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归依三宝就是要我们迷惑在五欲六尘的众生,颠倒梦想的众生,昧于事理的众生,是非善恶,好坏分不清的众生,对人生观宇宙观邪知邪见的众生,全部能导归正知正见。让沉沦在六道轮回的我们,能离苦得乐,破迷启悟,转凡入圣,因此成就佛道,若能如此,是名正知正见归依三宝。
2. 凡夫众生,沉沦生死,轮回六道,须要归依三宝,假使你已经成佛了,何必多此一举呢?佛不必归依,佛已经究竟福慧圆满,一切功德具足,佛无必要归依啦!佛自己本性已经大光明大自在啦!三明六通、十力、佛十八不共法、四无所畏、万德庄严,所有一切诸法,皆尽通无余,无障无碍,故名佛、如来、世尊、人天导师。
3. 凡夫众生不归依三宝的话,如同水中的浮萍,无依无 靠,随波逐浪,漂来漂去,无有定处。又如同孤儿,无父无母可依靠,浪迹天涯,无人援助,甚为可怜!又如同空中的羽毛,随风飘动,东西不定。
4. 同样理由,有心学佛向佛,不归依三宝,又是凡夫,对真理不明,对五欲六尘迷惑,颠颠倒倒,对人生观宇宙观一概不知,邪知邪见,迷惑花花世界,心不能做主。
5. 障碍归依心病有三种:一、执理废事。二、执事废理。三、将因当果。
6. 世人错误观念五点:一、以为要吃素食。二、以为要出家修行。三、以为不能男婚女嫁。四、造业中不敢归依。五、烦恼多业缘障碍。
7. 归依的意义:归依含有多层的意义,归是回转,或者是归投;依是依靠,或者是信赖;能回转依靠,能归投信赖,皆称为归依。
8. 归依有四种意义:一、断恶行善义。二、回转义。三、去邪归正义。四、破魔显佛义。
9. 何谓三宝?佛宝、法宝、僧宝名为三宝。
10. 佛经云:‘三宝可尊可贵,难得难闻,难遭难遇,为世间所稀有,为出世解脱之宝筏,故名为宝。佛法僧之所以为宝,是远胜于世间财富之宝,因为世间的财富,所能为人类解决的,只是生活上物质的问题。那么!佛法僧三宝,能解决我们精神上的问题,如生死轮回、解脱涅槃,三宝确实是出离生死痛苦的桥梁,得到安乐涅槃的宝筏,不是世间上的珍宝,所可以比拟。’
11. 何谓佛?佛是梵语(buddha)佛陀的简称。华译为觉者,自证人生观与宇宙观的真相,将自证人生观与宇宙观的真理,慈悲心所流露,也教导大地众生都能自证人生观与宇宙观的真理,如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名之为佛。
12. 何谓法?法是梵语(dharma)达摩,华译为无比法,指佛所觉悟的真理与觉悟的方法,法又可称为真理,是一切事与理的真相。法是由佛所证悟的道理,又称为觉悟之法,佛觉悟所说出来的真理,称为法宝。
13. 何谓僧?僧是梵语(sainklesa)僧伽的简称,华译为和合众的意义,集受具足戒的比丘,三人或四人以上,方得称僧。
14. 归依功德与利益有十二:一、成为佛门正信弟子。二、可弃恶归善。三、是受戒的基础。四、可减轻无量劫来的业障。五、不堕三恶道。六、能积广大福德。七、人与非人均不能扰乱。八、无量诸天、鬼神随身护持。九、是证入声闻乘之基础。十、是证入缘觉乘之基础。十一、是行菩萨道的基础。十二、究竟圆满佛道。
15. 优婆塞戒经云:‘假使有人归依三宝,依此归依三宝功德,将来所得福报之大,大得不可穷尽,难以臆测;譬如有一个宝藏,全国人民,连续搬运七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么归依之功德胜过七年搬运宝藏千千万倍。’
16. 灌顶三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云:‘凡是受了三归依之人,四天王派遣三十六位护法善神,拥护受三归依之人,此三十六位护法善神,每一人还有万亿恒河沙数的鬼神,为其眷属,轮流护持受三归依之人,令其安乐。’
17. 折伏罗汉经云:‘过去,有一位忉利天的天子,天福享尽了,寿命亦快临终,再过七日就要死亡,自己明白命终之后,将在猪腹投胎,心生忧愁,内心恐惶,因此请教玉帝,玉帝也无办法,玉帝叫他去向佛陀求救,当天子面见佛陀的时候,佛陀教他归依三宝,不久,死后不但免堕猪胎之中,而往生人道,跟佛出家,听闻正法,而证得圣果。’
18. 校量功德经云:‘如果东西南北四大部洲之中,全部是声闻缘觉果位之圣人,有人尽形寿供养,乃至为其造塔,此人功德利益之大,是不可思议,是不可计量,但远不如归依三宝功德。’
19. 开悟圣僧云:‘举世尽从忙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修,莫待老来方学道,孤魂都是少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