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肩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这回,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蒙眬又是谁?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虑,何日清闲谁得知?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忧无虑得安宜。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夙世种菩提。个个都是真罗汉,披搭如来三等衣。
金乌玉兔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禹开九州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黄袍换得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我今撒手西方去,不管千秋与万秋。
演讲顺治皇帝赞僧诗的七点因缘:
一、教内大专夏令营常用之教材。
二、佛学院教材。
三、顺治皇帝身为帝王,能体证苦空无常无我,勇猛出家,难能可贵,希有难得。
四、有文化性、教育性、历史性的价值。
五、对生老病死,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有深入的见地。
六、赞僧诗所表达之内容,有理有事、理事无碍。
七、健时都为别人忙,病时方知身是苦。
顺治皇帝出家心路历程:
清朝顺治皇帝在朝的时候,就已经归依了佛门,是一位很虔诚的在家佛门弟子,他归依了玉琳国师,〈玉琳国师就是我们很熟悉的,千金小姐,万金和尚,万金和尚就是玉琳国师〉,从此之后很踏实的学佛,日夜不停的做功课。光阴总是会过去的,人总是会老的,所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开;夕阳无限好,可惜近黄昏,这就是显露世间的无常,生生灭灭,虚幻不实,了不可得,因此,人世间再美好的话,美好当中总是会有缺陷的,中外古今,一切圣哲,乃至凡夫,必然也同样要经过生老病死的忧患,谁也奈何不了的事实。顺治皇帝有一天善根大展流露,在静静的夜里,独自静坐,顺治皇帝心里默想着:‘人生苦短,世态变化无常,我一生当中,率领百万大军,南征北讨,为国忧民,辛劳一辈子,我逐渐衰老,红尘滚滚无了时,名与利、财与色、食与睡,都是虚幻不实的东西,如空中的浮云,缥缈不定,空幻不可得,得也得不住,人生太无常啦!一切名利、财色、权威,也都是无常幻化了不可得;乃至我的身体,也是空幻无常,了不可得;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世间一切都是危脆的,无常迁流不息,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时势变化无穷;我的生死未了,未达开悟本性,未证悟菩提,时候不早了,我出家修行的因缘应该到了,时机应该成熟啰!’顺治皇帝默想到这里,心里恍然开阔,由忧郁的心转变为开朗的心,由世间的心转变为出世间的心,由感情的心转变为慈悲喜舍的心,由无常的心转变为永恒不变的心,由痛苦的心转变为清凉的心,由入世的心转变为出世的心,由在家的心转变为出家的心,此时此刻的顺治皇帝,无形的一股善根在他的心胸鼓动着,激发他出家修行,顺治皇帝心里该怎么做,内心早就有主张了。有一天,顺治皇帝他把国事安排好了之后,不作声息,怕人发觉,从中阻碍,于是趁着夜静人空之际,脱离了皇宫,走入深山修道,落发出家,示现僧相。自从顺治皇帝出家示现僧相以后,就埋名隐姓,从来绝对不透露他的身份,不让人家知道,过着清淡朴素的出家生活,不贪图名利,不炫耀自己的往事,更加精进为开悟本性而努力,真不愧是一位帝王身出家,朝廷发现他已经出家落发,也曾经好几次规劝他还俗回朝廷,料理国事,但是都被他一一婉转谢绝,名利的诱惑力,对他来讲,早就淡忘了,五欲六尘渐渐无法束缚他了,他内心很平静,很安祥和谐,天天生活在清净无为的自性世界里。天下之间有几个人,能够知道他的内心世界呢?假使有一天,一旦被朝廷知道他的住处或踪影,他就离开那间佛寺,一心一意安住在佛道上,对自己很严格,鞭策自己莫懈怠,把身心都交给三宝龙天,刻苦勤俭的为常住做事,一有空闲之际,就参悟本性,如是日以为常,在心地上的功夫,也逐渐的开花结果;他也到处参访一段时间,因为他彻底埋名隐姓,不让别人知道他的身分背景,他就在佛教界当中,渐渐消失了他的踪迹。
顺治皇帝是以帝王的身分来出家修行,顺治是清朝世祖的年号,顺治皇帝能放下江山,一心为追求真理,为求解脱正道,在智慧抉择之下,猛然踏上出家修道的不二法门,一一净化五欲六尘的束缚,因此开悟本性,真是希有罕见的帝王身而出家修行。
佛教各宗派在唐朝诞生有:一、净土宗─慧远大师。二、禅宗─有达摩、六祖发扬。三、华严宗─杜顺大师。四、天台宗─智者大师。五、唯识宗─玄奘大师。
这篇顺治皇帝赞僧诗,意义非凡,他的诗句句句字字,都能勾引出咱的菩提善根大展流露,更加能唤醒咱迷妄的梦,诗句真优美!受世人代代称赞受用。
顺治皇帝赞僧诗云:‘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肩难。’
开悟圣僧云:‘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唯传第一义,其乐自悠悠。’
顺治皇帝云: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肩难。
古德云:‘莫谓袈裟容易得,只因累劫种福田。’
悲华经云:‘如来于宝藏佛所发愿,愿我成佛时,袈裟有五种功德:一、入我法中,犯重邪见等四众,于一念中,敬心尊重,必于三乘授记。二、天龙人鬼,若能恭敬,此人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若有鬼神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饮食充足。四、若众共相违反,念袈裟力,寻生悲心。五、若在兵阵,持此少分,恭敬尊重,常得胜他。’
大悲经云:‘但使性是沙门,污沙门行,形是沙门,披着袈裟者,于弥勒佛乃至楼至佛所,得入涅槃,无有余遗。’
搭大衣偈云:“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广度诸群迷。唵.摩诃迦波波.吒悉帝.娑婆诃。”
搭七衣云:“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唵.度波度波.娑婆诃。”
搭五衣云:“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不舍离。唵.悉陀耶.娑婆诃。”
出家人日常生活,一心向道,世间财物衣食,得多得少,不生欣厌。
开悟圣僧云:‘出家修道者,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佛藏经云:‘若有一心行道比丘,千亿天神,愿共供养,但能一心行道,终亦不念衣食所须,如来白毫相中,百千亿光明,其中一分,供诸弟子。假使一切世间人皆出家,随顺法行,白毫相中百千亿分,不尽其一,供诸吾弟子。’
佛经云:“不得专向熟情施主索食,以免他人生厌恶退道心。”
佛经云:“畜生尚畏人乞,何况人乎。”
顺治皇帝赞僧诗云:‘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家十二种不如意:一、家者无常义。二、家者烦恼义。三、家者束缚义。四、家者病苦义。五、家者不净义。六、家者累赘义。七、家者感情义。八、家者自私义。九、家者恩怨义。十、家者黑暗义。十一、家者不自在义。十二、家者造业义。
孙中山言:‘佛教是科学之母,研究佛法可补科学之偏。’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争权夺利,互相抹黑的自私心态,暗杀、政治权谋,达成控制政权为目的,叫做自私义。
俗语云:看破世间惊破胆。
古德云:‘受人滴水之恩,应涌泉以报。’
开悟圣僧云:‘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儿女是债,讨债还债,无债不来。’
自己作,教他人作,为了控制政权,不惜一切狠毒计策,凡是对自己唱反调的敌人,一概以无情的手段拉下台,政客起心动念,乃至一切行动,直接间接造业,有形无形造业,究竟为做皇帝总统为宗旨。
顺治皇帝赞叹僧宝云:‘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顺治皇帝赞僧诗云:‘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这回,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蒙眬又是谁?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佛门云:‘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尚未开悟证果,一切之“我”,皆是由善恶业所感召。
佛性者无来无去、无生无灭、无垢无净、无大无小、无增无减。
佛经云:‘一念心不动,即如如佛。’
业力─不自在、无常、污染不净、黑暗、轮回。
愿力─
自在自由的、永恒不变、清净、光明、涅槃、解脱的。
顺治皇帝赞僧诗云:‘悲欢离合多劳虑,何日清闲谁得知?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成佛之道云:‘世间多忧苦,流转起还灭,何处是依怙,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国家治还乱,器界成复毁,世间诸可乐,无事可依怙。’
佛经云:‘三界兮如幻,六道兮如梦,圣贤出世兮如电,国土犹如水上泡,无常生灭日迁变。’
所做的世间事,那怕是丰功伟业,光宗耀祖,若不能了生脱死,明心见性,不能离苦得乐,不能转凡入圣,纵然做到死去活来,这一点意义也没有,最多是人天福报,也永远流浪徘徊三界内,做个生死的苦命儿!六道的流浪汉!
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开悟圣僧云:‘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穿衣,未曾挂着一根纱;终日行路,未曾踏着一寸地;终日坐禅,未曾坐着一发之位,法身光明,纤毫一尘不染。’
佛经云:‘心不染着诸法,不受一尘,不舍一法,真常独露,海纳百川,一切生死业行,皆止息矣!’
大藏经云:‘即心是佛,更无别佛;即佛是心,更无别心;如拳作掌,掌即是拳,似水成波,波即是水。’
佛寺门联写着:‘回头是岸’
回头五种意义:一、凡夫一心向五欲六尘应回头。二、凡夫无知向生死应回头。三、凡夫烦恼丛生应回头。四、凡夫一向造业应回头。五、凡夫沉沦三界六道应回头。
回头五种究竟功德:一、回头能得涅槃。二、回头能得法身。三、回头能得菩提。四、回头能得真如。五、回头能得佛道。
回头四种因缘:一、正见世间苦、空、无常、无我。二、心存客观,不可先入为主的主观意识为优先,应比较多方位的真理声音,才能有因缘入耳回头。三、应依了义正法为典范,不依不了义。四、为追求真理之正义心,应提出勇气以净化革除累劫的习气与错误思想。
顺治皇帝赞僧诗云:‘世间难比出家人,无忧无虑得安宜,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出家能成就有二种因缘:一、累生累劫所累积下来的前因。二、今生创造因缘学佛所得。
请僧福田经云:‘出家沙弥应知五德:一者发心出家,怀佩道故。二者毁其形好,应法服故。三者永割亲爱,无适莫故。四者委弃身命,遵崇道故。五者志求大乘,为度人故。’
出家定义:‘出离烦恼之家,出离生死之家,出离三界六道家,亦即是出离在家生活,去修沙门净行,一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宗。’
释迦太子出家四愿:一、愿济众生困厄。二、愿除众生惑障。三、愿断众生邪见。四、愿度众生苦轮。
四类出家:一、身出家心不出家:虽现僧相,顾惜爱恋。二、身在家心出家:虽在家受用妻子,但不沾染欲乐。三、身心俱出家:现出家相,任何欲境,心无顾惜爱恋。四、身心俱不出家:不但受用妻子,而且身心沾污五欲。
出家功德经云:‘有人杀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有人救之得脱;有人挑三千世界众生眼,有人治之得瘥;其出家福,多彼救治。’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百衲衣:由杂碎布缝补而成。
大红祖衣由来:元世祖敬仰弘法讲经和尚,而赐与大红祖衣,而有开始。
二十五条衣梵语僧伽黎、杂碎衣、大衣,此衣最大最重。
二十五条衣有九品:一、下品:九条衣、十一条衣、十三条衣〈二长一短〉。二、中品:十五条衣、十七条衣、十九条衣〈三长一短〉。三、上品:二十一条衣、二十三条衣、二十五条衣〈四长一短〉。
顺治皇帝赞僧诗云:‘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夙世种菩提,个个都是真罗汉,披搭如来三等衣。’
金刚经云:‘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出家六种选择:一、地缘。二、人缘。三、时节因缘。四、以戒为师。五、正信道场。六、出世善知识。
百缘经云:扫地得五种功德:一、自除心垢。二、除他心垢。三、去憍慢。四、调伏自心。五、增长功德,得生善处。
十四种因缘不听出家:一、欠债不听出家。二、感情处理无段落,不听出家。三、诉讼中不听出家。四、军公教中不听出家。五、阴阳怪气不听出家。六、非男非女、可男可女不听出家。七、五官不端庄,身体不健全不听出家。八、贼住不听出家。九、同性恋不听出家。十、七岁以下不听出家。十一、盲聋喑不听出家。十二、思想邪知邪见不听出家。十三、不堪造事,卧起须人,皆不听出家。十四、五逆罪不听出家。
四分律云:‘毗尼藏者,佛法寿命,毗尼若住,佛法亦住;毗尼若亡,佛法亦亡。’
顺治皇帝言:‘个个都是真罗汉,披搭如来三等衣。’
阿罗汉:一、杀贼。二、无生。三、应供。
阿含经云:‘何谓阿罗汉?三毒永尽,名为阿罗汉。’
阿那律尊者:七王子之一出家,译为无贫,往昔饥世,以自己所食稗饭施一辟支佛,感召七生天上为天王,七世为人王,后来生生世世所求如意,九十一劫不受贫穷之苦。佛世时,证得阿罗汉果位。
三等衣:五衣、七衣、九衣也。
佛说出家功德经云:‘鞞罗羡那王子,一日一夜出家,功德无穷无尽,感召六欲天上七番往返,享受五欲之乐,二十劫不堕三恶道,在天上受大福报。最后一世投胎人间大富贵人家,娶妻,壮年出家,证得辟支佛果。’
顺治皇帝赞僧诗云:‘金乌玉兔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古德云:‘自古英雄豪杰,到老如梦一场空。’
佛门:“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法华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
古德云:‘朝看花开满树红,暮观花落树已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印度诗人泰戈尔言:‘昨日恍如一梦,明白亦不过落谢幻相,趁着今日珍惜分秒的生活!’
处事为人五原则:一、给人信心。二、给人欢喜。三、给人希望。四、给人方便。五、给人学佛。
开悟圣僧云:‘贪恋五欲六尘不舍,名为六道流浪汉;了知五欲六尘空幻,心不染着,名为出尘道人。’
佛经云:‘取而不舍是凡夫,舍而不取是小乘,能取能舍是菩萨。’
佛经云:‘取舍不着,心能自在。对境生心,魔境现前。’
佛经云:‘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是无非、无住无往。’
六祖坛经云:‘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佛之定义:‘是非分明、善恶分明、好坏分明、了义不了义分明,正邪分明,是一位三觉圆满者,福慧具足者,名为佛。’
顺治皇帝赞僧诗云:‘禹开九州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禹即夏朝开国之君王,治洪水有功,在位八年。”
‘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州,历代不同,夏朝是:衮、冀、青、徐、豫、荆、扬、雍、梁,称之九州。夏朝禹王的中国版图就是这九州。’
汤放桀,桀:是夏朝最后帝王,在位五十三年,暴虐无道。商朝成汤起义革命,夏朝桀王被逐于南巢,夏朝因此灭亡。成汤:是商朝开国君王,名履,夏朝桀王暴虐无道,成汤起义革命,成功占有天下,在位十三年。
秦始皇:‘姓嬴名政,为秦朝统一中国的国君,在位三十六年,废封建、立郡县、筑万里长城,北击匈奴,南并闽越,使中国疆域,更加扩大,惟秉性暴戾,从政以刑杀为威,焚书坑儒,世称浩劫。后遣徐福求不死药,不果,崩于沙丘。’
秦吞六国,六国者:战国时代,齐、楚、韩、魏、燕、赵,称为六国。
汉登基,汉者:‘汉朝,开国君王刘邦,是平民出身,将秦国灭亡,因此登位,历史上称汉高祖。’
顺治皇帝感触言道:中国自古以来,历代君王人人想做皇帝,掌权夺位作怪,因此,动员招兵买马、战争四起,没有止息!无辜百姓,生灵涂炭,死伤不计其数,受灾殃的天下苍生无量无边,真是娑婆世界的浩劫!
战争刀兵劫,血流山河两大因素:一、现生我执我见之私心。二、杀生因果循环的见证。
人类的私心私欲,一心想做皇帝,做总统,因此争权夺利,直接间接,有形无形的勾心斗角,挑拨离间,带来战争流血的刀兵劫,全是想要做头目,想要控制人类的我执私欲作怪。
愿云禅师云:‘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自从进入二十世纪,世界已经发生过二次世界大战,在二次大战中,人类死亡率超过古代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人类死亡,超过三千万人,战争时间有四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类比第一次大战更加严重,时间有九年。
现代史这半世纪来战争四起:一、越南内战〈九年〉。二、韩国内战。三、中东战争。四、伊朗伊拉克战争。五、英国阿根廷福克兰岛战争。六、老蒋中日八年战争。七、老蒋与中共战争。八、欧洲国家战争。九、苏联与德国战争。
杀业造成因果循环,各自因缘,投胎有恩怨的国家去,无形中继续激发战争,毕竟个个是凡夫众生,受私心私欲业力支配,身不由己!
慈寿禅师云:‘世上多杀生,遂有刀兵劫;负命杀汝身;欠财焚汝宅;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
杀生是带来刀兵劫、夭折、多病、得不如意眷属主要因素。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瞋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
顺治皇帝赞僧诗云:‘黄袍换得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
梵网经云:‘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
八福田:一、佛。二、僧。三、圣人。四、和尚。五、阿阇黎。六、父。七、母。八、病人。
佛、僧、圣人─敬田。
和尚、阿阇黎、父、母─恩田。
病人─悲田。
如果有人恭敬供养八种人,就可得到无量福报,所以叫做八福田。
看护病人五德: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可食者应与。二、不恶贱病人大小便涕唾。三、有慈悲心,不为衣食。四、能经理汤药乃至瘥、若死。五、能为病人说法,令病者欢喜,于善法增益。
顺治皇帝赞僧诗云:‘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我今撒手西方去,不管千秋与万秋。’
五不死:一、初生现异〈肉团〉,父母当怪物,放在熬盘,火煎不死。二、锅里汤煮不死。三、放水中水淹不死。四、被大鱼吞,鱼啖不死。五、刀剖子现,刀伤不死。
薄拘罗尊者,过去生中严持不杀生,感召九十一劫长寿,现生世寿一百六十岁,在佛诸弟子中寿命第一。
诸位菩萨!我们听完了顺治皇帝赞僧诗之后,顾名思义,他出家的坚固意志,谁也无法动摇他的愿力道心,就这样离开皇宫,落发入空门,现出庄严的比丘相,身穿如来袈裟,脚穿罗汉鞋,俨然是一位出家多年的老参,言行举动、威仪具足;讲经说法,口出莲花,辩才无碍,能令大地有情心开意解,顿悟佛法。顺治皇帝出家后,日日月月、年年岁月,心安住在如来正法,持戒清净,始终过着自度度人、自利利人的清净生活,度过了他人生后半段的出家生涯!
一、世间的真相毕竟是苦空、无常、无我,顺治皇帝能深深体悟,宿世的自发性而启发他的善根能大展流露,出家修行,自度度人,真是难能可贵。
二、赞僧诗的文章,一一能启发: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真谛,令普天下之人,有醒思的联想,生与死是一件大问题。
三、赞僧诗的文章,一再提示我们:在国在家世事牵缠多,不及僧家半日闲,世间如梦幻泡影。
四、在此,希望诸位创造因缘、改变因缘、顺从因缘、缔造因缘,大家来学佛向佛,毕竟,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