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二乘、菩萨、佛之内心世界,所发出之慈悲(梵语maitrya-karuna)有深浅、近远、狭广、净秽、厚薄之别,故演化出有三种慈悲之差异。
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慈悲,名为三种慈悲。众生缘慈悲是对一切众生都视如父母兄妹眷属,常起与乐拔苦之心,这是凡夫或未断烦恼的有学人所起的慈悲。
法缘慈悲是破除我相,对众生随力随意拔苦与乐,这是已断烦恼达于法空的三乘(梵语trini yanani)圣人所起的慈悲。无缘慈悲是心无分别,普度一切众生,不但对一切人类拔苦与乐,扩展至一切有情动物,皆起怜愍爱护之心,这是诸佛所独有之慈悲。
慈悲非口号,慈悲是应付诸行动,对四生六道众生应平等拔苦与乐,皆令入究竟涅槃为宗。慈悲心的兴起,有刚初发心者,有修得二世三世五六世者,亦有修得多生累劫者,有修得证果者,有究竟果位者,故慈悲心有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慈悲等三种之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