王,善療眾病,應病與藥,令得服行。

198
眾生身體有病可請世間醫生來藥物醫治,但是眾生心中有病如貪瞋癡等
,非法藥對治不可,菩薩為大醫王,善學五明、善解法相、知眾生根,
所以眾生患了什麼病,菩薩就開什麼法藥對治,使眾生依法服行,斷除
三毒煩惱的心病。

199
無量義經云:「醫王大醫王,分別病相,曉了藥性,隨病授藥,令眾樂
       服。」

200
經文:『
無量功德皆成就,無量佛土皆嚴淨,其見聞者無不蒙益,諸有所作亦不
唐捐,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

201
無量功德,是指正報所具足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十力、四無所畏
、十八不共法等,內在功德已成就。無量佛土是指依報,也已經莊嚴清
淨,以上所說依正莊嚴的功德,這三萬二千位的大菩薩都具足無缺。而
且看見到菩薩聽聞到菩薩的人,無不蒙受利益,因為菩薩舉心措意,凡
所施為,無非是善事,一點一滴的因果功德,決定不會白費功夫,終歸
了,所修的一切功德,皆可圓滿成就具足。

202
經文:『
其名曰:等觀菩薩、不等觀菩薩、等不等觀菩薩、定自在王菩薩、法自
在王菩薩、法相菩薩、光相菩薩、光嚴菩薩、大嚴菩薩、寶積菩薩、辯
積菩薩、寶手菩薩、寶印手菩薩、常舉手菩薩、常下手菩薩、常慘菩薩、
喜根菩薩、喜王菩薩、辯音菩薩、虛空藏菩薩、執寶炬菩薩、寶勇菩薩
、寶見菩薩、帝網菩薩、明網菩薩、無緣觀菩薩、慧積菩薩、寶勝菩薩
、天王菩薩、壞魔菩薩、電德菩薩、自在王菩薩、功德相嚴菩薩、師子
吼菩薩、雷音菩薩、山相擊菩薩、香象菩薩、白香象菩薩、常精進菩薩
、不休息菩薩、妙生菩薩、華嚴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梵網
菩薩、寶杖菩薩、無勝菩薩、嚴土菩薩、金髻菩薩、珠髻菩薩、彌勒菩
薩、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如是等三萬二千人。』

203
等觀菩薩:平等地觀一切法性平等,觀一切眾生平等,觀諸佛與眾生亦
是平等,觀物與非物亦皆平等,同是空性,同是假名,同是虛幻實相,
名為「等觀菩薩」。

204
不等觀菩薩:菩薩以差別智,觀諸法性相的差別,觀諸法事理的差別,
觀十界生佛的差別,譬如眾生各有佛性,但十界各有差別,佛是佛、眾
生是眾生,生佛不能不說有他的差別相,所以名為「不等觀菩薩」。

205
等不等觀菩薩:菩薩能以真俗二智作二諦圓融的觀察,了知即真而俗
,即俗而真,所以名為「等不等觀菩薩。」

206
定自在王菩薩:菩薩觀三界諸法,修諸禪定得自在,名為「定自在王菩
薩」。王是自在義,至上義。

207
法自在王菩薩:菩薩於一切法通達無礙,能自由自在為眾生說一切法,
名為「法自在王菩薩」。

208
法相菩薩:菩薩於法自在,象徵以法建立高幢的菩薩名為「法相菩薩」。

209
光相菩薩:菩薩放光自在,以光明顯示高幢的菩薩,名為「光相菩薩」。

210
光嚴菩薩:菩薩以智慧之光,莊嚴諸法的理體,名為「光嚴菩薩」。

211
大嚴菩薩:菩薩以一切法無所得為大莊嚴,或以種種實行莊嚴內身,名
為「大嚴菩薩」。

212
寶積菩薩:菩薩積藏一切法寶,作自利利他的資糧,名為「寶積菩薩」。

213
辯積菩薩:菩薩積集無量辯才廣度有情,名為「辯積菩薩」。

214
寶手菩薩:菩薩手中,出生一切寶物布施給需要的眾生,令免貧窮的困
     苦,名為「寶手菩薩」。

215
寶印手菩薩:菩薩以三法印印證佛法,普施法雨給與眾生,令脫六道之苦
      ,名為「寶印手菩薩。」

216
常舉手菩薩:菩薩時常高舉慈悲之手,以佛法安慰眾生,鼓勵眾生,上
求佛道,名為「常舉手菩薩」。

217
常下手菩薩:菩薩時常垂下兩手,以佛法接引眾生,名為「常下手菩薩」。

218
舉手表安慰相,下手表接引相。

219
常慘菩薩:菩薩時常憐愍眾生而流露出大悲心,感受到眾生在生死中苦
     惱無量,不禁悲慘,一心濟拔眾生,未曾有一念間捨離苦惱
     眾生,名為「常慘菩薩」。

220
喜根菩薩:菩薩以大慈心護念眾生,一旦見到眾生有善根歡喜他們遲早
     終可以成佛,離苦得樂,名為「喜根菩薩」。

221
喜王菩薩:菩薩雖喜、雖慘,而喜慘之性平等平等,自在不二,名為
     「喜王菩薩」。

222
辯音菩薩:菩薩具四無礙辯為有情說法,名為「辯音菩薩」。

223
虛空藏菩薩:菩薩觀諸法無自性如虛空,如虛空一樣的含藏一切法,名
      為「虛空藏菩薩」。

224
楞嚴經云:「我以觀察虛空無邊,入三摩地,妙力圓明,斯為第一。」

225
執寶炬菩薩:菩薩手執法寶的火炬,照破眾生的愚癡黑暗,名為
      「執寶炬菩薩」。

226
寶勇菩薩:菩薩為法勇猛精進,不休不息,可尊可貴,名「寶勇菩薩」。

227
寶見菩薩:菩薩以法寶顯現給眾生或自見性,亦見人性,名為
     「寶見菩薩」。

228
帝網菩薩:帝網是三十三天天帝的因陀羅陀網,是用摩尼寶珠編織而成
     ,光輝相映,重重無盡,這位菩薩的智慧光明,普照一切處
     ,如帝網重重無盡一般,名為「帝網菩薩」。

229
明網菩薩:菩薩已證悟心地法門,以佛法之光為網,如夜光珠有明,照
     破眾生的愚癡黑暗,令得正智,名為「明網菩薩」。

230
無緣觀菩薩:菩薩度生固然要觀察因緣時節,能做到無緣大慈,名為
      「無緣觀菩薩」。

231
三種慈悲:一.眾生緣慈悲。 二.法緣慈悲。 三.無緣慈悲。

232
眾生緣慈悲:對一切眾生視同父母兄妹眷屬,常起與樂拔苦之心,這是
      凡夫或者是未斷煩惱有學之人所起的慈悲。

233
法緣慈悲:已破除我相,對眾生隨力隨意拔苦與樂,這是已斷煩惱達法
     空的三乘聖人所起的慈悲。

234
無緣慈悲:心無分別親疏遠近,有緣無緣,普救一切,擴展至一切有情
     ,這是諸佛所獨有的慈悲。

235
慧積菩薩:積聚無量智慧,照破無明,名為「慧積菩薩」。

236
寶勝菩薩:菩薩證得出世間的無上法寶,超勝世間的七寶,故名
     「寶勝菩薩」。

237
天王菩薩:菩薩的名稱,高如帝釋天;或者是菩薩在人天中處處顯其尊
     勝,時時得大自在,故名「天王菩薩」。

238
壞魔菩薩:菩薩以其高度智慧,洞徹魔怨所有伎倆,能夠一一摧壞,故
     名「壞魔菩薩」。

239
電德菩薩:菩薩從電立名,菩薩了知一切法如幻如化,如露如電,而證
     入無所得之理,名為「電德菩薩」。

240
自在王菩薩:菩薩解脫一切繫縛,而得究竟無礙自在,名為
      「自在王菩薩」。

241
功德相嚴菩薩:菩薩以諸功德莊嚴身相,如山峰之相,高峻遙遠,名為
       「功德相嚴菩薩」。

242
師子吼菩薩:菩薩說法如獅子吼一般的無畏,名為「師子吼菩薩」。

243
雷音菩薩:菩薩欲降法雨,必須先震法音如雷之響,名為「雷音菩薩」。

244
山相擊菩薩:菩薩說法的音聲,如山與山相擊所發出的音聲,名為
      「山相擊菩薩」。

245
香象菩薩:象有忍辱負重的德性,菩薩亦具有這德性,香象是諸象中頂
     好的象,具有大力,為人所愛,菩薩為眾生中至尊至貴,名
     為「香象菩薩」。

246
白香象菩薩:菩薩為眾生中的領導者,凡是菩薩所在的地方,等於那
      有大白象,是最吉祥的,也是最尊貴的,名為「白香象菩
      薩」。

247
諸象中以香象最勝,而白香象又更加起勝一籌菩薩

248
常精進菩薩: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兩大工作,菩薩總是一直精進勇猛
      而為,絕對不因為遇到阻礙或者困難而生懈怠之心,名為
      「常精進菩薩」。

249
咄咄何為睡,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

250
佛經云:「諸弟子中,阿那律尊者天眼第一。」

251
不休息菩薩:菩薩在實踐菩薩道時,總是不休不息的勇往直前,如有一個
      眾生未成佛,發誓不取涅槃,名為「不休息菩薩」。

252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253
讚歎得五種功德:
一.能破我執。
二.與對方結善緣、能消宿業。
三.令對方法喜充滿,鼓勵對方。
四.消除自己誹謗心。
五.得心地清涼解脫。

254
妙生菩薩:菩薩了知一切法本來無生,但隨緣受生,以度化眾生,如是
     受生不同凡夫的四生,名為「妙生菩薩」。

255
華嚴菩薩:菩薩以萬行因華,莊嚴無上的果德,名為「華嚴菩薩」。

256
觀世音菩薩:菩薩尋聲救苦度群迷,塵塵剎剎,無不現身,這尊菩薩與
      中國最有緣,稱其聖號特別多。

257
得大勢菩薩:這位菩薩就是大勢至菩薩,不論遊歷到任何國土教化眾生
      ,其德威勢服人,是故名「得大勢菩薩」。

258
思益經云:『我投足之處,震動三千大千,及魔宮殿,故名得大勢。』

259
梵網菩薩:如大梵王,能於一事,現一切事,網感諸梵天,令其信伏。
菩薩以其神通,網諸眾生,令得清淨,也是如此,故名「梵網菩薩」。

260
寶杖菩薩:菩薩荷擔如來家業,以諸法寶扶助眾生向前邁進,令離六道
生死大苦,名為「寶杖菩薩」。

261
無勝菩薩:菩薩德行崇高,無有人能勝過其上,或者菩薩說法度生,能
     做到應機施教,無人能勝過其上,名為「無勝菩薩」。

262
嚴土菩薩:菩薩以佛土為目標,廣修福智,一切修行,皆以莊嚴淨土,
     名為「嚴土菩薩」。

263
金髻菩薩:菩薩觀無為法,不離心首,如以金簪髮髻,名為「金髻菩薩」。

264
珠髻菩薩:菩薩以智慧,嚴飾其心,如以珠嚴髻,名為「珠髻菩薩」。

265
彌勒菩薩:彌勒譯為慈氏,彼初發心時即不食肉,慈心特別深重。心地
觀經云:「彌勒菩薩法王子,最初發心不食肉,是故得名為慈氏」。
其名為阿逸多,中國譯為無能勝,這位彌勒菩薩,是一位補處大士,現
居兜率內院,當來下生成佛,號為彌勒佛。

266
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
文殊師利是印度語,譯為妙吉祥,妙德、妙首、於吉祥中最勝最妙,在
大乘菩薩中,智慧最為第一,而且被尊為七佛之師,其地位的崇高可知
。法王是佛,因為佛於法自在,所以稱為法王。文殊為佛的長子,所以
名為「法王子菩薩」。實際說來,三萬二千菩薩,皆可稱法王子,現在
獨以文殊稱為法王子者,因為他做法王子的時間最長,過去在日月燈明
佛時,為妙光菩薩,受持法華經,弘揚八十小劫,是一位老菩薩,所以
被獨稱為法王子。

267
如是等三萬二千人:菩薩名雖各別,其實一切菩薩,皆具通如是德,如
是等具諸功德的大菩薩,有三萬二千人,這媞暀H不稱菩薩,因為菩薩
也是人。

268
經文:『
復有萬梵天王尸棄等,從餘四天下來詣佛所而為聽法;復有萬二千天帝
,亦從餘四天下,來在會坐,並餘大威力諸天、龍神、夜叉、乾闥婆、
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等,悉來會坐。』

269
尸棄是梵語譯為頂髻,因為他的頭頂有螺旋式的髮髻。

270
四天下──即東西南北四大部洲,一佛土有百億四天下。

271
每一四天下各有帝釋梵王。

272
現在說餘四天下,非娑婆世界四天下,是表明這班釋梵王等,都是從他
方世界的四天下來的。

273
天龍八部:一.天眾。 二.龍神眾。 三.夜叉眾。 四.乾闥婆。
    五.阿修羅。 六.迦樓羅。 七.緊那羅。 八.摩□羅伽。

274
龍神眾─有蛇龍與虛空龍兩種,現在說龍神指虛空中由善惡雜報所感。

275
夜叉眾─譯為輕捷,有地行、空行、天行三種夜叉。

276
乾闥婆─譯為香陰,其身能發出香氣,是天帝奏樂音樂神。

277
阿修羅─譯為無酒、非天、不端正。

278
迦樓羅─大鵬金翅鳥神。

279
緊那羅─譯為疑神,看來像人,頭上有角,似人非人。

280
摩□羅伽─譯為腹行神,就是大蟒蛇。

281
經文:『
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俱來會坐。』

282
比丘、比丘尼──指出家男眾與女眾,譯為乞士及乞女,尼是女的意
思。

283
優婆塞、優婆夷──譯為近事男、近事女,親近三寶護持佛法在家二眾。

284
經文:『
彼時佛與無量百千之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譬如須彌山王,顯於大
海,安處眾寶師子之座,蔽於一切諸來大眾。』

285
經文:『
爾時,毗耶離城有長者子名曰:寶積,與五百長者子,俱持七寶蓋來詣
佛所,頭面禮足,各以其蓋,共供養佛。佛之威神,令諸寶蓋合成一
蓋,N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廣長之相,悉於中現,又此三千大千
世界,諸須彌山、雪山、目真鄰陀山,摩訂目真鄰陀山、香山、黑山、
鐵圍山、大鐵圍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及日月星辰,天宮龍宮,諸
尊神宮,悉現於寶蓋中。又十方諸佛,諸佛說法,亦現於寶蓋中。』

286
經文:『爾時,一切大眾,Q佛神力,歎未曾有,合掌禮佛,瞻仰尊顏
    ,目不暫捨。』

287
經文:『
長者子寶積,即於佛前,以偈頌曰:「目淨修廣如青蓮,心淨已度諸禪
定,久積淨業稱無量,導眾以寂故稽首。」』

288
古德云:眼目是靈魂之窗

289
古德云: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一尺之面不如一寸之眼。

290
窺基大師云:『六根之首,目最為先;導引其身,無目不可;見事聞理
,目用居先;於身端嚴,目妙為勝。』

291
印度有青蓮華,其葉修長而廣,青白分明,有大人眼相,特借之以喻佛
目。

292
心淨已度諸禪定:心意清淨已經度入各種禪定。

293
久積淨業稱無量:久積清淨道業稱讚無法計量。

294
導眾以寂故稽首:引導眾生歸寂滅故叩頭頂禮。

295
經文:『既見大聖以神變,普現十方無量土,其中諸佛演說法,於是一
切悉見聞。』

296
白話解釋:既見偉大聖者現以神通變化,普遍顯現十方世界無量國土,
那國土中諸佛正在演說佛法,於寶蓋中一切皆可見可聞到。

297
經文:『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
生;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

298
大聖佛陀儘管一面分別無邊的諸法,而另外一面明白諸法因緣所成,法
法無自性、法法畢竟空,第一義本性空寂如如不動。佛儘管說一切法無
邊差別變化,但這個差別變化的萬有諸法,在一切法的平等空性中,原
來是法法平等的,生滅與不生滅,世俗與第一義,根本毫無障礙,這就
是佛所說的真不礙俗,俗不礙真的二諦融通。

299
中觀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300
阿含經所說:「無作者而有果報。」

301
中觀論云:『雖空亦不斷,雖有而不常,業果報不失,是名佛所說。』

302
佛有十種自在:
一.壽命自在。二.心自在。三.財自在。四.業自在。五.生自在。
六.願自在。七.解自在。八.如意自在。九.智自在。十.法自在。

303
壽命自在:佛成就法身慧命,已無生死壽夭之類,雖經歷萬劫而不增長
,即短促的剎那也不減少,但為度眾生隨機示現長短壽命之相,其心無
所罣礙,自在無增減,是名壽命自在。

304
心自在:佛了達諸法空性,不受任何的罣礙,故能以智慧方便,入無量
三昧,遊戲神通,超然獨立,是名心自在。

305
財自在:佛能以無量福德莊嚴無量佛土,亦以無量珍寶物資布施眾生,
更作無畏與法樂布施,救護與滿足一切眾生之所欲樂,故名財自在。

306
業自在:佛梵行已立,所作皆辦,我生已盡,不受後有,再不受業的拘
束,故名業自在。

307
生自在:佛住於無生法忍中,但為饒益眾生,所以隨類受生,藉以度脫
無量眾生,但卻能去住無礙,生死無染,故名生自在。

308
願自在:佛能隨願樂成,無有障礙,在各種剎土中,皆能修成無上正等
正覺,故名願自在。

309
解自在:佛能了達諸法實相,破一切所執,故能勝解成就,而且能示現
種種色身,為諸眾生演說無量妙法,故名解自在。

310
如意自在:佛法力無邊,神通廣大,為度諸眾生,能於各種世界中,示
現變化,隨意自如,故名如意自在。

311
智自在:佛悲智俱足,能於十方世界,演說圓音利樂一切眾生,故名智
自在。

312
法自在:佛辯才無礙,為度眾生,樂說諸法,於諸法中,圓融通達,故
名法自在。

313
經文:『始在佛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成;已無心意無受行,而悉摧
伏諸外道。』

314
清辨論師云:『以佛證得空無所有甘露滅故,非心意所行;法體皆空,
何有心意而受行?』

315
經文:『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天人得道此為證,三寶於
是現世間。』

316
佛初轉法輪就是四聖諦法,為佛法的綱領,四諦就是苦集滅道,佛說四
聖諦法共說三次,稱為三轉法輪。

317
何謂三轉法輪?
三轉法輪:一.示相轉。  二.勸修轉。  三.作證轉。

318
示相轉:是開示四諦的真相,所謂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
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

319
勸修轉:佛為五比丘說明後,接著勸他們依法修行,所謂此是苦、汝應知
;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

320
作證轉:就是以佛本身作證明,所謂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
;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

321
何謂大千?
大千是指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這個娑婆世界,這個娑婆世界,以須彌
山為中心,以鐵圍山為外廓,中間共有七重金山,八個海水,交互環繞
,成為一個小世界。合一千個小世界,名為小千世界,合一千個小千世
界;名為中千世界;合一千個中千世界,名為大千世界;在大千世界上
加三千兩字,顯示這個娑婆世界是由小千、中千、大千三種合成。

322
由此可知世界是相當大的,我們現在所住,只不過是千個小世界的其中
一個,佛不只是我們這小世界的佛,而是整個娑婆世界的佛、佛轉法輪
就是轉整個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整個娑婆世界。

323
大般若經云:「世尊初轉法輪之時,無量眾生發聲聞心,無量眾生發獨
覺心,無量眾生發無上正覺心,證於初地、二地、三地、乃至一生當得
無上正等菩薩。」

324
維摩詰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325
有三義:
一.隨九法界眾生根機深淺各得解。
二.隨眾生語言不同各得解。
三.隨眾生願樂法味各得解。

326
經文:『
以斯妙法濟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度老病死大醫王,常禮法海德無邊。
毀譽不動如須彌,於善不善等以慈,心行平等如虛空,孰聞人寶不敬承?』

327
佛經云:世醫療治,瘥已還生,如來所治,畢竟不發。

328
世間的有漏善法,都是有限有量的,不是永遠可靠的,唯有佛法的修行
,開悟、證果,一得到就不再退墮,不再受生死苦惱所累,得不生不滅
的寂滅道。

329
經文:『
今奉世尊此微蓋,於中現我三千界,諸天龍神所居宮,乾闥婆等及夜叉
,悉見世間諸所有,十力哀現是化變,眾Q希有皆歎佛,今我稽首三界
尊。』

330
十力哀現是化變:十力指佛的功德,因佛具足十力功德,所以被尊稱十
力大師。哀現是顯佛陀慈愍眾生。長者子寶積所獻寶蓋小所見聞大,所
奉至微,所見至廣;這是佛哀愍眾生所變化的。

331
經文:『大聖法王眾所歸,淨心觀佛靡不欣,各見世尊在其前,斯則神
力不共法。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
神力不共法。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
則神力不共法。佛法一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
斯則神力不共法。』

332
淨心觀佛靡不欣,各見世尊在其前。

333
古德云: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334
佛以神通變化力,在同一時間內,使得無量大眾,都見佛在自己面前,
面對面看得清清楚楚,所以說「各見世尊在其前」。

335
最重要的是心淨,心淨不論什麼地方都可以見佛;如心不淨,就是與佛
同世,也見不到佛。

336
經文:『
稽首十力大精進,稽首已得無所畏,稽首住於不共法,稽首一切大導師
,稽首能斷眾結縛,稽首已到於彼岸,稽首永離生死道。悉知眾生來去
相、善於諸法得解脫,不著世間如蓮華,常善入於空寂行,達諸法相無
罣礙,稽首如空無所依。』

337
經文:『
爾時,長者子寶積說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長者子,皆已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聞得佛國土清淨。唯願世尊說諸菩薩淨土之
行」。佛言:「善哉!寶積!乃能為諸菩薩問於如來淨土之行。諦聽!諦
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於是寶積及五百長者子,受教而聽。』

338
國土清淨是果,修諸淨行之業是因。

339
華嚴經中善財童子對文殊說:「我已發菩提心,但未知如何修菩薩行?」

340
與本經請問的意思一樣,菩薩行說來很多,但最重要的不外兩種:第一
成熟眾生。第二淨佛國土。本經只問淨佛國土,不問成熟眾生,故如來
只答如何淨佛國土。

341
經文:『
佛言:「寶積!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
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
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薩取於淨國
皆為饒益諸眾生故。譬如有人欲於空地造立宮室,隨意無礙;若於虛空
,終不能成。菩薩如是,為成就眾生故;願取佛國;願取佛國者,非於
空也。」』

342
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

343
要修菩薩行,要得佛的淨土,必須以眾生中得,也在眾生中成,這都不
能離開眾生的。

344
有眾生才有世界,佛以眾生為本.眾生是菩薩修佛淨土的依處,廣度眾
生,教化眾生,自然成佛得淨土,所以說「眾生之類是菩薩之類」。因
為眾生是淨土的眷屬,也即是依報是從正報而來。

345
菩薩所要得到的佛國淨土,全看他所度的眾生情況如何而定,所度化的
是怎樣類型的眾生,所圓成的就是怎樣類型的淨土,離了眾生,不但無
淨土行可修,也無可莊嚴的淨土可成。同時,菩薩修淨土,不以淨土為
淨土;是為度眾生,而成就莊嚴的淨土。

346
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隨諸眾
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

347
菩薩所教化的眾生,而取佛土。為什麼菩薩要攝取淨土?是為了所化的
眾生的需要。

348
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

349
使眾生向善,使眾生斷惡。

350
使眾生斷惡──菩薩設法教化眾生調伏煩惱,使眾生各各不同煩惱一一
淨化,惡業淨化盡除,而得解脫。

351
如是離惡向善,將來生到淨土去,成為淨土中的菩薩,輔助度化眾生的
工作。

352
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

353
眾生既然已調伏,就應當領導他到佛國中去聞法,使他們得入佛之大智
慧,而獲得智慧莊嚴。

354
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

355
同時觀察眾生的根性,應該在怎樣的環境之下,才能發起菩薩根,菩薩
就實現怎樣的環境,來使得眾生發起菩薩根。

356
菩薩根含有二種意思:
一.發上求下化的菩提心──此菩提心是菩薩根。
二.信、進、念、定、慧的種種功德根。

357
所以者何?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眾生故。譬如有人,欲於空地造立
宮室,隨意無礙;若於虛空,終不能成。菩薩如是,為成就眾生故,願
取佛國;願取佛國者,非於空也。

358
願取佛國者,非於空也。

359
小乘人以智慧悟證諸法平等空性,因沉浸在空寂性中,不能跳出空性而
度化眾生,所以小乘人無淨土,如人依虛空不能建成宮殿房屋一樣。

360
小乘無度生淨土。大乘有度生淨土。

361
菩薩在空性中起方便妙用,以大悲心度化眾生,必須自建佛國淨土,佛
國完成是果,果是由因成,因即是度化眾生,如人依空地修成宮殿。

362
菩薩證空不住空,在平等空性中能依空起用,做到即空即假,即假即空
,空假不二的中道不二法門,所以菩薩莊嚴淨土,絕對不能離開眾生,
離開所教化眾生,不但不能實現淨土,同時也不須要淨土的實現。

363
經文:『
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
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菩提心是菩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

364
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

365
菩薩不以諂曲心,狡猾的心理對待眾生,應該以極坦白、極真誠毫不糊
塗的態度對待眾生,若以不正直的心對待眾生就成為妄語、綺語、不是
純正的佛法。

366
直心是一片清淨的心地,也正是淨土之因,有了淨土之正因,淨土就會
誕生。

367
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

368
菩薩以深心,以堅固勇猛精進心,示範眾生,或者發起廣大的心,或者
發修諸功德的心,按部就班修持,功德圓滿,淨土自然無成自成。

369
菩提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

370
大乘佛法三要素:
一.菩提心。
二.大悲願。
三.真空見。

371
經文:『
布施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
持戒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
忍辱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
精進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勤修一切功德眾生來生其國。
禪定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攝心不亂眾生來生其國。
智慧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正定眾生來生其國。』

372
菩薩無盡廣行六度是因,究竟成佛是果。

373
菩薩無盡廣行六度,以身作則,示現給眾生作模範,眾生亦廣學菩薩六度
,此類眾生,待菩薩成佛,皆是菩薩教化的眾生,同時是淨土實現之際。

374
十善業: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淫。 四.不妄語。
    五.不兩舌。 六.不惡口。 七.不綺語。 八.不貪。 
    九.不瞋。  十.不癡。

375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身三。

376
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口四。

377
不貪、不瞋、不癡──意三。

378
十善法是世間法,也是出世間法不離法門,是一切戒的根本,是證成無
上菩提的寶筏。

379
大般若經云:「菩薩若有一法未得解脫,不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80
經文:『
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成就慈悲喜捨眾生來生其國。四攝
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解脫所攝眾生來生其國。方便是菩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於一切法方便無礙眾生來生其國。三十七道品是菩薩淨
土,菩薩成佛時,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眾生來生其國。

381
四無量心──慈悲喜捨、菩薩對眾生生起這四種心,是廣大平等,周N
無際,所以稱四無量心。

382
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菩薩用這四攝法取令眾生解脫,漸
入佛道,接引眾生。

383
三十七道品,是三十七助道品的簡稱,可分七科門:
一.四念處。   二.四正勤。  三.四神足。  四.五根。
五.五力。   六.七覺支。  七.八正道。

384
四念處: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

385
四正勤:一.已生惡令速斷。    二.未生惡令不生。
    三.未生善令速生。    四.已生善令增長。

386
五根:一.信根。 二.進根。 三.念根。 四.定根。 五.慧根。

387
五力:一.信力。 二.進力。 三.念力。 四.定力。 五.慧力。

388
七覺支:    一.擇法覺支。 二.精進覺支。 三.喜覺支。
四.輕安覺支。 五.念覺支。  六.定覺支。  七.捨覺支。

389
擇法覺支:以智慧簡擇法的真偽。

390
精進覺支:勇猛心,力行正法。

391
喜覺支:心生善法,而生歡喜。

392
輕安覺支:除去身心粗重煩惱,而得輕快安樂。

393
念覺支:觀念正法,令定慧均等。

394
定覺支:心安住一境,而不散亂。

395
捨覺支:捨離一切虛妄之法,而力行正法。

396
八正道:一.正見。  二.正思惟。 三.正語。  四.正業。
    五.正精進。 六.正定。  七.正命。  八.正念。

397
大小乘同修三十七道品,但小乘不能以此生淨土,而菩薩則以此為莊嚴
淨土的一法,是為大小乘修此法門不同所在。

398
經文:『
迴向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說除八難是菩
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三惡八難。自守戒行,不譏彼闕是菩薩
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犯禁之名。十善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
,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誠諦,常以軟語,眷屬不離,善和諍訟,
言必饒益,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

399
大乘菩薩三種迴向:
一.迴向佛道。  二.迴向眾生。  三.迴向真如實際。

400
菩薩具足三種迴向,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

401
八難:一.地獄難。 二.餓鬼難。 三.畜牲難。 四.盲聾瘖啞難。
五.世智辯聰難。六.佛前佛後難。七.北俱盧洲難。八.無想天難。

402
開悟聖僧云:「佛在世時我沉淪,今得人身佛滅度,懺悔此身多業障,
       不見如來金色身。」

403
菩薩因地修除八難,以後成佛國土中,自然無三塗八難的穢濁了。

404
總之!菩薩以大慈大悲之心起六度,四無量心、三十七道品、四攝法乃
至迴向心,守一切戒,十善業,自行化他,將來在成佛的淨土中,一切
曾經受過菩薩教化的眾生,都會陸續來生其國,一面修學上求佛道,一
面輔助度化眾生,莊嚴淨土,菩薩如此一一完成自己的行願。

405
經文:『
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
心,則意調伏;隨其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光
,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
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
,則一切功德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
,則佛土淨。』

406
菩薩欲得佛國淨土,應如實修淨土的因行,而淨土的因行,要在眾生之
類,因為眾生之類是菩薩淨土,所以欲成就眾生以完成淨土,必須自行
化他不可。

407
淨土必須依眾生為對象,就是以利樂眾生,作為修淨土的正因,到了眾
生的內心清淨,穢惡世界自然成為淨土。

408
十地經云:『三界無別有,唯是一心作。』

409
經文:『
爾時,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我世尊本為
菩薩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此?佛知其念,即告之言:「於意
云何?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不見。」對曰:「不也!世尊!是盲者過
,非日月咎」。「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國土嚴淨,非如來咎」
。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不見。』

410
經文『
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念!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者何
?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丘
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
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
,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

411
經文:『
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
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
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
佛告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
土耳。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
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

412
經文:『
當佛現此國土嚴淨之時,寶積所將五百長者子,皆得無生法忍;八萬四
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佛攝神足於是世界,還復如故。求
聲聞乘者三萬二千諸天及人,知有為法皆悉無常,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

413
仁王護國經忍有五種:
一.伏忍。 二.信忍。 三.順忍。 四.無生忍。 五.寂滅忍。

414
伏忍:解行位的菩薩,深伏煩惱。

415
信忍:初二三地的菩薩,對無生法體,深信不壞。

416
順忍:四五六地的菩薩,趣順無生理性。

417
無生忍:七八九地的菩薩,見法無起,深忍欲樂。

418
寂滅忍:十地與佛地,斷盡煩惱,證得大寂滅的大般涅槃。

419
七地以前菩薩雖然也證得無生法忍,處於法樂境界中,但未清淨;到了
八地以上的菩薩,方得全然清淨的無生法忍。

420
【方便品第二】

421
本經有十四品前佛國品寶積獻寶蓋,佛示現淨土,是發明唯心淨土的道
理,為本經的正宗;但正宗雖顯,而妙用尚未彰明,所以在本品中,維
摩大士方便示疾,使佛陀遣派大眾問疾,發起彈偏斥小歎大褒圓的宗旨
,引起權實折攝的作用。

422
方便有四種:
一.進趣方便。 二.權巧方便。 三.施為方便。 四.集成方便。

423
進趣方便:是進趣四向四果,在見道以前所修的七種方便法。

424
七方便:一.五停心觀。 二.總相念住。 三.別相念住。 
四.煖。   五.頂。 六.忍。    七.世第一法。

425
前三稱為三賢位,後四稱為四善根。

426
權巧方便:是指權實二智中的方便權智,因為佛智是真實的,本來一味
平等設三乘的差別,不過是權宜施設而已。

427
施為方便:如十波羅蜜中的方便波羅蜜。

428
集成方便:是說諸法本來同體,但因因緣巧妙而集成,名為集成方便。

429
維摩詰大士所運用的方便,不但攝受是方便,就是折伏也是方便;諸佛
菩薩化度眾生方便雖多,但不外於攝受與折伏兩大門。

430
方便法門是佛法的巧妙運用,但是不可濫用方便。

431
佛經云:『慈悲為本,方便為門。』

432
法華經云:『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433
開悟聖僧云:『方便是善巧之名,勝智為決斷之稱。』

434
經文:『
爾時,毗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植善本
。得無生忍,辯才無礙,遊戲神通,逮諸總持,獲無所畏,降魔勞怨,
入深法門,善於智度,通達方便,大願成就。明了眾生心之所趣,又能
分別諸根利鈍。久於佛道,心已純淑,決定大乘。諸有所作,能善思量
,住佛威儀,心大如海。諸佛咨嗟,弟子、釋、梵、世主所敬。』

435
思惟三昧經云:『維摩詰是過去金粟如來示現。』

436
如文殊師利菩薩是龍種上尊王佛示現,所以不可把他看成是普通居士一般。

437
維摩詰大士是古佛金粟如來示現居士身,又是妙喜世界法身大士來此娑
婆國土,助釋迦佛宣揚正法的大菩薩,因此本段經文先讚維摩詰實德,
次讚化德。實為化本,所以先讚,以此讚歎,令大眾敬信,聽了維摩詰
大士所說,才會歡喜接受,依教奉行,是故,對大士先廣為稱揚讚歎。

438
長者具足十德:
一.姓高。 二.位高。 三.大富。 四.威猛。 五.智深。
六.年耆。  七.行淨。  八.禮備。  九.上歎。  十.下歸。

439
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植善本。

440
維摩詰無量劫來供養諸佛,見佛多、聞法廣、供養多、深入中道實相、
功德大,所以深植善根,宿植德本,所修善法,是成佛之根本。

441
金剛經云:「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442
獲無所畏。

443
維摩詰大士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植善本,得無生忍,遊戲神通,得諸
總持,辯才無礙,所以獲得無所畏。

444
畏有五種:
一.死畏。 二.不活畏。 三.惡名畏。 四.惡趣畏。 五.大眾畏。

445
降魔勞怨。

446
古德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447
佛經云:「魔能勞亂,名之為勞;敗人善根,名之為怨。」

448
降魔勞怨,勞是塵勞,有一股力量,使人在塵勞中,念念貪戀不捨,所
以叫做塵勞。菩薩運用智慧,洞悉塵勞虛幻,不為塵勞所轉,所謂:巧
把塵勞作佛事,這就是真正能降魔勞怨的境界。不被塵勞魔所轉,反能
轉塵勞魔為佛事,是名為菩薩所為。

449
住佛威儀:威儀可度生,佛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

450
威儀是自度的,亦是度人的法門。

451
威儀要落實在行住坐臥中,是莊嚴的、神聖的、解脫的、自在的、人人
見之,人人心生歡喜,直接間接,有形無形當下就度化了眾生。

452
心如大海:是說菩薩之心,量如大海,具足功德,慈悲、智慧、信願廣
大無邊如大海。

453
大海有五種功德:
一.海水澄淨絕對不容死屍的存在;比喻大士的內心清淨,決不容毀戒之
  屍的停留。
二.大海深廣出生種種稀世珍貴的寶貝:比喻在大士清淨的心中出生最
  極殊勝的智慧之寶。
三.不論下多大的雨,或眾河川常流入大海,並不見大海漲高增加;比
  喻佛說大法雨,注入菩薩心中,菩薩無所保留的接受,而不外溢。
四.大海中的水,不論怎樣受到風吹日晒,都不會枯乾;比喻菩薩的心
  海,遭受邪魔外道的侵擾,心地也不會有所虧損。
五.大海淵深是無法測其底蘊的;比喻菩薩心智淵深,也不是凡夫小乘
  所能測度得到的。

454
總之!維摩詰大士內心清淨,廣大無邊,具諸功德,所以佛比喻菩薩心
如大海。

455
經文:『
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離。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
,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一心禪寂攝諸亂意,以決定
慧攝諸無智。』

456
維摩詰長者以修六度的德行去感服人,使大眾共沾利樂,心中自然感德
悅服;比喻自己是真心誠意念佛,方能教化眾生隨你念佛;如果自己不
念佛,而教導眾生念佛,是不會發生效力的,維摩詰長者自行化他亦復
如是!

457
資財無量攝諸貧民。

458
布施度慳貪。

459
維摩詰經云:『布施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

460
布施有三種:一.財施。  二.法施。  三.無畏施。

461
佛經云: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

462
布施七種功德:  一.度慳貪。   二.化消彼此恩怨。 
三.增長慈悲心。 四.廣結善緣。  五.自他距離漸近。
六.日日法喜。  七.積聚佛道資糧。

463
奉戒清淨攝諸毀禁。

464
持戒度毀犯。

465
想度化眾生,首先本身要健全,自己對戒行必須奉持清淨,眾生以你為
榜樣,自然就奉持所受的禁戒,不敢絲毫毀犯。

466
持戒清淨不易,眾生易犯,但戒是度生死證菩提之根本。

467
佛經云:「唯佛一人具淨戒,餘人皆名污戒者。」

468
維摩詰經云:「持戒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
       其國。」

469
以忍調行攝諸恚怒。

470
忍辱度瞋恚。

471
自己不發脾氣是自度,別人對咱們發脾氣,心自在無恙,是菩薩功夫。

472
佛遺教經云:「若縱恚心,則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為德,持戒苦行
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
,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瞋恚之害,則破諸善法
,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當知瞋心,其於猛火,常當防護,無
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

473
維摩詰經云:「忍辱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
       其國。」

474
以大精進攝諸懈怠。

475
精進度懈怠。

476
維摩詰經云:「精進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勤修一切功德眾生來生
       其國。」

477
一心禪寂攝諸亂意。

478
禪定度散亂。

479
一心不亂五種功德:
一.一心不亂是成就善法之本。
二.一心不亂是往生淨土的資糧。
三.一心不亂是明心見性的基礎。
四.一心不亂是證入無生法忍的前方便。
五.一心不亂是十方諸佛所共法。

480
心散亂十種過失:一.諸事不成。 二.身心疲勞。 三.邪魔易侵入。
四.個性暴躁。 五.易結惡緣。 六.善法不生。 七.墮落之因。
八.朋友遠離。 九.凡事有始無終。 十.善神不近。

481
維摩詰經云:禪定是菩薩淨

土,菩薩成佛時,攝心不亂眾生來生其國。

482
以決定慧攝諸無智。

483
智慧度愚癡。

484
菩薩具有決定慧,明白邪正是非,了義非了義,究竟非究竟,所以能正
確指導無智眾生,如何在佛法上前進,不致於踏差行錯,而直向佛果。


485
大智度論云:「五度如盲,般若為導。」

486
五度如足,般若如目。

487
大般若經云:『菩薩摩訶薩,欲疾證得一切智智,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488
大般若經云:「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能生諸佛,是諸佛母,能示世間諸
       法實相。」

489
維摩詰經云:「智慧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正定眾生來生其國。」

490
維摩詰長者以六度波羅蜜,自淨其德而攝化眾生,完全是為利他而行的
方便,以此方便攝受眾生,就是成熟眾生,淨佛國土,並助成佛說不思
議解脫淨土法門,令諸眾生皆得生於淨土。

491
經文:『
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
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雖復飲食而以禪
悅為味。』

492
維摩詰大士示現在家居士,深入社會各階層,與世俗人打成一片,然後
引導他們進入佛法中,修學佛法,名為同行。

493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494
凡夫隨緣即變。

495
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
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

496
處染常淨──如蓮花出在污泥而不染。

497
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

498
食有二種:一.世間食。   二.出世間食。

499
世間食有四種:一.段食。 二.觸食。 三.思食。 四.識食。

500
段食:欲界以香、味、觸三塵為體,分段而飲食,以口、鼻分分受之。
   段食又分粗細二種,粗食如飯麵菜魚肉等等,細食如酥油香氣諸
   飲料等等。

501
觸食:又作細滑食,樂食,以觸之心所為體,對所觸之境生起喜樂之愛
   ,而長養身者,此為有漏之根、境、識和合所生。比喻觀戲劇終
   日不食,亦不感餓。

502
思食:又作意志食,意念食,業食。於第六意識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
   念以滋長相續諸根。

503
識食:有漏識由段食、觸食、思食之勢力而增長,以第八阿賴耶識為體
   ,支持有情身命不壞,如無色界與地獄之眾生以識為食。

504
思食、識食含有能引生「後有」之義,即於此生之中,由於起動有漏之
「思」業,使令業力熏習「識」中之種子,從而引生來生不斷輾轉相
續之生起。

505
四食中,段食僅限於欲界,觸食、思食、識食可通於三界。

506
出世間食能長養出世善根,有五種法食。

507
五種法食:
一.念食。 二.法喜食。 三.禪悅食。 四.願食。 五.解脫食。

508
念食:修道之人常持正念,以長養一切善根。

509
法喜食:修道之人愛樂妙法,心生喜悅,以長養其慧命。

510
禪悅食:修道之人因得禪定而身心喜悅,以長養其慧命。

511
願食:修道之人以誓願持身,以長養一切善根。

512
解脫食:修道之人解脫惑業的束縛,於法得自在,以長養一切善根。

513
十法界聖凡飲食有其時分。

514
四時食:一.天食時。 二.佛食時。 三.畜牲食時。 四.鬼神食時。

515
天食時:諸天之食時,即是清晨。

516
佛食時:三世諸佛如法食時,即是午時。

517
畜牲食時:畜牲飲食之時,即是日暮。

518
鬼神食時:鬼神飲食之時,即是昏夜。

519
經文:『
若至博奕戲處輒以度人;受諸異道不毀正信;雖明世典常樂佛法;一切
見敬,為供養中最;執持正法攝諸長幼;一切治生諧偶,雖獲俗利不以
喜悅;遊諸四衢饒益眾生;入治正法救護一切;入講論處導以大乘;入
諸學堂誘開童蒙,入諸淫舍示欲之過;入諸酒肆能立其志。』

520
經文:『
若在長者,長者中尊,為說勝法;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斷其貪著;若
在剎利,剎利中尊,教以忍辱;若在婆羅門,婆羅門中尊,除其我慢;
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若
在內官,內官中尊,化正宮女;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興福力,若在
梵天,梵天中尊,誨以勝慧;若在帝釋,帝釋中尊,示現無常;若在護
世,護世中尊,護諸眾生。長者維摩詰,以如是等無量方便,饒益眾生
。』

521
維摩詰居士出現在這個世間,為了度化眾生,以如是無量方便,淨德、
同行、同事、愛語、布施、尊貴引導,利益各類不同的眾生入佛法大海
,也給在家學佛弟子做弘法度生的好榜樣。

522
經文:『
其以方便現身有疾,以其疾故,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等,
及諸王子,並餘官屬無數千人皆往問疾。其往者維摩詰因以身疾廣為說
法:「諸仁者!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
為苦、為惱、眾病所集。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

523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524
經文:『
是身如聚沬,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燄,從渴愛生;
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為虛妄見;
是身如影,從業緣現;是身如響,屬諸因緣;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
是身如電,念念不住。』

525
從身如聚沬到身如電,都是比喻身體是空無自性的。

526
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527
觀有為法就要觀一切法空,觀空是觀一切因緣所生法,法法自因緣有,
看來好像是有,實際上是無有實在的自體,諸法本空故。

528
中國俗語云:「千年田地換百主」

529
經文:『
是身無主為如地,是身無我為如火,是身無壽為如風,是身無人為如水
。是身不實,四大為家;是身為空,離我我所;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
;是身無作,風力所轉。』

530
經文:『
是身不淨,穢惡充滿;是身為虛偽,雖假以澡浴,衣食必歸磨滅。是身
為災,百一病惱;是身如丘井,為老所逼;是身無定,為要當死。是身
如毒蛇,如怨賊、如空聚,陰、界、諸入所共和合。』

531
是身不淨穢惡充滿。

532
人的身體是不淨的,從頭至腳底有三十六種物和合。

533
髮、毛、爪、齒、眵、淚、涎、唾、屎、尿、垢、汗為十二種外相。
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腦、膜為十二種內相。
肝、膽、腸、胃、脾、腎、心、肺、生臟、熟臟、赤痰□、白痰□為內
含的十二相。

534
人身體也一樣,外表看來很美,很清淨,內在卻包著骯髒的三十六種不
淨物,所以佛法稱為臭皮囊。

535
五種不淨:一.生處不淨。 二.種子不淨。 三.自性不淨。
     四.自相不淨。 五.究竟不淨。

536
生處不淨:偈曰:「是身為臭穢,不從蓮華生。」

537
種子不淨:偈曰:「是身種不淨,父母邪想生。」

538
自性不淨:偈曰:「四大不淨聚,海水洗不潔。」

539
自相不淨:偈曰:「常流出不淨,如囊盛穢物。」

540
究竟不淨:偈曰:「諦觀於此身,終必歸死處。」

541
是身為虛偽,雖假以澡浴、衣食、必歸磨滅。

542
人之細胞每秒死掉幾萬細胞,每7年身體全換新一次。

543
是身為災,百一病惱。

544
這個身體是由四大和合,一大不調,就有百一病生;四大不和,就有四
百四病同時生病,所以身是災禍的聚集處,凡有身者,皆能生災厄,隨
時可以發出病苦。

545
老子云:「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若吾無身,吾患何有?」

546
老子畢竟也有智慧之人,也見小乘佛教身空無我之道理。

547
是身如丘井,為老所逼。

548
丘井是枯井,年久失修,井內無水。人為老病所逼,終有壞滅之時。

549
是身無定為要當死

550
死是人生的必然歸宿,誰也逃避不了,任憑你擁有權位崇高,財產豐富
,也免不了必經死亡。

551
死亡是無法商量,無特權、無赦免、死亡無親切感,有時忽然降臨,措
手不及:如患心臟病、高血壓──看來強壯,而且精神飽滿,隨時說去
就去,想多留片刻也不行。

552
是身如毒蛇、如怨賊、如空聚。

553
陰、界、諸入所共合成。

554
我們的身體是由五陰、十八界、十二入集合而成,當其集合未散之時,
乍看之下有一個來來去去自在的身體,一旦各自分散,想要再找一個身
體回來,根本是了不可得。

555
一個人若執著身體永遠健康無病,這是一種虛妄顛倒的痛苦執著,畢竟
!四大本空,五蘊無我,執著錯誤的事實,是無健康的心理,是顛倒諸
法的實相。

556
維摩詰大士以種種比喻,在說明身體是由眾緣和合,其性本空,正是闡
明了佛教緣起性空的人生觀。

557
經文:『
諸仁者!此可患厭,當樂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從無量功
德智慧生;從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生;從慈悲喜捨生;從布施
、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進、禪定、解脫、三昧、多聞、智慧諸波
羅蜜生;從方便生;從六通生;從三明生;從三十七道品生;從止觀生
;從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生;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
;從真實生;從不放逸生;從如是無量清淨法生如來身。』

558
佛身者,就是如來的法身,通常說佛有二身、三身、四身的差別,有種
種異說,其實這都是從法身所起的妙用,為適應眾生而示現的。法身是
約法性來說,就是證悟一切法的本性,以法為身,名為法身。法身是由
無量清淨功德所成。

559
無我疏云:「然而法身雖曰公共,其中須分隱顯;眾生因煩惱生死所覆
,是故隱而不顯;惟諸佛修無量功德以生,是故顯而不覆。」

560
從無量功德智慧生。

561
法華經云:「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

562
法身從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生。

563
這稱之為五分法身,前三種是所修的因,後二種是所感得的果。解脫──
是自己的自在受用。解脫知見是將自己過去所修的三無漏學得到解脫,
將經過方法理論,說法利益他人。

564
戒定慧是佛法的總綱──十方三世諸佛皆依戒定慧成就佛道。

565
楞嚴經云:「攝心為戒,因戒生定,由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566
法身從慈悲喜捨生。

567
慈悲喜捨稱之四無量心。

568
四無量心:一.慈無量心。   二.悲無量心。 
     三.喜無量心。   四.捨無量心。

569
慈無量心:能給與他人快樂,名之為慈。行慈之人在禪定中起慈定,慈
定與慈心相應,內心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善修得解,廣大無量,
N滿十方,名為慈無量心。

570
悲無量心:能拔除他人痛苦的心,名之為悲。行者在禪定中起了悲定,
與悲心相應,內心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善修得解,廣大無量,N
滿十方,名為悲無量心。

571
喜無量心:看見他人得大快樂,自己內心生起高度的歡喜,為他人感受
慶幸不已,名之為喜。行者於禪定中生起喜定,喜定與喜心相應,內心
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善修得解,廣大無量,N滿十方,名為喜無
量心。

572
捨無量心:對他人之際,內心無憎無愛,名之為捨。行者於禪定中生起
捨定,捨定與捨心相應,內心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善修得解,廣
大無量,N滿十方,名為捨無量心。

573
法身從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進、禪定、解脫、三昧、多聞
、智慧諸波羅蜜生。

574
解脫又名八背捨、又稱八解脫。就是八種背棄捨除三界煩惱束縛的禪定。

575
八背捨:一.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  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
    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  四.空無邊處解脫。
    五.識無邊處解脫。     六.無所有處解脫。
    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   八.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

576
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就是心中有色法的想念,就會引起貪心來,應該
觀想到外面的種種不清淨,使貪心無從生起,故名解脫。

577
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就是心中雖然無想念色法的貪心,但是要使得不
起貪心的想念更加堅定,就須要觀想外面種種的不清淨,使貪心永遠無
從生起故名解脫。

578
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一心觀想光明、清淨、奇妙、珍寶之色,稱為淨
解脫;觀想這種淨色的時候,能不起貪心,就可以證明其心性,已經解
脫,所以稱為身作證;同時他的觀想,已經完全圓滿,能安住在禪定中
,故名具足住。

579
第四、五、六、七的四種解脫,是無色界的修定之人,在修定之際,觀
想苦、空、無常、無我、使心願意捨棄一切,所以名之解脫。

580
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滅受想定又名滅盡定,人若有眼耳鼻舌身之五
根,就會領受色聲香味觸之五塵,若領受五塵,就會生出種種的妄想來
,若能滅除受想的定功,則能滅除一切,所以名為滅盡定。

581
禪波羅蜜有三類:一.四禪八定。  二.解脫。  三.三昧。

582
四禪八定:四禪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八定就是四禪定外,再
加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583
解脫:是約八解脫:內有色想外觀色,內無色想外觀色、淨解脫身作證
具足住、空無邊處解脫、識無邊處解脫、無所有處解脫、非想非非想處
解脫、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

584
三昧:是正定之意。三昧為細,禪定為粗,是為兩者差別。

585
法身從方便生,從六通生,從三明生,從三十七道品生。

586
方便是度生善巧之法,是智慧巧妙運用。

587
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前五通是
   有漏的,共世間的;後一通是無漏的,不共世間的。

588
三明:
一.宿命明: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之事。
二.天眼明: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未來世之事。
三.漏盡明:以聖智斷盡一切煩惱。

589
以上三明,在阿羅漢叫做三明,在佛稱為三達。

590
三十七道品:這是菩薩所修的助道法,有七科類:
一.四念處。  二.四正勤。  三.四如意足。  四.五根。
五.五力。   六.七覺支。  七.八正道。

591
法身從止觀生。

592
從最初修學來說,叫做止觀;從修成就後說,叫做定慧。止修成就叫做
定,觀修成就叫做慧。止是停息不想念,摒棄外在一切萬緣,為預入禪
定的初步。觀是觀照的意思。

593
修諸法門皆以趣入涅槃為宗,雖然方便法門很多,但是最直捷最要緊的
,實在不外於止觀二法,這不是那一宗、那一派所重視的,止觀是貫通
全部佛法所重的。不想要踏上涅槃勝路,菩提大道沒話講,如果想要證
入涅槃菩提,不能不以止觀為入門的要道。

594
唯有止可以克制吾人煩惱的活動,以及妄想紛飛;唯有觀可以斷除吾人
煩惱,以及證悟真理,所以行人應一心修持止觀。

595
法身從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生。

596
這是佛的果位上所有的功德,菩薩在因地一定要學,學到圓滿之際,自
然具足這些佛果功德。

597
法身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

598
不善法──指十惡所作一切惡事。

599
一切善法──指菩薩所作的一切功德法。

600
法身從真實生,從不放逸生,從如是無量清淨法生如來身。

601
阿含經云:『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法者實相義。』

602
阿含經云:「一切惡法從放逸生,一切善法從不放逸生。」

603
從如是無量清淨法生如來身。

604
以上所說的種種,是略說法身之因,若廣說是無量無邊。佛身從無量清
淨功德法生,所以享受無窮無盡的自在法樂;六道眾生之身,是從無量
不清淨法生,所以要受無量無邊的生死苦惱。

605
經文:『
諸仁者!欲得佛身,斷一切眾生病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606
本段具有自利利他兩大任務,欲完成兩大任務,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心。

607
經文:『
如是!長者維摩詰,為諸問疾者,如應說法,令無數千人皆發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心。』

608
維摩詰大士是金粟如來示現人間,是倒駕慈航的法身大士,所說大法皆
導歸佛道,故聞法者皆發菩提人。

609
【弟子品第三】

610
在本品專指阿羅漢的聲聞弟子,此品在玄奘大師所譯無垢稱經中,名為
聲聞品,鳩摩羅什譯為弟子品,是約特殊的意義立名。

611
本品以破小乘顯大乘為宗,令聲聞弟子遠離偏執,進入大乘無礙的法門
。此弟子品是佛陀派遣小乘行者慰問維摩詰病況,但是聲聞弟子曾經被
維摩詰大士以大乘不可思議法破其小乘法,小乘行者各個理論不堪一擊
,突顯維摩詰大士的勝德,不是小乘行者所能及的,因此一一不敢前往
探望維摩詰大士的經過。

612
小乘佛法的觀念中,世間是世間,出世間是出世間,兩者是格格不入的
,不能達到無礙的境界,所以將三界看成好像是牢獄一般,將生死看成
好像是冤家一樣,恨不得馬上跳出三界,遠離生死,所以特別偏重於山
林的修行,忽略社會上的人間救濟,弘法布教抱著隨緣態度,心堣ㄞ
平等,對大乘無礙法門有所隔閡,是故,大悲心的維摩詰大士,以清淨
無礙的法門一一破斥小乘,歎大褒圓,展開一場又一場的佛法大論戰。

613
經文:『
爾時,長者維摩詰,自念:寢疾於床,世尊大慈,寧不垂愍?佛知其意
,即告舍利弗:「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614
人一旦生病內心是最脆弱的,最無奈的、最寂寞的;最需要人安慰、探
望、關懷的;病人內心則能得到安慰、歡喜、快樂、心堨倍禳A生命則
能充滿著信心、希望、活力。

615
梵網經云:『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
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若父母、師僧、弟子病,諸根不具,百種病苦惱
,皆供養令差。而菩薩以瞋恨心不看,乃至僧坊、城邑、曠野、山林、
道路中見病不救濟者,犯輕垢罪。』

616
八種福田:一.佛。   二.聖人。 三.僧。  四.和尚。
     五.阿闍梨。 六.父。  七.母。  八.病人。

617
敬田──佛、聖人、僧。

618
恩田─和尚、阿闍梨、父、母。

619
悲田─病人。

620
敬田、恩田、悲田──三田。

621
如果有人恭敬供養這八種人,就可以得到無量福報,所以稱福田。

622
經文:『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曾
於林中宴坐樹下,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舍利弗!不必是坐為宴坐
也。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
為宴坐;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心不住內,亦不在外,是為
宴坐;於諸見不動而修行三十七道品,是為宴坐;不斷煩惱而入涅槃,
是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623
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

624
夫真正的靜坐,目的是在使身心安定,不展現出動亂之相,依定發慧、
斷煩惱、了生死、證涅槃、得解脫為宗旨。

625
真正的靜坐,一個人住固然是獨住,幾百人住亦是獨住,因為作任何一
切活動,身心不為三界之所束縛,於無身意中而現身意,是為大乘境界
的宴坐。二乘人所以不能做到這種程度,是因為二乘人不能了解色心空
相,所以隱身於山林中,滅心於定境之內,如此一來雖一心隱藏,反為
顯現身意。大乘菩薩了達色心是空無自性,不一定安住寂靜中就可以不
於三界現起身心,當下身空,心空、世界皆空,是為宴坐。

626
出三界並非離三界,而另外求出三界外。三界不染名為出三界,三界出
與不出,在染與不染,空與不空,不離當處。

627
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

628
滅定,亦名滅盡定,於一切定法中是最高頂的定。

629
心在滅定中,要住就住,要行就行,心在行住坐臥,而心做到寂然不動
,是為大乘寂而能動,動而能寂的境界。菩薩做到動靜一如,沒有什麼
定不定的差別,動與不動的懸殊。

630
不起滅定是寂,現諸威儀是從體起用,則不妨寂而能動,會用以歸體,
則不妨動而能寂;如是體用一源,寂動不二,滅定與威儀當下無二無別。

631
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

632
這是即真而俗,即動而靜,動靜無礙,真俗一如的境界,正因為如此,
所以菩薩常在道法中,運用自己的神通,現作種種凡夫事。菩薩了解凡
聖一如,凡聖本空,巧把塵勞作佛事。

633
心不住內,亦不在外,是為宴坐。

634
大乘法了知現前的一念心,心不住身內,心不住身外,更加不住中間,
此心根本是不可得,如此安住,名為真正靜坐。

635
大乘菩薩外化一切眾生不妨礙內定;內定不妨礙外化一切眾生,達成內
外一如,是真宴坐。

636
小乘行者攝心向內修定時,就不能外化眾生;外化眾生之時就不能攝心
修定。

637
於諸見不動,而修行三十七道品,是為宴坐。

638
諸見是指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的五種本見,中則是指六
十二見,詳則是指百八見。

639
小乘行人須要壓伏諸見,方能現起戒定慧三無漏學,修持三十七道品。
小乘認為諸見是惑,道品是解,二者敵體相反不能並立。所以須要以三
十七道品撲滅所有的諸見,像這樣的宴坐,是動諸見而修道品。

640
大乘菩薩了達諸見實性即是道品,所以不動諸見就可以修三十七道品。

641
本經云:「諸佛解脫,於六十二見中求。」

642
般若經云:「無苦集滅道。」

643
悟入諸見本空,還有什麼邪見可斷?又有什麼道品可修?認為有可斷可
修者,病在不了惑當下就是解,惑與解原是不二的。

644
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

645
一般說來,煩惱是障礙涅槃的,有了煩惱的存在,就不能證得涅槃;想
要證入涅槃就必須斷除煩惱。小乘的行者就是要斷煩惱而入涅槃。

646
大乘菩薩了達諸法本性空寂,一切眾生本自涅槃,既無煩惱可斷,亦無
涅槃可證,涅槃就在煩惱中,不離煩惱當下涅槃。

647
菩薩不捨生死、不斷煩惱,因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所以能不斷在
生死中現煩惱相,廣度一切眾生。原因就是煩惱性空,涅槃之性亦空,
空不礙空,所以不須要斷煩惱之空而入涅槃之空。

648
開悟聖僧云:「隨順世緣無罣礙,生死涅槃等空花。」

649
開悟聖僧云:「真如與妄想,涅槃與生死、煩惱與菩提、解脫與輪迴,
其性本空,空不礙空,不離當處,不斷妄想而入真如,不斷生死而入涅
槃,不斷煩惱而證菩提,不斷輪迴而得解脫。」

650
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651
中國禪宗的特色,就是能即動而靜,即靜而動,動靜不二,於搬柴運水
中,都不離大乘禪法,所以能到處用功,表現出活潑禪宗的作風。

652
經文:『時我,世尊!聞說是語,默然而止,不能加報,故我不任詣彼
問疾。』

653
經文:『
佛告大目連:汝行詣維摩詰問疾。」目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
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入毗耶離大城,於里巷中為諸居士說法,時
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大目連!為白衣居士說法,不當如仁者所說。
夫說法者,當如法說。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
法無壽命,離生死故,法無有人,前後際斷故。』

654
夫說法者,當如法說。

655
說法者應該依照法的本來面目而說,法的本來面目就是畢竟空,唯有諸法
畢竟空,才是諸法本性。法本性空,實在不可說,無說而說,是為說法。

656
大般若經云:「六道空、聲聞空、緣覺空、菩薩空、佛空、三十七道品
空、六度空、諸法畢竟空。」

657
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

658
眾生是由五蘊諸法和合而生,其性本來空性,那埵章磞釭熔野穸i執著
?眾生不能自覺身心本空,執著身心實有,造作惡業,惡業就是垢穢,
染污眾生不得清淨,所以成為眾生垢。菩薩以智慧透視五蘊法中無實在
眾生可得,當下遠離眾生造業之垢穢,通達諸法畢竟空,是故法無眾生
離眾生垢。

659
法無有我,離我垢故。

660
我是自在義,能主宰一切。但是現實的生命體,也是假諸因緣和合而有
,並不能自由支配一切,那埵雩禤皞暀妞飢琚H因為我是空性、是無常
法,何來自在?何來的主宰?菩薩了達無我的道理,不再妄執有一個自
我,所以說法無有我,無我即於法性中離去我垢。

661
法無壽命,離生死故。

662
以有生死就有壽命,本無生死從何說有壽命?這是顯示無壽者相。菩薩
觀看從生至死,法性本來空寂,超越時間與空間,所以說法無壽命而離
生死。

663
法無有人,前後際斷故。

664
人是六道之一,假名之所安立,人之生命體,是眾因緣和合而成;大乘
菩薩深達法性本來空寂,超越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相續性,所以了
知法無有人,前後際斷。

665
如上所說的我、人、眾生、壽者,就是眾生顛倒妄見的四相;但從諸法
畢竟空而觀察,正如金剛經所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
相,四相本空,了不可得故。

666
經文:『
法常寂然,滅諸相故;法離於相,無所緣故;法無名字,言語斷故,法
無有說,離覺觀故;法無形相,如虛空故;法無戲論,畢竟空故,法無
我所,離我所故;法無分別,離諸識故;法無有比,無相待故;法不屬
因,不在緣故;法同法性,入諸法故;法隨於如,無所隨故;法住實際
,諸邊不動故,法無動搖,不依六塵故;法無去來,常不住故;法順空
,隨無相,應無作;法離好醜;法無增減;法無生滅;法無所歸;法過
眼耳鼻舌身心;法無高下;法常住不動;法離一切觀行。唯!大目連!
法相如是,豈可說乎?』

667
法常寂然,滅諸相故。

668
諸相廣泛而說,是指萬有諸法的狀態。就以凡夫小乘來看,萬有諸相,
紛然雜陳,各各差別,而且動亂不已!可是從諸法空寂來觀察,法性原
來是常空寂的,根本無諸相的動亂。

669
法華經云:「諸法從本以來,常自寂滅相。」

670
法離於相,無所緣故。

671
諸法法性空中,遠離萬有諸法與五蘊相;若諸法空中有相可緣,那就不
名為離相。因為法性空中無相可緣,所以說法離於相。

672
聲聞行者不能體認法相就是法性,所以雖然不緣於有,但仍然緣於無,
致使不能做到像菩薩的法無所緣。菩薩所以能做到法無所緣,以真實慧
,了知法性自性離相,妄念自息無所緣念。

673
法無名字言語斷故。

674
諸法法性空寂,本離言說相,離名字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無說語
言的人,也無語言可說,因為語言是虛假之法,有什麼可言說?眾生在
無相中妄見其相,在無名字中妄立其名,在無言說中妄起言說,實在全
是多事。

675
言語虛妄、名字虛妄,都是由人假設而有,凡是假設的名字語言,都是
無有其實義。比喻說火,念一句火,不能真正代表火,因為火的特性是
能燒,可是我們在說火時,並無燒到我們的嘴,證知火是假名安立。

676
大般若經云:「一切法性皆不可說,一切法性皆畢竟空,無能宣說畢竟
       空者。」

677
法無有說,離覺觀故。

678
覺觀是分別的意思。諸法空性,不可言說,是超過覺觀的境界諸法
空性不是覺觀所能覺觀的,覺觀是強起的分別知見。

679
法者是真理、是實相、是言語道斷,不可言說;菩薩以般若慧而說,不
是覺觀的作用,覺觀是屬識不是智。菩薩離覺觀,無分別而說,說即非
說,猶如谷響。

680
法無形相,如虛空故。

681
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682
一切形相當下皆無自性空,N一切處,形相不可得。菩薩以真實智慧,
通達法性空,不見諸法相貌,其心猶如虛空。

683
聲聞的行者仍然在法相之上轉,在染相淨相有所取捨,不能通達如虛空
的無差別相,因此,被諸法形相所困著。

684
大般若經云:「諸佛出世,無不皆說本性空義。」

685
法無戲論,畢竟空故。

686
無上的真理,諸法畢竟空是遠離一切戲論,非言說所能及。戲論就是言
說分別,不論分別諸法是有是無,是一是異,是生是滅,是來是去,是
染是淨,是邪是正,以究竟的佛法說,一切皆是戲論分別,毫無一點實
際,因為在諸法畢竟空中,戲論之法皆不可得。

687
菩薩以真實智慧,通達諸法空寂性,不見有無的差別相,所以遠離一切
戲論分別。

688
大般若經云:一切法不空,無道無果。

689
大智度論云:「若法因緣生,是法性實空;若此法不空,不從因緣生。」

690
法無我所,離我所故。

691
我所者,是我所有的意思。我所是對有我說的,有我才可以說有我所,
無我怎麼會有我所?我與我所是相待的名詞,沒有我怎麼會有我所,所
以說法無我所。

692
大般若經云:「諸法皆空,五蘊不堅固,無我無我所,諸法皆空,離我
我所。」

693
法無分別,離諸識故。

694
法者,諸法實相,諸法實相空有不二,本不可分別,分別也分別不到,
因為分別是識的作用。菩薩以真實智慧,通達諸法畢竟空,分別諸法不
可得,所以離諸識之分別。

695
法無有比,無相待故。

696
比是相比,就是對待的意思。一般所謂法者,皆是因長說短,因方說圓
,因明說暗,因男說女,一切皆落入相對待,既然落入相對待與絕對的
無分別性,當下相違而不相契。

697
若以相待之法而說:長不自長,因短說長;短不自短,因長說短;如果
單依長的方面說,求長了不可得;如果單依短的方面說,求短不可得,
凡人見有長短,只不過是虛妄之見,實際上無有相待的自體。

698
法不屬因,不在緣故。

699
佛法是說一切法皆從因緣和合而生,但是因緣所生的諸法是空無自性的
,在無自性的空法不屬因緣,所以法不屬因,因緣所生的果法,不能認
為它有實體,空性非屬因緣故。

700
法同法性,入諸法故。

701
一切法的平等相,是與法性一模一樣,法與法性原是無二無別,認為有
二有別,就不能入於平等法性。法法皆同空性,所以說入諸法。

702
法隨於如,無所隨故。

703
如是如如不變的意思,就是一切法皆如。諸法在空寂性中,或者說它隨於
空,或者說它隨於如。

704
小乘的行者,由智慧不夠,安住在空寂性中,雖能做到隨於如,但不能
做到隨於有。

705
大乘菩薩,能做到真俗一如的無礙,所以能隨如隨有而得自在。

706
法住實際,諸邊不動故。

707
邊是二邊,比如:有無、生滅、一異、來去等,皆屬二邊。有二邊就有
所動。實際就是空寂,諸法空性中,還有什麼可動亂?畢竟諸邊也是空
性,空性有何可動?

708
如上面所說的法性,如實際,皆是實相的異名,也是空性的異名。如實
不變叫做如,是諸法體性叫做法性,窮其諸法的涯畔叫做實際。在某一
角度的立場而說,因此安立不同的名稱。

709
正見諸法理性的深淺,說有三種不同名稱,實在是指究竟實相,也就是
諸法空性。

710
法無動搖,不依六塵故。

711
動搖是生滅的意思。法之所以會動搖生滅,是緣六塵分別而來。

712
諸法空寂,六塵之境亦空,空不依空,何有六塵可依?

713
法無去來,常不住故。

714
法順空,隨無相、應無作。

715
諸法空寂,隨順空,隨順無相,隨順無作,皆空性故。

716
法離好醜。

717
開悟聖僧云:「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

718
真空法性離了美好與醜劣的差別。諸法畢竟空,好也空性,醜也空性,
還有什麼好醜的差別。

719
般若心經云:「是諸法空相,不垢不淨。」

720
修行者若心存染淨的觀念在,必然就會走上捨染取淨的一端,因此不能
契入諸法空性。

721
法無增減

722
諸法空性是普遍究竟的真理,總是那麼圓滿的N一切處。

723
增減,在不圓滿的事物上可說;在圓滿的空性上不可說。所以說法無增
減,假定說法有增有減,當下就不如法說法。

724
法無生滅。

725
諸法空性,無有生滅。諸法本自不生,今亦不滅,法本寂然,所以無生
無滅。

726
法無所歸。

727
歸是歸趣、歸向的意思。諸法本來空寂,還有什麼可以歸向?

728
法過眼耳鼻舌身心。

729
諸法空性超越六根。般若心經云:「無眼耳鼻舌身意。」

730
法無高下。

731
一般而言:菩提是最高,煩惱是最下,但是諸法無相待。

732
金剛經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733
法常住不動。

734
諸法寂滅不動名為常住。

735
法離一切觀行。

736
法既然常住如如不動,就不是所修觀行所能緣的境界。

737
唯!大目連!法相如是,豈可說乎?

738
維摩詰大士對大目連尊者說:大目連尊者,諸法真相就是這樣:要離諸
妄想,無名無字,無言無說,離諸覺觀,不說不可說,就是想要說,亦
無從說起。簡單而說:勝義諦法性空如是,那堨i以用世俗諦的言說而
說,雖然不可說,但是佛菩薩為了度眾生,仍然要方便善巧的說法!

739
經文:『
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當
建是意而為說法。當了眾生根有利鈍,善於知見無所罣礙,以大悲心讚
於大乘,念報佛恩,不斷三寶,然後說法。』

740
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

741
說法只是將諸法本來面目表達出來,所說之人,所說之法,聽法之人,
所得之法,當下是空性,幻化了不可得;但是說法者有達到說法的目的
,聽法者有達到聽法的目的,是名為無說無示,無聞無得。

742
金剛經云:「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義。

743
大般若經云:「我從成佛至涅槃,於其中間未曾說過一字。」

744
經文:『
維摩詰說是法時,八百居士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無此辯,是故
不任詣彼問疾。』

745
目犍連尊者向佛呈說過去遇維摩詰的經過,坦然的向佛辭退,我無如此
無礙辯才,是故不能堪任到維摩詰處問疾,請佛另派高明去慰問。如
果我去問疾,維摩再對我展開論辯,我仍然無辦法與之對辯,不如還是
不去的好,免得受他不客氣的批評。

746
經文:『
佛告大迦葉:汝行詣維摩詰問疾」!迦葉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
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貧里而行乞,時維摩詰來謂我言:「
唯!大迦葉!有慈悲心而不能普捨豪富,從貧乞。迦葉!住平等法,應
次行乞食;為不食故,應行乞食;為壞和合相故,應取摶食;為不受故
,應受彼食。以空聚想,入於聚落;所見色與盲等,所聞聲與響等,所
N香與風等,所食味不分別,受諸觸如智證,知諸法如幻相,無自性、
無他性、本自不然,今則無滅。』

747
佛陀制定乞食制度,是要次第的挨家乞化,不分富貴家,貧窮人家,一律
平等不加選擇而行乞,而且最多不得超過七家。

748
依平等心行乞,不分富與貧,一律次第托食,不可分別貧富。方合佛意。

749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大迦葉!有慈悲心而不能普捨豪富,從貧乞
。迦葉!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

750
專門針對貧窮困苦的人家乞食,慈悲心不能普及到每戶人家,這是違背
了菩薩的平等慈悲的精神,捨棄富貴不乞,而乞於貧窮人家,如果不能
次第乞化,也違背頭陀行的次第乞食,不論從那方面說,這樣的乞食,
總是違情悖理的。

751
買貧賣富。

752
為不食故,應行乞食。

753
證得平等空性成就法性身,法身是不須要受用世間飲食的,乞食維持這
個生命體,是現實的世間事。可是在尚未證得法身之前,為了達到不受
世間飲食的目的,應當行乞以滋養這個色身,利用色身修行證悟,以期
望獲得不食的法身。

754
乞食不是為了營養貪食,目的在以幻修幻,若修證得法身,還乞食做什
麼?乞食是方便,為不食是目的。

755
為壞和合相故,應取摶食。

756
為證得法身,要借假修真以壞和合身,以這個現實的生命體而說:一方
面要利用它修行證成法身,一方面要毀壞它,利用完成法身的時候,也
就是毀壞四大和合身的時候。羅漢聖者了解這個道理,雖食等於未食,
因此,應該以壞和合相的心境行乞取摶食。

757
食存五觀云:「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758
為不受故,應受彼食。

759
僧肇論師云:「不受亦涅槃法,夫因涅槃而行乞者,應以無受心而受彼
食,然則終日受而未嘗受也。」

760
不受是在勝義諦的立場說,受是在俗諦立場說,不受而不妨終日受,是
為真俗圓融。眾生迷於受,所以以受為受;菩薩覺於受,所以能做到不
受而受,受而無受。

761
以空聚想,入於聚落,所見色與盲等,所聞聲與響等,所N香與風等,
所食味不分別,受諸觸如智證。

762
心觀想村莊聚落空幻不實,而進入村莊乞食,所見各種形色,就與盲人
所見同等,無有分別心;所聽聞的聲音,就如無有實體的山谷回響同等
,所嗅到的香味,就感覺與無香臭的風同等;對所飲食的滋味,不起分
別心;身體感受各種觸摸,就如同聖人所證得的真如法性一樣。

763
知諸法如幻相,無自性,無他性,本自不然,今則無滅。

764
諸法如幻如化無自性空,他性亦空;假因緣而起的諸法,本自不生,當
亦不滅。如拳頭,手指一捏而生,放開時並無東西可滅,一切法如幻如
化,假生假滅,因緣和合而生。

765
進一步而說:本自不然,就是無實在的生死,今則無滅,就是無實在的
涅槃,生死涅槃一味,何來的妄作種種分別呢?

766
經文:『
迦葉!若能不捨八邪入八解脫,以邪相入正法,以一食施一切供養諸佛
及眾賢聖,然後可食。』

767
八邪即是──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

768
何謂八解脫?就是內有色想外觀色解脫,內無色想外觀色解脫、淨解脫
身作證具足住、空無邊處解脫、識無邊處解脫、無所有處解脫、非想非非想
處解脫、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

769
假使體悟到邪正原是不二,邪正並不互相乖違,就可以不捨八邪而得入
八解脫,也可以以邪相而契入正法。

770
究竟真理絕對是平等的,無二無別的,八邪固然是無自性,無他性,八
解脫也無自性、無他性,在無自他性的畢竟空中,即邪而正,無邪不正
,還有什麼邪正的差別?

771
以一食施一切,供養諸佛及眾賢聖,然後可食。

772
以平等心,存平等意,契入平等理性,縱然是一粒米,也可以普遍的供
養十方三寶。布施與心相應,心與平等理性相應,慈悲而心行,自然普
遍一切,然後就可以受食而心無有愧!

773
經文:『
如是食者,非有煩惱,非離煩惱,非入定意,非起定意,非住世間,非
住涅槃。其有施者,無大福、無小福、不為益,不為損,是為正入佛道
,不依聲聞。迦葉!若如是食,為不空食人之施也。』

774
如是食者,非有煩惱,非離煩惱,這是大乘菩薩的心地功夫,不同於凡
夫心的有煩惱,也不同於小乘心的離煩惱,這是雙捨聖凡,所以非有非
離。

775
非入定意,非起定意,菩薩在行住坐臥中,無不是定,於定中具足威儀
,所以雖然終日食,而終日安住於定中,既無入定,亦無出家,做到了
動靜一如的境界。

776
小乘人在受食時就不能入定,當入定時就不能受食,絕對無法做到動靜
一如,這也就是大小乘的差別所在。

777
非住世間,非住涅槃:凡夫受食,目的是為了維持這個生命,能住在世
間久長,二乘人受食,目的是利用生命,修學出世,以證得涅槃而出世間
;大乘菩薩不同於凡夫二乘人,菩薩雖然受用飲食,實在是食而無所食
,雖然在世間乞食而非住著世間;菩薩雖然食而無所食,但是為度眾生
,又不食而隨世間受食,所以非在出世間中安住涅槃。

778
其有施者,無大福、無小福、不為益、不為損,是為正入佛道,不依聲
聞。

779
菩薩行持布施供養,以通達平等理性,以平等慈悲普及一切,不著一切
法,其有施者,獲得平等心,所施財物,不論優劣,猶如虛空一樣平等
,因此,就無有大福,無有小福的差別,同時,不為增益也不為損減而
計較,這才是真正證入佛的聖道,如此行道,不依小乘聲聞法而走上聲
聞之途徑。

780
迦葉!若如是食,為不空食人之施也。

781
如是自利利他的平等乞食,平等施食,方能消受他人之施食,以及能報
答施主供養之恩,所以在村莊城市乞食,能不捨富就貧,便是無上大福
田。

782
經文:『
時我,世尊!聞說是語,得未曾有,即於一切菩薩深起敬心,復作是念
:斯有家名,辯才智慧乃能如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
從是來,不復勸人以聲聞、辟支佛行,是故不任詣彼問疾。』

783
經文:『
佛告須菩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堪
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入其舍,從乞食,時維摩詰取我L,
盛滿飯。謂我言:「唯!須菩提!若能於食等者諸法亦等,諸法等者於
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

784
玄奘大師譯無垢稱經,維摩詰先向須菩提恭敬頂禮,然後才和他論說佛
法,不像本經用「唯」字來得這樣隨便。

785
L在印度叫做L多羅,中國譯為應量器,是適應各人食量大小而定的。

786
若能於食等者諸法亦等,諸法等者於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

787
若能對乞食明白其是平等者,則能通達一切諸法亦是平等,真能通達諸
法是平等者,則於飲食亦必能了解其平等,如是行平等行乞,然後乃可
取平等之食。

788
飲食既然是平等,須菩提啊!你為什麼要捨貧從富而行乞?當知乞食就
是法,法也就是乞食,法法平等,何必分別?

789
平等理性不是別的,就是諸法的勝義空,了解食是因緣本空的道理,自
然悟入一切法的本空,體達諸法的本空,內心就無所染著,當下就成為
真正福田僧,自可受食而無愧。

790
經文:『
若須菩提不斷淫、怒、癡,亦不與俱;不壞於身而隨一相;不滅癡愛起
於解脫;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解不縛;不見四諦非不見諦;非得果
非不得果;非凡夫非離凡夫法;非聖人非不聖人;雖成就一切法而離諸
法相;乃可取食。』

791
不斷淫、怒、癡,亦不與俱。

792
眾生被束縛在三界生死中不得出離,一般說來,當然是煩惱與業障的束
縛,想要體悟真理,跳出三界而得解脫,就應該運用猛利的智慧,割斷
煩惱與業障的兩條束縛的繩子。這樣的說法,是將解脫與束縛對立起來
,無真正了解束縛與解脫的本性空,這是小乘境界,非究竟也。

793
淫就是貪欲,一切貪欲中以淫欲的過患最大;怒就是瞋恚,一切瞋恚中
,以怒最容易暴露,癡就是無明,對諸法無正確的認識。三毒是諸煩惱
的根本,能毒害吾人的法身慧命,能障礙吾人的獲得解脫,所以身為沙
門的佛法行人;特別感到三毒毒害吾人的嚴重性,所以在修行過程中,
根絕三毒是唯一的課題。

794
與三毒俱生俱滅而相應是凡夫;不與三毒相應,而徹底撲滅者是二乘
,大乘菩薩以般若智慧體證三毒淫怒癡本性空寂,猶如虛空,幻化不可
得,所以雖然不斷淫怒癡,但亦不與淫怒癡相應。

795
束縛是緣起如幻的,如能當下了解它的空幻不可得,當下就是解脫,勿
須另求解脫,淫怒癡三毒畢竟寂滅,當下就是平等理性,並不是離開三
毒另外有平等理性。小乘行者不能正見理事無礙,所以受到維摩大士的
批評。

796
不壞於身而隨一相

797
身是指身見,亦即是我見;一相即是無二相,指平等無我相。

798
二乘人為了證得一相的無我相,必須斷除實有的身見方能證得,假定身
見不斷,不能證悟一相,所以必須集中力量以求斷除身見。

799
大乘了知身見其性本空,當下就是一相無二相的無我相,不用於身見外
另求一相。

800
不滅癡愛起於解脫。

801
癡是無明,愛是貪著。

802
涅槃經云:「生死本際凡有二種:一者無明,二者有愛。」

803
阿含經云:「眾生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覆,愛結所繫,長夜輪迴,不知
苦之本際。」

804
大乘行者了達癡愛本性空寂,當下即解脫,還要到那堨h求解脫?

805
涅槃經云:「明與無明,愚者謂二,智者了達明與無明無二,無二之性
即是空性。」

806
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解不縛。

807
五逆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808
大乘通達業由心起,心本空寂,業亦無自性,由是罪性本空,雖現五逆
相,但不為罪業之所束縛,所以說以五逆相而得解脫。

809
五逆罪性本空,與一切法平等平等,所以解脫亦不解,地獄亦不縛,若
能如是是真解脫。

810
不見四諦,非不見諦。

811
四諦:苦集滅道。

812
佛法的真義,在緣起性空中,四諦自性不可得,會歸四諦的最高理性,
即是無性空寂。佛說四諦終歸空寂。

813
三法印與一實相無礙,四諦與一諦也平等不二,不過佛陀為權巧度當時
的根性,多用次第,多說四諦。實際上能悟入四諦,也就能深入一實相。

814
非得果,非不得果。

815
不是像二乘人見四諦而得果,也不是像凡夫不見四諦而不得果。

816
得果是聖人,不得果是凡夫,非得非不得,就是無凡無聖,凡聖一如,
一切皆歸於平等寂滅理性。

817
非凡夫,非離凡夫法;非聖人,非不聖人。

818
證了聖果不是世間的凡夫,凡夫法本性空寂;為救度眾生凡夫法不可離
;不見四聖諦之理,自然非是聖人,離去凡夫的情執,是名非不聖人。

819
雖成就一切法而離諸法相,乃可取食。

820
雖然修行成就一切功德聖法,心內應該遠離一切諸法的執著,能夠這樣
才可以接受別人的飲食。

821
經文:『
若須菩提不見佛,不聞法,彼外道六師──富蘭那迦葉、末伽梨拘□梨
子、刪闍夜毗羅胝子、阿耆多翅舍欽婆羅、迦羅鳩鴙{旃延、尼犍陀若提
子等──是汝之師,因其出家,彼師所墮汝亦隨墮,乃可取食。若須菩
提入諸邪見不到彼岸,住於八難不得無難,同於煩惱離清淨法。汝得無
諍三昧,一切眾生亦得是定。』

822
若須菩提不見佛、不聞法。

823
見佛若以為真正有佛可見,是為有見,反而不能見到佛,唯有無佛可見
,才是真正見佛。

824
中觀論云:「邪見深厚者,則說無如來,如來寂滅相,分別有亦非。」

825
金剛論云:「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

826
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827
金剛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828
若以為真正有法可聞,反而聞不到法,唯有無法可聞,才是真正聞法,
法是空性非有,真理離文字相,語言相。只要一執著,正亦變成邪。

829
彼外道六師

830
是指印度傳統婆羅門教以外的六師沙門團,印度外道非常多,常提起的
有九十六種,六師之說,記載最詳細的是沙門果經。

831
外道六師之一──富蘭那迦葉。

832
迦葉是他母親的姓,富蘭那是他自己的名,這是倫理的懷疑論者,否認
善惡行為能招相應的果報,行善無善的果報,作惡無惡的果報。不但否
定道德,宗教也被否定,但令人感覺奇怪的就是他卻形成一個教派集團
,而傳到後世,使邪命派無發展的餘地,不能不說他有一股的魔力。

833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834
外道六師之二──末伽梨拘賒梨子。

835
末伽梨是他自己的名,拘賒梨是他母親的姓,為拘賒梨母親的孩兒,所
以叫做拘賒梨子。這是極端自然論者,認為一切的存在是無因自然而成
的,就是我人的行為和命運,亦由自然氣運所決定,所以被視為邪命派
。一切既然都是前世所決定的,現生不管怎樣加以努力造作,也沒有辦
法改變自己的苦樂,其人生觀,屬常見論,不重視道德的努力,一切聽
其自然的發展。

836
外道六師之三──刪闍夜毘羅胝子。

837
刪闍夜是他自己的名,毘羅胝是他母親的名,為毘羅胝的孩兒,所以名
為毘羅胝子。這是情趣的詭辯論者,適應一切時處,順著情趣判斷就是真
。如有人向他問:人死後有後世嗎?總是不作肯定的答覆,有時說大概
有後世,或說大概無後世,使人無法捉摸到答案。如同大河的鰻魚很滑
,不容易抓得住,所以又稱為捕鰻論。

838
外道六師之四──阿耆多翅舍欽婆羅。

839
阿耆多是他的名字,翅舍欽婆羅是著在身上很粗的毛衣。這是純粹的唯
物論者,也是佛經常說的順世外道,被斥為斷滅論者,他認為吾人的生
命體是由四大組合而成,到了死亡後一切皆無有,根本無善惡報應,當
然也無有來生之所求,人死如燈滅,還有什麼呢?所以輕視道德,不重
宗教信仰,現實人生的唯一價值,就是享受現前的快樂,別無永遠的快
樂可求。如果照他的說法為人,現實世間必然更加大亂。

840
外道六師之五──迦羅鳩馱迦旃延。

841
迦羅鳩鴐O他自己的名,迦旃延是他的姓。這是心物不滅論者,但他所
有的論證法,則是極為機械化,他說我人的生命體,是由地、水、火、
風、苦、樂、生命(或說靈魂)七大要素所組合而成的,依七大集散離
合而有生死的現象,七大要素的本身,則是永琲漲s在,不隨現象的變
化而消滅。不但追求現實快樂,為人生的最終目的。就是殺人,只是離
間各種要素的結合,無須要負起什麼道德上的責任。這派思想的流行,
是真危險的!不但不足吾人所取,而且為佛教極力排斥,認為這種思想
毒素,如果讓它泛濫下去,會使人走上非道德的路線上去。

842
外道六師之六──尼犍陀若提子等

843
尼犍陀是教派的名,即是現在所說的耆那教;若提子是母名。這是祼形
外道,分兩大派:一是白衣派,可以穿極少的一點衣服。二是天衣派
,即是不穿衣的祼形派,其教以命、非命二支論為基礎,立種種範疇說
明一切,在實踐方面,尊重極端的苦行。眾生之所以命苦,是由前生所
作,現在唯有認命吃苦,別無其他離苦的方法。比喻:你應受十年的苦
,但你想要將十年的苦,在三年內提早受完,以期待得到解脫,那你在
三年內就要儘量的受苦。

844
是汝之師,因其出家,彼師所墮汝亦隨墮,乃可取食。

845
外道六師身心邪見,當做是你的師父,因此跟他們出家修道,他們這些
邪師因邪見墮入惡道受苦,你也要隨他們墮入,因此挽救他們,能夠這
樣才可以接受別人的飲食。

846
若須菩提入諸邪見,不到彼岸。
 
847
諸邪見,是指有無見,常斷見、去來見、一異見、生滅見等諸見。一般
總以為諸見是邪,彼岸是正,為了要達到正確的彼岸,必須捨去諸邪見
,諸見一天無除去,涅槃彼岸一天就不能達到。

848
從勝義諦觀,所謂入邪見,不是誤入邪見,是以解邪見理為入,悟入邪
見理,當下即彼岸,還有什麼彼岸可到?

849
住於八難,不得無難。

850
八難者:地獄難、惡鬼難、畜牲難、北俱盧洲難、盲聾瘖鶱齱B世智辯
聰難、佛前佛後難、無想天難。生到八難中的眾生,大都是由造惡業與
墮入邪見而來,沒有機會修學佛法。

851
正見八難是空無自性,雖住在八難,亦無有難可得;那麼,八難不是不可
住處,也不是不能得三昧,如果認為一定要無難才能得三昧,得解脫,
病出在你將難處,看成實有自體,如果能體認難與無難,在畢竟空性中
是平等平等的,自然就明白住在八難之中,當下就是無難,在在處處皆
可修學佛法。

852
在諸法實相中,難與無難皆無自性空。

853
同於煩惱,離清淨法。

854
一般說法,煩惱是染污性,與清淨法互相敵對,所以想要得到清淨法,
一定要斷除染污的煩惱。但是煩惱即菩提,煩惱性當下就是菩提性,其
性不二,那又何必去煩惱的污濁,以求菩提的清淨法呢?

855
鳩摩羅什大師云:「如果能體悟到惱即非惱,則雖是染污的煩惱,就是
清淨的菩提;若妄執淨法是淨,則雖是清淨的菩提,也將成為染污的煩
惱。」

856
大乘了知煩惱性空,不必斷了煩惱才得清淨,所以始終與煩惱混雜不離
,看來好像遠離了清淨法,而實際上當下就是清淨法,從來無離開過清
淨法,而且痡`如此清淨的。

857
汝得無諍三昧,一切眾生亦得是定。

858
從平等說,自他是不二的,須菩提與群生,其體性琱@,那堨u有須菩
提一人獨得,其他的人無得到無諍三昧?

859
涅槃經云:須菩提住虛空地,若有眾生嫌我立者,我當終日端坐不起;
嫌我坐者,我當終日立不移處。」

860
經文:『
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養汝者墮三惡道;為與眾魔共一手。作諸勞侶,
汝與眾魔及諸塵勞等無有異,於一切眾生而有怨心,謗諸佛、毀於法,
不入眾數,終不得滅度;汝若如是,乃可取食。』

861
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養汝者墮三惡道。

862
白話解釋:你心還有分別執著,那些布施奉獻你的,並不能名叫真正種到
求福的田地;奉獻供養你的,因為還有分別執著,將來還會墮入地獄、餓
鬼、畜牲等三惡道。

863
為與眾魔共一手,作諸勞侶,汝與眾魔及諸塵勞等無有異。

864
白話解釋:要與眾妖魔邪惡共同攜手合作,做所有塵勞俗事,凡塵的好
伴侶而去感化妖魔邪惡之輩,你與妖魔邪惡以及所有的世間雜染的紅塵
勞慮,一一皆是空無自性,皆是平等無有不同。

865
於一切眾生而有怨心。

866
須菩提不但不敢與魔攜手合作,就是對於一切眾生亦具有怨心,受之深
,責之切。

867
謗諸佛、毀於法,不入眾數,終不得滅度。

868
歸依三寶就是歸依三寶,不必在於其中生起佛見、法見、僧見;如果生
起佛見、法見、僧見,就是謗於佛、毀於法、不入眾數。眾生無盡,所
以也就畢竟不入涅槃。

869
地藏菩薩云:「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870
大珠和尚云:「汝若謗於佛者,是不著佛求;毀於法者,是不著法求;
不入眾數法,是不著僧求。」

871
聲聞說色聲形相是真佛,卻不知這根本未能見到佛之所以為佛,以為這
是真佛,那就無異謗佛。

872
聲聞說四諦法為真法,卻不明白未曾體悟法所以為法,以為是究竟法,
那就無異毀法。

873
聲聞認為剃髮染衣、乞食淨戒,才能入於僧數,成為真正僧寶,卻不明
白這不是真正入於僧數,真入僧數,要常生死中隨類度眾生,與眾生打
成一片,化導眾生。

874
汝若如是,乃可取食。

875
總結而說,汝若能夠如是具足上面所說的義理,一切從平等的立場出發
,那你就是真正福田,乃有資格可取此食。如果你這樣捨貧從富乞食,
就無資格受用此食。

876
經文:『
時我,世尊!聞此茫然!不識是何言,不知以何答?便置L欲出其舍,
維摩詰言:「唯!須菩提!取L勿懼。於意云何?如來所作化人,若以
是詰,寧有懼否?」我言:「不也!」維摩詰言:「一切諸法如幻化相
,汝今不應有所懼也。所以者何?一切言說不離是相,至於智者不著文
字,故無所懼。何以故?文字性離,無有文字是則解脫,解脫相者,則
諸法也。』

877
時我,世尊!聞此茫然,不識是何言,不知以何答?便置L欲出其舍。
維摩詰言:「唯!須菩提!取L勿懼。」

878
白話解釋:那時候的我,大聖世尊啊!聽聞了這些話,心堹禫穔M,不
能識別是什麼話,也不知該用什麼語去回答他,將L置放不顧,只想逃
出他的舍宅。維摩詰居士說:「喂!須菩提尊者啊!取回你的飯L,不
要懼怕。」

879
於意云何?如來所作化人,若以是詰,寧有懼否?我言:「不也!」維
摩詰言:一切諸法如幻化相,汝今不應有所懼也。所以者何?一切言說
不離是相,至於智者不著文字,故無所懼。何以故?文字性離,無有文
字是則解脫,解脫相者,則諸法也。」

880
在你的意思認為如何呢?如來用神通所變作的虛幻假人,如果也將這些
事理相詰問,你有何能會懼怕嗎?我回答說:「不可能」!維摩詰居士
說:「一切萬物諸法如幻如化之相,你現在不應該有所懼怕呀!為什麼
呢?因為一切文字語言都不出離虛幻的假相,證到聖者的人,心堣ㄟ
著虛幻的文字言說,所以沒有任何懼怕。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文字言
語的真實體性本空,無言語文字的執著,內心方能獲得解脫,解脫的真
空實相,也就是諸法的本性空寂。

881
聽的人是如幻如化的,說的人是如幻如化的,所用的語言是如幻如化的
,所說的諸法也是如幻如化的,如幻如化也又是如幻如化的,唯有如此
通達一切如幻如化,方能獲得真正涅槃解脫。

882
聲聞的行者,雖然說是得解脫,仍然有縛解脫,不是無縛解脫,無縛解
脫才是真正解脫。

883
維摩詰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法眼淨,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884
維摩詰在說是不可思議解脫法時,不是我一人在聽,還有無數的人、天
人在聽,所以立刻就有二百天子聽法以後,遠離塵垢,得法眼淨,證初
果須陀洹。

885
須菩提將乞食論法的經過,向佛全部稟白以後,故再向佛表示說:世尊
,您要我去問疾,我實在不能勝任詣彼家中向他問疾,恐怕再受他的責
疑問難。

886
經文:『
佛告富樓那彌陀羅尼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富樓那白佛言:「世
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大林中,在一樹下,為
諸新學比丘說法。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富樓那!先當入定觀此人
心,然後說法。無以穢食置於寶器,當知是比丘心之所念,無以隡同
彼水精,汝不能知眾生根源,無得發起以小乘法,彼自無瘡勿傷之也。
欲行大道莫示小徑,無以大海內於牛跡,無以日光等彼螢火。』

887
富樓那譯為滿願,是他父親的名字,彌多羅尼譯為慈女,是他母親的名
字,集合父母的名字而為其子的名字,所以稱為滿慈子。富樓那尊者在
佛的大弟子中,素被尊稱為說法第一。

888
先當入定觀此人心,然後說法。

889
先入定觀機,因定力充足時,就能發他心通,了知此人的現在希望,根
性如何,發起宿命通,了知此人過去作業經過,並且明白此人是大乘根
機,或者是小乘根機,明白來龍去脈,根機深淺,然後為新學比丘說法。

890
大乘自得法身以上,無時不在定中,無時不照萬物,根本不要推求而後方
知;小乘行人不然,心有入定出定,入定之際能得神通,出定神通消失。

891
無以穢食置於寶器。

892
寶器是極貴重的東西,照道理應該裝上最佳的妙品,這才互相相配;假
定裝污穢骯髒不淨之物,未免不相配。寶器比喻大乘根機;穢食比喻小
乘教法。大乘根機的眾生應聽聞一乘大法,但你卻是以小乘法來教化新
學的比丘,法不逗機,正等於以穢食放在寶器一般。

893
當知是比丘心之所念,無以隡同彼水精。

894
應當要了知比丘心之所念,觀察他們過去曾經念何事,思惟何事,修何
事,勿任意以法施之,應觀機逗教才對。

895
隡是青色寶,很貴重;水精不是寶,很輕微。隡比喻大乘根機,水
精比喻小乘教法。現在你將菩薩當作聲聞,把大乘根機看作小乘根機,
就好像將隡當作水精看待,以貴為賤,這怎樣可以?你應該善加了解
對方是大乘或小乘的根機,是優是劣,因材施法,不可一視同仁,等量
齊觀。

896
汝不能知眾生根源,無得發起以小乘法,彼自無瘡勿傷之也。

897
白話解釋:你不能了解眾生的根性與宿世的淵源,不要隨便用小乘法引
發起永遠做小乘的聖者,他們自己本來沒有瘡疤,你不要傷害他們致使
有瘡疤呀!

898
這些新學的比丘,本來無小乘種子,唯是大乘根性,是完整法器,等於
身本無瘡,然而不幸遇到富樓那,在本無小乘種子的新學身上,強行灌
輸小乘教法,也就無異傷害到他們的法身慧命。

899
欲行大道,莫示小徑,無以大海內於牛跡,無以日光等彼螢火。

900
想要修行大乘佛法的人,不要指示給他們小乘佛法的小徑,不要想把大
海納入牛腳跡堙A也不要將太陽光明當做螢火同等看待。

901
法華經云:「自證無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我
則墮慳貪。」

902
經文:『
富樓那!此比丘久發大乘心,中忘此意,如何以小乘法而教導之?我觀
小乘智慧微淺,猶如盲人,不能分別一切眾生根之利鈍,時維摩詰即入
三昧,令此比丘自識宿命,曾於五百佛所植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即時豁然還得本心,於是諸比丘稽首禮維摩詰足。』

903
新學初出家的比丘對出家法,規矩禮節尚未深入清楚,現在受維摩詰神通
加被,使自己重獲記憶過去是行菩薩道,情不自禁歡喜得向維摩詰禮謝。

904
窺基大師疏中云:「初入佛法,不解儀軌,創聞妙理,迴惶失錯,故捨
出家之正軌,而禮大士之卑足。」

905
現在有少數的人,竟然依此文字硬說出家人能禮在家人為師,嚴重者出
家人向在家頂禮,在家人接受出家人的頂禮,這是顛倒說法,不合佛意
,遠離戒律。

906
經文:『
時維摩詰因為說法,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退轉,我念聲聞不觀人
根,不應說法,是故不任詣彼問疾。」

907
經文:『
佛告摩訶迦旃延:「汝行詣維摩詰問疾」。迦旃延白佛言:「世尊!我
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者佛為諸比丘略說法要,我即於後
敷演其義:謂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寂滅義。」

908
摩訶迦旃延:能將佛所說的言教加以推論,發揮,與人討論辯說都得到
決定性的勝利。佛大弟子中被尊為論議第一。

909
在有為法上通達苦、空、無常、無我的四義理,就能證得出世間的寂滅
無為。

910
佛常略說法義有兩類就是有為法與無為法。有為法中開演為苦、空、無
常、無我的四義;無為法則以寂滅義而顯示。

911
經文:『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迦旃延!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迦旃延!
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諸法究竟無
所有是空義,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法本不生今則無滅是寂滅義。』

912
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

913
諸法真實相是不生不滅的,不可以生滅心說實相法。應以無生滅心說實
相。

914
佛為掃除凡夫執無常為常的情見,一旦情見被掃除,當下就顯示出諸法
實相。可見佛是了解無常是無生無滅的,以無生滅心說無常,也就是以
無生滅心說實相。

915
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

916
離開不生滅的真常體,就別無生滅的無常可得,所謂即用即體,即事即真
,無常即是真常,這樣名之為無常的真義。

917
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

918
五陰:色受想行識。

919
小乘以為要以析空觀見到五陰皆空就沒有苦;若能了知五陰法性本空,
洞達空無所起,起即無起,就能從苦中體證不苦。

920
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

921
諸佛說空法,是度化染著諸法實有的眾生,二乘人聽佛說空後,又執著
於空,以為空是諸法的實體,卻不知有固然是空,就是空也是空性的,
這樣才能顯示出離空有二邊,而顯中道,中道也不可得,諸法畢竟空故。

922
中觀論云:「諸佛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

923
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

924
我是獨立性、永琠吽B主宰性。

925
無我是非獨立性、非永琠吽B非主宰性。

926
無我是建立在我說無我,離我無我不可得。

927
法本不生今則無滅是寂滅義。

928
小乘滅了生滅的染法才證得寂滅的涅槃,菩薩了達諸法性空,本來不生
,今亦無滅,方為究竟寂滅的涅槃。涅槃本不生滅,不落言宣。

929
佛經云:「設有一法過涅槃者,我亦說為如幻如化故。」

930
說是法時,彼諸比丘心得解脫,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931
經文:『
佛告阿那律:「汝行詣維摩詰問疾。」阿那律白佛言:「世尊!我不堪
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一處經行,時有梵王名曰嚴淨,與
萬梵俱,放淨光明,來詣我所,稽首作禮問我言:「幾何阿那律天眼所
見?」我即答言:「仁者!吾見此釋迦牟尼佛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
菴摩勒果。』

932
佛言:咄咄呼為睡,螺絲蚌C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

933
經文:『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阿那律!天眼所見,為作相耶?無作相耶?
假使作相,則與外道五通等;若無作相,即是無為,不應有見。」世尊
!我時默然。彼諸梵聞其言,得未曾有,即為作禮而問曰:「世孰有真
天眼者?」維摩詰言:「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不
以二相。』

934
佛的天眼有三個原因:
一.常在三昧。二.悉見諸佛國。三.不以二相。

935
常在三昧:佛常在定中,沒有定散的差別,所以時常能見;不同於聲聞
的天眼,聲聞在定中作意而得天眼就能遠見,不在定中作意就不得天眼
遠見一切。

936
悉見諸佛國:佛常在定中,所以悉見一切諸佛清淨國土,N一切處而無
任何偏差。

937
不以二相:佛於定中,見十方微塵世界,既不是作意以有相見,也不是
不作意以無相見,是為不以二相見,雖然不以二相見,但是無所不見。

938
佛之天眼者,見有相即非有相,見世界即非世界,又不是見無世界,見
無亦非無,所見的只是幻化世界而已。

939
聲聞行者見平等空寂性時,不能見一切差別相;見一切差別相時,因著
此差別相,而不能見真理。

940
成佛真正見道之際,念念現見念念寂滅,法法現前法法寂滅,理事融通
無礙,如是不依二相方為真正天眼也。

941
經文:『
於是嚴淨梵王及其眷屬五百梵天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禮維摩詰
足己,勿然不現。故我不詣彼問疾。』

942
經文:『
佛告優波離:「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優波離白佛言:「世尊!我不堪
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以為恥,不敢問佛
,來問我言:「唯!優波離!我等犯律,誠以為恥,不敢問佛,願解疑
悔,得免斯咎」。我即為其如法解說。』

943
經文:『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優波離!無重增此二比丘罪。當直除滅,勿
擾其心。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

944
無重增此二比丘罪,當直除滅,勿擾其心。

945
比丘犯了律行已經感到罪業深重,勿再重增其罪,應當直接除滅他們內
心的憂愁、苦惱、疑悔就可以。因為犯戒律之人,內心已經懷有懼怕,
如果再為他們說了犯了什麼罪,將來要墮地獄多少劫,會使得他們愈想
愈緊張,愈想愈苦惱,悔箭入心,堅不可拔,是為反擾其心!你現在應
該安慰他才對。

946
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

947
有心無境固然犯不了戒;有境無心也犯不了戒;唯有心境具備,再加作
的方便,如是因緣和合,方能構成犯罪。

948
罪業既然是因緣所生法,自然當下本性空寂,罪性既然是空寂,無有它
的蹤跡可尋,猶如虛空,罪性不可說,它在內心,也不可以說它在外境
,內心外境尚且沒有罪性可得,那媮晹酗獄P外中間的罪業?於內外中
間的三處,求罪性不可得,空性如幻如化,當下體證諸法空性不可得故。

949
六祖慧能大師云:「罪從心起從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
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950
六祖大師云:「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951
經文:『
如佛所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心亦不在內,不在外,不
在中間,如其心然,罪垢亦然,諸法亦然,不出於如。如優波離以心相
得解脫時,寧有垢不?我言:「不也」!維摩詰言:「一切眾生心相垢
,亦復如是。」』

952
就像佛陀所說的:心媟迡o、污垢,所以眾生也就污垢;心堬M淨,所
以眾生也就清淨。心性不在堶情B不在外面、不在中間,就像心性本空
一樣,由心所生的煩惱罪垢也是空性,宇宙萬法也是空性,一一不出於
空性,像你優波離尊者,由心證得真空實相而得解脫之際,心埵野i能
會染污塵垢嗎?優波離說:絕對不會染污!維摩詰居士說:一切眾生心
性真空實相沒有染污塵垢,也是像這樣。

953
經文:『
唯!優波離!妄想是垢,無妄想是淨;顛倒是垢,無顛倒是淨;取我是
垢,不取我是淨。優波離!一切法生滅不住,如幻、如電;諸法不相待
,乃至一念不住;諸法皆妄見,如夢、如燄、如水中月、如鏡中像,以
妄想生。其知此者是名奉律;其知此者是名善解。』

954
喂!優波離尊者啊!虛妄的思想是污垢,沒有虛妄的思想就是清淨;顛
倒錯誤的見解是污垢,無顛倒錯誤的見解就是清淨;取相執著自我是污
垢,不取相執著自我就是清淨。優波離尊者啊!一切萬法生滅遷變不住
,如虛幻景相,如閃電剎那滅。一切萬法本空不相待;乃至極短的一念
都不停住,一切萬法皆是虛妄心所見的幻相,如夢所見的景相,如炎熱
的陽燄,如水中所見的月影,如鏡中所見的影像,當知一切諸法,皆以
妄想而生。若能悟入罪性本空的道理,這些人是名真正奉持如來的清淨
戒律,能了知諸法本空,由妄想生,是名善於解說戒律之人。

955
經文:『
於是二比丘言:上智哉!是優婆離所不能及,持律之上而不能說」我答
言:「自捨如來,未有聲聞及菩薩能制其樂說之辯,其智慧明達為若此
也」。時二比丘疑悔即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作是願言:「令
一切眾生皆得是辯。」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956
維摩詰長者以大乘戒律的精神,宣說心相本來無垢,罪性本空的深奧道
理,二比丘得大利益,身心得清淨,因此與優波離齊同讚歎維摩長者。

957
經文:『
佛告羅□羅:「汝行詣維摩詰問疾」。羅□羅白佛言:「世尊!我不堪
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時,毗耶離諸長者子,來詣我所,稽
首作禮,問我言:「唯!羅□羅!汝佛之子,捨轉輪王位出家為道,其
出家者有何等利?」我即如法為說出家功德之利。』

958
佛讚頌他說:「羅□羅密行,唯我能知之。」

959
汝佛之子,捨轉輪王位出家為道,其出家者有何等利?

960
出家功德經云:『有人殺三千世界眾生,有人救之得脫;有人挑三千世
界眾生眼,有人治之得差;其出家福,多彼救治。』

961
文殊師利問經云:「一切諸功德不與出家心等,何以故?住家無量過患
故,出家無量功德故;住家者有障礙,出家者無障礙,若我毀訾住家讚
歎出家,言滿虛空,說猶無盡。」

962
菩薩本生鬘論卷四云:「出家之利,高於須彌,深於巨海,廣於虛空。
所以然者,由出家故方得成佛,三世諸佛未有不因捨家出家成佛者也。

963
毘羅羨那沙彌出家一日一夜,20劫不墮三惡道,六欲天七番往返享樂
,最後人道中,出家證辟支佛。

964
開悟聖僧云:「莫謂袈裟容易得,只因累劫種福田。」

965
唐朝黃檗山斷際禪師,福建省人。黃檗禪師出家度母公案。
一子出家,九祖昇天,若不昇天,諸佛妄語。

966
經文:『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羅□羅!不應說出家功德之利。所
以者何?無利、無功德,是為出家。有為法者可說有利,有功德;夫出
家者為無為法,無為法中無利,無功德。羅□羅!夫出家者,無彼、無
此,亦無中間,離六十二見,處於涅槃,智者所受,聖所行處,降伏眾
魔;度五道、淨五眼、得五力、立五根;不惱於彼,離眾雜惡,摧諸外
道,超越假名,出淤泥、無繫者、無我所、無所受、無擾亂,內懷喜,
護彼意,隨禪定,離眾過。若能如是,是真出家。』

967
無利、無功德,是為出家。

968
真正的出家是出三界家、出煩惱家、出生死家、出輪迴家,而作無為的
證悟,無為之道,那堮e有功德之利?

969
梁武帝問達摩:「度僧、造寺、印經書、有何功德?」
達摩答:「並無功德。」

970
有為功德──有染著、有生滅、有著相、非究竟之法,三界內福報因緣
而已!。

971
無為功德──自性妙圓,體是空寂,如是功德,不向世求。無為功德者
,本性空寂,不生不滅,無染著、無著相、本性空故,空而不空。

972
真正出家,無功德是大功德,無利是大利──褔慧圓滿成佛。

973
有為法者可說有利、有功德;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無為法中無利無功德。

974
出家有為法:是有生滅、有著相、非究竟法、三界內生滅福報而已。

975
出家無為法:無為法本性空寂,平等無二,不貪著福德,就成就無限無
量的無漏褔德。

976
佛經云:「居家至狹,塵勞之處,出家學道,發露廣大;我今在家,為
鎖所鎖,不得盡形壽修諸梵行。我寧可捨少財物及多財物,捨少親族及
多親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977
夫出家者,無彼、無此,亦無中間。

978
彼是指出家,此是指在家,中間是指出家的方便說。彼此是對待法,有
所對待,就有勝劣的差別,有了勝劣的差別,就有所執著。真正的出家
應將彼此以及中間的有所得心悉皆泯除,通達法性平等中道,不落彼此
的二邊,如是三輪悉皆空寂,方有資格稱為真正的出家。

979
離六十二見,處於涅槃,智者所受,聖所行處,降伏眾魔。

980
六十二見:於五蘊各起四見,五四二十見,約三世說,過去有二十見,
現在有二十見,未來有二十見,合成六十見,再加身異,命異的根本二
見,總計為六十二見。

981
佛經云:「一子出家,魔宮震動。」

982
度五道,淨五眼,得五力、立五根。

983
經中有時加一道阿修羅稱為六道,因五道各具有阿修羅。

984
五眼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約五人有五種眼,譬如人有肉眼,天有天眼,
二乘有慧眼,菩薩有法眼,佛有佛眼。一種是約一人有五眼:譬如佛具
足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985
出家應度五道、淨五眼,才是真出家。

986
根:是生長義。力:是不動義。

987
出家應得五力、立五根。才是真出家。

988
不惱於彼,離眾雜惡,摧諸外道,超越假名,出淤泥,無繫者,無我所
,無所受,無擾亂。

989
出家不惱害那些眾生,遠離所有雜染罪惡,摧伏所有邪教外道,超越無
自性的假名相世間法,脫出愛欲與邪見的淤泥,心無繫縛,也不執著,
無有自我與無有我所有的執著,心不受任何外境,心也不被煩惱所擾亂
,這樣一來才算是真正的出家。

990
內懷喜,護彼意,隨禪定,離眾過。若能如是,是真出家。

991
內心懷著法喜禪悅,愛護隨順眾生的心意而感化他們,行住坐臥隨順禪定
,脫離各種罪惡過失,如果能這樣,才是真正出離了三界煩惱家。

992
經文:『於是維摩詰語諸長者子:「汝等於正法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
?佛世難值。」諸長者子言:「居士!我聞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
。」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
即具足。」爾時三十二長者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
詣彼問疾。』

993
經文:『
佛告阿難:「汝行詣維摩詰問疾。」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
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時,世尊身小有疾,當用牛乳,我即持L詣
大婆羅門家門下立。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阿難!何為晨朝持L住
此?」我言:「居士!世尊身小有疾,當用牛乳,故來至此。」』

994
阿難陀是印度話,中國譯為慶喜或歡喜。當釋迦佛成道那天夜晚,有天
人報告淨飯王,說悉達太子已成佛,淨飯王聽了很歡喜,當他正在歡喜
之際,忽然又傳來姪兒誕生的消息,所謂雙喜臨門,宮堥麭B瀰漫著喜
氣洋洋的氣氛,因此就替他取名慶喜。

995
阿難尊者相貌端嚴二十八相,不論什麼人見了都會生歡喜心,所以名為
歡喜。

996
佛在過去發願時,願我成佛後的侍者叫做歡喜,所以立名歡喜。他當了
佛的侍者二十五年,侍奉佛陀的起居,追隨佛陀身邊聽聞佛法,佛教經
典都在他心中,佛經云:「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所以結集三藏時
,經藏部份都由阿難尊者誦出,在佛十大弟子中,他素被尊稱為多聞第
一。

997
經文:『
止!止!阿難!莫作是語。如來身者,金剛之體,諸惡已斷,眾善普會
,當有何疾?當有何惱?默往,阿難!勿謗如來,莫使異人聞此粗言,莫
令大威德諸天及他方淨土諸來菩薩得聞斯語!阿難!轉輪聖王以少福故
,尚得無病,豈況如來無量福會,普勝者哉?行矣,阿難!勿使我等受
斯恥也。外道、梵志若聞此語,當作是念:何名為師?自疾不能救何
能救諸疾人。可密速去,勿使人聞。當知阿難!諸如來身即是法身,非
思欲身;佛為世尊過於三界,佛身無漏諸漏已盡,佛身無為不墮諸數,
如此之身當有何疾?』

998
維摩詰大士站在更高的立場,從理與體的無漏無為法身上說明佛的真身
;站在小乘的見解認為佛示現四大五蘊於人間,佛身是生滅無常有漏之
法,是故大小乘看法有所差異。

999
毘婆沙論云:「謂分別論者及大眾部師,執佛生身是無漏法,佛一切煩
惱並習氣皆永斷故,云何生身當是有漏?」

1000
如來身:從一切諸功德法修成就。

1001
經文:『時我,世尊!實懷慚愧,得無近佛而謬聽耶?即聞空中聲曰:
「阿難!如居士言。但為佛出五濁惡世,現行斯法,度脫眾生。行矣,
阿難!取乳勿慚。」世尊!維摩詰智慧辯才為若此也,是故不任詣彼問
疾。如是五百大弟子,各各向佛說其本緣,稱述維摩詰所言,皆曰不任
詣彼問疾。』

1002
維摩詰居士所說佛無病,是約佛身是法身說。
阿難尊者說佛有病苦,是約佛身為眾生示現說。

1003
佛為適應小乘根機而說小乘法,站在小乘的立場,十大弟子的言行,沒
有受批評的理由。但是站在大乘觀點:小乘重視事相,分清善惡,執著
一定要去惡從善,如此一來,不能不說小乘法是不了義的;大乘重視法
性,在畢竟空寂的法性上,顯示法法平等的道理,理事是無礙,真俗是
圓融的,因此,大小乘的見解自有差別。維摩詰是法身大士,所以就從
聲聞弟子的日常活動上,如宴坐、說法、托L、持戒、出家、化奶等等
,不客氣加以合理的批評,因此而清楚的表現出大小乘的不相同。維摩
詰大士當時:一面引小乘走向大乘,一面以本身的典範,顯示究竟圓滿
的大乘佛法的相貌。

1004
小乘:重視事相──有斷、有入、有證。
大乘:重視法性──諸法當體即空、無斷、無入、無證。

1005
小乘站在漸次因地論一切法。有修有證、有彼此對立。
大乘站在究竟地論一切法。無修無證,諸法本空,無對立性。

1006
菩薩品第四

1007
本經以維摩詰為中心,說明他如何助佛宣化正法,全文分兩大段落:
先明莊嚴淨佛國土。次明遣除種種情執。

1008
遣除情執中:方便品專對折伏凡夫的染著,弟子品是呵責小乘的執著,
本品菩薩品重於去除大乘菩薩的執著,由凡夫到小乘,直至大乘菩薩,
一一祛除一切偏執,就能得到究竟解脫。

1009
表面看來,小乘諸大阿羅漢,大乘諸大菩薩,受到維摩問難,悉皆瞠目
結舌,啞口無言,不知如何答辯,維摩詰之德智好像高於二乘與菩薩,
其實不是這麼一回事!真正的意趣,是維摩詰要弘揚不思議解脫法門,
莊嚴淨土,成熟眾生,使諸初發心者,明白如何弘揚護持佛法,彼此特
別互相推讓,互為影響,各人站自己的崗位,方便示現攝化,使得凡夫
、小乘、大乘,了知執著的錯誤,以顯出大乘不可思議解脫的殊勝!諸
大羅漢,諸大菩薩,並不是真正不如維摩詰而被為難考倒!

1010
中國俗語說:「牡丹雖好,須仗綠葉扶持」。維摩詰的種種不可思議境
界,假定不是諸大羅漢,諸大菩薩不如的襯托,怎能顯示出來呢?當知
這一切表現,皆為發揚大乘真義而方便示現的法門。

1011
放L經云:「彌勒語文殊師利言:如汝等輩百千萬億,亦不能知我舉足
下足之事。」為千佛之師的文殊菩薩,尚不知彌勒舉足下足之事,怎樣
可說彌勒論辯不過維摩詰呢?

1012
經文:『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彌勒白佛言:世尊!我
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不退轉
地之行。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彌勒!世尊授仁者記,一生當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為用何生得受記乎?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過去
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如
佛所說:比丘!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

1013
不退轉深淺有四種:
一.信不退。二.位不退。三.證不退。四.念不退。

1014
信不退:發菩提心後,對大乘法的信心不退。

1015
位不退:踏上大乘位,決定不會退失所得的大乘位。

1016
證不退:初地以上菩薩,證悟諸法真理,永不退轉。

1017
念不退:第八地菩薩,念念流入薩婆若海,絕對不會有一念的退轉心。

1018
既然三世性空,時間性不可得,你在生滅法中,以那一生受記?

1019
經文:『若以無生得受記者,無生即是正位,於正位中亦無受記,亦無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020
如果是以沒有生滅的真如空性得受記,沒有生滅的真如空性就是一切萬
法的本體正位,在於真空的本體正位堙A也沒有可受記的,也沒有可以
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佛果位。

1021
經文:『云何彌勒受一生記乎?為從如生得受記耶?為將如滅得受記耶
?若以如生得受記者,如無有生;若以如滅得受記者,如無有滅。』

1022
你彌勒菩薩如何去領受一生就成佛的受記呢?是從真如空性生起才得受
記呢?還是從真如空性消滅才得受記呢?如果是由真如空性生起而得受
記的,真如空性是從來沒有生起的;如果是由真如空性消滅而得受記的
,真如空性是永遠沒有消滅的。

1023
經文:『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眾賢聖亦如也,至於彌勒亦
如也。若彌勒得受記者,一切眾生亦應受記。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
不異。』

1024
一切眾生真實的體性皆為如如空性,一切萬法真實的體性也是如如空性
,所有聖者賢人真實的體性也是如如空性,至於彌勒菩薩真實體性也是
如如空性。如果你彌勒菩薩能得佛受記者,一切眾生也應該得佛所受記
,為什麼呢?因為如如空性的真實體性,是萬法同體沒有二樣,並無差
異不同。

1025
諸法的理性就是諸法空性,是N一切處而無所不在,無有一法可以離開
如,也就是無有一法不是如。

1026
開悟聖僧云:「平等法界中,佛不度眾生。」

1027
經文:『若彌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一切眾生皆亦應得,所以者
何?一切眾生即菩提相。若彌勒得滅度者,一切眾生亦當滅度。所以者
何?諸佛知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復更滅。是故,彌勒!無以
此法誘諸天子,實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亦無退者。』

1028
如果你彌勒菩薩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的果位,一切眾生也應該證
得,為什麼呢?因為一切眾生的真實體性,就是菩提實相。如果你彌勒
菩薩得入涅槃度脫生死,一切眾生也應該得入涅槃度脫生死,為什麼呢
?因為諸佛明白一切眾生,真實體性畢竟寂滅,也就是涅槃的實相,不
必要再加以滅除苦患。所以彌勒菩薩啊!不要用這些法門來誘惑所有的
天子,因為諸法實相本空,實在無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也
沒有退失求證菩提心的人。

1029
諸法本空,彌勒可得菩提,一切眾生本空,亦可得菩提,是法平等,無
有高下,其性本空,無二無別。

1030
勸人發菩提心,說是受記作佛,本是度生的善巧方便,但能真實掃除種
種妄執,當下便是發菩提心,成無上覺,證入寂滅。

1031
經文:『彌勒!當令此諸天子,捨於分別菩提之見,所以者何?菩提者
,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1032
彌勒菩薩啊!你應當使令所有的天子,捨離虛妄分別心對菩提實相的執
見,為什麼呢?因為菩提實相,不可能用身體獲得,也不可能用虛妄心
可求得的。

1033
經文:『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不行是菩提
,無憶念故;斷是菩提,捨諸見故;離是菩提,離諸妄想故;障是菩提
,障諸願故;不入是菩提,無貪著故。』

1034
寂照滅盡煩惱苦患是菩提,因為滅盡所有虛妄之相的緣故;不用妄心觀
察是菩提,因為遠離所有妄心的攀緣思慮;心不行動起念是菩提,因為
菩提實性無追憶懷念;斷盡邪見執著是菩提,因為菩提捨離所有邪惡見
解;捨離是菩提,因為心內捨離所有虛妄思想;屏障阻止是菩提,因為
障止了貪求的願望;心不入迷於塵境是菩提,因為沒有貪戀執著的緣故。

1035
佛法所以這樣說,目的在掃除眾生的分別執著以顯無相菩提。

1036
經文:『
順是菩提,順於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實際故;不
二是菩提,離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虛空故;無為是菩提,無生住滅故
;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

1037
隨順是菩提,因為隨順真如實性的緣故;安住是菩提,因為心安住於萬
法的真實體性;到達是菩提,因為修證到了如如不動的實際本體,不二
的相對差別是菩提,因為離了能緣的心意與所緣的萬法影相;平等是菩
提,因為平等空性就像虛空;無為的境界是菩提,因為無生起,暫住、
消滅的無常之相;覺悟了知是菩提,因為能了知眾生的心思行動。

1038
經文:『
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無處是菩提,無
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化是菩提,無取捨故。』

1039
不攀緣會合是菩提,因為六根與六塵的十二入,不會合涉入;不結合是
菩提,因為心婸溘髐F煩惱習氣;沒有處所是菩提,因為菩提空性沒有
形色;悟知假名不實是菩提,因為一切名稱文字皆是體性本空而假幻;
真空幻化是菩提,因為沒有實體可執取與捨離。

1040
諸法本空,菩提亦空,取既然無所取,捨亦無所捨,如幻如化之諸法,
不作取捨,方能證得菩提。

1041
經文:『無亂是菩提,常自靜故;善寂是菩提,性清淨故;無取是菩提
,離攀緣故;無異是菩提,諸法等故;無比是菩提,無可喻故;微妙是
菩提,諸法難知故。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無生法忍,故
我不任詣彼問疾。』

1042
華嚴經云:「諸法從本以來,常自寂滅性。」

1043
沒有動亂是菩提,因為菩提痡`本自寂靜;純善寂照是菩提,因為體性
清淨無雜染;心無執取著相是菩提,遠離了妄心的攀緣;無差別相是菩
提,一切諸法實性本空是平等一體的;無可比擬是菩提,因為無任何事
物可以用來譬喻,微妙之事理是菩提;因為諸法實性本空極難用心思去
瞭知。世尊!維摩詰居士說這些佛法的時候,有二百位天子證得不生不
滅的無生法忍,所以我不勝任去向他慰問病情。

1044
經文:『
佛告光嚴童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光嚴白佛言:「世尊!我不堪
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出毘耶離大城時,維摩詰方入城,我
即為作禮而問言:「居士從何所來」?答我言:「吾從道場來」。我問
:「道場者何所是」?答曰:「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發行是道場,能
辦事故;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

1045
正直的心就是修道的場所,因為無虛偽假裝;能發起實際行動修行就是
修道的場所,因為能成辦度眾生成佛果的大事;深廣的心量,是修道的
場所,因為能增加利益廣集一切功德;發起度眾生的菩提心是修道的場
所,因為立心正確,所修無錯誤。

1046
直心──無虛假、無歪曲、是成佛所依之因。

1047
大乘起信論云:「直心者,正念真如故。」

1048
深心──深廣大心,不以小善而滿足,世間出世間助菩提善行皆積極修
集。

1049
大乘起信論云:「深心者,樂集一切諸善行故。」

1050
菩提心──覺悟人生宇宙真理。

1051
大乘起信論云:「大悲心者,欲拔一切眾生苦故。」

1052
念念不忘菩提心,依此目標行菩薩道,方能保證直向菩提場,安坐菩提座。

1053
經文:『布施是道場,不望報故;持戒是道場,得願具故;忍辱是道場
,於諸眾生心無礙故;精進是道場,不懈怠故;禪定是道場,心調柔故
;智慧是道場,現見諸法故。』

1054
布施救濟是修道的場所,因為心不著相不望回報;受持戒律是修道的場
所,因為一切善願能得具足;忍受侮辱是修道的場所,因為對所有眾生
不計較不起障礙;勇猛精進是修道的場所,因為不會生懈怠的心;內心
得禪定是修道的場所,因為動亂的妄心已經調伏柔順;般若智慧是修道
的場所,因為智慧能現前普見諸法的實相。

1055
經文:『慈是道場,等眾生故;悲是道場,忍疲苦故;喜是道場,悅樂
法故;捨是道場,憎愛斷故。』

1056
仁慈是修道的場所,因為能以平等心給與眾生安樂;悲愍心是修道的場
所,因為救度眾生時,能忍受疲勞辛苦;喜悅心是修道的場所,因為喜
悅心能樂於修學佛法;捨棄分別執著是修道的
場所,因為斷除了憎恨與貪愛的分別心。

1057
眾生憎恨心與貪愛心,完全是煩惱的作怪。

1058
古德云:「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1059
楞嚴經云:『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1060
慈航菩薩云:若有一人未度,不可自己逃之夭夭。

1061
經文:『神通是道場,成就六通故;解脫是道場,能背捨故;方便是道
場,教化眾生故;四攝是道場,攝眾生故;多聞是道場,如聞行故,伏
心是道場,正觀諸法故。』

1062
神通是修道的場所,因為修行成就了六種神通可以救度眾生;解脫了繫
縛是修道的場所,因為能背離捨棄煩惱惡法;方便法門是修道的場所,
因為能應機教化一切眾生;菩薩度眾生的四攝法是修道的場所,因為能
攝受眾生學佛;多聽聞佛法是修道的場所,因為能依照所聽聞的佛法去
修行證果;降伏妄心是修道的場所,因為能正確觀察諸法真相。

1063
經文:『
三十七品是道場,捨有為法故;四諦是道場,不誑世間故,緣起是道場
,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故;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眾生是道場,知
無我故;一切法是道場,知諸法空故。』

1064
三十七道品是修道的場所,因為能捨離無常生滅的有為法;四聖諦之理
是修道的場所,因為真理不欺誑於世間;十二緣起是修道的場所,因為
無明乃至老死的十二因緣,都沒有實體可以滅盡的;所有的煩惱是修道
的場所,因為只要證知其體本空也同真如實性;眾生是修道的場所,因
為只要當下證知無實在自我;一切萬法是修道的場所,因為證知萬法本
空而虛有假相。

1065
三十七道品就是三十七種的法門,分作七科:一.四念處。二.四正勤
。三.四如意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覺支。七.八正道。是
三十七道法,法法皆趨向無為涅槃,所以能捨離世間有漏有為之法。

1066
經文:『降魔是道場,不傾動故;三界是道場,無所趣故;師子吼是道
場,無所畏故;力、無畏、不共法是道場,無諸過故;三明是道場,無
餘礙故;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

1067
降魔是道場,不傾動故:菩薩將要成佛的剎那間,了知魔界如,佛界如
,一如無二如,也就是佛魔皆空,能不為魔王之所傾動,是為降魔。不
動是定力,所以定力能降魔,降魔就是道場。

1068
三界是道場,無所趣故:成佛必依三界,三界就是佛土,無有可超出的
,所以說無所趣。

1069
在眾生的立場就有六趣,就是三趣於善,三趣於惡,因為有所趣,所以
在三界中升沉。菩薩上不趣於三善趣,下不趣於三惡趣,了達三界猶如
空華,那媮晹酗偵簼瓟魽H

1070
師子吼是道場,無所畏故:成佛證悟到諸法的真理以後,到處宣揚真理
之音,不論在任何的場合,或遇到外道的責難,或者遇到邪魔的擾亂,
仍然如師子吼一般的說法無所畏,絕對不受邪魔外道擾亂,心地如如不
動。

1071
力、無畏、不共法是道場,無諸過故:力是十力、無畏是四無畏,不共
法是十八不共法。因為佛智清淨,無有任何過失,所以十力、四無畏、
十八不共法等等,一切亦無錯亂。

1072
分別論師云:「十力牢固,對治諸魔;無畏不怯,對治外道;不共殊
勝,對治二乘。」

1073
三明是道場,無餘礙故:三明是六種神通的三種:一.知過去的宿命明。
二.知未來事的天眼明。三.斷煩惱的漏盡明。佛的三明是最究竟、徹
底、圓滿的,所以無有其餘一切法的障礙。

1074
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一切法,是指三世中的真俗二諦
,事理諸法,於一念中,窮盡無餘。能成熟如此境界,以成就一切智,
也就是成就佛的圓滿智慧。

1075
經文:『
如是,善男子!菩薩若應諸波羅密,教化眾生,諸有所作,舉足下足,
當知皆從道場來,住於佛法矣,說是法時,五百天人,皆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1076
佛法在日常生活中,在逆順進退中,在悲歡離合中,在施為動作中,但
是眾生不能自覺,名之為迷。

1077
開悟聖僧云:『喜笑怒罵,無非佛法;行住坐臥,盡是道場。』

1078
開悟聖僧云:「返本還源便到家,亦無玄妙可稱誇;湛然一片真如性,
迷失皆因一念差。」

1079
經文:『佛告持世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持世白佛言:「世尊
!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住於靜室,時魔波旬從萬
二千天女,狀如帝釋、鼓樂、弦歌來詣我所。與其眷屬稽首我足,合
掌恭敬於一面立。我意謂是帝釋而語之言:「善來!憍尸迦!雖福應有
,不當自恣!當觀五欲無常以求善本,於身、命、財而修堅法」。即語
我言:「正士!受是萬二千天女,可備掃灑」。我言:「憍尸迦!無以
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門釋子,此非我宜。」』

1080
持世菩薩是一位出家菩薩,有一部持世經就是以持世菩薩為當機而說的
,屬般若法門。持世約名字解釋,持為護持,世為世間,這位菩薩能護
持佛法,利濟世間眾生,名為持世。

1081
魔王的福報大過帝釋,但德行遠不如帝釋,現在隱魔形現出帝釋狀,以
迷惑世人,擾亂行者,所謂魔考是也。

1082
經文:『
所言未訖,時維摩詰來謂我言:「非帝釋也,是為魔來嬈固汝耳」即語
魔言:「是諸女等可以與我,如我應受」。魔即驚懼,念維摩詰將無惱
我。欲隱形去而不能隱,盡其神力亦不得去,即聞空中聲曰:「波旬!
以女與之,乃可得去。」魔以畏故,俛仰而與。』

1083
經文:『
爾時,維摩詰語諸女言:「魔以汝等與我,今汝皆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心」即隨所應而為說法,令發道意。復言:「汝等已發道意,有法
樂可以自娛,不應復樂五欲樂也。』

1084
經文:『天女即問:「何謂法樂」?答言:「樂常信佛,樂欲聽法,樂
供養眾;樂離五欲,樂觀五陰如怨賊,樂觀四大如毒蛇,樂觀內入如空
聚,樂隨護道意,樂饒益眾生,樂敬養師;樂廣行施,樂堅持戒,樂忍
辱柔和,樂勤集善根,樂禪定不亂,樂離垢明慧;樂廣菩提心,樂降伏
眾魔,樂斷諸煩惱,樂淨佛國土,樂成就相好故修諸功德,樂莊嚴道場
;樂聞深法不畏,樂三解脫門不樂非時;樂近同學,樂於非同學中心無
恚礙,樂將護惡知識,樂親近善知識;樂心喜清淨,樂修無量道品之法
,是為菩薩法樂。』

1085
經文:『於是波旬告諸女言:「我欲與汝俱還天宮」。諸女言「以我等
與此居士,有法樂、我等甚樂,不復樂五欲也。」魔言:「居士!可捨
此女,一切所有施於彼者,是為菩薩」。維摩詰言:「我已捨矣,汝便
將去,令一切眾生得法願具足。』

1086
經文:『於是諸女問維摩詰:「我等云何止於魔宮」?維摩詰言:「諸
姊!有法門名無盡燈,汝等當學!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
皆明,明終不盡。如是諸姊!夫一菩薩開導百千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心,於其道意亦不滅盡,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無盡
燈也。汝等雖住魔宮以是無盡燈令無數天子、天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心者,為報佛恩,亦大饒益一切眾生。」爾時,天女頭面禮維摩詰足
,隨魔還宮,忽然不現。世尊!維摩詰有如是自在神力、智慧辯才,故
我不任詣彼問疾。』

1087
發菩提心,是點亮自己內在的心燈;開導十位眾生發菩提心,就是點亮
十位眾生的心燈;開導一百位眾生發菩提心,就是點亮一百位眾生的心
燈,開導一千位眾生發菩提心,就是點亮一千位眾生的心燈;如是開導
無窮無盡的眾生發菩提心,就是點亮無窮無盡的眾生心燈;如是燈燈無
盡,光光不絕,不但照破眾生內心的無明黑暗,也可照破魔宮的癡暗之
室,使每個魔眾皆能得到光明的照耀。

1088
點燈點心燈,心燈不點空點燈;以佛法之光明點亮人人內心的癡迷黑暗。

1089
插花供佛,應插般若花,般若花不插空插花。花表示修行所得之智慧,
以大智慧破無明煩惱,達到證成無上菩提為正宗。

1090
經文:『佛告長者子善德:「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善德白佛言:「世
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自於父舍設大施會,供
養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外道、貧窮、下賤、孤獨、乞人,期滿七
日。時維摩詰來入會中,謂我言:「長者子!夫大施會不當如汝所設,
當為法施之會,何用是財施會為?』

1091
大布施為印度的美好傳統,是在預定的數年中積蓄錢財,然後定出日期
,將所積的財物做大布施,不論男女老幼,統統平等施捨,絕對無所揀
擇,如此崇高的布施精神,稱為無遮大會。

1092
中國很少有這種施捨大會,只有南朝梁武帝與陳武帝曾經舉行,將國家
庫藏全部施捨人民與三寶,梁武帝甚至將自己布施到佛寺,為三寶發心
做義工,無盡修福慧,一直到最後第二日由大臣送了大量財寶到佛寺,
才將皇帝接回皇宮。

1093
法施勝於財施──一切法會中,以弘法佈教最合佛意。

1094
佛經云:「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

1095
當知財物布施只是現前的幫助,只能得到有漏的福報;法施能給與思
想、精神、心靈的救濟,不但能得到無漏的福報,而且可以增長清淨的
智慧,財施所得的功德有限有量,果報仍然在三界中,不能了生脫死;
法施所得的功德,無限無量,可以得到出世的解脫,是證成四聖的寶筏。

1096
經文:『我言:「居士!何謂法施之會」?「法施會者,無前無後,一
時供養一切眾生,是名法施之會」。曰:「何謂也」?「謂以菩提起於
慈心,以救眾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於喜心,以攝智慧行於捨心』。

1097
長者子善德說:「居士啊!什麼是用佛法布施的大法會呢?」居士說:
「所謂佛法布施大會,時間無前無後,同一時候就布施供養了一切眾生
,這就是名為佛法布施大會。」我問:「這如何而說呢?」維摩詰居士
說:「為使眾生證成菩提佛果位,而起仁慈心去教化一切眾生;為了要
救度眾生出離生死苦海,而生起救苦救難的悲愍心,因為受持如來正法
,而生起禪悅法喜的心;因為攝受智慧體證平等空性,而行於捨棄分別
執著的心。』

1098
經文:『
以攝慳貪起檀波羅密,以化犯戒起尸羅波羅密,以無我法起□提波羅密
,以離身心相起毗梨耶波羅密,以菩提相起禪波羅密,以一切智起般若
波羅密。』

1099
為了攝引感化慳恪、貪心,而起布施到彼岸的心;為了感化違犯戒律,
而起持戒到彼岸的心;因為證悟無實在的自我與一切法,而起忍辱到彼
岸的心,因為捨離了身心的著相,而起精進到彼岸的心;為證菩提實相
,而起禪定到彼岸的心;為證佛的一切智慧,而起如來聖智到彼岸的心。

1100
菩薩能這樣奉行六度波羅密,從諸法空性體悟中,上求無上菩提,下化
一切眾生,是名為法施大會。

1101
法施有二種:一.世間法施。二.出世間法施。

1102
世間法施:勸人為善,斷一切惡,糾正錯誤,人倫道德,人天有漏法。

1103
出世間法施:用佛法教化領導,令內心漸向出世,使令證悟無上菩提,
出三界無漏法。

1104
經文:『教化眾生而起於空,不捨有為法而起無相,示現受生而起無作
。護持正法起方便力,以度眾生起四攝法,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於身
、命、財起三堅法,於六念中起思念法,於六和敬起質直心。』

1105
雖入世間教化眾生,而心內卻生起般若空性的智慧;雖然不捨有為法去
救度眾生,而心內卻生起空無自性的智慧;為救度眾生示現受生死於世
間,心內卻生起無貪求造作業因的清淨心,為保護維持如來正法,心生
起方便法門的力量,為救度眾生,心生起四種攝引眾生的方法;心存敬
事一切眾生,心能生起消除傲慢的力量,利用短暫的身體、生命、財產
來修行,而生起法身、慧命、法財等三種永痚磼T的出世法;於念佛、
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等的六種憶念中,生起思念佛法的心;
在僧團中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
同悅等的六種和睦相敬,生起實質正直心而不虛偽。

1106
不捨有為法而起無相。

1107
菩薩在一切有為法上而起無相觀,雖觀無相而不捨一切有為法,因此菩
薩能終日化生而終日不乖空。

1108
示現受生而起無作。

1109
菩薩理事無礙,雖無生而現受生,雖受生而實無生,雖無作而現作,雖
作而實無作。

1110
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

1111
中國古語云:「敬人者人皕q之。」

1112
你能尊重別人的人格,別人也同樣尊重你的人格,人與人是平等,有什
麼值得驕傲而對別人生起高傲?

1113
於身、命、財起三堅法。

1114
經文:『正行善法起於淨命,心淨歡喜起近賢聖,不憎惡人起調伏心,
以出家法起於深心,以如說行起於多聞,以無諍法起空閒處,趣向佛慧
起於宴坐,解眾生縛起修行地。』

1115
正確的修行善法,而生起清淨的活命,心內清淨歡喜,而生起親近賢人
聖者的心;不憎恨邪惡的人,而生起感化調伏他的心;以出家法,生起
堅固的深心;應該依照所說的佛法去實行,所以發起多聽聞佛法的心,
修無諍執的佛法,生起空閒的靜處,趣向求證佛的智慧,而修禪定宴坐
;為了解脫眾生的束縛,而發起真修實行的心。

1116
心淨歡喜起近賢聖。

1117
假定心不清淨又沒有歡喜心,沒有恭敬心,不說不易遇到賢聖,就是聖
賢站立在你的面前,你也親近不到,雖在旁邊,如隔千里,心不淨不敬
所致故。

1118
以無諍法起空閒處。

1119
空閒處:梵語稱為阿蘭若,就是寂靜處。

1120
古德云:『怨境生乎眾聚,無諍出乎空閒。』

1121
以出家法起於深心。

1122
出家乃大丈夫之事,不是人人所能做得到的,如果發心欲出家,首先對
出家法要正見出家實質意義,然後心生深心愛好,勇猛精進佛道。

1123
菩薩本生鬘論卷四云:「出家之利,高於須彌,深於巨海,廣於虛空。
所以然者?由出家故,方得成佛,三世諸佛未有不因捨家出家成佛者也
。」

1124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
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
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1125
出家最後宗旨是要了生脫死──成就無上佛道。

1126
徑山大師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之所能為也。」

1127
開悟聖僧云:「大丈夫者非凡也,證悟諸法本來空,當超聖解絕凡情,
證得自性觀天下,森羅萬象盡是春。」

1128
經文:『以具相好及淨佛土起福德業,知一切眾生心念,如應說法起於
智業;知一切法不取不捨入一相門,起於慧業;斷一切煩惱、一切障礙
、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業;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於一切助佛
道法。』

1129
為了要證得佛的三十二相與八十種好的形貌,以及要莊嚴佛的清淨國土
,所以修起善業造福積德;瞭知一切眾生的心念根性,如眾生所應該聽
的而為他們講說佛法,所以生起應機說法的智業;瞭知一切法體性本空
,不執取不捨離,證入平等實相的法門,而生起瞭悟空性的慧業;斷除
一切煩惱,一切障礙,一切不善的惡法,而生起一切功德善業;為證得
一切智慧與一切功德善法,而修起一切有助於成佛的聖道佛法。

1130
知一切法不取不捨入一相門,起於慧業:此一相門就是空門,也就是平
等門。平等空寂性中,還有什麼可取可捨?但是要達到這個程度,必須
起於慧業,般若慧是通達諸法空性的一支慧劍。

1131
折衷疏云:「智之與慧,有合有分,合之則智即慧,慧即智,無有二也
;分之則智乃權智觀機,慧乃實智照理。」

1132
經文:『
如是,善男子!是為法施之會。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為大施主,亦為
一切世間福田。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婆羅門眾中二百人,皆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時心得清淨,歎未曾有,稽首禮維摩詰足,即解
瓔珞價值百千以上之。不肯取!我言:「居士!願必納受,願意所與。』

1133
依佛法規矩,不論別人供養什麼,只要不是非法得來的都應該接受,不
應拒絕,接受以後,自己受用,或者轉供養他人也好,做其他功德也好
,那就隨你自己的心意來決定,供養的人是不可過問的,如此方為如法
供養。

1134
經文:『維摩詰乃受瓔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會中一最下乞人,持
一分奉彼難勝如來。一切眾會皆見光明國土,難勝如來,又見瓔珞在彼
佛上,變成四柱寶臺,四面嚴飾,不相障蔽。』

1135
一分布施乞人,一分布施難勝如來,這是顯示平等布施,得平等功德,
不因供養的對象的高低而影響所得的功德。

1136
四柱寶臺:有說表佛果四無量心,有說表佛果四德無障無礙的大般涅槃。

1137
不相障蔽:是顯示一德不礙一切德。

1138
經文:『時維摩詰現神變已,又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
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於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
施。」城中一最下乞人,見是神力,聞其所說,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心。故我不任詣彼問疾。如是諸菩薩各各向佛說其本緣,稱述維摩詰
所言,皆曰不任詣彼問疾。』

1139
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

1140
因為眾生具有佛性,現在看是眾生,實在就是未來佛,佛與眾生原是同
一佛性,是平等不二的。

1141
如是諸菩薩,各各向佛說其本緣,稱述維摩詰所言,皆曰不任詣彼問疾。

1142
照佛法而說,諸菩薩是同一目標,是助維摩詰宣揚大乘不可思議解脫法
門,所以故意漏出空隙讓他宣揚,並不是這些菩薩真正不如維摩居士,
這是正信佛弟子不可不知的。

1143
因為授記成佛,成佛時坐道場,降伏魔怨,舉行平等法施大會,是菩薩
成佛必須具備的主要條件。

1144
無我疏云:「經述菩薩唯略舉四,列其四事者,正顯菩薩成佛法門,能
具此四,亦以足矣。」

1145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1146
此品是本經所要真正弘揚的妙法,也就是正式發提大乘正義,發揮不可
思議解脫法門。

1147
約本經的次第說,佛命五百聲聞弟子,命諸大菩薩往長者處問疾,都說
不敢前往問疾,並且各道其緣由,但是為了廣作佛事,饒益眾生,攝諸
眾生同歸佛地,問疾一事不能中止,所以佛陀不得不命派上首大弟子文
殊師利菩薩前往維摩居士探望疾病。

1148
文殊師利菩薩從上求下化因S來看,固然是一位補處大士;若果地來看
,實在早就成佛了,名龍種上尊王佛;在五十三佛中,是歡喜藏摩尼寶
積佛,現在在此方常喜世界,而示現為遊方菩薩。華嚴經說明他是從東
方不動智佛金色世界來,又說文殊菩薩為無量諸佛之母,又說文殊為七
佛之師,法華經則說文殊是釋迦九世祖師,今示現助佛宣化,居諸菩薩
眾之首,為佛的上首弟子,由他前往問疾,愈能顯出維摩詰長者智慧方
便的不可思議。

1149
經文:『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1150
文殊師利菩薩,其他的經典叫做曼殊室利,或者簡稱為文殊,中國譯為
妙德,妙首、妙智、妙吉祥等,因為他具有無邊的微妙功德,具有廣大
的微妙智慧,所以得此等名。

1151
佛命文殊去問疾,文殊不敢說不堪任命,原因雖多,但不外於文殊位高
,是從本垂S而來,也就是倒駕慈航的佛菩薩,若本若S,都與維摩詰
旗鼓相當,不分上下,平分秋色。

1152
經文:『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難為酬對。深達實相,善說法要
,辯才無滯;智慧無礙,一切菩薩法式悉知,諸佛秘藏無不得入,降伏
眾魔,遊戲神通,其慧方便皆已得度。雖然當承佛聖旨,詣彼問疾。』

1153
鳩摩羅什云:「慧即般若,方便乃慧所流露的妙用;慧如黃金,方便是
黃金所成的種種裝飾品,二者相互為依,籠統稱為智慧。」

1154
辯才無滯,智慧無礙:有智慧則有辯才,智慧無礙,所以辯才無滯;辯
才是口業,智慧是意業。

1155
深達實相,善說法要:諸法實相,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已經透徹通
達,了無一點所滯,故說深達實相。除了自證高深的般若實相之外,進
一步能深入淺出,將所證悟甚深法義,以方便妙用宣說出來,使聽眾能
清楚接受了解,故說善說法要。

1156
諸佛祕藏無不得入:諸佛祕藏是指不顯露的勝義諦,也就是諸法空性。
不易解、不易證、不易說、不易入,故說祕藏。

1157
經文:『於是眾中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咸作是念:今二大
士──文殊師利、維摩詰共談,必說妙法。即時八千菩薩、五百聲聞
,百千天人皆欲隨從。於是文殊師利與諸菩薩、大弟子眾、及諸天人恭
敬圍繞,入毗耶離大城。』

1158
經文:『
爾時,長者維摩詰心念:今文殊師利與大眾俱來。即以神力空其室內,
除去所有及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臥。文殊師利既入其舍,見其室空
無諸所有,獨寢一床。』

1159
維摩長者是主,文殊菩薩是賓,賓主之間見面未開口已能默默相契,是
則非維摩不足以為主,非文殊不足以為賓,賓主可說是旗鼓相當,境界
平分秋色,不分上下。

1160
空其室內,象徵十方世界一切法皆空的意思,並表徵室空如同如來常寂
光淨土,因為常寂光淨土是理體世界,空無所有。

1161
維摩詰長者獨病臥於床上,顯示不是真病,文殊明白維摩是示疾,諸餘
聲聞及人天等以為真病,所以故意有此安排,也就是寄病因緣,顯示無
上微妙大法,突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

1162
經文:『時維摩詰言:「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
文殊師利言:「如是,居士!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
?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所可見者,更不可見。』

1163
當時維摩詰居士說:「你來得很好,文殊師利菩薩啊!心媯L來去的執
相而來到這裡,不執見有真實的形相而見面。」文殊師利菩薩說:「正
是這樣,維摩詰居士啊!如果來了就已經不再來,如果去了就已經不再
去。為什麼呢?因為雖然來了,實在無從何任處所來;雖然去了,實性
無到任何處所去,所可見的,更不可再見。

1164
凡夫執有實來實見,小乘了達諸法本空,不來不見,落於偏空,唯有菩
薩能從空出假,即空即有,從緣起性空中,現見如幻如化的來與見,來
與見是因緣條件的假和合,無實在自性可得,所以說:不來相而來,不
見相而見。

1165
經文:『且置是事,居士是疾寧可忍不?療治有損不至增乎?世尊慇懃
,致問無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當云何滅?』

1166
經文:『維摩詰言:「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
一切眾生得不病者,則我病滅。所以者何?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
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
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癒父母亦癒。菩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
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癒菩薩亦癒。』

1167
佛經云:『無明為父,貪愛為母。』

1168
涅槃經云:『生死本際有二,一者無明,二者有愛。』

1169
癡即是無明,愛即是愛著,二者是生死的主要根源。

1170
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

1171
菩薩之所以菩薩,除了上求佛道之外,就是為了度化一切眾生,想要度
化一切眾生就必須入生死海中,因為眾生是在生死中,不在涅槃,如果
不長期示現在生死中,試問怎樣能度眾生?如人沉溺在水中,我們要去
解救他上岸,必須自己跳入水中,如果只是站在岸上大聲高喊,是沒有
辦法將人救上水岸的。

1172
佛經云:『菩薩留惑潤生。』

1173
菩薩有大智慧、有定力、有慈悲、雖在生死而不顛倒,並且有絕對的把
握救度各類的眾生。

1174
法身大士煩惱已經斷盡,想要救度眾生,還是要具足大悲大願,乘願再
來,於生死中示現各種不同的眾生相。如同釋迦世尊來到人間示現成佛
,到了年老還是示現老比丘相,他的皮膚皺紋浮現,人也消瘦了,腰背
常疼痛、肚子疼,這就是示現人間,現出凡夫相的例。
1175
菩薩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癒菩薩亦癒。

1176
佛經常說,釋迦佛陀對一切眾生都看成如羅□羅一樣,這是顯示慈悲心
的平等普遍。佛菩薩對眾生的慈悲心,本來與父母愛子女的心意是大同
小異的,不過世間父母的愛心,是從我見出發,只愛自己的子女,不知
愛別人的子女,而菩薩通達無我,普遍愛一切眾生,不含有任何私心,
菩薩愛護一切眾生如己子,亦復如是。

1177
經文:『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薩疾者以大悲起。』

1178
華嚴經云:「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1179
經文:『文殊師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無侍者?」維摩詰言:「諸
佛國土,亦復皆空。」又問:「以何為空?」答曰:「以空空」。又問
:「空何用空?」答曰:「以無分別空故空。」又問:「空可分別耶?
」答曰:「分別亦空。」』

1180
般若經云:「聲聞空、緣覺空、菩薩空、佛空、涅槃亦復如幻如化是
空。」

1181
即使有一法超過涅槃,也是如幻如化空無自性。

1182
咱們眾生,如果不能取消顛倒錯亂的認識,是無法了知世間生死法與出
世涅槃法是空性,而證悟一切法本性空寂,唯有以般若慧證得諸法的空
寂性,方能了知諸法空相。

1183
又問:空何用空?答:以無分別空故空。

1184
眾生具有種種執著,如執著生滅、斷常、一異、來去等、因此起種種顛
倒,這都是由分別而來,不能契入空性,所以造業,構成生死,如果能
以無分別空智,觀一切法不性空寂,遠離種種的執著,當下就能證悟諸
法空性。

1185
又問:空可分別耶?答曰:分別亦空。

1186
空的般若慧,就是無分別空,空是無分別性,空性不可分別,分別本性
亦空,唯有從分別中去觀察,才能達到無分別性;雖終日分別而未嘗分
別,正是佛法最妙處。

1187
經文:『又問:「空當於何求?」答曰:「當於六十二見中求」。又問?
「六十二見當於何求?」答曰:「當於諸佛解脫中求。」又問:「諸佛
解脫當於何求?」答曰:「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

1188
又問:空當於何求?答曰:當於六十二見中求。

1189
前面明正智真空,恐怕初學疑惑真空只限於正,而不在邪,偏於一面。
教人即邪求正,不可離邪求正。能了達六十二種邪見的體性就是空性,
迷者昧法界為邪見,悟者即邪見為法界,不必離開邪見而另外尋覓真空?

1190
僧肇大師云:「邪因正生,正因邪起,本其為性,性無有二。故欲救正
智之空,當於邪見中求也。」

1191
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答曰:當於諸佛解脫中求。

1192
解脫與邪見皆是緣起同是假名,二者同根同源,一而二,二而一,不過
隨染緣而起邪見,隨淨緣而起解脫;所以離開六十二見尋覓正智解脫固
然了不可得,就是離開了解脫而別有六十二見也不可得。

1193
又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答曰: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

1194
解脫不離邪見,邪見不離解脫,那麼解脫又當於何求呢?須知諸佛解脫
不離眾生的一念,因為眾生現前的一念心行,具足百界千如,能邪能正
,可佛可生,不是離開了這一念,而別有諸佛解脫可得。

1195
經文:『又仁所問何無侍者?一切眾魔及諸外道皆吾侍也。所以者何?
眾魔者樂生死,菩薩於生死而不捨;外道者樂諸見,菩薩於諸見而不動
。』

1196
菩薩為了化度外道,雖然入於各種邪見之林,但因自己知見正確,不但
不為邪見所動,而且能化邪見成為正見;同時,菩薩於一切見中,通達
皆是畢竟空性,因為一切見都能顯示佛法本來如此的道理。

1197
法華經云:「一切諸法皆與實相不相違背。」

1198
經文:『文殊師利言:「居士所疾為何等相?」維摩詰言:「我病無形
不可見。」又問:「此病身合耶?心合耶?」答曰:「非身合;身相離
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又問:「地大、水大、火大、風大,於此
四大何大之病?」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離地大;水、火、風大亦
復如是。而眾生病從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

1199
因緣和合而起的病相,是無實在性可得的,如果能了達病性本空,觀照
的心力增強,可忍受病痛的襲擊,甚至可解脫病苦的逼迫。

1200
南岳慧思大師,於初修行過程中,身心不調和發生風病,內心雖然很清
醒,但手足不能動,其觀心力強,觀此病究竟何在?是身病?或者心病
?是四大之中的那一大生病?病在內或在外?如是以般若慧觀照,終於
了達病的實性不可得,病即豁然而癒。

1201
佛經云:「病由業生,業由心造;心清淨則無業,無業則病癒。」

1202
經文:『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應云何慰喻有疾菩薩?」
維摩詰言:「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說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說
身無我,而說教導眾生;說身空寂,不說畢竟寂滅。』

1203
那時候,文殊師利菩薩問維摩詰居士說:「菩薩應當如何慰問與譬喻去
開導患有疾病的菩薩呢?」維摩詰居士說:「向他說身體是無常變化的
,但不叫他厭離於人身;說人身有一切苦痛,但不說叫他耽樂於出世的
涅槃;說人身無有實在的自我,而能勸說教導眾生;說人身本來空幻寂
靜,但是不勸他進入畢竟涅槃寂滅中」。

1204
小乘佛法以無常、苦、空、無我,以教導眾生;大乘法於此生死中,如
幻假有寂滅中,能起種種的大用,是與小乘有很大的不同。像這樣的說
其所應行不說不應行的道理以安慰病者,病者就不會因病苦而消極而喪
失心志。

1205
經文:『說悔先罪,而不說入於過去。以己之疾愍於彼疾,當識宿世無
數劫苦,當念饒益一切眾生。憶所修福,念於淨命,勿生憂惱常起精進
,當作醫王,療治眾病。菩薩應如是慰喻有疾菩薩,令其歡喜。』

1206
為說懺悔先前所造的罪業,而不說罪業會落入於過去世;因為自己的疾
病而憐愍於別人的疾病,應當認識宿世無量劫所受的生死輪迴苦;應當
念念饒益一切眾生。回憶自己平生所修的福德善事,念念於清淨活命的
正當行業;不要生起憂愁苦惱,應當痡`發起學佛道救度眾生的精進心
;將可作為救度苦難眾生的大醫王,去治療眾生的生死大病。菩薩應當
像這樣去安慰與用譬喻去開導有疾病的菩薩,使令他生歡喜心。

1207
說悔先罪,而不說入於過去。

1208
罪性亦是本空的,更不可以說入於過去。如果罪有實體,可說入於過去
,流至未來。若罪是實在的,就不可以懺悔,懺悔也是無用。唯其罪性
本空,所以不入過去。

1209
當識宿世無數劫苦,當念饒益一切眾生。

1210
當作醫王,療治眾病。

1211
世間中西藥能治病不錯,但不能醫死,醫死另外有藥,就是大乘法藥,
能以法藥醫治死病的菩薩,不是不死,但與常人的死不同。菩薩的死是
在佛道上打滾;眾生的死,是在六道中生滅受苦,怎可相提並論。

1212
開悟聖僧云:『
不見煩惱異於涅槃,是名平等,何以故?煩惱與涅槃同是一性空故。』

1213
經文:『
文殊師利言:「居士!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維摩詰言:「有疾菩
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
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又此病起
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眾生想,當起法
想。應作是念:但以眾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滅唯法滅。又此法者各
不相知,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

1214
如何方能破我見而達我空?當知我與我所是相成的,有我必有我所,於
中一一推尋,覓我了不可得,則能破除我見,通達我空之理,病即自然
歸於烏有,不復再為眾病所擾!

1215
經文:『
彼有疾菩薩,為滅法想,當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顛倒,顛倒者即是大
患,我應離之。云何為離?離我我所。云何離我我所?謂離二法。云何
離二法?謂不念內外諸法,行於平等。云何平等?謂我等、涅槃等。所
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以何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無決
定性。』

1216
那患有疾病的菩薩,為了滅除執有實在諸法的想法,心內應作這樣想:
這種執著實有諸法的思想,也是顛倒迷執的,顛倒迷執就是大患的根源
,我應該捨離這種迷執。怎樣才是捨離呢? 就是捨離自我與我所有的
執著。如何捨離自我與我所有的執著呢?就是捨離相對待的二法。如何
捨離相對待的二法呢?就是不念內在自我與外在諸法,心行證諸法平等
皆空性,如何是平等呢?就是自我皆空平等,涅槃皆空平等。為什麼呢
?因為自我與涅槃,這二種皆為空性,為什麼是空性呢?只是虛假的名
字,所以是空性。像這二種法,都沒有決定存在的體性。

1217
我所,就是我所有的。有我才有我所;無我,我所不可得,無我所即無
法,我我所離,即離法執。

1218
龍樹中觀論云:「若無有我者,何得有我所?」

1219
經文:『得是平等,無有餘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

1220
悟得平等空性,就沒有其餘的病患,只剩下執著空的心病,所以執著空
的心病也應該空去。

1221
龍樹中觀論云:「諸佛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

1222
經文:『是有疾菩薩,以無所受而受諸受,未具佛法,亦不滅受而取證
也。設身有苦,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我既調伏亦當調伏一切眾生,但
除其病而不除法,為斷病本而教導之。何謂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緣
則為病本。何所攀緣?謂之三界。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
則無攀緣。何謂無所得?謂離二見,何謂二見?謂內見、外見,是無所
得。』

1223
患有疾病的菩薩,用無執著感受的心,去領受世間各種苦樂感受的境遇
。在尚未修得具足佛法前,也不滅諸受而取證涅槃聖境,設使自身有病
苦,當念三惡道的眾生在受苦中,而生起大慈悲心,我既然已調伏自己
的苦惱,也應當去調伏一切眾生的苦惱,但除妄想執著的大病,而並不
是斷除所受之法,為了要斷除生死病苦的本源而去教導救度眾生。什麼
是生死病苦的本源呢?就是心有攀緣執著,從心有攀緣執著,就成為生
死病苦的本源。心攀緣執著什麼呢?就是攀緣執著三界的一切。如何才
能斷除攀緣執著?要了悟諸法空性不可得,若無所得,心也就無攀緣執
著。什麼叫做空性無所得呢?就是心捨離了二種迷執錯誤的見解。什麼
是二種迷執錯誤見解呢?就是迷執內在自我根身,與迷執外在山河大地
之萬法,其實內外二種見解的體性是空性不可得的。

1224
菩薩以大悲心救濟眾生,令通達無所得,才能使眾生斷除病本;假定不
令眾生通達空無所得,想要拔除病的根本,無有是處。

1225
經文:『文殊師利!是為有疾菩薩調伏其心,為斷老、病、死苦,是菩
薩菩提。若不如是,己所修治為無慧利。譬如勝怨乃可為勇,如是兼除
老、病、死者,菩薩之謂也。』

1226
文殊師利菩薩啊!這就是患有疾病的菩薩調伏自己的苦惱心,是為了斷
除衰老、疾病、死亡的苦患,這才是菩薩自利利他的菩提佛道。如果不
是這樣,自己所修所治的,都成為無智慧與利益的。譬如能戰勝怨敵,
才可以成為勇士;像這樣能克服兼消除自己與眾生的老、病、死等苦患
的人,才可以叫做菩薩。

1227
經文:『彼有疾菩薩復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眾生病亦非真非有
。作是觀時,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所以者何?菩薩斷除
客塵煩惱而起大悲。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若能離此無有疲厭,
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

1228
那患有疾病的菩薩,心媕雩茼A這樣想念:像我這種的疾病都是緣生虛
幻,不是真實不是實有。眾生的病患也是緣生虛幻,不是真實不是實有
。心堸絨o樣觀照的時候,對所有眾生如果生起情愛執見的大悲心,就
應該捨離。為什麼呢?菩薩應該斷除客塵煩惱,對受苦的眾生起大悲心
。帶著情愛執見的悲愍心,在生死苦海內救度眾生,就會有疲倦厭煩的
心;如果能捨離情愛執見,就不會產生疲倦厭煩的心,在任何處所去投
生,智慧都不會被情愛執見所覆蔽呀!

1229
愛見悲:愛是繫縛,見是執見,悲是悲愍心,曰執見而生之愛,是名愛
見悲。如世人母愛子,含有私心的愛,不但不能普遍,而且不清淨。又
如好事由我來作,就認為是對的;假使是別人作的,不但不認為對,而
且感覺威脅自己,甚至感覺失去自己的光彩。推究原因,就是愛見悲的
病在作崇。

1230
有染著之心,有私心、不隨喜之心、而生悲心、一一皆是不能清淨解脫
,名為愛見悲。

1231
大乘佛法的神聖所在,要通達一切法平等空性,從空出假,了知如幻假
有,才能興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如此在生死中度生,才不致於因切
身利害關係而有疲厭心,本著無所得而起的大悲心,永遠在生死中濟度
眾生,就可以做到不為愛見之所覆蔽,才有資格調伏眾生,使眾生離苦
得樂。

1232
經文:『所生無縛,能為眾生說法解縛。如佛所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
,無有是處;若自無縛能解彼縛,斯有是處。是故菩薩不應起縛。』

1233
自己隨處所生,心內無情愛執見的束縛,就能為眾生說法,解開眾生心
內的束縛。就如同佛陀所說:如果自己還有束縛,而能解開別人的束縛
,這是無可能的;如果自己無被情愛執見束縛,而能解開別人的束縛,
這是有可能的,所以菩薩不應該起情愛迷執的束縛。

1234
菩薩利樂眾生,要有無所求的大悲心,才能免受愛見所束縛,假定存心
希望眾生還報,勢必會有所染情生愛,自困其身,沉溺三界,自度不能
焉能度他?

1235
經文:『何謂縛?何謂解?貪著禪味是菩薩縛;以方便生是菩薩解。又
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何謂無方便慧縛
?謂菩薩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而自調?
,是名無方便慧縛。何謂有方便慧解?謂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
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以自調伏而不疲厭,是名有方便慧解。何謂
無慧方便縛?謂菩薩住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植眾德本,是名無
慧方便縛。何謂有慧方便解?謂離諸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植眾
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有慧方便解。文殊師利!彼有疾
菩薩應如是觀諸法。』

1236
什麼叫做被束縛呢?什麼叫做解脫呢?心內貪求執著寂靜的禪味,是菩
薩所縛;以方便的智慧出生世間去救度眾生,是菩薩解脫。又如果無入
世的方便智而只有出世的空慧就是菩薩被縛;有入世的方便智與出世的
空慧就是菩薩的解脫;無智慧只有方便善行就是菩薩被縛;有智慧也有
救世的方便善行就是菩薩的解脫。什麼叫做無入世的方便智而只有出世
的空慧是菩薩被束縛呢?就是菩薩用情愛執見的心去莊嚴佛土,與成就
眾生,在於空、無相、無作的三解脫法,而調伏自己的心,這就是稱為
無入世的方便智而只有出世空慧是菩薩被束縛。什麼叫做有入世的方便
智與出世的空慧是菩薩解脫呢?就是菩薩不用情愛執見的心而莊嚴佛土
,成就眾生,又在於空、無相、無作的三解脫法堙A能調伏自己的心,
而一直不疲倦厭煩,就稱為有入世的方便智與出世的空慧是菩薩的解脫
。什麼叫做無智慧只有方便善行是菩薩被束縛呢?就是初學的菩薩無智
慧,心縛住在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但能培植各種功德的根本,
是名無智慧只有方便善行,是菩薩被束縛。什麼叫做有智慧也有救世的
方便善行是菩薩解脫呢?就是菩薩有智慧,心捨離貪欲、瞋恚、邪見等
諸煩惱、又能方便培植眾多德行的根本,將一切所修的道行功德,一一
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佛果位,這稱為有智慧有救世的方便善行是
菩薩的解脫。文殊師利菩薩啊!那些患有疾病的菩薩,應該像這樣觀察
一切諸法。

1237
菩薩以般若慧觀一切法空,通達諸法空性,即能引發無比的巧妙作用,
名為方便。以無所得為方便,假使離了性空慧,方便就不能成為方便了
。般若慧與方便,不一不異,般若慧重於法空的本證,方便重於救濟眾
生的大行。

1238
大智度論云:「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
生。」

1239
不論自行化他,因為有所染著,所以有束縛。但這是菩薩的功德縛,也
就是愛見大悲所縛,與凡夫全為客塵所縛是不相同的。

1240
運用般若空慧,了解眾生即非眾生,莊嚴佛土即非莊嚴佛土,運用方便
善巧,於非眾生中度化眾生,於非國土中莊嚴國土。不取涅槃,從空出
假,常於生死中,利樂眾生,而不疲勞厭煩,所以做一位菩薩,一定要
具足方便與空慧。

1241
做種種佛事功德,不與三解脫相應,仍是生死有漏法,不但不能解脫生
死,而且在生死六道中奔馳不息,那媮晹陰狨棓蚺ぎ野耵漁伅﹛H可見
做菩薩,假定無觀空、觀三解脫的般若慧,不能從空出假,當下就是無
空慧與被方便所束縛。

1242
經文:『又復觀身無常、苦、空、非我,是名為慧。雖身有疾,常在生
死饒益一切而不厭倦,是名方便。又復觀身,身不離病,是病是身,非
新非故,是名為慧。設身有疾而不永滅,是名方便。』

1243
又再觀察了知人身是無常變化的、是受苦的、是空幻的、是無有實在自
我的、是名為出世的智慧。菩薩雖然身體帶有疾病,能時常在生死苦海
中豐饒利益救度一切眾生,而不感覺厭煩疲倦,就稱為入世度生的方便
。又再觀察人身,身體不離疾病,疫病不離身體,這病苦就是人身,不
是新有也不是故舊的,能這樣了悟,這稱為智慧。假使身體有疾病,為
救度眾生而不希求永遠證入涅槃聖境,這稱為入世的方便。

1244
小乘觀無常、苦、空、無我等法,厭生倦死,力求斷盡煩惱,取證偏空
涅槃,不能方便利生,所以不得成佛。至於凡夫,因不了達諸行無常等
等,所以繫縛於三界中,不能了生脫死。唯有具足方便的菩薩,留惑潤
生,廣度一切眾生,將煩惱利用得恰到好處,正正可以助成菩薩的道業
最後圓滿無上菩提,佛道不求自得。

1245
觀身身不離病,病不離身,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是名為慧。

1246
身是因緣和合而有,病從因緣和合不調順中而生,統一中有矛盾,所以
說:眾生無有不病時。病是發在身上的,有了身體即自然有病,身與病
從來是不相離的。身體與病,本無自性,剎那變化,生滅無常,細胞血
液,新陳代謝,非全變、非不變,所以說:是病是身,非新非故,若能
如此正見,是名為慧。

1247
老子言:「吾有此身,故有大患;若無此身,何有大患?」

1248
經文:『文殊師利!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不住其中,亦復不住不
調伏心。所以者何?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是
故菩薩不當住於調伏,不調伏心,離此二法,是菩薩行。』

1249
文殊師利菩薩啊!有疾病的菩薩應該如此調伏自己的心,不住在已經調
伏的清淨心中,也不住在未曾調伏的煩惱心。為什麼呢?如果住在未曾
調伏的煩惱心,就是愚癡人的世間法;如果住在已經調伏的清淨心中,
就是只求自利的小乘聲聞法。所以菩薩不應當住在已調伏的清淨心中,
不住在未調伏的煩惱心,捨離這小乘與凡夫的二法,才是菩薩的道行。

1250
眾生有煩惱才能了生脫死,貪、瞋、癡等根本煩惱,看來雖然是障道之
法,但也是向上的原動力,小乘將三毒煩惱徹底消滅,所以對救苦救難
的神聖大事,再也提不起興趣去做,只顧自己趣入涅槃。正因為不能發
菩提心,修菩薩行,做度人利他之事,所以小乘行者無法成佛。

1251
經文:『在於生死不為污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是菩薩行。非凡夫行
,非賢聖行,是菩薩行。非垢行,非淨行,是菩薩行。』

1252
菩薩雖然在生死苦海救度眾生,道行不被煩惱污染,雖然住在出世的涅
槃,為救度眾生不永遠入涅槃境界,這才是菩薩的道行。不是世間凡夫
之行,也不是出世小乘聖賢之行,才是菩薩的道行。不是凡夫污垢的業
行,也不是只求自利出世小乘的清淨行,才是菩薩的道行。

1253
凡夫輪迴六道,一直在生死中流轉;小乘聲聞阿羅漢,緣覺辟支佛住於
不生不滅的涅槃寂滅中;菩薩平常稱為不住,就是不住生死涅槃的二邊
,而住於中道。所謂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實際上還是住在生死涅槃中
,不過與凡夫二乘所住之境不同。

1254
菩薩了知生死涅槃如夢如幻,為解脫眾生而住生死,雖住生死不為污染
道行;為引導眾生入寂滅而住涅槃,雖住涅槃不以涅槃為永滅,如此即
是菩薩行。

1255
本段經文是超越凡夫小乘,以顯菩薩大行,出世而不離世間,是為菩薩
出世之道。

1256
經文:『雖過魔行而現降伏眾魔,是菩薩行。求一切智,無非時求,是
菩薩行。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薩行。雖觀十二緣起而入諸邪
見,是菩薩行。雖攝一切眾生而不愛著,是菩薩行。』

1257
菩薩雖然超越過邪魔的道行,而能顯現深入邪魔中去降伏眾魔,這就是
菩薩行。菩薩雖然希求要證得佛果位的一切智,但不會在功夫未足的時
候就急於求證,這才是菩薩的道行。菩薩雖然觀察諸法體性空寂不生不
滅,而為救度眾生不歸入空寂的真正果位,這才是菩薩的道行。菩薩雖
然觀察十二緣起生了正確的思想見解,而入所有的邪見外道中去感化外
道,這就是菩薩的道行。菩薩雖然攝受救度一切眾生,而心內不生情愛
執著,這才是菩薩的道行。

1258
正位,是指證得正法性所到達的聖位,也就是證得無為法性的果位。小
乘修觀慧,體證無生,馬上入我空涅槃的正位,也就是所謂沉空滯寂,
不能再空中跳出來。可是大乘行者,雖因修習智慧,體達諸法空性,但
因行願廣大,並不契入空性,仍然精進勇猛,繼續做度生工作,是為菩
薩大行。

1259
雖觀十二緣起而入諸邪見

1260
觀十二緣起而通達諸法空性,遠離一切邪見又入諸邪見,自然不同於外
道所有的邪見。離生死而入生死,降伏煩惱而起煩惱,通達一切見畢竟
空寂,但無離開諸邪見,就是證悟到諸邪見就是如來種。

1261
經文:『
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盡,是菩薩行。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是菩薩行。』

1262
菩薩雖然樂於遠離煩惱五欲,而不依住身心滅盡的出世涅槃,這才是菩
薩的道行。菩薩雖然行於三界救度眾生,而不壞失所證的清淨法性,這
才是菩薩的道行。

1263
二乘人認為生死大患在於身心,所以樂修遠離求身心寂滅,以期入於寂
滅涅槃。菩薩通達身心空性不可得之後,身心早就遠離一切;因此不捨
眾生,深入生死海中度如幻眾生,這就是菩薩所修的大行。

1264
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法性即是空性,無三界的實性可得,還有什麼可
破壞的?凡夫在三界往來,不知三界即是法性,因此迷亂真如不得解脫
;二乘人雖已經證得法性,但不能再行於三界;菩薩的特色,就是行於
三界而不壞法性,雖不壞法性而仍然行於三界救度眾生,是為菩薩妙行。

1265
經文:『
雖行於空而植眾德本,是菩薩行;雖行無相而度眾生,是菩薩行;雖行
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

1266
菩薩雖然修行證悟如如真空,卻能行善培植眾多德行的根本,這才是菩
薩的道行;菩薩雖然修行心無執著形相,卻能入世救度眾生,這才是菩
薩的道行;菩薩雖然修行無有願望造作,卻顯現受生世間身去救度眾生
,這才是菩薩的道行;菩薩雖然修行了悟萬法體性真空無任何生起,卻
能發起修持一切善行,這才是菩薩的道行。

1267
小乘以空解脫門觀空,偏於空寂更無依求,所以不修種種功德;菩薩雖
行於空以觀空,並不安住於空中,仍然植眾德本。觀空與植眾德本,是
相融不相障礙的,菩薩做到方入空而出假,方出假以入空的境界,如此
空有無礙,是為菩薩妙行。

1268
經文:『
雖行六波羅密而N知眾生心心數法,是菩薩行;雖行六通而不盡漏,是
菩薩行;雖行四無量心而不貪著生於梵世,是菩薩行;雖行禪、定、解
脫、三昧而不隨禪生,是菩薩行。』

1269
菩薩雖然行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種法門能度入
聖境,卻能普遍了知眾生的心識,與心內所有五十一種心理活動,然後
隨機感化眾生,這才是菩薩的道行;菩薩雖然修行證得六種神通,但是
為了救度眾生所以不完全斷盡煩惱,這才是菩薩行;菩薩雖然行持四無
量心,為了救度眾生而不貪著生於清淨的梵天,這才是菩薩行;菩薩雖
然行持四禪、四空定、八解脫、三種三昧等,卻不隨所修的禪定去出生
四禪天,小乘聲聞、緣覺的出世果位,這才是菩薩的道行。

1270
菩薩修因而不取其果,正顯示了菩薩的修而不著,也顯示了菩薩具有慈
悲力,欲在人間教化眾生,不隨業力所轉。假定菩薩一味的耽著枯寂的
禪定,不從事度化眾生的工作,當下就失去菩薩的資格。

1271
經文:『
雖行四念處,不畢竟永離身、受、心、法,是菩薩行。雖行四正勤而不
捨身心精進,是菩薩行。雖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薩行。雖行
五根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是菩薩行。雖行五力而樂求佛十力,是菩薩
行。雖行七覺支而分別佛之智慧,是菩薩行。雖行八正道而樂行無量佛
道,是菩薩行。雖行止觀助道之法而不畢竟墮於寂滅,是菩薩行。』

1272
菩薩雖然行持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為救度眾生
畢竟無遠離身體、感受、心思、諸法,這才是菩薩行。菩薩雖然行持已
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的四正勤,始終
不捨去身心的精進,這才是菩薩行。菩薩雖然行持願欲、精勤、憶念、
慧觀的四如意足,而能證得自由自在的神通力,這才是菩薩行。菩薩雖
然行持信心、精進、憶念、禪定、智慧的五根,卻能分別眾生各種根性
與利鈍,這才是菩薩行。菩薩雖然行持信、進、念、定、慧的五力,又
樂於求證佛果的十種智力,這才是菩薩行。菩薩雖然行持選擇正法、精
進、喜悅、輕安、憶念、靜定、行捨的七覺分,又能分別佛的智慧超勝
二乘,這才是菩薩行。菩薩雖然行持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
、正精進、正念、正定的八正道,又樂於行持無量成佛之道,這才是菩
薩行。菩薩雖然行持止觀用智慧觀照實相,這是幫助證悟聖道的妙法,
但為救度眾生畢竟不墮入小乘的寂滅空性中,這才是菩薩行。

1273
三十七道品一般說是小乘所修法,其實這不是小乘所獨有的,如大乘般
若經的摩訶衍品,就是專說三十七道品,可見這是大小乘共修的法門,
雖然說是共修的,但是所得的結果不同。

1274
經文:『
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是菩薩行。雖現聲聞辟支佛威
儀,而不捨佛法,是菩薩行。雖隨諸法究竟淨相,而隨所應為現其身,
是菩薩行。雖觀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土,是菩薩行。雖
得佛道,轉於法輪,入於涅槃,而不捨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

1275
菩薩雖然行持以智慧觀照諸法本空不生不滅,又勤修福德來莊嚴自己的
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來莊嚴自己的身體,這才是菩薩行。菩薩雖然外
表現出聲聞僧寶或者現出辟支佛的威儀,但內心不捨去上求佛道下化眾
生的大乘佛法,這就是菩薩行。菩薩雖然隨順諸法究竟清淨實相,但又
能隨順各類眾生,示現同類的身形去救度眾生,這就是菩薩行。菩薩雖
然用智慧觀看諸佛國土,都是永痡I靜如如真空,卻能現出各種清淨莊
嚴的佛國接引眾生,這就是菩薩行。菩薩雖然證得佛道,轉大法輪,證
入涅槃,而不捨去菩薩入世救度眾生之道,這就是菩薩行。

1276
觀諸法不生不滅,以證得無生法忍,這也是大小乘所共修的,但小乘觀
諸法不生不滅,即離一切相,不再有所求;可是大乘菩薩雖觀諸法不生
不滅,通達諸法無自性空,仍然能以相好莊嚴其身,菩薩證空不偏空,
從空出假,廣行六度,修集無量無邊的福德,是名菩薩道。

1277
佛陀盡未來劫救度眾生,永遠不捨菩薩道,是佛陀真正的精神。因為諸
佛發心,志願不在成佛,是志願行菩薩道,度化一切眾生,假定菩薩急
於成佛而入涅槃,不但無資格稱為菩薩行,也不可能成佛,所以不捨菩
薩道,在菩薩的立場說,是神聖極為重要的。

1278
本段經文是描寫菩薩行不同凡夫,不同小乘,顯示出菩薩修行的特色。
如明知一切法空,而修相好莊嚴;明知國土如空,而修國土莊嚴;明知
眾生本空,仍然利益眾生;如此不落凡夫,不落小乘的情執,才是真正
的菩薩行。

1279
經文:『說是語時,文殊師利所將大眾,其中八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心。』

1280
二位大菩薩共談微妙佛法,所以能激發這班的天子發菩提心。因為維摩
居士所顯示的菩薩正道,不是對文殊菩薩說的,是直接間接給與大眾聽
的,所以能得到這麼多的天人眾聞法得益。

1281
不思議品第六

1282
維摩居士助佛宣化,所要發揚的核心論題,就是本經所說的不可思議解
脫。本品內容有三大不可思議:第一境界不可思議,第二智慧不可思議
,第三言教不可思議,這三大不可思議又是互相關聯。

1283
法華經云:「如來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

1284
古德云:「據能化為言,由境發智,因智說教,欲令所化之流,藉教悟
理,因理發智,故此三門,義無不攝。」

1285
佛的智慧、境界、言教皆不可思議,所以名為不思議品,不但本品是不
可思議,全經也是不可思議,所以鳩摩羅什門下,說明本經從第一品至
最後一品,皆是不可思議。

1286
經文:『
爾時,舍利弗見此室中無有床座,作是念:斯諸菩薩大弟子眾,當於何
坐?長者維摩詰知其意,語舍利弗言:「云何?仁者為法來耶?為床座
耶?」舍利弗言:「我為法來,非為床座。」』

1287
舍利弗是內秘菩薩行的大聲聞弟子,為了引起維摩大士發揮甚深空義與
大乘精神,特別動用這樣的疑問,假定不是舍利弗動用疑問,維摩詰焉
能藉機顯示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所以我輩弟子在此,不應該對舍利弗生
起傲慢心。

1288
佛弟子進入寺院中,應該純粹是為佛法而來,為了生脫死,為證成菩提
而來,其動機才純潔,宗教價值才會提高,個人才會有大功德;如果到
佛寺,講究住食是否舒適合意!批評人我是非,招待是否殷勤週到!如
此一來,就不合參訪聞法之義。

1289
經文:『
維摩詰言:「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貪軀命,何況床座?夫求法者
,非有色、受、想、行、識之求,非有界、入之求,非有欲、色、無色
之求。』

1290
佛法的真價值,超過肉體生命,如果能從佛法中,充實自己身心的功德
,使人格漸漸清淨昇華,只求法身慧命增長,不惜肉體生命毀壞,是名
為法忘軀。

1291
古德云:「朝聞道,夕死可矣!」

1292
十方三世諸佛往劫因地,歷代菩薩、祖師、聖僧,為證悟本來面目,真
參實修,一一捨身求法,連生命不顧,只為出世第一義,其精神是何等
的神聖!何等尊嚴!

1293
求法不在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中求,也不在三界中求,唯有證悟法性
本空才是如法求法。

1294
經文:『
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夫求法,無
見苦求,無斷集求,無造盡證,修道之求。所以者何?法無戲論。若言
我當見苦、斷集、證滅、修道,是則戲論,非求法也。』

1295
喂!舍利弗尊者啊!求學佛法的人,對三寶心不執著佛求,心不執著法
求,心不執著僧眾求。求學佛法的人,對四聖諦雖然了知世間是苦,但
是心不執見有真實的苦可求學;雖然斷除能集感苦果的煩惱業障,但是
心內無執著斷除煩惱業障而求學;雖然已修學佛道,對起惑造業已斷盡
而證得涅槃境界,但是心內無執著有真實的修學佛道,與證入涅槃的聖
境之求。為什麼呢?因為真實的佛法無戲論,如果心內起執著心說:我
應該了見世間是苦,應當斷除會集感苦果的煩惱業障,應該證涅槃的聖
境,應該修學聖道,用這種執著心修學四聖諦便是戲論,不是求證真實
的佛法啊!

1296
學佛之人,首先應該歸依三寶,因為三寶是苦海的舟航,無有舟航,無
法出離苦海,當你渡河之時,需要用舟筏,到了彼岸,舟筏就用不著,
所以不可不求,但又不可著心而求;三寶本體空無自性,無求而求,求
而無求,亦復如是!

1297
學佛之人,如果不能體達四聖諦的最高理性就是諸法的空寂性,卻在四
聖諦的事相之上,執著各各有實在自性,又對四聖諦之理性,看作各別
不融,那就成為戲論,與諸法本來面目相違背。

1298
經文:『
唯!舍利弗!法名寂滅,若行生滅,是求生滅,非求法也。法名無染,
若染於法乃至涅槃,是則染著,非求法也。法無行處,若行於法,是則
行處,非求法也。法無取捨,若取捨法,是則取捨,非求法也。法無處
所,若著處所,是則著處,非求法也。法名無相,若隨相識,是則求相
,非求法也。法不可住,若住於法,是則住法,非求法也。法不可見、
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
法名無為,若行有為,是求有為,非求法也。』

1299
不但有為不是行者所應求的,就是無為亦非無為,若以為有個實在無為
可得,同樣是大錯特錯,畢竟有為無為空無自性,皆是假名施設故。

1300
解深密經云:「是中有為,非有為非無為;無為,亦非無為非有為。」

1301
經文:『
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於一切法應無所求,說是語時,五百天子,於
諸法中得法眼淨。』

1302
於諸法中得法眼淨;法是真理,眼是智慧,以智慧通達真理,即得法眼
淨。小乘開悟得法眼淨,是證初果;大乘得法眼淨,是證得初地境界,
修行人達到心境一如的階段,有時只聽一兩句佛法,當下即可恍然大悟
,這是由平常累積深厚的工夫所致,不是平常人所能做得到的。

1303
經文:『
爾時,長者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仁者遊於無量千萬億阿僧祗國,何等
佛土有好上妙功德成就師子之座?文殊師利言:「居士!東方度三十六
琲e沙國,有世界名須彌相,其佛號須彌燈王,今現在。彼佛身長八萬
四千由旬,其師子座高八萬四千由旬,嚴飾第一。」』

1304
經文:『
於是長者維摩詰現神通力,即時彼佛遣三萬二千師子之座,高廣嚴淨,
來入維摩詰室。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見。其室
廣博,悉皆包容三萬二千師子座無所妨礙;於毗耶離城及閻浮提、四天
下,亦不迫迮,悉見如故。』

1305
經文:『
爾時,維摩詰語文殊師利:「就師子座!與諸菩薩上人俱坐,當自立身
如彼座像。」其得神通菩薩,即自變形為四萬二千由旬,坐師子座。諸
新發意菩薩及大弟子,皆不能昇。爾時,維摩詰語舍利弗:「就師子座
!」舍利弗言:「居士!此座高廣,吾不能昇。」維摩詰言:「唯!舍
利弗!為須彌燈王如來作禮,乃可得坐。」於是新發意菩薩及大弟子,
即為須彌燈王如來作禮,便得坐師子座。』

1306
有神通的聲聞聖者所以不能昇座,是維摩詰的神力所制伏,使令眾生了
知大小乘的優劣是這樣懸殊;無神通的初發心菩薩所以不能昇座,是啟
示諸佛菩薩的功德寶座,若是無功德的行人是無法登座而坐的。

1307
經文:『
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容受此高廣之座,於毗耶離
城無所妨礙,又於閻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諸天、龍王、鬼神宮殿亦
不迫迮。』

1308
經文:『
維摩詰言:「唯!舍利弗!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

1309
依法相宗而論,在八地以上的法身大士,住在不退轉無上菩提的智慧、
功德,才具有這種不可思議的解脫法門。』

1310
經文:『
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滅,須彌山王本相
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諸天不覺不知己之所入,唯應度者乃見須彌入芥
子中,是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嬈魚、鱉、
黿、鼉水性之屬,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諸龍、鬼神、阿修羅等不覺不知
己之所入,於此眾生亦無所嬈。』

1311
須彌山王如果有實在自性,決定這麼大,芥子有實在自性,決定這麼小
,當然無辦法使須彌納入芥子中,因為彼此都是有實體性,互相障礙不
能相容。佛法說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如幻如化,空性平等,大小都是
無自性,大與小只是因緣和合如此,大不離小,小不離大,大小不相離
,畢竟空性平等不二,所以能一切無礙,使須彌山王納入芥子之中。

1312
從世法上推論:人的兩眼只是一寸上下,但外在山河大地,以及形形色
色,全部能收入眼內,又如一面明鏡,可以照見世間的萬物,萬物宛然
現於鏡內,萬物不見減少,明鏡未見增大。當知法法相攝,重重無盡,
無障無礙,亦復如是!

1313
經文:『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斷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輪,著右
手中,擲過琩F世界之外,其中眾生不覺不知己之所往;又復還置本處
,都不使人有往來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

1314
我們所住的這個地球,始終都是不停在自轉,可是生存在這地球上的我
輩,也是從來無感覺地球在運轉。又如大缸之上的螞蟻,吾人將大缸搬
走,螞蟻也無感覺有來去。

1315
佛菩薩神通具足,無有欠缺,妙用自在;凡夫與聲聞見聞此狀,內心感
覺疑惑與好奇;如果人人同證諸法畢竟空,當下神通妙用無求自得,與
諸佛正等無異。

1316
經文:『
又,舍利弗!或有眾生樂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薩即演七日以為一劫,令
彼眾生謂之一劫;或有眾生不樂久住而可度者,菩薩即促一劫以為七日
,令彼眾生謂之七日。』

1317
菩薩之所以能將一劫與七日長短互攝無礙,是通達時間的實在性不可得
,不過是假名安立而已!

1318
古德云:「處夢謂經年,寤乃須臾頃。」

1319
開悟聖僧云「山上方七日,人間幾千年。」

1320
凡夫小乘不能將時間縮短延長,原因在認為時間有實在性,不能了達它
的虛幻不實。菩薩能做到時間縮短延長,就是了悟時間無實性,不再受
時間的局限。雖然促一劫為七日而一劫宛然,雖延七日為一劫而七日如
故,所以謂之不可思議。

1321
經文:『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一切佛土嚴飾之事集在
一國,示於眾生。』

1322
阿彌陀佛在因地曾經做過國王,得聞世自在王佛說法,因此捨棄王位出
家,法名法藏比丘,得到世自在王佛,為他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
法藏比丘乃將各個淨土的特點攝取過來,發願莊嚴一個更完善的極樂國
土,以接引無邊世界的眾生來生其國,到了種種功德圓滿完成時,極樂
世界當下誕生。

1323
經文:『
又,菩薩以一切佛土眾生,置之右掌,飛到十方N示一切而不動本處。』

1324
經文:『
又,舍利弗!十方眾生供養諸佛之具,菩薩於一毛孔皆令得見;又十方
國土所有日月星宿,於一毛孔普使見之。』

******1325
菩薩悟入一切法空性,一切都在佛菩薩身上毛孔中現,大中有小,小中
有大,重重無盡,唯佛最為究竟圓滿,但到八地以上的大菩薩,也能使
眾生清楚的見到這種境界。

1326
經文:『
又舍利弗!十方世界所有諸風,菩薩悉能吸著口中而身無損,外諸樹木
亦不摧折。又十方世界劫盡燒時,以一切火內於腹中,火事如故而不為
害。』

1327
經文:『
又於下方過琲e沙等諸佛世界,取一佛土舉著上方,過琲e沙無數世界
,如持針鋒舉一棗葉而無所嬈。』

1328
經文:『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能以神通現作佛身,或現辟支佛身,或
現聲聞身,或現帝釋身,或現梵王身,或現世主身,或現轉輪聖王身。』

1329
初地以上的聖者菩薩,雖然尚未得到究竟成佛,但己經有得到佛的氣氛
,所以能百界現身,分身作佛,分身作佛尚且可能,現其他聲聞辟支佛
等身,自然更加沒有問題。但是這不是神通力所變現,是由功德果報所
使然。

1330
觀音讚偈:
觀音菩薩妙難酬 清淨莊嚴累劫修
三十二應N塵剎 百千萬劫化閻浮
瓶中甘露常時灑 手內楊柳不計秋
千處祈求千處現 苦海常作度人舟

1331
經文:『
又十方世界所有眾聲,上中下音,皆能變之令作佛聲,演出無常,苦、
空、無我之音;及十方諸佛所說種種之法,皆於其中普令得聞。』

1332
菩薩度眾生有二種方便:一.現身說法。二.以神通力令萬物之聲,變
成諸佛法音。

1333
經文:『
舍利弗!我今略說菩薩不可思議解脫之力,若廣說者,窮劫不盡。是時
大迦葉聞說菩薩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歎未曾有。謂舍利弗:「譬如有人
於盲者前現眾色像,非彼所見,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不能解
了,為若此也。智者聞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為
永絕其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皆應
號泣;聲震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菩薩應大欣慶,頂受此法。若有菩薩信
解不可思議解脫法門者,一切魔眾無如之何!』

1334
本經有二位聖者:一是每代表一事就被諷刺,被取消身份的舍利弗。
二.是常站在聲聞的立場,說聲聞的缺陷,令迴小向大讚歎菩薩殊勝的
大迦葉,在大乘法門中,這兩位這樣做,無非是為助佛宣化,發揚大乘
法門,因此方便示現的,目的在使得已經發大心的不致於退心,未發大
心的因此發起大心來,原來是小乘的,也由此可改變志向求無上佛道。

1335
聲聞之人為何不能發菩提心呢?依法的意義說:聲聞已斷除三毒煩惱,
慈悲心極薄弱,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對度眾生大事更無意向,所以
不能發心。在法華經以前,很多經典都表現了這種觀念,往往學了小乘法
門,無法再納受大乘教義。

1336
經文:『
大迦葉說此語時,三萬二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維
摩詰語大迦葉:「仁者!十方無量阿僧祗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
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故,教化眾生,現作魔王。』

1337
在佛經堙A特別是大乘佛法中,說明很多魔王與外道首領,都是菩薩示
現,去引導魔界外道向上、向善、向正道、向解脫,究竟成就佛道。

1338
經文:『
又,迦葉!十方無量菩薩,或有人從乞手、足、耳、鼻、頭、目、髓、
腦、血、肉、皮、骨、聚落、城邑、妻子、奴婢、象、馬、車、乘、金
、銀、琉璃、硨磲、碼R、珊瑚、琥珀、真珠、珂貝、衣服、飲食,如
此乞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而往試之,令其堅固。所
以者何?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有威德力,故行逼迫,示諸眾生如是難
事。凡夫下劣無有力勢,不能如是逼迫菩薩。譬如龍象蹴踏,非驢所堪
。是名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智慧方便之門。』

1339
觀眾生品第七

1340
所謂觀眾生,就是運用真實智慧,透視眾生畢竟空無自性。度眾生而不
認識眾生,就不知眾生病源所在,不識眾生的病源,也就未達菩薩的病
,所以一定要善識眾生,才能如法救度眾生。

1341
經文:『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觀於眾生?」維摩詰言:「譬
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觀眾生為若此。如智者見水中月,如鏡中見其面
像,如熱時燄,如呼聲響,如空中雲,如水聚沬,如水上泡,如芭蕉堅
,如電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陰,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
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1342
經文:『
如無色界色,如焦縠芽,如須陀洹身見,如阿那含入胎,如阿羅漢三毒
,如得忍菩薩貪、恚、毀禁,如佛煩惱習,如盲者見色,如入滅盡定出
入息,如空中鳥跡,如石女兒,如化人煩惱,如夢所見已寤,如滅度者
受身,如無煙之火,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1343
大乘菩薩觀看眾生,皆是四大五蘊和合,幻有非有,非有而有,畢竟空
無自性,如此正見觀,通達眾生不可得,於生死中度如幻如化的不實眾
生。

1344
經文:『
文殊師利言:「若菩薩作是觀者,云何行慈?」維摩詰言:「菩薩作是
觀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即真實慈也」。』

1345
三種慈悲:一.眾生緣慈悲。 二.法緣慈悲。 三.無緣慈悲。

1346
眾生緣慈悲:是對一切眾生都視同父母兄妹眷屬,常起與樂拔苦之心,
這是凡夫與未斷煩惱的有學人所起的慈悲。

1347
法緣慈悲:是破除我相,已達我空,對眾生隨力隨意拔苦與樂,這是已
斷煩惱達於法空的三乘聖人所起的慈悲。

1348
無緣慈悲:是心無分別,普救一切,不但對一切人類拔苦與樂,擴展至六
道眾生,皆起憐愍愛護之心,這是諸佛所獨有的慈悲。

1349
度眾生無分別心,無對立性、無區域性、無時間性、以平等心度化眾生
,是諸佛所教化。

1350
大般若經云:『六度不可得、不得聲聞、不得獨覺、不得菩薩、不得如
來,何以故?於菩提道中,一切法皆不可得故。』

1351
經文:『
行寂滅慈,無所生故;行不熱慈,無煩惱故;行等之慈,等三世故;行
無諍慈,無所起故;行不二慈,內外不合故;行不壞慈,畢竟盡故;行
堅固慈,心無毀故;行清淨慈,諸法性淨故;行無邊慈,如虛空故。』

1352
菩薩應該實行寂靜滅除苦患的仁慈之心,因為了悟萬法體性無任何生起
;菩薩實行不熱惱的仁慈,所以內心已經無煩惱;菩薩實行平等無分別
的仁慈,因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空性平等無差別;菩薩實行無諍H
的仁慈,因為諸法本性空寂,人我無所起;菩薩實行同體不二的仁慈,
因為迷自己為內,迷眾生為外,妄想分別,以為我能行慈,眾生為我所
行慈,是故內外不相合;菩薩實行不敗壞諸法空性,世間法與諸煩惱皆
畢竟盡;菩薩實行堅固如如不動的仁慈,因為自性證得真空理無可毀壞
;菩薩實行清淨的仁慈,因為萬法體性本來清淨;菩薩實行廣大無邊的
仁慈,因為心內廣大如虛空一樣。

1353
菩薩行持慈悲願力度化眾生,心地寂滅,無所生;三毒淨化,無有煩惱
,貫串三世無礙度生,化消對立與眾生無諍,慈悲耐得考驗,非妄想意
識,行慈悲乃究竟清淨,無有雜染,行持慈悲廣闊無邊,如虛空。

1354
行等之慈,等三世故: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看來像有時間的劃分
,實在是超越時間性,無三世關係存在的,菩薩深達此理,行平等慈悲
於三世,過去雖然度化眾生無量琲e沙劫,但行持慈悲的一念心並未停
止,未來雖然還要度眾生經歷無量琲e沙劫,但是行持慈悲一念心決定
無休息,現在正在無量琲e沙界行慈度生,內心也從來無所厭倦,順從
依理,第三世故,名為行等之慈。

1355
經文:『
行阿羅漢慈,破結賊故;行菩薩慈,安眾生故;行如來慈,得如相故;
行佛之慈,覺眾生故;行自然慈,無因得故;行菩提慈,等一味故;行
無等慈,斷諸愛故;行大悲慈,導以大乘故;行無厭慈,觀空無我故。』

1356
行阿羅漢慈,破結賊故:實行阿羅漢的仁慈,因為心堹}除了結纏的煩
惱賊。

1357
行菩薩慈,安眾生故:實行菩薩的仁慈,因為志在救度眾生使令安樂。

1358
大般若經云:菩薩摩訶薩,住一切法自相空中,為度有情,入三三摩
地,大悲願力所引逼故,依此三定成熟有情。

1359
行如來慈,得如相故:實行如來的仁慈,因為心己證得真如實相。

1360
大般若經云:「一切善法,菩提分法,若聲聞法,若獨覺法,若菩薩法
,若如來法,如是一切,無不攝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1361
行佛之慈,覺眾生故:實行佛陀的仁慈,因為自己覺悟又去覺悟眾生。

1362
行自然慈,無因得故:實行本於自然如如體性的仁慈,因為如如體性不
經任何因緣而自得。

1363
行菩提慈,等一味故:實行菩提覺道的仁慈,因為所覺悟的聖道平等一
味。

1364
行無等慈,斷諸愛故:實行無可相等的仁慈,因為已經斷盡染愛煩惱。

1365
行大悲慈,導以大乘故:實行大慈悲心,導引眾生入於大乘佛道。

1366
行無厭慈,觀空無我故:實行無厭煩的仁慈心,觀諸法空無自性,法法
無我。

1367
大般若經云:『諸法性相,不可表示,不可分別,不可取著,不可造作
,一切有情,設能如實了達諸法皆如幻如化,應本已證無上菩薩,然由
有情於一切法,不通達諸法皆如幻如化,故於諸趣生死輪迴。』

1368
經文:『
行法施慈,無遺惜故;行持戒慈,化毀禁故;行忍辱慈,護彼我故;行
精進慈,荷負眾生故;行禪定慈,不受味故;行智慧慈,無不知時故;
行方便慈,一切示現故。』

1369
行法施慈,無遺惜故:實行用佛法布施救濟的仁慈,因為毫不遺留吝惜。

1370
行持戒慈,化毀禁故:菩薩行持戒律的仁慈,能感化毀犯禁戒的人。

1371
行忍辱慈,護彼我故:菩薩行持忍辱的仁慈,能保護他人與自我的平安。

1372
行精進慈,荷負眾生故:菩薩行持勇猛精進的仁慈,能荷擔負責救度眾
生的重任。

1373
行禪定慈,不受味故:菩薩行持禪定的仁慈,心不因受禪悅法味而貪著。

1374
行智慧慈,無不知時故:菩薩行持般若智慧的仁慈,因為講說佛法救度
眾生,無不明白時節因緣。

1375
行方便慈,一切示現故:菩薩行持方便度生的仁慈,任何一切悲願利生
皆是權巧示現。

1376
經文:『
行無隱慈,直心清淨故;行深心慈,無雜行故;行無誑慈,不虛假故;行
安樂慈,令得佛樂故;菩薩之慈,為若此也。』

1377
行無隱慈,直心清淨故:菩薩行持無隱瞞的仁慈,正直的心清淨無包藏
污垢。

1378
行深心慈,無雜行故:菩薩行持深固道心的仁慈,專心純一無雜亂的心
行。

1379
行無誑慈,不虛假故:菩薩行持無欺誑的仁慈,內心無虛假。

1380
行安樂慈,令得佛樂故:菩薩行持但願眾生安樂的仁慈,最終使令證得
佛果的永琝挺痋C菩薩所修的仁慈,就像這樣啊!

1381
經文:『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悲?」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
一切眾生共之。」』

1382
菩薩通達三輪體空,不著所做的功德相,以此功德迴向一切眾生,與諸
眾生共有共證,是為菩薩所行之悲愍心。

1383
經文:『何謂為喜?答曰:「有所饒益,歡喜無悔。」』

1384
菩薩心地解脫,見眾生為善做功德,心媕H喜讚歎,歡心無悔,是為菩
薩所行的喜心。

1385
經文:『
何謂為捨?答曰:「所作福祐,無所希望。」』

1386
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是菩薩所行的利生大行,能使眾生得到實際的利
益,與小乘所行四無量心有著天淵之別。因此,小乘四無量心,不得稱
為大慈大悲大喜大捨。

1387
經文:『
文殊師利又問:「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維摩詰言:「菩薩於生
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文殊師利又問:「菩薩欲依如來功德之
力,當於何住?」答曰:「菩薩欲依如來功德力者,當住度脫一切眾生
。」又問:「欲度眾生,當何所除?」答曰:「欲度眾生,除其煩惱。
」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答曰:「當行正念。」又問:「云
何行於正念?」答曰:「當行不生不滅。」又問:「何法不生?何法不
滅?」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滅。」』

1388
如來的功德力,是以度眾生而來,菩薩能將一念心安住在度脫眾生上面
,就與佛心相契合,佛也就以功德力加被菩薩,佛以大慈悲心為自體,
大慈悲心究竟圓滿成就,當下就是佛。菩薩學習如來以大悲心度化眾生
,參加入佛的境界,就能被佛功德力所攝受,成為如來眷屬,於生死中
自然無所怖畏。

1389
經文:『
又問:「善、不善孰為本?」答曰:「身為本。」又問:「身孰為本?
」答曰:「欲貪為本。」又問:「欲貪孰為本?」答曰:「虛妄分別為
本。」又問:「虛妄分別孰為本?」答曰:「顛倒想為本。」又問:「
顛倒想孰為本?」答曰:「無住為本。」又問:「無住孰為本?」答曰
:「無住則無本。」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1390
無住則無本,可分開來說:
一.無住無明無本,無明依法性、法性即無明,兩者是無二無別,那
堨i以以性還依性?所以說無明無住無本。
二.無住空性無本,諸法既然是畢竟空寂,窮源徹底只是空性,此空性
亦不可得,是為空性無住無本。

1391
假定對空性無住有所迷惑的話,當下三界六道紛然而有,世間一切諸法
,無立自立;假定對空性有所正覺的話,無始無明當下返本還源,契真
成聖,出世聖者次第出現,出世間一切諸法、無立自立。

1392
金剛三昧經云:「如來所說法,悉從於無住,我從無住處,是處禮如來
。」

1393
中觀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

1394
空性為一切善法本,無明為一切不善本,於此更無元本,故曰:從無住
本立一切法,行者若能觀諸法無住,不可得,即能破除一切虛妄分別顛
倒見,而得生死解脫。

1395
經文:『
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天人聞所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
薩,大弟子上。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一切弟子神
力去華,不能令去。』

1396
天女散華供養,表示對法的尊重與對人的恭敬。

1397
聲聞內心有染,所以華飄著身無以遣除;菩薩內心無染,所以華飄著身
即落於地。乃啟示大小乘的優劣懸殊,特別顯示華墮不墮的差別。

1398
經文:『
爾時,天問舍利弗:「何故去華?」答曰:「此華不如法,是以去之。
」天曰:「勿謂此華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華無所分別,仁者自生分
別想耳。若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為不如法,若無所分別是則如法。』

1399
社會有風俗習慣,國家有法律制度,佛教也有戒律,為了避免譏嫌,仍
然須要守持戒律。本經契合法性而說:天女代表大乘菩薩,舍利弗代表
小乘羅漢,所以天女批評小乘不如法。嚴格說來,不見有華,不見有己
,不見有佛,不見有戒,才是真正如法。

1400
經文:『
觀諸菩薩華不著者,已斷一切分別想故。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如
是弟子畏生死故,色、聲、香、味、觸得其便也。已離畏者,一切五欲
無能為也。結習未盡,華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也。』

有亂碼*****1401
經文:『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脫
。」舍利弗言:「止此久耶?」天曰:「耆年解脫,亦何如久?」舍利
弗默然不答。天曰:「如何耆舊,大智而默?」答曰:「解脫者無所言
說,故吾於是不知所云。」天曰:「言說文字皆解脫相,所以者何?解
脫者,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文字亦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是故
舍利弗!無離文字說解脫相也。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是解脫相。』

1402
六十叫做耆,耆老就是年老的上座,在此是稱呼舍利弗。

1403
解脫相當下也就是一切法,文字言說是一切法之一,怎可離文字言說另
求解脫相?即世間而出世,即生死而涅槃,即煩惱而菩提,法性本來就
是解脫。小乘要離一切有為法說解脫,大乘菩薩證悟有為法當下空性,
不離有為而見無為,當然不及菩薩境界的高超。

1404
開悟聖僧云:「因言顯道,道顯遣言;言若不遣,因言障道。」

1405
經文:『
舍利弗言:「不復以離淫、怒、癡為解脫乎?」天曰:「佛為增上慢人
說離淫、怒、癡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淫、怒、癡性即是
解脫。」』

1406
從法性本性畢竟空寂說,無明實性即是智慧,我見即是佛性,一切有為
無為,生死涅槃都是平等,皆不離解脫,才是不可思議解脫。通達淫、
怒、癡的本性即是空性,無所謂好壞,由法性平等無二,不斷煩惱即是
菩提。

1407
佛經云:「凡夫未成佛,菩提為煩惱;凡夫若成佛時,煩惱即菩提。」

1408
經文:『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為證,辯乃如是?」
天曰:「我無得、無證,故辯如是。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證者,則於
佛法為增上慢。』

1409
法法畢竟空,諸法法性平等,無能證所證,能得所得的差別;假定有得
有證,當下有所執著,就有所障礙,那堨i以再作無礙之辯。

1410
經文:『
舍利弗問天:「汝於三乘為何志求?」天曰:「以聲聞法化眾生,故我
為聲聞,以因緣法化眾生故我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眾生故我為大乘
。舍利弗!如人入瞻蔔林,唯N瞻蔔,不N餘香。如是若入此室,但聞
佛功德之香,不樂聞聲聞、辟支佛功德香也。舍利弗!其有釋、梵、四
天王、諸天、龍、鬼、神等入此室者,聞斯上人講說正法,皆樂佛功德
之香,發心而出。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聞說聲聞、辟支佛
法,但聞菩薩大慈大悲,不可思議諸佛之法。』

1411
維摩丈室之中,具有三乘法、五乘法,但以大乘菩薩法與佛功德為主,
在此室中,人人願聞佛的大法,不樂聞二乘法,因為佛的功德香,極為
究竟圓滿,超勝餘乘所有功德之香,並能轉化餘乘為佛乘,使一切行人
俱修佛乘,不復更修餘乘。

1412
法華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
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說佛智慧故。」

1413
法華經云:「自證無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我
則墮慳貪。」

1414
經文:『
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何等為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
晝夜無異,不以日月所照為明,是為一未曾有難得之法。』

1415
維摩詰本身是一位法身大士,甚至是古佛再來,所居住丈室就是清淨世
界,也就是淨土。

1416
見淨土有二法:一.自己修行而見。 二.佛菩薩加被而見。

1417
經文:『
此室入者,不為諸垢之所惱也,是為二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有釋、
梵、四天王、他方菩薩來會不絕,是為三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說
六波羅密,不退轉法,是為四未曾有難得之法。』

1418
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並不是煩惱斷盡才去的,是帶業往生,其實是帶煩
惱往生。念佛只要得到彌陀攝受,眾生願與佛願相應,當下即可往生極
樂。到了極樂淨土,經常在佛菩薩的光明照耀之下,煩惱根本沒辦法起
來活動。

1419
維摩詰居士是古佛示現,來來往往都是佛菩薩,不是普通泛泛之輩,不
是大菩薩,就是大護法,或者是社會上的名流士紳之輩;依世間法而說
,一個德行差,智慧缺乏,家境又極貧困的人,那麼有身份、有地位的
人欲登門造訪,甚為希有難得。正如一個善根不具足,智慧不通,煩惱
多的人,無法與善知識來往一樣。

有亂碼*********1420
經文:『
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樂,絃出無量法化之聲,是為五未曾有難得之法。
此室有四大藏,眾寶積滿,周窮濟乏,求得無盡,是為六未曾有難得之
法。』

1421
經文:『
此室,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阿□佛、寶德、寶炎、寶月、寶嚴、難
勝、師子響、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無量諸佛,是上人念時即皆為來,
廣說諸佛秘要法藏,說已還去,是為七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一切諸
天嚴飾宮殿,諸佛淨土皆於中現,是為八未曾有難得之法。舍利弗!此
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誰有見斯不思議事而復樂於聲聞法乎?』

1422
十方諸佛常來集會,是約正報說;十方諸佛淨土顯現,是約依報說,維
摩丈室雖小,而諸天宮殿與佛淨土皆於此中顯現,可以證明此室即是淨
土。

1423
經文:『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轉女身?」天曰:「我從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
不可得,當何所轉?譬如幻師化作幻女,若有人問何以不轉女身,是人
為正問不?」舍利弗言:「不也,幻無定相,當何所轉?」天曰:「一
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定相,云何乃問不轉女身?」』

1424
經文:『
即時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問言:
「何以不轉女身?」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何轉而變為女
身?」天曰:「舍利弗!若能轉此女身,則一切女人亦當能轉。如舍利
弗非女而現女身,一切女人亦復如是,雖現女身而非女也。是故佛說:
一切諸法非男非女。』

1425
假定舍利弗的男身是有決定性的,天女不論有怎樣大的神通力,亦沒有
辦法令其轉為女子,相對的,女身如果有決定性的,想要轉女成男,也
是不可能的,可見男女都是空無自性,皆是因緣和合,如幻如化。眾生
在生死輪迴中轉來轉去,有時成男,有時成女,一一無非是業力因緣和
合。

1426
經文:『
即時天女還攝神力,舍利弗身還復如故。天問舍利弗:「女身色相,令何
所在?」舍利弗言:「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天曰:「一切諸法亦
復如是,無在無不在。夫無在無不在者,佛所說也。」』

1427
本段經文本意說明男無男相,女無女相,一切諸法,緣起和合,如幻如
化,起沒有一個真真實實的生起,滅沒有一個真真實實的滅去,一切法
不生不滅,法法如此如此,無在無不在。

1428
中觀論云:「雖空亦不斷,雖有亦非常;業果報不失,是為佛所說。」

1429
經文:『
舍利弗問天:「汝於此沒,當生何所?」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
。」曰:「佛化所生,非沒生也。」天曰:「眾生猶然,無沒生也。」』

1430
天女是法身大士,證法界性,N於法界,隨緣起滅,無有定處,隨方化
生。

1431
文殊菩薩讚偈:
文殊菩薩德難量 久成龍種上法王
因憐眾生迷自性 特輔釋迦振玄綱
為七佛師體莫測 作菩薩母用無方
常住寂光應眾感 萬川一月影咸彰

1432
開悟聖僧云:「娑婆極苦無人曉,輪迴何日了,浮萍水上飄,業因業報
無止息,阿彌陀佛,宿有無邊誓,觀見眾生,苦海常漂溺,垂手殷勤,
特駕慈航濟,普載眾生,同赴蓮池會。」

1433
經文:『
舍利弗問天:「汝久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天曰:「如舍利弗
還為凡夫,我乃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言:「我作凡夫,
無有是處。」天曰:「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是處。所以者何
?菩提無住處,是故無有得者。」』

1434
所謂證成正覺,得無上菩提,是順應世俗名言文字的流布。

1435
般若心經云:「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菩提空性、無相貌、無住處、不可得,無得而得、無證而證。

1436
經文:『
舍利弗言:「今諸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當得如琲e沙,皆
謂何乎?」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
今。」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羅漢道耶?」曰:「無所得故而得。」
天曰:「諸佛、菩薩亦復如是,無所得故而得。」』

1437
舍利弗所表現的是隨世俗相,直從凡夫、小乘的毛病說起;天女是約菩
薩證悟法性畢竟空寂的境界答覆。

1438
經文:『爾時,維摩詰語舍利弗:「是天女已曾供養九十二億諸佛,已
能遊戲菩薩神通,所願具足,得無生忍,住不退轉,以本願故,隨意能
現,教化眾生。』

1439
菩薩雖然發一切願,但根本大願是為度眾生,最後成就佛道,菩薩一切
皆以利生為本,以大悲心而發菩提心,可見大悲心當下為菩提心的根本。

1440
梵網經云:「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發菩提心,念念不去心
,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

1441
佛道品第八

1442
觀眾生品說明眾生即非眾生,是發揮人空的究竟之理,佛道品,說明通達
佛道的道路,是發揮法空的究竟之理。唯有體悟我法皆空,才是真正的
走上無上佛道,度化眾生所行的菩薩道是因,最後一剎那成佛是果,果
是從因而來的,無因即無果。佛法一切的安立,絕對離開不了因果,離
開因果一切法不得成立。

1443
經文:『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通達佛道?」維摩詰言:「若菩
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又問:「云何菩薩行於非道?」答曰:
「若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惱恚至於地獄無諸罪垢,至於畜生無有無明、憍
、慢等過,至於餓鬼而具足功德;行色、無色界道不以為勝。」』

1444
不但正道可以通達佛法,就是非道也可以通達佛法,本經所說特別重
在行持於非道;非道者,是與佛道相反的道法,偏差崎嶇,障礙重重,
不成道路的道。至於正道,如六度四攝,發菩提心,證般若慧等,正科
法門入道法也!非道雖然可以通達佛道,但是不是人人所能行的,不可
思議的菩薩佛道,是安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所行。

1445
菩薩畏因,一心向佛道,不敢為非作歹,但為了感化不畏苦因的眾生,
故意做成敗壞的樣子,特別專在非道上行,受苦報給眾生看,使眾生明
白有如是因,有如是果,提高自己的警覺,不敢再作非法之事,漸漸退
出惡道,慢慢通達佛道。可見菩薩行於非道,是為眾生的通達佛道而行
,也就是菩薩有慧有方便的最高表現,本經的宗旨可說完全不離本意。

1446
部份的眾生聽聞菩薩說法,不肯信受,一定要見了現實的果報方能信受
,所以菩薩以方便行於非道,令眾生出三惡道而悔過循善,使眾生自然
而然的效法菩薩行之道。

1447
經文:『示行貪欲離諸染著,示行瞋恚於諸眾生無有恚礙,示行愚癡而
以智慧調伏其心。』

1448
諸法無行經云:「貪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

1449
經文:『
示行慳貪而捨內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毀禁而安住淨戒,乃至小罪猶
懷大懼;示行瞋恚而常慈忍,示行解怠而勤修功德,示行亂意而常念定
,示行愚癡而通達世間。出世間慧,示行諂偽而善方便隨諸經義,示行
憍慢而於眾生猶如橋樑,示行諸煩惱而心常清淨,示入於魔而順佛智慧
,不隨他教。』

1450
經文:『
示入聲聞而為眾生說未聞法,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眾生;示入
貧窮而有寶手功德無量,示入形殘而具諸相好以自莊嚴,示入下賤而生
佛種姓中具諸功德,示入羸劣醜陋而得那羅延身,一切眾生之所樂見,
示入老病而永斷病根,超越死畏。』

1451
經文:『
示有資生而硤[無常,寶無所貪,示有妻妾綵女而常遠離五欲淤泥,現
於訥鈍而成就辯才,總持無失,示入邪濟而以正濟度諸眾生,現N入諸
道而斷其因緣,現於涅槃而不斷生死。文殊師利!菩薩能如是行於非道
,是為通達佛道。』

1452
經文:『
於是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何等為如來種?」文殊師利言:「有身為種
,無明、有愛為種,貪、恚、癡為種,四顛倒為種,五蓋為種,六入為
種,七識處為種,八邪法為種,九惱處為種,十不善道為種。以要言之
,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為佛種。』

1453
七識處為如來種:識是心的認識活動,但活動的心識,有其所依著處,
其所依著處有七,名為七識處。欲界的人天著處,色界的初禪天、二禪
、三禪為三種所著處,無色界的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為三所
著處。七識處,又名七識住,識所樂住,識雖住在這七個地方,還尚未
破除煩惱,但煩惱即菩提,所以為如來種。

1454
九惱處為如來種:惱處,是瞋恚惱怒的地方,如愛我怨家、憎我知識、
惱我己身,乘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共成九種惱怒處。

1455
愛我怨家:你不應該愛他而愛他,似乎有意與我過不去,所以令我生惱。

1456
憎我知識:我之知識親人,你不應該憎他而憎他,好像有意令我難堪,
所以使我生惱。

1457
惱我己身:對我自己,本不應該惱害而惱害,好像故意令我忿怒,所以
使我生惱。

1458
為什麼偏取煩惱為佛種?因為二乘斷於煩惱,不能發心作佛,所以在二
乘來說,就非佛種;但在大乘身心中,煩惱有一股推動力,有煩惱方能
發菩提心,所以煩惱為如來種。

1459
經文:『
曰:「何謂也?」答曰:「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
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植種於
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
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當知
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
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1460
小乘行者證得無為涅槃,不能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與生死絕緣
,焉能在生死中度生。

1461
三種羅漢:一.定性羅漢。二.不定性羅漢。三.迴小向大羅漢。

1462
大乘佛法,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蓮華出於污
泥而不染,其光明、聖潔、清淨、無染、超越,不失本來面目。大乘佛
法的精神亦復如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見無為涅槃不入正位,留惑
潤生,在煩惱污泥中,與生死滾成一團,與眾生打成一片,方有可能在
悲愍眾生中,生起佛法以度眾生,最後得證無上佛道。

1463
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如是法法空寂,入不二法門,是圓滿崇高佛
道的必經。

1464
本經云:「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
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1465
中國俗語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466
歷盡滄桑,吃過苦楚,經過大風大浪的人,容易覺悟。溫室內花朵,風
平浪靜,嬌生慣養,富麗堂皇,不容易覺悟。

1467
經文:『
爾時,大迦葉歎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說此語,誠如所言,塵
勞之儔為如來種。我等今者不復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
無間罪,猶如發意生於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發。譬如根敗之士,其於
五欲不能復利,如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中無所復益,永不志願。』

1468
小乘阿羅漢容易滿足而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
有。」

1469
大乘經云:「不怕墮入地獄,只怕落入小乘。」

1470
經文:『
是故文殊師利!凡夫於佛法有反覆,而聲聞無也。所以者何?凡夫聞佛
法,能起無上道心,不斷三寶。正使聲聞終身聞佛法、力、無畏等,永
不能發無上道意。』

1471
修行的當初發心很重要,一入小乘思想,難迴小向大;世間凡夫尚未學
佛,但一旦接觸大乘佛法,能順利發菩提,同證無上菩提的機會。

1472
三寶不斷者:發菩提心便是僧寶不斷,僧寶弘法便是法寶不斷,依法修
行得成佛道,是為佛寶不斷。

1473
本經與法華經,在思想上略為不同:本經站在小乘不能迴小向大的立場
,勸修學大乘的行者,寧可作惡墮地獄,也不可學小乘求自了,如果走
上小乘的解脫道,就永遠無成佛的希望。本經這種說法,是約一般聲聞
迴心趣向大乘的根機尚未成熟來說。法華經站在究竟一乘的立場上,闡
明一切眾生皆可成佛,所以先於小乘加以貶抑,開示小乘行者過去所行
也皆是菩薩道,佛陀在法華會上開權顯實,令已由小乘轉大乘的聲聞,
終於為之授記作佛。

1474
經文:『
爾時,會中有菩薩名普現色身,問維摩詰言:「居士父母、妻子、親戚
、眷屬、吏民、知識悉為是誰?奴婢、僮僕、象馬、車乘皆何所在?於
是維摩詰以偈答曰:「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
是生。法喜以為妻,慈悲心為女,善心誠實男,畢竟空寂舍。弟子眾塵
勞,隨意之所轉。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諸度法等侶,四攝為伎女
,歌詠誦法言,以此為音樂。』

1475
於眷屬中普現色身菩薩明明是以世間眷屬來發問,但是維摩居士卻以出
世眷屬來回答,這不能不說有維摩居士更深的意義,畢竟人人容易著眼
於世間的眷屬,是故以出世法答覆。

1476
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說明十方三世一
切諸佛無不是從般若智慧,方便法門出生、長大,乃至究竟成佛。故說
般若與方便等於菩薩的父母,無這一對父母,根本不可能有諸佛的出生。

1477
大般若經云:「不學般若波羅蜜多,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無有是處。」

1478
大般若經云:「般若波羅蜜多,普攝一切菩提分法,若聲聞法、若獨覺
法、若菩薩法、若如來法,皆具攝故。」

1479
畢竟空寂為舍:菩提心安住於畢竟空中,一切都與法性相應。比喻菩薩
安住於畢竟空中,不但不會受種種煩惱所擾,而且所修的一切功德不被
損失,所以畢竟空寂像世間的一座房屋。

1480
歌詠誦此言,以此為音樂:就是以佛法音聲作佛事時,用歌曲詠誦佛法
的金言,以此歌頌做為音樂以度眾生,並且讚美佛法的崇高偉大。

1481
戒定真香
戒定真香 焚起衝天上 弟子虔誠 爇在金爐放 頃刻紛紜

1482
經文:『
總持之園苑,無漏法林樹,覺意淨妙華,解脫智慧果。八解之浴池,定
水湛然滿,布以七淨華,浴此無垢人。象馬五通馳,大乘以為車,調御
以一心,遊於八正路。』

▲▲▲▲▲▲▲▲▲▲▲▲▲▲▲

1483
經文:
相具以嚴容,眾好飾其姿,慚愧之上服,深心為華鬘,富有七寶財,教
授以滋息,如所說修行,迴向為大利。四禪為床座,從於淨命生,多聞
增智慧,以為自覺音,甘露法之食,解脫味為漿,淨心以澡浴,戒品為
塗香,摧滅煩惱賊,勇健無能踰,降伏四種魔,勝旛建道場。

1484
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

1485
富有七寶財,教授以滋息,如所說修行,迴向為大利:菩薩所富有的七
寶財,就是信心、持戒、精進、多聞、施捨、定慧、慚愧的七種法寶,
或稱為七聖財,菩薩以此七法財教授眾生,眾生得大法益,滋生利息,
眾生如菩薩所說而修行,不佔自己獨有,一一迴向大菩提,或迴向一切
眾生。

1486
多聞增智慧,以為自覺音:佛子多聽聞如來正法,可以增長智慧,以此
聽聞正法所得之智慧,做為自覺之音。自覺是顯示自己的覺醒,不是別
人的喚醒,所以佛法特別重視自覺的神聖,也就是發出自性智慧的智光
,智體、智用、一一不出自發性。

1487
降伏四種魔:用高度般若智慧破除無明惑,不但煩惱賊應摧滅,同時能
降伏四種魔:一.煩惱魔。二.五陰魔。三.死魔。四.天魔。

1488
經文:『
雖知無起滅,示彼故有生,悉現諸國土,如日無不見。供養於十方,無
量億如來,諸佛及己身,無有分別想。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
修淨土,教化於群生。

1489
本無生滅的究竟真理,是不離於諸法的生滅事相,離開生滅事相到那
去找不生滅性?所以菩薩通達法空,但不礙於方便善巧,為了教化各類
眾生,於無生滅中現起生滅,所以說:示彼故有生。

1490
菩薩現身有兩種:
一.現有情身─如文殊師利現童子身,維摩詰現長者身,甚至現聲聞身
、辟支佛身等,皆以有情身示現。
二.現無情身─如現種種器世界,或現淨土或穢土等。

1491
經文:『
諸有眾生類,形聲及威儀,無畏力菩薩,一時能盡現。覺知眾魔事,而
示隨其行,以善方便智,隨意皆能現。或示老病死,成就諸群生,了知
如幻化,通達無有礙。或現劫盡燒,天地皆洞然,眾人有常想,照令知
無常。』

1492
魔事有很多,有外魔內魔,如在修禪定時,常見種種境界,內心貪著境
界,致使生理心理起了不正常的變化,走火入魔,一一走入邪途,是為
內心之魔。外魔者,如作好事卻有人來破壞障礙;當你要求上進之時,
有人令你退步,當知這就是魔。當你發菩提心之時,有人勸你修二乘行
;當你發厭離心欲出三界,有人勸你修人天行,這就是魔障;當你專心
一意修學佛法,別人勸你只要做一個好人就好,何必學佛修行呢?當知
這都是魔在障礙。

1493
經文:『
無數億眾生,俱來請菩薩,一時到其舍,化令向佛道。經書禁咒術,工
巧諸技藝,盡現行此事,饒益諸群生。世間眾道法,悉於中出家,因此
解人惑,而不墮邪見。或作日月天,梵王世界主,或時作地水,或復作
風火。』

1494
經文:『
劫中有疾疫,現作諸藥草,若有服之者,除病消眾毒。劫中有饑饉,現
身作飲食,先救彼饑渴,卻以法語人。劫中有刀兵,為之起慈悲,化彼
諸眾生,令住無諍地。』

1495
世界到了末劫,特別是在每一小劫,都有疾疫,饑饉、刀兵等災,此三
災降臨之際,人類眾生是受苦無量,菩薩特別出現以救護眾生,名之小
三災。

1496
劫在佛法中說,有大劫小劫之別,大劫有三,就是火水風的大三災,故
說為大,不但時間久,而且所壞的地方遼闊,譬如火燒初禪,水淹二禪
,風壞三禪。

1497
一小劫等於:人壽由最初的八萬四千歲起,每過一百年減少一歲,歲到
十歲止,人心向善,再由十歲起每過一百年增加一歲,增加到原來的八
萬四千歲止,如此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以數學方式來計算,一小劫等
於:(84000-10)*100*2=16798000年

1498
一大劫等於:16798000*20*4=1343840000年

1499
經文:『
若有大戰陣,立之以等力,菩薩現威勢,降伏使和安。一切國土中,諸
有地獄處,輒往到於彼,勉濟其苦惱。一切國土中,畜生相食噉,皆現
生於彼,為之作利益。示受於五欲,亦復現行禪,令魔心憒亂,不能得
其便。火中生蓮華,是可謂希有,在欲而行禪,希有亦如是。或現作淫
女,引諸好色者,先以欲瓛o,後令入佛智。』

1500
菩薩示現男女欲引導眾生,也可以以五欲引導眾生,譬如現在佛教中的
歌曲、話劇、電影,從美妙的聲色之欲,先吸引眾生,然後再以佛法度
化,令悟入佛的智慧,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1501
經文:『
或為邑中主,或作商人導,國師及大臣,以祐利眾生。諸有貧窮者,現
作無盡藏,因以勸導之,令發菩提心。我心憍慢者,為現大力士,消伏
諸貢高,令住無上道。其有恐懼眾,居前而慰安,先施以無畏,後令發
道心。或現離淫欲,為五通仙人,開導諸群生,令住戒忍慈。』

1502
經文:『
見須供事者,現為作僮僕,既悅可其意,乃發以道心。隨彼之所須,得
入於佛道,以善方便力,皆能給足之。如是道無量,所行無所涯,智慧
無邊際,度脫無數眾。假令一切佛,於無數億劫,讚歎其功德,猶尚不
能盡。誰聞如是法,不發菩提心,除彼不肖人,癡冥無智者。』

1503
法王子能荷擔如來家業,續佛慧命,法王子通稱菩薩而言;二乘聲聞緣
覺只能自利自度,獨善其身,證入偏真涅槃,度眾生隨緣,不能擔當如
來家業,是故二乘人不能堪稱法王子。

1504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1505
不二法門是指真如實相,或稱法性,絕對真理,即是空性,亦名平等,
是離卻一切語言、文字、思想,說一即不中,或說無生法忍。

1506
佛法行人,能通達不二法門,一切功德就由此顯現,在咱們的生活左右
,所謂「道不遠人,人自遠道。」可見見不見道全在自己。

1507
運用般若智,契入體悟不二法門,與不二法門打成一片,當下無二無別
的平等真理,就在你的身上實現。本品立名入不二法門,本意義在此,
一般所謂凡夫聖人的差別,就在是否契入不二法門;若契入不二門就是
聖者,尚未契入不二門就是凡夫。

1508
大乘菩薩得無生法忍,或者入不二法門,並無將它看作一切是完成,是
更加發出普度眾生的無盡大悲願行。

1509
佛法中一切修行方法,如三歸五戒,發菩提心,修持定慧,都是啟導行
者契入不二法門的方便;本經不然,只將悟入不二法門的境地表顯出來
,一切是平等無二無別的。本經有三十三位菩薩,各明所悟的不二法門
,從不同的角度,體悟事物的法性,法性N一切處平等無二,儘管表現
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所表現的不二法門,則是平等一味,並無差別可言。

1510
經文:『
爾時,維摩詰謂眾菩薩言:「諸仁者!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各隨所樂
說之。」會中有菩薩名法自在,說言:「諸仁者!生、滅為二,法本不
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

1511
大乘菩薩行者,就在諸法的生滅上,悟入不生不滅的境地,因為一切法
本來是不生不滅的,一般所謂生滅,只是無自性如幻如化的生滅,實自
性的生滅,根本不可得;生是因緣和合而生,滅是因緣離散而滅,離開
因緣有什麼可生滅呢?緣起假名的生滅,反轉過來,就是不生不滅,畢
竟清淨的空寂性中,是無所得而無所生滅的。

1512
緣起如幻之生,其性本來寂滅,想要求得實在生滅,無論如何,是求不
到的。滅是從生而來,有生才可以說有滅,不生怎樣會有滅呢?假定妄
執有生可生,有滅可滅,是落於偏見,不能體證無生。

1513
佛教教義開展的過程中,緣起的生滅即不生滅,成為大乘特別發揮的深
義,這是大乘行者從一切法本不生的無生體悟中,揭發諸法本性空寂的
真實義。

1514
經文:『
德守菩薩曰:「我,我所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無有我則無我所
,是為入不二法門。』

1515
德守菩薩從緣起法的修學中,通達我的自性本空,不在生命體上生起我
見,因此也就不再執著我所。我所是因我而立的,我本空不可得,怎樣
還有我所呢?既然我、我所本空,於一切法得自在,無生法忍之理卓然
獨立,依此修證,是為入不二法門。

1516
經文:
不眴菩薩曰:受、不受為二,若法不受則不可得,以不可得故無取無
捨,無作無行,是為入不二法門。?

1517
經文:『
德頂菩薩曰:「垢、淨為二,見垢實性則無淨相,順於滅相,是為入不
二法門。』

1518
不但垢染不可執著,清淨也不可執著,如果執著淨即有染。

1519
開悟聖僧云:「欲除煩惱重增病,趨向真如也是邪。」

1520
經文:『
善宿菩薩曰:「是動、是念為二,不動則無念,無念即無分別,通達此
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1521
此菩薩善能知天文,故名善宿。

1522
本來動、念是一法,現在將它說為二,不過是始終、粗細的差別。有了
動念,就落入相對待,也就有了分別。若通達諸法無自性,與諸法法性
相契合,種種分別自然不起,雖然無分別動亂,但是絕對不是糊糊塗塗
,內心仍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1523
經文:『
善眼菩薩曰:「一相、無相為二,若知一相即是無相,亦不取無相,入
於平等,是為入不二法門。』

1524
佛法不二法門中,從有方面,是即有而空;從空方面,是即空而有,或
說空有無礙,即是中道。其實中道是不離空相、有相的,是即空即有、
即有即空。

1525
龍樹菩薩云:「佛說空、緣起、中道為一義。」

1526
佛法本來面目是有相無相平等無差別,若知有相的自體與無相的自體,
是同一空寂性,不於其中妄取有相無相,則入於平等不二法門之中。

1527
經文:『
妙臂菩薩曰:「菩薩心、聲聞心為二,觀心相空如幻化者,無菩薩心、
無聲聞心,是為入不二法門。」』


1528
妙臂菩薩:菩薩運用方便善巧的權力,提攜在苦海中的眾生,讓所有的
眾生登上涅槃的彼岸,故名妙臂。

1529
在空宗看來,不論精神與物質,能識與所識,能知與所知,都是因緣所
生,如幻如化,本性空寂,無真實的自性。

1530
經文:『
弗沙菩薩曰:「善、不善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無相際而通達者,
是為入不二法門。」』

1531
弗沙是印度語,譯為宿鬼,是印度二十八星宿之一,菩薩立名,是依於
生時所遇到的星宿立名。

1532
經文:『
師子菩薩曰:「罪、福為二,若達罪性則與福無異,以金剛慧決了此相
,無縛、無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1533
經文:『
師子意菩薩曰:「有漏、無漏為二,若得諸法等,則不起漏、不漏想,
不著於相,亦不住無相,是為入不二法門。」』

1534
師子意菩薩:此菩薩以實相智慧,深入諸法本來面目,直達究竟彼岸,
故名師子意菩薩。

1535
站在主觀的立場,心埵雪迡o是為有漏;心媯L煩惱是為無漏,有漏無
漏全約自己的心來決定的。

1536
若妄生分別是漏是無漏,就不能見到諸法的平等性,若能通達諸法的平
等空性,當下則不起有漏、不漏想,因為在平等法性中,沒有漏、不漏
的絕對性。

1537
不著有漏相與無漏相,同時也不住無相之中,有相無相不起,是為有漏
無漏法契入不二法門。

1538
經文:『
淨解菩薩曰:「有為、無為為二,若離一切數則心如虛空,以清淨慧無
所礙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1539
大小乘的佛法,安立無為法很多,凡是符合不生不滅的法,即是無為法
,佛法最根本的就是涅槃。

1540
經文:『
那羅延菩薩曰:「世間、出世間為二,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於其中不
入、不出、不溢、不散,是為入不二法門。」』

1541
那羅延為天的名字,是金剛力士之義。比喻菩薩如金剛力士一般具有大
力,能自由自在的度化眾生。

1542
世間是有時間性的,佛法將它說為危脆敗壞之法,落在這時間的範圍內
,於生死中流轉變化,生死不了,永遠落在這個圈圈內,是為世間;出
世者,有超越義、越勝義、解脫義、不受時間控制,超越時間的範圍,
稱之為出世間。

1543
真正出世間法,不拘於外表的行動,只要能離我執,證一切不生不滅,
當下是出世間。

1544
經文:『
善意菩薩曰:「生死、涅槃為二,若見生死性則無生死,無縛、無解、
不然、不滅。如是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1545
善意菩薩:善能了知眾生的心意所趣,善能明白自己的心意動向,巧順
眾生的心意,控制自己的心意,名為善意菩薩。

1546
了達生死空性即是涅槃,不是滅掉生死,另外得到涅槃。生死本來不生
,涅槃本來無所滅,生死與涅槃都是本性空寂的。如是正解者,是為入
不二法門。

1547
經文:『
現見菩薩曰:「盡、不盡為二,法若究竟,盡若不盡皆是無盡相,無盡
相即是空,空則無有盡、不盡相。如是入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1548
現見菩薩:現見,是現證義,親切證悟到諸法的真理,然後對諸法事相
的認識,永無錯誤,故名現見菩薩。

1549
推究一切法的究竟處,悟入一切法的平等法性,體解法法本來如此,不
但盡、不盡相皆是無盡相,無盡相即是諸法畢竟空性,於畢竟空性中還
有什麼盡,不盡相呢?故說:空則無有盡、不盡相,說盡與不盡相,只
是假名而已。

1550
經文:『
普守菩薩曰:「我,無我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見我實性者
不復起二,是為入不二法門。』

1551
普守菩薩:普是普遍,守是守護。具諸善法功德的這位菩薩,不但受眾
聖之所守護,也能守護一切眾生,使眾生安然無畏的走上菩提大道,所
以名為守護。

1552
真正佛法的行者,不會執著我,也不執著無我,因為我與無我是相對
待,佛子焉能妄執?若證入我的本性空寂,不但不會執著我,就是無我
也不會有所執著,名為證入不二法門。

1553
經文:『
電天菩薩曰:「明、無明為二,無明實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離一切
數,於其中平等無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1554
能通達無明本性,無明的實相即是明的實性,無明本身即是般若,離開
無明何處尋覓般若?是故當知,明與無明皆空性,無二無別。

1555
經文:『
喜見菩薩曰:「色、色空為二,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如是
受、想、行、識空為二,識即是空,非識滅空,識性自空。於其中而通
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1556
喜見菩薩:菩薩以大悲大願利益一切眾生,處處為眾生著想,時時安慰
眾生,所以每個眾生見到菩薩,無不從內心深處生起高度的歡喜,因此
得名喜見。

1557
說空必從有上說,離有不能說空,色的本性是空,非將色法滅掉才空,
是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都是緣起無自性的,若能於五蘊之中而
通達本性空寂者,是為證入不二法門。

1558
經文:『
明相菩薩曰:「四種異、空種異為二,四種性即是空種性,如前際、後
際空故中際亦空。若能如是知諸種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1559
明相菩薩:此菩薩以智慧光明之相,令眾生得見。菩薩又以智慧通達明
暗通塞之相,所以立名明相。

1560
物質的四大種,當下不離空種性的虛空,不但空大是空,地水火風也一
切皆空,四大性與空大性,平等平等,無二無別,若能如是知諸種性原
是空性平等,是為入不二法門。

1561
經文:『
妙意菩薩曰:「眼、色為二,若知眼性於色不貪、不恚、不癡,是名寂
滅。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為二,若知意性於法不貪、不
恚、不癡,是名寂滅。安住其中,是為入不二法門。』

1562
妙意菩薩:這位菩薩,對於根塵的思惟觀察,能夠妙得其意,故名妙意。

1563
諸佛菩薩阿羅漢,眼根見色,耳根聞聲,日日時時,分分秒秒,一一皆
與諸法空性相應,心地寂然不動,三毒如幻如化不起作用。

1564
經文:『
無盡意菩薩曰:「布施、迴向一切智為二,布施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
如是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迴向一切智性。於其中入一相者
,是為入不二法門。』

1565
無盡意菩薩:此菩薩對所修的六度萬行,本於自己的無盡悲願,無窮盡
的一直這樣修下去,故名無盡意。

1566
布施三輪性空,本來寂滅,迴向一切智性也是本性空寂,既然是同一空
寂性,還有什麼彼此的差別?

1567
經文:『
深慧菩薩曰:「是空、是無相、是無作為二,空即無相;無相即無作;
若空、無相、無作,則無心、意、識。於一解脫門即是三解脫門者,是
為入不二法門。』
 
1568
大乘唯識宗:所謂心意識者,心是第八阿賴耶識,意是第七末那識,識
是前六識。所謂無心意識,就是八識皆不起活動作用。

1569
經文:『
寂根菩薩曰:「佛、法、眾為二,佛即是法,法即是眾,是三寶皆無為
相,與虛空等。一切法亦爾,能隨此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1570
寂根菩薩:這位菩薩,在修行過程中,觀六根而得清淨,不再為外界的
塵境擾亂,是故立名寂根。

1571
證悟諸法法性之理,心境中的佛法僧,絕對是無二無別,但為適應時代
,化度世間眾生,就現出別相三寶──佛法僧。

1572
經文:『
心無礙菩薩曰:「身、身滅為二,身即是身滅,所以者何?見身實相者
,不起見身及見滅身,身與滅身無二、無分別。於其中不驚不懼者,是
為入不二法門。』

1573
經文:『
上善菩薩曰:「身、口、意、善為二,是三業皆無作相。身無作相即口
無作相,口無作相即意無作相,是三業無作相即一切法無作相。能如是
隨無作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1574
上善菩薩:此位菩薩所說所行的是上乘絕對的善,所以得名。

1575
經文:『
福田菩薩曰:「福行、罪行、不動行為二,三行實性即是空,空則無福
行、無罪行、無不動行。於此三行而不起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1576
福田菩薩:此菩薩不斷廣行善業而種福田,所以在教化眾生之時,也能
堪作眾生的福田,使眾生也能廣種福田,故得名福田。

1577
經文:『
華嚴菩薩曰:「從我起二為二,見我實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則無
有識,無所識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1578
華嚴菩薩:此菩薩以功德莊嚴法身,種種功德如華,功德圓滿如果,以
功德的因華,嚴無上的佛果,名為華嚴菩薩。

1579
經文:『
德藏菩薩曰:「有所得相為二,若無所得則無取捨,無取捨者,是為入
不二法門。』

1580
德藏菩薩:此菩薩在菩提道上,所修集的種種功德智慧,猶如寶藏一般
的儲存而在,故名德藏。

1581
經文:『
月上菩薩曰:「闇與明為二,無闇、無明則無有二,所以者何?如入滅
受想定無闇、無明,一切法相亦復如是。於其中平等入者,是為入不二
法門。」』

1582
經文:『
寶印手菩薩曰:「樂涅槃,不樂世間為二,若不樂涅槃、不厭世間則無
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縛則有解,若本無縛,其誰求解?無縛、無解,
則無樂厭,是為入不二法門。」』

1583
寶印手菩薩:菩薩以三法印或者一實相印,教授眾生與拔濟眾生,使眾
生離苦得樂,所以得名寶印手菩薩。

1584
繫縛與解脫,是在能所動作上而說,縛有能縛所縛,脫有能脫所脫。當
能縛縛所縛的時候,就不能獲得自由解脫;假使割斷能縛,從繫縛中解
放過來,當下就是解脫了。

1585
經文:『
珠頂王菩薩曰:「正道、邪道為二,住正道者,則不分別是邪、是正,
離此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1586
經文:『
樂實菩薩曰:「實、不實為二,實見者尚不見實,何況非實?所以者何
?非肉眼所見,慧眼乃能見,而此慧眼無見無不見,是為入不二法門。
」』

1587
厚嚴經云:「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幻。」

1588
經文:『
如是諸菩薩各各說已,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文殊
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
是為入不二法門。」』

1589
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

1590
無言:語言只不過是宣傳溝通工具,法的本身是離名言的。

1591
無說:法是不可說的,可以說的就不是法的本身。

1592
無示:法也不能指示人的,指示出來令人明白,也不是法的真相。

1593
無識:法聽說以後,也不能從見聞覺知中有所認識。

1594
離諸問答:問固然是多餘,答也答不了,諸法實相不可言說,心行處滅
,言語道斷,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1595
三十一位的大菩薩,是從假定真理可說中,說明怎樣的境界才是不二法
門,什麼叫做二,什麼叫做不二,使人對真理清楚。文殊師利在此特別
指出,可言、可說、可示、可識,可問答者,皆不能真正通達不二法門
,唯有離去言說、問答等,才是真正不二法門。

1596
經文:『
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
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
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說是入不二法門品時,於此眾中五千
菩薩皆入不二法門,得無生法忍。』

1597
默然無言,是維摩詰向文殊師利最極明快最徹底的答覆,古來大德有一
句:維摩一默聲如雷,看來是一聲不響的默然無言,實在其聲如雷一般
的驚動世人,畢竟真理非言語所能詮釋也。

1598
古德聖僧云:「正理幽玄,言蹄不測,縱以不言之言遣言,終非會於妙
理,故默無說,以智冥真,名入不二,最為深極。」

1599
香積佛品第十

1600
本品以食的問題而說明不可思議。香積佛是佛的名號。香是指種種功德
香,不是一般人間所聞的香,此佛色身是由眾多功德妙香所積聚而成,
由此可見此佛正報殊勝莊嚴,偉大崇高。香積佛國的眾生,以鼻根最利
,所以香積佛以香塵的香飯大作佛事,使國中的眾生,不論在任何處所
,N到功德香氣,馬上會得到利益。

1601
經文:『
於是舍利弗心念:「日時欲至,此諸菩薩當於何食?」時維摩詰知其意
而語言:「佛說八解脫,仁者受行,豈雜欲食而聞法乎?若欲食者,且
待須臾,當令汝得未曾有食。』

1602
經文:『
時維摩詰即入三昧,以神通力示諸大眾,上方界分過四十二琲e沙佛土
,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今現在。其國香氣,比於十方諸佛世界人天
之香,最為第一。彼土無有聲聞,辟支佛名,唯有清淨大菩薩眾,佛為
說法。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樓閣,經行香地,苑園皆香,其食香氣周流十
方無量世界。時彼佛與諸菩薩方共坐食。有諸天子皆號香嚴,悉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供養彼佛及諸菩薩。此諸大眾,莫不目見。』

1603
經文:『
時維摩詰問眾菩薩:「諸仁者!誰能致彼佛飯?」以文殊師利威神力故
咸皆默然。維摩詰言:「仁!此大眾無乃可恥!」文殊師利曰:「如佛
所言勿輕未學。」』

1604
依世俗儀規說:文殊師利與諸大眾,是來維摩詰家探病作客,備飯請客
是主人的事,不可喧賓奪主,讓主人難為情,所以文殊師利雖有神通力
去因而不去,領導人尚且不去,何況隨從大眾!而且文殊菩薩那堿O真
正在檢點維摩的過失?維摩詰又那堿O真正的輕視在會的大眾?兩位大士
所作所為無非是為利益群生。

1605
法華經云:「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1606
佛經云:「尊重初發心者,如同一切智人。」

1607
經文:『
於是維摩詰不起於座,居眾會前,化作菩薩相好光明,威德殊勝蔽於眾
會。而告之曰:汝往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琲e沙佛土,有國名眾香,
佛號香積,與諸菩薩方共坐食。汝往到彼,如我詞曰:維摩詰稽首世尊
足下,致敬無量,問訊起居,少病、少惱、氣力安不?願得世尊,所食
之餘,當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樂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來名聲
普聞。』

1608
經文:『
時化菩薩即於會前升於上方,舉眾皆見其去。到眾香界,禮彼佛足。又
聞其言:「維摩詰稽首世尊足下,致敬無量,問訊起居,少病、少惱、
氣力安不?願得世尊所食之餘,欲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使此樂小法者
得行大道,亦使如來名聲普聞。』

1609
經文:『
彼諸大士見化菩薩,歎未曾有。今此上人從何所來?娑婆世界為在何許
?云何名為樂小法者?即以問佛。佛告之曰:「下方度如四十二琲e沙
佛土,有世界名娑婆,佛號釋迦牟尼,今現在於五濁惡世,為樂小法眾
生敷演道教。彼有菩薩名維摩詰,住不可思議解脫,為諸菩薩說法,故
遣化來,稱揚我名並讚此土,令彼菩薩增益功德。」彼菩薩言:「其人
何如,乃作是化?德力無畏,神足若斯!」佛言:「甚大!一切十方皆
遣化往,施作佛事,饒益眾生。」』

1610
五濁惡世:一.命濁。二.眾生濁。三.煩惱濁。四.見濁。五.劫濁。

1611
命濁:眾生因為煩惱叢集,心身交瘁,壽命短促。

1612
眾生濁:世人往往造惡多端,心身不淨,不達義理。

1613
煩惱濁:世人貪於愛欲,瞋怒鬥諍,虛誑不止。

1614
見濁:世人知見不正,不奉正道,異說紛紜,莫衷一是。

1615
劫濁:生在末世,饑饉、疾疫、刀兵相繼而起,生靈塗炭,永無寧日。

1616
經文:『
於是香積如來以眾香L盛滿香飯,與化菩薩。時彼九百萬菩薩俱發聲言
:「我欲詣娑婆世界供養釋迦牟尼佛,並欲見維摩詰等諸菩薩眾。」佛
言:「可往。攝汝身香,無令彼諸眾生起惑著心。又當捨汝本形,勿使
彼國求菩薩者而自鄙恥。又汝於彼莫懷輕賤而作礙想。所以者何?十方
國土皆如虛空。又諸佛為欲化諸樂小法者,不盡現其清淨土耳。』

1617
經文:『
時化菩薩既受L飯,與彼九百萬菩薩俱,承佛威神及維摩詰力,於彼世
界忽然不現,須臾之間至維摩詰舍。時維摩詰即化作九百萬師子之座,
嚴好如前,諸菩薩皆坐其上。時化菩薩以滿L香飯與維摩詰,飯香普熏
毘耶離城及三千大千世界。』

1618
經文:『
時毘耶離婆羅門、居士等,聞是香氣,身意快然,歎未曾有。於是長者
主月蓋,從八萬四千人,來入維摩詰舍。見其室中菩薩甚多,諸師子座
高廣嚴好,皆大歡喜。禮眾菩薩及大弟子,卻住一面。諸地神、虛空神
、及欲、色界諸天,聞此香氣,亦皆來入維摩詰舍。』

1619
經文:『
時維摩詰語舍利弗等諸大聲聞:「仁者可食!如來甘露味飯,大悲所熏
,無以限意食之,使不消也。有異聲聞念是飯少,而此大眾人人當食」
。化菩薩曰:「勿以聲聞小德、小智稱量如來無量福慧!四海有竭,此
飯無盡。使一切人食搏若須彌,乃至一劫,猶不能盡。所以者何?無盡
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功德具足者所食之餘,終不可盡。於是L飯
悉飽眾會,猶故不儩。其諸菩薩、聲聞、天、人食此飯者,身安快樂,
譬如一切樂莊嚴國諸菩薩也。又諸毛孔皆出妙香,亦如眾香國土諸樹之
香。』

1620
出世間五種食:
一.願食。二.禪食。三.解脫食。四.念食。五.法食。

1621
願食:願力弘大,可以延續生命,增長一切功德。

1622
禪食:就是禪悅為食。

1623
解脫食:是指八解脫。

1624
念食:念念出世不斷的一種功用。

1625
法食:聞法於心中,得到法喜充滿。

1626
經文:『
爾時,維摩詰問眾香菩薩:「香積如來以何說法?」彼菩薩曰:「我土
如來無文字說,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菩薩各各坐香樹下,聞斯
妙香,即獲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薩所有功德皆悉具足。』

1627
經文:『
彼諸菩薩問維摩詰:「今世尊釋迦牟尼以何說法?」維摩詰言:「此土
眾生剛強難化,故佛為說剛強之語以調伏之。言是地獄,是畜生、是餓
鬼,是諸難處、是愚人生處。』

1628
三途八難:一.地獄。 二.畜生。 三.餓鬼。 四.世智辯聰。
五.盲聾瘖騿C 六.北俱盧洲。 七.佛前佛後。 八.長壽天。

1629
經文:『
是身邪行、是身邪行報,是口邪行、是口邪行報,是意邪行、是意邪行
報。是殺生、是殺生報,是不與取、是不與取報,是邪淫、是邪淫報,
是妄語、是妄語報,是兩舌、是兩舌報,是惡口、是惡口報,是無義語
、是無義語報,是貪嫉、是貪嫉報,是瞋惱、是瞋惱報,是邪見、是邪
見報。』

1630
經文:『
是慳恪、是慳恪報,是毀戒、是毀戒報,是瞋恚、是瞋恚報,是懈怠、
是懈怠報,是亂意、是亂意報,是愚癡、是愚癡報。』

1631
經文:『
是結戒、是持戒、是犯戒,是應作、是不應作,是障礙、是不障礙,是
得罪、是離罪。是淨、是垢,是有漏、是無漏,是邪道、是正道,是有
為、是無為,是世間、是涅槃。』

1632
結戒:佛成道說法的最初十二年,僧團中無制定什麼戒,而大眾僧卻能
一心用功辦道,可是到了十二年後,由於出家者日多,僧團中龍蛇混雜
,凡聖交參,開始有佛弟子做出非法的行為,佛為保持僧團清淨,讓大
眾得如法修行,乃開始制戒不准再犯,是為結戒,含有維護僧團令正法
久住的意思。

1633
★★★★★
經文:『
以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乃可調伏。譬如象馬□
悷不調,加諸楚毒乃至徹骨,然後調伏。如是剛強難化眾生,故以一切
苦切之言,乃可入律。』

1634
法華經云:「粗言細語概歸第一義。」

1635
經文:『
彼諸菩薩聞是說已,皆曰:「未曾有也,如世尊釋迦牟尼佛,隱其無量
自在之力,乃以貧所樂法度脫眾生。斯諸菩薩亦能勞謙,以無量大悲生
是佛土。』

1636
經文:『
維摩詰言:「此土菩薩於諸眾生大悲堅固,誠如所言。然其一世饒益眾
生,多於彼國百千劫行。所以者何?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諸餘淨土
之所無有。何等為十?以布施攝貧窮,以淨戒攝毀禁,以忍辱攝瞋恚,
以精進攝懈怠,以禪定攝亂意,以智慧攝愚癡,說除難法度八難者,以
大乘法度樂小乘者,以諸善根濟無德者,常以四攝成就眾生,是為十。』

1637
在穢土修行比淨土難,而在穢土修行又能利益苦惱眾生更加不容易,越
是不容易做的事,能做得成功,其功德自然是不可思議,所以穢土修行
一世,功德超勝淨土百千劫。

1638
無量壽經云:「此娑婆世界,為德立善,慈心正意,齋戒清淨,如是一
晝一夜,勝於阿彌陀佛剎百歲。」

1639
菩薩三種性質:一.智慧增上。二.大悲增上。三.信願增上。

1640
一.智慧增上:研教參禪,深入悟證為先。

1641
二.大悲增上:天下大亂,不忍聖教衰,眾生苦,發大悲心。

1642
三.信願增上:重於信願,以求生淨土。

1643
經文:『
彼菩薩曰:「菩薩成就幾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維摩詰
言:「菩薩成就八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何等為八?饒益
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等心眾生謙
下無礙;於諸菩薩視之如佛,所未聞經聞之不疑;不與聲聞而相違背;
不嫉彼共,不高己利,而於其中調伏其心;常省己過,不訟彼短,琤H
一心求諸功德;是為八法。』

1644
經文:『
維摩詰、文殊師利於大眾中說是法時,百千天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心,十千菩薩得無生忍。』

1645
菩薩行品第十一

1646
此品廣辨菩薩盡不盡行,因此標名菩薩行品。行是指因業而言,站在菩
薩的立場來講,菩薩所行的成佛因業,是為菩薩行,此品有深入詳細的
說明,名菩薩行品。

1647
菩薩為因──佛為果。

1648
經文:『
是時,佛說法於菴羅樹園,其地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阿
難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有此瑞應?是處忽然廣博嚴淨,一切眾會
皆作金色。」佛告阿難:「是維摩詰、文殊師利與諸大眾恭敬圍繞,發
意欲來,故先為此瑞應。』

★★★★★★
1649
經文:『
於是維摩詰語文殊師利:「可共見佛,與諸菩薩禮事供養。」文殊師利
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時。」維摩詰即以神力,持諸大眾並師子座
,置於右掌,往詣佛所。到已著地,稽首佛足,右繞七□,一心合掌,
在一面立。其諸菩薩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繞七□,於一面立。諸大
弟子、釋、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於是世尊如
法慰問諸菩薩已,各令復坐,即皆受教。眾坐已定,佛語舍利弗:「汝
見菩薩大士自在神力之所為乎?」「唯然已見。」「汝意云何?」「世
尊!我Q其為不可思議,非意所圖,非度所測。』

1650
經文:『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今所聞香自昔未有,是為何香?」佛告阿
難:「是彼菩薩毛孔之香。」於是舍利弗語阿難言:「我等毛孔亦出是
香。」阿難言:「此所從來?」曰:「是長者維摩詰從眾香國取佛餘飯
,於舍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

1651
經文:『
阿難問維摩詰:「是香氣住當久如?」維摩詰言:「至此飯消。」曰:
「此飯久如當消?」曰:「此飯勢力至於七日,然後乃消。又阿難!若
聲聞人未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入正位然後乃消。已入正位食此飯者,得
心解脫然後乃消。苦未發大乘意食此飯者,至發意乃消。已發意食此飯
者,得無生忍然後乃消。已得無生忍食此飯者,至一生補處然後乃消。
譬如有藥,名曰上味,其有服者,身諸毒滅然後乃消。此飯如是,滅除
一切諸煩惱毒,然後乃消。」阿難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
飯能作佛事。」』

1652
作佛事:教化眾生,利樂有情,是諸佛的事,所以名為佛事。

1653
經文:『
佛言:「如是!如是!阿難!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諸菩薩
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樹而作佛事;有以佛衣服
、臥具而作佛事;有以飯食而作佛事;有以園林、臺觀而作佛事;有以
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虛空而作佛
事;眾生應以此緣得入律行。有以夢、幻、影、響、鏡中像、水中月、
熱時燄,如是等喻而作佛事;有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
淨佛土,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如是阿
難!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

1654
佛的任何活動,只要能令眾生生長善法,制伏罪惡,斷除煩惱,成就菩
提,一切皆為佛事。

1655
經文:『
阿難!有此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
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菩薩入此門者,若見一切淨好佛土
,不以為喜,不貪不高;若見一切不淨佛土,不以為憂,不礙不沒。但
於諸佛生清淨心,歡喜恭敬,未曾有也。諸佛如來功德平等,為教化眾
生故而現佛土不同。』

1656
經文:『
阿難!汝見諸佛國土地有若干,而虛空無若干也。如是見諸佛色身有若
干耳,其無礙慧無若干也。阿難!諸佛色身、威相、種姓、戒、定、智
慧、解脫、解脫知見、力、無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儀所行
及其壽命、說法教化、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具諸佛法、悉皆同等,是
故名為三藐三佛陀,名為多陀阿伽度,名為佛陀。』

1657
佛是大覺者,佛的覺性最極究竟圓滿,諸佛皆已覺證一切無差別性,所
以佛無礙慧是平等平等,不能從佛色身相的若干差別,分別評論佛的無
礙妙慧。

1658
經文:『
阿難!若我廣說此三句義,汝以劫壽不能盡受。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
眾生,皆如阿難多聞第一,得念總持,此諸人等以劫之壽亦不能受。如
是,阿難!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限量,智慧辯才不可思議。』

1659
經文:『
阿難白佛言:「我從今以往,不敢自謂以為多聞。」佛告阿難:「勿起
退意,所以者何?我說汝於聲聞中為最多聞,非謂菩薩。且止!阿難!
其有智者,不應限度諸菩薩也。一切海淵尚可測量,菩薩禪定、智慧、
總持、辯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阿難!汝等捨置菩薩所行。是維摩詰
一時所現神通之力,一切聲聞、辟支佛於百千劫盡力變化所不能作。』

1660
經文:『
爾時,眾香世界菩薩來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見此土生下劣
想,今自悔責,捨離是心。所以者何?諸佛方便不可思議,為度眾生故
隨其所應現佛國異。唯然!世尊!願賜少法,還於彼土,當念如來。』

1661
經文:『
佛告諸菩薩:「有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何謂為盡?謂有為法。
何謂無盡?謂無為法。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

1662
菩薩證得無為而不耽著在無為中,仍然不離生死的盡未來際利濟眾生。
世尊開示有盡無盡解脫法門,即是大乘菩薩所應行的法門。

1663
經文:『
何謂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
眾生終不厭倦,於四攝法常念順行;護持正法不惜生命,種諸善根無有
疲厭。志常安住方便迴向;求法不懈、說法無恪;勤供諸佛,故入生死
而無所畏;於諸榮辱心無憂喜;不輕未學,敬學如佛;墮煩惱者令發正
念;於遠離樂不以為貴;不著己樂慶於彼樂。

1664
經文:『
在諸禪定如地獄想;於生死中如園觀想;見來求者為善師想;捨諸所有
具一切智想;見毀戒人起救護想;諸波羅蜜為父母想;道品之法為眷屬
想。』

1665
經文:『
發行善根無有齊限;以諸淨國嚴飾之事成己佛土;行無限施具足相好;
除一切惡淨身口意;生死無數劫意而有勇;聞佛無量德志而不倦;以智
慧劍破煩惱賊,出陰界入;荷負眾生永使解脫;以大精進摧伏魔軍,常
求無念實相智慧。行少欲、知足而不捨世法;不壞威儀而能隨俗;起神
通慧引導眾生;得念總持所聞不忘;善別諸根斷眾生疑;以樂說辯演法
無礙;淨十善道受天福;修四無量開梵天道。』

1666
經文:『
勸請說法,隨喜讚善,得佛音聲,身口意善,得佛威儀。深修善法,所
行轉勝,以大乘教成菩薩僧,心無放逸,不失眾善。行如此法,是名菩
薩不盡有為。』

1667
經文:『
何謂菩薩不住無為?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
無作為證,修學無起不以無起為證。』

1668
無為即是不生不住不滅,即是所證悟的真理。假使落入理中,所謂墮無
為坑,不能對事相起用,則不能與菩薩精神相應。能不受無為拘束,當
下在盡與無盡的法門中得解脫。

1669
菩薩修學觀一切法性空,與二乘觀空有所不同,二乘觀空即證於空,而
菩薩不以空為證,因為了知此是學時,不是證時,所以悲願力強大的菩
薩,雖觀於空性,而能起無量妙用,不落於無為空寂。

1670
經文:『
觀於無常而不厭善本;觀世間苦而不厭生死;觀於無我而誨人不倦;觀
於寂滅而不永寂滅;觀於遠離而身心修善;觀無所歸而歸趣善法。』

1671
金剛經云:「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672
不修善法,無上菩提怎能圓成?空是不礙善法的熏修,如果以為歸空,
什麼善法都不修持,當下誤解佛法,是大錯特錯了。

1673
經文:『
觀於無生而以生法荷負一切;觀於無漏而不斷諸漏;觀無所行而於行法
教化眾生;觀於空無而不捨大悲;觀正法位而不隨小乘。觀諸法虛妄,
無牢、無人、無主、無相,本願未滿而不虛福德、禪定、智慧。修如此
法,是名菩薩不住無為。』

1674
菩薩行者,觀空而不礙有,修真而不捨俗,唯有這樣的如法而行,也就
是無為而無所不為,直至成佛皆是如此,是為名符其實的菩薩不住無為。

1675
經文:『
又,具福德故,不住無為,具智慧故,不盡有為;大慈悲故,不住無為
,滿本願故,不盡有為;集法藥故,不住無為,隨授藥故,不盡有為;
知眾生病故,不住無為,滅眾生病故,不盡有為。諸正士!菩薩已修此
法,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是名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

1676
經文:『
爾時,彼諸菩薩聞說是法,皆大歡喜,以眾妙華若干種色,若干種香,
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養於佛及此經法,並諸菩薩。已稽首佛足,歎未
曾有,言:釋迦牟尼佛乃能於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現,還到彼國
。』

★★★
1677
見阿□佛品第十二

★★★
1678
本品在全經十四品中為十二品,玄奘大師譯為觀如來品。如來為諸佛的
通稱,阿□為一佛的別號,見佛,不是見一佛二佛,理應譯為觀如來品
,但是因為維摩詰是從妙喜世界來的大菩薩,妙喜世界的教主是阿□佛
,所以鳩摩羅什譯為見阿□佛品。

★★★
1679
阿□譯為不動,重於智慧,依般若智證得如如不動的法性空寂理,也表
示慈悲不瞋而常住於菩提心。這是重於發心與智證的。所以與阿□佛土
有關的大乘經,及彼國所來的菩薩皆重於發菩提心與證悟空性。

★★★
1680
在與會大眾,以維摩詰神力,見東方阿□佛國,這是大乘初興於東方的
古典的佛淨土。

1681
經文:『
爾時,世尊問維摩詰:「汝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乎?」維摩詰言
:「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
住。」』

1682
佛之所以成佛,是證悟空性,悟證究竟圓滿的真實,悟證最清淨法界,
也就是究竟體驗絕對的真理,以正法為身以真實為體。

1683
須菩提心念:佛曾經說過,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我何不靜坐觀
一切法性空?因此從觀一切法性空得見如來。可見見佛不是面對面的,
面對面的見佛,是見佛的化身,不是見佛的法身。

1684
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1685
金剛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1686
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

1687
開悟聖僧云:「過去若有便應更來,然其不來,明知佛不在過去;未來
若有便應即去,然其不去,明知佛不在未來;現在若有便應有住,然其
不住,明知佛不在現在。三世推求了不可得,是為觀如來真實法身。」

1688
經文:『
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不觀受想行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
非四大起,同於虛空。』

1689
不觀色:色是形形色色,如佛的色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相貌差別不
同,可是色從心幻化出來的,能幻的心尚不可得,所幻的色那堨i見,
所以說不觀色。

1690
不觀色如:如即是諸法的平等空性,無二無別。若見色與如是差別,可
以說是泯色入如,可是現在不見色與如有什麼差別,所以說不觀色如。

1691
不觀色性:色性是指非空非有的自性,現在遣非有非空,所以說不觀色
性。

1692
空此三觀者,一切歸於平等的空寂性,一切無非是如來的真實身。

1693
古德聖僧云:『
雖觀是身,不於四大起惑如凡夫,不於四大起解如二乘,無惑無解,故
言不起如虛空,是名實相。』

1694
佛的法身是無彼此,無前後分別,超越時空,猶如虛空。

1695
經文:『
六入無積,眼、耳、鼻、舌、身、心已過。不在三界,三垢已離,順三
解門。具足三明,與無明等。』

1696
經文:『不一相、不異相;不自相、不他相;非無相、非取相;不此岸
、不彼岸,不中流而化眾生。』

1697
不一相:觀佛法身,不可說它是一相,因為體備萬德,法身可千變萬化
,焉能說為一相。

1698
不異相:觀佛法身,不可說它是異相,因為萬德圓備,如虛空一樣平等
無二無別,焉能說為異相。

1699
佛之法身是平等無差別的,但是眾生不是執一,就是執異,不是執統一
,就是執差別,其實法身是平等的,怎樣可說為一相異相呢?大智度論
云:破二不著一。一旦有所著,便是眾生境界,落於有為法中。

1700
不自相:如來的應身隨化現形,度生變化無窮。

1701
不他相:法身體寂不隨緣所變,體寂如虛空。

1702
非無相:佛是順三解脫門的,所以應是無相,但又不是什麼都沒有,故
名非無相。

1703
非取相:法身不可執著一切相。

1704
經文:『
觀於寂滅,亦不永滅。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不可以智知,不
可以識識。』

1705
經文:『
無晦、無明,無名、無相,無強、無弱,非淨、非穢,不在方、不離方
,非有為、非無為,無示、無說。』

1706
經文:『
不施、不慳,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進、不怠,不定、不亂,不
智、不愚,不誠、不欺,不來、不去,不出、不入,一切言語道斷。』

1707
經文:『
非福田、非不福田,非應供養,非不應供養。非取、非捨,非有相、非
無相。同真際,等法性,不可稱,不可量,過諸稱量,非大、非小。』

1708
經文:『
非見、非聞、非覺、非知。離眾結縛,等諸智,同眾生。於諸法無分別
,一切無失。無濁、無惱、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畏、無憂、無
喜、無厭。無已有、無當有、無今有,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顯示。世尊
!如來身為若此,作如是觀。以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
觀。』

1709
經文:『
爾時,舍利弗問維摩詰:「汝於何沒而來生此?」維摩詰言:「汝所得
法有沒生乎?」舍利弗言:「無沒生也。」「若諸法無沒生相,云何問
言汝於何滅而來生此?於意云何?譬如幻師幻作男女,寧沒生耶?」舍
利弗言:「無沒生也。」「汝豈不聞佛說諸法如幻相乎?」答曰:「如
是。」「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問言汝於何沒而來生此?」舍利弗!
沒者,為虛誑法,壞敗之相,生者,為虛誑法,相續之相。菩薩雖沒,
不盡善本。雖生,不長諸惡。』

1710
經文:『
是時,佛告舍利弗:「有國名妙喜,佛號無動,是維摩詰於彼國沒而來
生此。」舍利弗言:「未曾有也!世尊!是人乃能捨清淨土而來樂此多
怒害處。』

1711
經文:『
維摩詰語舍利弗:「於意云何?日光出時,與冥合乎?」答曰:「不也
,日光出時則無眾冥。」維摩詰言:「夫日何故行閻浮提?」答曰:「
欲以明照為之除冥。」維摩詰言:「菩薩如是雖生不淨佛土,為化眾生
,不與愚闇而共合也,但滅眾生煩惱闇耳。』

1712
經文:『
是時大眾渴仰,欲見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及其菩薩、聲聞之眾。佛知一
切眾會所念,告維摩詰言:「善男子!為此眾會現妙喜國無動如來,及
諸菩薩、聲聞之眾!眾皆欲見。」』

1713
經文:『
於是維摩詰心念:吾當不起於座,接妙喜國鐵圍、山川、溪谷、江河、
大海、泉源、須彌諸山、及日、月、星宿、天、龍、鬼、神、梵天等宮
,並諸菩薩、聲聞之眾,城邑、聚落、男女、大小,乃至無動如來,及
菩提樹、諸妙蓮華,能於十方作佛事者;三道寶階從閻浮提至忉利天,
以此寶階諸天來下,悉為禮敬無動如來,聽受經法,閻浮提人亦登其階
,上昇忉利見彼諸天。妙喜世界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上至阿迦尼吒天,
下至水際,以右手斷取如陶家輪,入此世界,猶得華鬘示一切眾。』

1714
經文:『
作是念已,入於三昧,現神通力,以其右手斷取妙喜世界置於此土。彼
得神通菩薩及聲聞眾並餘諸天,俱發聲言:「唯然,世尊!誰取我去?
願見救護。」無動佛言:「我非所為,是維摩詰神力所作。」其餘未得
神通者,不覺不知己之所往。妙喜世界雖入此土而不增減,於是世界亦
不迫隘,如本無異。』

1715
經文:『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諸大眾:「汝等且觀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其國嚴
飾,菩薩行淨,弟子清白。」皆曰:「唯然,已見。」佛言:「若菩薩
欲得如是清淨佛土,當學無動如來所行之道。」現此妙喜國時,娑婆世
界十四那由他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願生於妙喜佛土。釋迦
牟尼佛即記之曰:「當生彼國。」時妙喜世界,於此國土所應饒益其事
訖已,還復本處,舉眾皆見。』

1716
經文:『
佛告舍利弗:「汝見此妙喜世界及無動佛不?」「唯然,已見。世尊!
願使一切眾生得清淨土如無動佛,獲神通力如維摩詰。世尊!我等快得
善利,得見是人親近供養。其諸眾生,若今現在,若佛滅後,聞此經者
,亦得善利,況復聞已,信解、受持、讀誦、解說,如法修行!』

1717
經文:『
若有手得是經典者,便為已得法寶之藏。若有讀誦、解釋其義,如說修
行,則為諸佛之所護念。其有供養如是人者,當知則為供養於佛。其有
書持此經卷者,當知其室即有如來,若聞是經能隨喜者,斯人則為趣一
切智。若能信解此經乃至一四句偈,為他說者,當知此人即是授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記。』

1718
法供養品第十三

★★★
1719
本經的正宗分,講到見阿□佛品告一段落,此下二品,是本經的流通分
。無上法寶實相經典,能在像法末法滋潤眾生,長養法身慧命,流傳千
古,故名流通分。流通法寶,就是護持佛法,也即是法的供養。所以在
佛法中,於一切供養,以法供養為最殊勝,發心以法供養群生,佛法方
能發揚光大。因此,在本品讚歎流通中,特別提出法供養,顯示大乘佛
法以修學佛法,宏揚佛法為最高目的。

1720
經文:『
爾時,釋提桓因於大眾中白佛言:「世尊!我雖從佛及文殊師利聞百千
經,未曾聞此不可思議自在神通,決定實相經典。如我解佛所說義趣,
若有眾生聞此經法,信解、受持、讀誦之者,必得是法無疑,何況如說
修行!斯人則為閉眾惡趣,開諸善門,常為諸佛之所護念。降伏外學,
摧滅魔怨,修治菩提,安處道場,履踐如來所行之S。』

1721
經文:『
世尊!若有受持、讀誦、如說修行者,我當與諸眷屬供養給事,所在聚
落、城邑、山林、曠野有是經處,我亦與諸眷屬聽受法故共到其所。其
未信者當令生信,其已信者當為作護。佛言:「善哉!善哉!天帝!如
汝所說,吾助爾喜。此經廣說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不可思議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

1722
經文:『
是故天帝!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供養是經者,則為供養去、
來、今佛。天帝!正使三千大千世界如來滿中,譬如甘蔗、竹、葦、稻
、麻、叢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以一劫或減一劫,恭敬尊重,讚歎
供養,奉諸所安。至諸佛滅後,以一一全身舍利起七寶塔,縱廣一四天
下,高至梵天,表剎莊嚴以一切華、香、瓔珞、幢旛、妓樂,微妙第一
,若一劫若減一劫而供養之。天帝!於意云何?其人植福寧為多少?」
釋提桓因言:「甚多,世尊!彼之福德,若以百千億劫,說不能盡。』

1723
經文:『
佛告天帝:「當知是善男子、善女人,聞是不可思議解脫經典,信解、
受持、讀誦、修行,福多於彼。所以者何?諸佛菩提皆從此生,菩提之
相不可限量,以是因緣福不可量。」』

1724
經文:『
佛告天帝:「過去無量阿僧祗劫,時世有佛,號曰藥王如來,應供、正
N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世界名大莊嚴,劫名莊嚴,佛壽二十小劫。其聲聞僧三十六億那由他
,菩薩僧十二億。』

1725
經文:『
天帝!是時有轉輪聖王名曰寶蓋,七寶具足,主四天下。王有千子,端
正勇健,能伏怨敵。爾時,寶蓋與其眷屬,供養藥王如來,施諸所安,
至滿五劫。過五劫已,告其千子:汝等亦當如我以深心供養於佛。於是
千子受父王命,供養藥王如來,復滿五劫,一切施安。其王一子名曰月
蓋,獨坐思惟,寧有供養殊過此者?以佛神力,空中有天曰:「善男子
!法之供養勝諸供養。」即問:「何謂法之供養?」天曰:「汝可往問
藥王如來,當廣為汝說法之供養。」即時月蓋王子,行詣藥王如來,稽
首佛足,卻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諸供養中法供養勝,云何名為法
之供養?」』

1726
轉輪聖王是以輪寶而得名,有金、銀、銅、鐵四種輪王之別。

1727
金輪聖王出世,便有七寶出現:一.金輪寶。二.象寶。三.紺馬寶。
四.神珠寶。五.主藏臣寶。六.玉女寶。七.主兵神寶。

1728
金輪寶:此輪所到之處,人民乃至鳥獸,都自動降伏而得其所應得的利
益。

1729
象寶、紺馬寶:此兩寶是交通運輸工具。

1730
神珠寶:能放光明,猶如明燈。

1731
主藏臣寶:如現在的財政部長,掌理國家財政,運用經濟之道。

1732
玉女寶:即是賢慧的皇后,等於現在的第一夫人。

1733
主兵神寶:謀才大略的大將軍,善能統領訓練全國的軍隊。

1734
經文:『
佛言:「善男子!法供養者,諸佛所說深經--一切世間難信難受,微
妙難見,清淨無染,非但分別思惟之所能得,菩薩法藏所攝。陀羅尼印
印之,至不退轉,成就六度,善分別義,順菩提法,眾經之上。入大慈
悲,離眾魔事及諸邪見,順因緣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空
、無相、無作、無起。』

1735
經文:『
能令眾生坐於道場而轉法輪,諸天、龍、神、乾闥婆等所共歎譽;能令
眾生入佛法藏,攝諸賢聖一切智慧,說眾菩薩所行之道;依於諸法實相
之義,明宣無常、苦、空、無我、寂滅之法;能救一切毀禁眾生.諸魔
、外道及貪著者,能使怖畏;諸佛賢聖所共稱歎。背生死苦,示涅槃樂
,十方三世諸佛所說。若聞如是等經,信解、受持、讀誦,以方便力為
諸眾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守護法故,是名法之供養。』

1736
經文:『
又於諸法如說修行,隨順十二因緣離諸邪見,得無生忍。決定無我,無
有眾生,而於因緣果報無違無諍,離諸我所。』

1737
經文:『
依於義不依語,依於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於法不依人
。隨順法相,無所入,無所歸。無明畢竟滅故,諸行亦畢竟滅,乃至生
畢竟滅故,老死亦畢竟滅。作如是觀,十二因緣無有盡相,不復起相,
是名最上法之供養。』

1738
經文:『
佛告天帝:「王子月蓋從藥王佛聞如是法得柔順忍,即解寶衣嚴身之具
以供養佛。白佛言:「世尊!如來滅後,我當行法供養守護正法。願以
威神加哀建立,令我得降伏魔怨,修菩薩行。」佛知其深心所念而記之
曰:「汝於末後守護法城。」天帝!時王子月蓋見法清淨,聞佛授記,
以信出家,修習善法。精進不久,得五神通,具菩薩道,得陀羅尼,無
斷辯才。』

1739
柔順忍:就是心意調柔順於真理,但是尚未親證無生法忍,不過已能做
到與法性不相違反。修行到心中調順,不散亂,與真理相應,自然順於
法,所以名為柔順忍。真正證得法性,則是無生法忍。初地以上菩薩便
已經證得無生法忍,地前四加行位得柔順忍。

1740
經文:『
於佛滅後,以其所得神通,總持、辯才之力,滿十小劫,藥王如來所轉
法輪隨而分布。月蓋比丘以守護法,勤行精進;即於此身化百萬億人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立不退轉,十四那由他人深發聲聞、辟支佛心、無
量眾生得生天上。』

1741
經文:『
天帝!時王寶蓋,豈異人乎?今現得佛,號寶燄如來。其王千子,即賢
劫中千佛是也。從迦羅鳩孫陀為始得佛,最後如來號曰樓至。月蓋比丘
,則我身是。如是!天帝!當知此要。以法供養,於諸供養為上、為最
、第一無比。是故天帝!當以法之供養,供養於佛。』

1742
真正最難得、最殊勝、最上妙、最第一的供養,是本經所發揭的法供養
,如聽聞、受持、讀誦、如法修行,皆是法供養,是超過物質的供養,
因為這是了生死成佛道的法門。

1743
四種孝順:一.物質孝順。    二.精神孝順。
     三.精神物質孝順。  四.了生脫死孝順。

1744
世間孝順:物質孝順、精神孝順、精神物質孝順。

1745
出世間孝順:了生脫死孝順。

1746
囑累品第十四

1747
本經的流通分,//分為兩大部分,
就是讚歎流通與付授流通。
讚歎流通為法供養所說,
付授流通為囑累品所說。
囑是付囑,累是勞累。
本經所宣說是成佛的法門,
而且為佛陀//無量億劫修習所感,
得來是不容易的,
所有一切眾生依本經而行,
可以悟入佛之知見,
所以應將此殊勝法門//付囑聽到此法之人,
領受此法之人,//擔當此法之人,
給與弘揚,
使得本經法門一直流傳下去,
分布到世界每一個角落,
令每個眾生皆聽聞得益,
是名為囑累品。

1748
經文: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言:
「彌勒!//我今以是無量億阿僧祗劫,
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付囑於汝。
如是輩經,//於佛滅後末世之中,
汝等當以神力//廣宣流布於閻浮提,
無令斷絕。
所以者何?
未來世中,當有善男子、
善女人及天、龍、鬼、神、//乾闥婆、羅剎等,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樂於大法。
若使不聞如是等經,//則失善利,
如此輩人聞是等經,
必多信樂,發希有心,//當以頂受,
隨諸眾生//所應得利而為廣說。』

1749
佛法主要是教化人,//以人道為本,
天龍八部只是附帶教化。

1750
經文:
『彌勒當知:菩薩有二相,//何謂為二?
一者好於雜句文飾之事,
二者不畏深義如實能入。
若好雜句文飾事者,
當知是為新學菩薩。
若於如是無染無著,
甚深經典無有恐畏,
能入其中,聞已心淨、//受持、讀誦、如說修行,
當知是為久修道行。』

1751
經文:
『彌勒!//復有二法名新學者,
不能決定於甚深法。
何等為二?
一者所未聞深經,//聞之驚怖生疑,
不能隨順,//毀謗不信,而作是言:
我初不聞,從何所來?
二者若有護持//解說如是深經者,
不肯親近供養恭敬,
或時於中說其過惡。
有此二法,
當知是新學菩薩,//為自毀傷,
不能於深法中調伏其心。』

1752
經文:
『彌勒!復有二法,//菩薩雖信解深法,
猶自毀傷而不能得無生法忍。
何等為二?
一者輕慢新學菩薩而不教誨,
二者雖信解深法而取相分別,
是為二法。』

1753
畢竟空性中,
建立善惡業果,
所以真正善解深義,
空有無礙是貫通的。

1754
經文:
『彌勒菩薩聞說是已,//白佛言:
「世尊!未曾有也。
如佛所說,//我當遠離如斯之惡,
奉持如來無數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若未來世,//善男子、善女人求大乘者,
當令手得如是等經;
與其念力,//使受持、讀誦、為他廣說。
世尊!若後末世有能受持、//讀誦、為他說者,
當知是彌勒神力之所建立」。
佛言:「善哉!善哉!彌勒!//如汝所說,佛助爾喜。」
於是一切菩薩合掌白佛:
「我等亦於如來滅後,
十方國土廣宣流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復當開導諸說法者,//令得是經。』

1755
經文:
『爾時,四天王白佛言:
「世尊!在在處處、城邑、
聚落、山河、曠野、//有是經卷,
讀誦、解說者,//我當率諸官屬,
為聽法故往詣其所,//擁護其人。
面百由旬,//令無伺求得其便者。』

1756
經文:
『是時,佛告阿難://「受持是經,廣宣流布。」
阿難言://「唯!我已受持要者。
世尊!當何名斯經?」
佛言:「阿難!//是經名為維摩詰所說,
亦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
如是受持,佛說是經已,//長者維摩詰,
文殊師利、舍利弗、阿難等,
及諸天、人、//阿修羅一切大眾,
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1757
演講維摩詰經動機六種因緣:
一. 維摩詰居士//是過去金粟如來所示現,
  如文殊師利//是龍種上尊王佛示現,
  所以不能將維摩詰居士//看成普通居士,
  是佛倒駕慈航//來人間度眾生,
  本經內容說明//在家學佛行人,
  如何修學佛法,//如何弘揚佛法,
  處處可做為在家修學//大乘行者的榜樣,
  故說維摩詰經。
二. 維摩詰經是破小乘//顯大乘的聖典,
  是破菩薩的法執//而顯佛道的關鍵,
  處處展現不二法門,
  中道實相,//不可思議境界,
  以及大乘圓滿教義,//故說本經。
三. 維摩詰經始終在說明//依正二報的因果,
  也就是明宇宙觀//與人生觀的兩大論題,
  故說本經。
四. 維摩詰經特別重視//菩薩行的發揮,
  而且積極的//創造清淨淨土,
  度化眾生,//更契合大乘精神,
  如本經云://若菩薩欲得淨土,
  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淨土既是唯心所現,//咱們這個穢惡世界,
  當然可以實現為淨土,//故說本經。
五. 本經以//「大智本行」為主,
  以摩訶般若//為一切修行的根本,
  如果遠離大智的指導,
  一切修行//將會成為世間法,
  不能作為成佛的資糧,
  因此本經一旦談到//離一切顛倒戲論,
  皆以我空、法空,//空空引導,
  達成自度度人//的神聖菩薩道,
  故說本經。
六. 菩薩的真實自利是建立在利他上的,
  能處處利他,//就能處處自利;
  要完成自己就必須利他,
  真實利他就能成全自己,//從利益他中,
  自己的功德智慧,
  因此隨之日益增長,//直至無上菩提。
  維摩結長者//本著這種精神,
  弘揚大乘法門,//實踐大乘,
  顯示了大乘佛法//的崇高偉大,
  故說本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