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义谛(梵语paramartha-satya),二谛之一,即最殊胜之第一真理。为世俗谛之对称,略称第一义。又称胜义谛、真谛、圣谛、涅槃、真如、实相、中道、法界。总括其名,即指深妙无上之真理,为诸法中之第一,故称第一义谛。
佛教各宗派对第一义谛所下之定义不尽相同,如小乘说一切有部将单一而不可分解之对象视为真实存在之认识,称为胜义谛,中观学派则认为诸圣贤了解缘起性空之理,洞彻世俗认识之颠倒,以此道理为真实,称为真谛。
依大乘佛法而言,主要藉真谛与俗谛(梵语samvrti-satya)二者调和世间与出世间之对立,将此二谛联系起来观察现象,称为中观、中道,为大乘最基本原则之一。
禅宗多用“第一义”相对于第二义之相待差别,特以第一义来诠显绝对不可思议之境界。
维摩诘经云:‘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此处所指“第一义”者,乃指法身、佛法而言。解脱圣者依体起用,善分别一切诸法相,但自性法身不被外境所惑动,不染尘生心,如如不动,诸圣亦如是!
六祖坛经云:‘何名无念?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六祖坛经云:‘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