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佛法讲“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是否就否定“弥陀佛与净土”之存在?

 

佛在净土三经明文记载一清二楚,道道地地心外之净土乃实际存在,不因禅宗、天台宗、华严经、维摩诘经等大力倡导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因此,就将西方极乐世界(梵名 Sukhavati)与阿弥陀佛否决,若将之否决,即是将诸佛净土否决,亦等同否决事相,执理废事,失去实相中道义,以偏概全,严重破坏圆满如来圣法。毕竟十方诸佛有诸佛度生之净土。
  
各宗派倡导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乃建立在悟性明心立场,一切时处皆立足见性成佛为修行最高原则,是故,不心外求法,包括心外之净土与诸佛,目的在回光返照,照见本性为宗,故有此立论,但无知者不明禅宗、天台等立论动机与目的,误以为确立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大意,就无知一并误认没有心外净土与诸佛存在,确实有佛子如是被误导而不自知,本身又无深入经藏,对法理无知,因此,随着人云亦云之心态颇多。
  
自性弥陀者,又作己心弥陀、己心净土、唯心弥陀。指阿弥陀佛与极乐净土俱在自己心中。六祖坛经云:‘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即万法唯心,十界互具之理,弥陀存于一己心中,以观我心而显自性之弥陀。亦即一般所谓凝视自心,以开悟佛性而成佛之意。通常与“唯心净土”并列为联句,即“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为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密宗等圣道诸宗所盛谈。唯净土宗之信仰与之有异,而主张净土系在己心之外。
  
唯心净土者,净土乃唯心所变,存于众生(梵语bahu-jana)心内。依唯识之理,净土为佛、凡夫各各心之所变。若就如来所变之土而言,如来心无漏,故土亦无漏;若就凡夫所变之土而言,凡夫心未得无漏,故土为有漏。又所观之佛亦为自心变现之相,心外不能见佛之真相。故佛、净土皆非心外之法,皆唯心所变。
  
禅宗以维摩诘经之心净土净说为根据,谓直了心性,即心即佛,自心明白之处,即是净土,称为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