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何谓“法无有比,无相待故”?

 

法(梵语dharma)音译为达磨,在佛典中,法之用例极多而语意不一,总括之类别为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二义。任持自性者,意指保持自性而不改变之意。法乃指认识之标准、规范、法则、道理、教理、教说、真理、善行、道德等。或指佛陀所说之教示,或指佛陀之教示而集成之圣典、道德法则,或指一切万法之代称。轨生物解者,指能轨范人伦,令人产生对一切事物理解之根据。
  
法无有比,无相待故者,法乃真理也,至高无上已达绝待之境界,无能破、无能比、无相对待,故曰法也。法若有比,有相对待,有可破,不名法也。譬如菩提自性、佛、如来、法身、涅槃、妙觉、佛性、一真法界、大圆镜智(梵语adarsa-jnana)、如来藏性等皆无有比,无相对待。自性不生不灭,不可改变,法身常住无始无终是也。
  
有可比、有相待者,譬如有男即有女,有生即有灭,有高即有低,有黑即有白,有喜即有忧,有是即有非,有善即有恶,有智即有愚,有富即有贫,有贵即有贱,有长即有短,有美即有丑,有乐即有苦,诸如上所述,世间一切万法,一一皆有比,皆有相对待,若有相对待有比,有能有所,有相互对立者就有生灭,有增减,是无常、苦、空、无我、非永恒、非平等性、非究竟归宿之处。
  
佛子之学佛动机与目的即在寻求自性解脱,证法身涅槃,同登佛地。达佛地之境即法无有比,无相待故。法者此处指自性法身是也。自性法身之境界已破无所破,证无所证,修无所修,离无所离,净无所净之究竟果地处。彻底无有比无相待者,诸有漏之三毒、三惑、无明烦恼、习气诸缠净空无遗,何来有比有相待,故曰:佛、如来、自性法身佛也。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