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大法师佛学讲座讲义 --断惑证真

 

1
元朝优昙大师云: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世界到头终有坏,人生弹指有何欢?作男作女经千遍,带角披毛历万端;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2
开悟圣僧云:作佛用是佛性,作贼用是贼性,作众生用是众生性,性无形相、随用立名。

3
开悟祖师云:菩提自性,光明自在,浩浩荡荡,纤毫不立,扫踪绝迹,一丝不挂,无拘无累,清清如如,当下即是。

4
开悟圣僧云: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处处无所著,如日处虚空。

5
开悟圣僧云:执相心着魔,离相心自在;一切平等观,无取亦无舍。

6
传心法要云:众生应知,佛性本自有之,迦叶尊者只是悟得本性,本性即是心,心即是性,性即同诸佛心,前佛后佛只传此心,除此心外,无佛可得。心之本性空寂,莫取一切相,即合圣意;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7
六祖惠能大师云: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唐朝道绰大师云:凡夫发愿来世欲生人间度众生,圣者所不容,何以故?犹如逼鸡下水。

8
龙树菩萨云:薄地凡夫,未断见思惑,欲留娑婆度化众生,如同破漏之船,想运载一人登上彼岸,
无有是处。

9
印光大师云:度众生随缘,修行乃本份事。

10
大智度论云:菩萨当化众生,何故常欲值佛?答曰:有未入菩萨位,未得阿鞞跋致,未受佛授记成佛故。若远离诸佛,便会败坏善根,沉没在烦恼,不能自在,焉能度人!如人乘船,中流败坏,欲度化人,反自没水。又如少汤,投入大冰池,虽消少处,反更成冰。菩萨未入法位,若远离诸佛,以少功德,无方便力,欲化众生,虽少利益,反更堕落亦如是。

11
文殊发愿经云: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
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12
文殊古佛应世菩萨:一、过去佛-南无龙种上尊王佛。二、现在佛-南无欢喜藏摩尼宝积佛。三、未来佛-南无普现如来。

13
洪钟初扣,宝偈高吟,上彻天堂,下通地府。

14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悲观世音菩萨。

15
南无九华山,幽冥世界,大愿地藏王菩萨。

16
南无清凉山,金色世界,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17
华严经云:善哉!善哉!大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性,只因无明、妄想盖覆;若无妄想、无明者,无师智、一切智、佛性,自然显露。

18
梵网经云:我是已成之佛,汝等是未来佛。

19
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

20
法华经云: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堕悭贪。

21
法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22
法华经云: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23
法华经云: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入无余涅槃。

24
开悟祖师云:千经万论不须标,共指西方路一条。

25
极乐世界八种殊胜,堪称一流:师资一流。环境一流。同参道友一流。道心不退转一流。无量寿一流。极乐无苦一流。教主是佛一流。往生者直了成佛一流。

26
开悟圣僧云:但见阿弥陀一佛,即可见十方诸佛;但生西方极乐一土,即可历十方佛土,何以故?一即多,多即一。唯此净土法门,我释迦世尊,金口所宣,十方恒河沙诸佛所共赞,诸大菩萨流通护持、辗转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