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大法师佛学讲座讲义 --迷悟一念间
 


六祖惠能大师云: ‘一灯能除千年暗, 一智能灭万年愚。’


一念悟,当下自在解脱 一念迷,当下沉沦受苦。 但是迷悟一念间。


六祖坛经云: ‘自性若悟,众生是佛; 自性若迷,佛是众生。’


开悟圣僧云: ‘万法都由心想成, 如心画物物成形; 六凡四圣皆心画, 诸佛当初也众生。’


开悟祖师云: ‘三点如星象, 横钩似月斜; 披毛从此得, 作圣亦由他。’


慧海禅师云: ‘无一法可取, 无一法可舍, 不见一法生灭相, 不见一法来去相, 遍十方界,无一微尘许, 不是自家宝藏。’


华严经云: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如来藏经云: ‘善男子, 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 贪欲恚痴诸烦恼中, 有如来智、如来眼、 如来身、结跏趺坐, 俨然不动。 善男子!一切众生, 虽在诸趣烦恼身中, 有如来藏,常无染缺, 德相具足。’


梵网经云: ‘我是已成之佛, 汝等是未来佛。’

10
蕅益大师云: ‘若得上品善, 若不回向,亦不得往生; 若芝麻小善, 懂得回向,亦得往生。’

11
三种因果: 一. 单纯因果。 二. 因中有果,果中有因。 三. 无尽因果。

12
因果的性质有四种: 一. 因果是平等的。 二. 因果是不会错乱的。 三. 因果是公平的。 四. 因果是迟早必报的。

13
华严经云: ‘假使百千劫, 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 果报还自受。’

14
悟道禅师云: ‘夫妻是缘, 善缘恶缘,无缘不聚; 儿女是债, 讨债还债,无债不来。’

15
凡夫众生第四种迷: 以为佛能度众生, 众生被佛所度; 诸佛第四觉悟: 众生自性自度, 佛不能度。

16
慧海禅师云: ‘众生自性自度, 佛不能度, 如果佛能度众生, 那么过去 有恒河沙数无量诸佛, 一尊佛度一位众生, 早应该度尽, 为何众生尚未度尽? 要明白! 众生自性自度,佛不能度。’

17
佛有三不能: 一. 不能度无缘的众生。 二. 不能空众生界。 三. 不能转众生的定业。

18
地藏大愿: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19
马祖道一禅师: ‘得道不返乡, 返乡道不香。’ ‘三岁孩童可悟道, 八十老翁行不来。’

20
梵网经云: ‘一切男子是我父, 一切女人是我母, 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 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 而杀而食者, 即是杀我父母。’

21
慈航菩萨云: ‘如一众生尚未度尽, 不可自己逃之夭夭。’

22
佛度人四法: 一. 直接回答。 二. 间接回答。 三. 反问代替回答。 四. 暂搁回答。

23
超度有三种: 一. 思想超度。 二. 现世修行超度。 三. 命终超度。

24
佛教是重生的宗教, 不是重死的宗教, 如果在生不修行, 命终后才请出家师父超度, 这是无可奈何的补救方法!

25
地藏经云: ‘若有男子女人, 在生不修善因, 多造众罪,命终之后, 眷属大小,为造福利, 一切圣事,七分之中, 而乃获一,六分功德, 生者自利,以是之故, 未来现在善男女等, 闻健自修,分分己获。’

26
善导大师云: ‘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 直饶金玉满堂, 岂免残衰老病; 任汝千般快乐, 无常终是到来; 唯有径路修行, 但念阿弥陀佛。’

27
一. 迷悟不离心,佛法以心为宗。 二. 佛教是业感缘起论,外道是一神论、创造论。 三. 生活即是因果,因果即是生活。 四. 众生自性自度,佛不能度。 五. 佛法是重生的宗教,不是重死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