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归极乐
1. 开悟圣僧云:千经万论不须标,共指西方路一条;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
2. 大集经云:末法众生亿亿人修行,罕有一人得道,唯依念佛法门得度生死。
3. 三期:一、正法期-戒律解脱。二、像法期-禅定解脱。三、末法期-念佛解脱。
4. 文殊菩萨云:愿我命终时,尽除诸烦恼,面见弥陀佛,往生安乐刹,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亲前授我记。
5. 无量寿经云:往昔若无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已曾钦奉诸如来,才有因缘闻此义。
6. 善导大师云:身业专礼阿弥陀佛,口业专称阿弥陀佛,意业专念阿弥陀佛,若能念念相续,一心专修者,毕命为期,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杂修者,百中稀有一二,千中稀有三五。
7. 百丈大师云:修行以念佛为第一稳当。
8.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十乐:一、莲花化身乐。二、相好庄严乐。三、自在清泰乐。四、寿命智慧无量乐。五、所欲如意乐。六、海众常聚乐。七、六道具足乐。八、依正恒常庄严乐。九、道心永不退转乐。十、究竟成佛乐。
9. 极乐世界十乐之一,莲花化身乐:无十月胎狱之生苦。
10. 极乐世界十乐之二,相好庄严乐:功德之身,永无改变故,无形体衰朽之老苦。
11.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二十一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12. 宝满三千及大千,福德应不离人天;若知福德原无性,买得风光不用钱。
13. 极乐世界十乐之三,自在清泰乐:清净之法身,永离痛苦忧患,无四大不调之疾苦。
14. 开悟圣僧云: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万法不立,一尘不染,处处无所著,如日处虚空。
15. 开悟圣僧云:妙哉法身,火不能烧,水不能溺,风不能飘,刀不能劈,软似兜罗,硬似铁壁,天上人间,古今不识。
16. 极乐世界十乐之四,寿命智慧无量乐:与佛同寿,不生不灭,常乐我净,无四大分离之死苦。
17. 阿弥陀经云: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18. 无量寿经云:第十三愿,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19. 极乐世界十乐之五,所欲如意乐:衣食随念,不假造作,动念头福报当下现前,无所求不得之苦。
20. 无量寿经云:第二十四愿,设我得佛,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21. 极乐世界十乐之六,海众常聚乐:清净大海诸大菩萨,常为亲友,无恩爱别离苦。
22. 无量寿经云:第十九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23. 阿弥陀经云: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24. 云月自明暗,山川无古今,念到无言处,休论佛与心。
25. 极乐世界十乐之七,六通具足乐:天眼、天耳、他心、神足、宿命、漏尽通等悉自具足,无欠无缺,神通便化自在,度诸众生无障碍。
26. 无量寿经云: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宏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27. 极乐世界十乐之八,依正恒常庄严乐:正报有三圣、清净大海众菩萨、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依报有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围绕。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底纯以金沙布地,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璃、玻、砗磲、赤珠、玛瑙七宝庄严而成。池中无量莲华,微妙香洁。有奇妙杂色之鸟,六时出和雅音,演畅三十七道品。如是清净庄严依正之乐,永恒不坏,广度无量众。
28. 极乐世界十乐之九,道心永不退乐:三圣坐道场,又有海会众菩萨,良师益友共修,光寿无量,道心退转也难矣!
29. 无量寿经云:第四十七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30. 阿弥陀经云: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31. 极乐世界十乐之十,究竟成佛乐:往生极乐宗旨何在?学佛目的为何?皆是究竟成佛道也。
32. 无量寿经云:第四十五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33. 净土圣贤录云:但见阿弥陀一佛,即已见十方诸佛;但生西方极乐一土,即已历十方佛土,何以故?即一即多,无二无差别故。唯此法门,我释迦世尊金口所宣,十方恒河沙诸佛所共赞,诸大菩萨流通护持,辗转无尽。
34. 总之!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苦乐因果,皆由各人自己所造成。娑婆众生念念颠倒,所感召依正皆秽,故有五浊恶世,三苦、八苦、乃至种种无量业感之苦;极乐净土之众生、念念正念,心住三无漏学,安于法身菩提涅槃,所感召依正皆净,故有三乐、八乐、乃至无量种种法身清净解脱之乐。
35. 证悟法身本无相,当起圣解绝凡情,会得自性观天下,森罗万象尽成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