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大法师佛学讲座讲义 --看破、放下、自在、解脱
 

1.
看破─般若德
放下─法身德
自在─解脱德

2.
阿含经四非常偈云:
积聚皆消散,
崇高必堕落;
合会要当离,
有生无不死。

3.
无常经云:
大地及日月,
时至皆归尽;
未曾有一事,
不被无常吞。

4.
大智度论云:
若法因缘生,
是法性实空;
若此法不空,
不从因缘有。

5.
阿含经云:
修道者若能正见诸法无我无常,
空性寂灭,
此人即可入于圣道。”

6.
大般若经云:
过去未来现在诸佛,
住十方界,
为诸有情宣说正法,
无不皆用本性空,
本性空即是佛眼;
闻佛说本性空义,
乃入圣道得圣道果,
离本性空,
无别方便。

7.
华严经云:
不要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
唯愿听闻一句未闻的佛法。

8.
无常经云:
无上诸世尊,
独觉声闻乘,
尚舍无常身,
何况诸凡夫。

9.
看破、放下、自在、解脱。
看破放下是看破世间的真相,
了解世间的本来面目,
当下就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事实,
心地接触空有不二的境界,
自性能转一切境界,
不被一切境界所转,
当下心地如如不动,
到此之际,
不放下也得放下,
不自在也得自在,
不解脱也得解脱。

10.
金刚经云: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11.
看破放下,
不是叫诸位放下感情,
放下家庭,
不是叫我们放下事业,
放下社会国家;
是要我们放下心中的相,
放下心中的境,
放下内心的尘埃,
是转变心境的意思!
何况心中的相、境、尘埃,
皆是升灭无常。

12.
放下是放下内心的一切相、一切万缘,
不执着内心的烦恼种种境界,
心地当下自在解脱。

13.
开悟祖师说:
执相心着魔,
离相心自在;
一切平等观,
无取亦无舍。

14.
人生的定位二种邪见:
一、断见。
二、常见。

15.
人死后,肉体腐坏,
但神识仍然存在,
命终神识随在世
所做之善恶投胎转世,
投胎转世在六道中任何一道,
是由业力来决定的,
不是你我可以做主的。

16.
业力的性质有三种:
一、业是公平、平等的。
二、业是不会错乱的。
三、有业必有报。

17.
开悟祖师云:
万法都由心想成,
如心画物物成形;
六凡四圣皆心画,
诸佛当初也众生。

18.
佛经云:
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欲知来世果,
今生作者是。

19.
开悟祖师云:
业力未净化,
人飞到天堂,
业力也跟随到云霄宝殿,
业力未净化,
人钻入海底,
业力也跟随到海龙宫;
业力未净化,
人走到天边海角,
业力也跟随到天边海角。

20.
业力无净化,
那怕是你神通广大,飞天钻地,
躲在陆海空任何处所,业力也同时
跟随在你的左右,
何以见得?
因为心就是业力,业力就是心;
离开心并无业,离开业并无心;
心即是业,业即是心。

21.
华严经云:
假使百千劫,
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
果报还自受。

22.
古人云:
阎罗注定三更死,
绝不留人过五更;
生死有命,半点不由人。

23.
看破、放下、自在、解脱,
修道人也好,
不是修道人也好,
如果能看破人活在世间,
是造什么业因!
是必然要受什么果报的,
同时业力是贯串三世
而相续不断的,
能正见这点,
心地自然能放下,
自在、解脱,
我们人活在世间,
是随业受报的,
是因果循环的,
了解真相后,
自然心甘情愿,
就会看破、放下、
自在、解脱。

24.
佛陀与诽谤外道女公案:
随缘消旧业,
更莫造新殃。

25.
修行不是远离五欲六尘的世界,
到深山林内,
谢绝人间烟火之处,
如果有这种的观念是答对了一半而已!

26.
在佛陀时代,有二种比丘:
第一种是阿兰若比丘。
第二种是都市比丘。

27.
佛法的宗旨在大乘佛道,
二乘与三乘是一种过渡时期。

28.
龙树菩萨云:
悲愿不足空智生,
必堕声闻乘。

29.
法华经云:
自证无上道,
大乘平等法,
若以小乘化,
乃至于一人,
我则堕悭贪。

30.
慈航菩萨云:
如有众生一人尚未得度,
不可自己逃之夭夭。

31.
阿难尊者云:
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于此取泥洹。

32.
地藏菩萨云: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33.
千经万论,导归佛道。

34.
法华经云: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无二亦无三,
除佛方便说,
但以假名字,
引导于众生,
说佛智慧故。

35.
看破、放下、自在、解脱─
如果以深远心来看,
不但要看破凡夫众生的立场,
还要看破声闻、缘觉、菩萨的阶位,
直趋佛道才正确。

36.
法华经偈云:
正直舍方便,
但说无上道;
更以异方便,
助显第一义。

37.
看破烦恼就是菩提,
菩提由烦恼得,
离开烦恼菩提实不可得。

38.
维摩诘经云:
“一切烦恼皆是如来种。”

39.
开悟圣僧云:
烦恼性即是佛性,
佛性即是烦恼性,
烦恼性与佛性,
无二无别,
何以故?
只尔染净迷悟有别也。

40.
开悟祖师云:
作佛用是佛性,
作贼用是贼性,
作众生用是众生性,
性无形相,
随用立名。

41.
维摩诘经云:
不入烦恼大海,
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42.
维摩诘经云:
譬如高原陆地,
不生莲花,
卑湿淤泥,
乃生此华。

43.
一个人想要开悟证果,
不能离开现象界的人事物,
包含一切烦恼痛苦、快乐。
不能离开世间法,
若脱离世间法,
想要证成菩提,
遥遥无期,
皆为魔说。

44.
维摩诘经云:
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
终不复能生于佛法;
烦恼泥中,
乃有众生起佛法耳。

45.
看破、放下、自在、解脱,
不是意味叫我们放下感情,
放下家庭不顾,
放下社会国家,
放下事业不顾。
看破、放下、自在、解脱,
不是叫我们远离五欲六尘,
到深山林内隐居,
完全谢绝人间烟火之处,
而不理红尘。

46.
看破、放下、自在、解脱,
是要我们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
一念心的净化,
一念心的转变而解脱,
正见世间苦、空、无常、无我,
幻化如梦如露如电一般,
勿生执着,
功夫纯熟,
自然放下、自在、解脱,
犹如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