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念佛法要(第一集) 
 
                                                                                                               主講:如本上人 整理:編輯部

諸位菩薩,大家好!現在要演講「善導大師念佛法要」,善導大師是何許人也?是淨土宗第二代祖師,已修到開悟證果,自己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也勸所有的人,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四眾弟子很好的楷模。在尚未講解善導大師念佛法要之前,首先來介紹他的生平。

善導大師唐朝人也,蓮宗二祖,因見道綽禪師之淨土九品道場,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修餘行業迂僻難成,唯此法門速超生死。於是勤篤精苦,晝夜禮誦,旋至京師,激發四眾。每入室,長跪唱佛,非力竭不休。

善導大師是唐朝人,同時也是淨土宗第二代祖師,他看到道綽禪師的「淨土九品道場」後 , 心生歡喜;道綽禪師是參禪開悟證果,然後導歸淨土,念佛求生極樂的一位聖者。善導大師說:這正是我所需求,是真正入佛道重要的關鍵所在。因為中下根基之人,在短暫無常的生命中,要修到開悟證果、明心見性、深入三藏教典,是不容易得手、入門的!是故淨土法門才是真正入佛門的津要,修其他一切行門,難以成就。尤其我們今生想要力拼到開悟證果,斷見思惑,是「迂僻難成」,想成就沒那麼簡單;在各法門中繞來繞去,要你觀諸法無我、空性,你做不到;要你明心、見性,難矣!名為「迂僻難成」。他說:唯有淨土法門,才能速超生死,出離三界,頓斷六道。所以,從此以後,他勤篤精進,無論吃多少苦,都甘之如飴,日夜認真的誦經、念佛,並勤於懺悔。不久,他回到京城,也勸四眾弟子要修淨土法門,求生極樂。每當他進入方丈室後,便長跪稱念阿彌陀佛聖號,直到全身體力透支,精疲力盡了,才算是早晚課誦的圓滿,稱為:「非力竭不休」。

我常說:這不簡單!拼了命念阿彌陀佛,念到聲震三千,如雷響一般,阿彌陀佛‥‥‥,聲音堅決、宏亮,丹田之力盡出,除非體力耗盡,否則,課誦就照常進行。我說:這種人若不能往生,那就奇怪了;這種人如果阿彌陀佛沒有來接引,就有問題了;這種人不往生,誰能往生呢?他把身心全部投入念阿彌陀佛聖號,直到氣力耗盡了,這樣晚課才算圓滿,然後迴向,正因為勇猛念佛,所以他往生必成。不然,念佛過於斯文,還一副害羞的樣子,怕人知道,躲躲藏藏的,這樣心不真誠,太過虛偽,如何成就?畢竟修行要了生脫死,圓成佛道,要有大丈夫的精神,要有出世的勇猛,若不修行而輪迴生死,才是要感到羞愧。哪還怕人見笑?這分明是顛倒。綜觀善導大師能修到開悟證果,如此自在的往生西方淨土,是因為他付出相當的因,付出了相當的代價所致。如是因如是果是也。

這也難怪他能成聖、出三界、往生西方淨土,是有前因的。我們捫心自問:為何不能往生?因為念佛感到害羞,念佛怕沒體力,念佛怕別人笑,念佛躲躲藏藏的,好像是件丟臉的事,以致障礙往生淨土,無法成聖。修行要有大丈夫的精神,非將相所能為也,正因為善導大師念佛修行非常賣力,將全部的生命投入,所以,他百歲命終時,能自在往生。他是如何往生的呢?後面會詳細介紹。我們再來看善導大師一生當中,做了什麼功德?如何的利益大眾?

講演淨土法門三十餘年,未嘗睡眠,護持戒品纖毫不犯。好食供眾,粗惡自奉,所有嚫施用寫阿彌陀經十萬餘卷,畫淨土聖境三百餘壁。感化道俗甚眾,其間得念佛三昧生淨土者不勝枚舉。有誦彌陀經十萬至五十萬遍者,有日課佛名一萬至十萬者。

以上是利益眾生、自度度他的表現。善導大師不愧是淨土宗一代祖師,一生當中弘法度眾,演講淨土法門三十幾年,不曾停止,護持自己的身口意清淨,戒持得非常莊嚴,稱為:「護持戒品纖毫不犯」,大戒不犯,小戒也持守清淨。但是,現在末法眾生,持戒都是大戒不犯,小戒不斷。你瞧!聖凡差距甚大,我們不會犯殺盜淫妄等大戒,但是,小戒就很難說了,不小心踩死蟲蟻;不小心犯了微細戒,誰敢保證百分之百持戒清淨呢?不論如何,還是得認真持守,縱使付出生命,也要把戒持好,那最後的勝利者,絕對非你莫屬。

善導大師不愧是祖師,護持戒品纖毫不犯,這真是我們最好的典範。除此之外他把好的東西都拿來供養大眾僧,而比較粗食、不好的則留下自用,這是相當富有慈悲心的展現,難怪他能夠統理大眾。由於他的書法寫得很工整、漂亮,若有信眾供養他,則全數用在書寫《阿彌陀經》,已經寫了十萬餘卷,而且畫淨土聖境三百餘幅,藉此感化無數的僧俗二眾來學佛修行,其中有稱念彌陀聖號,而得念佛三昧者,不勝枚舉。而誦《阿彌陀經》十萬遍,乃至誦四十萬遍、五十萬遍的也大有人在。同時,在一天中稱念阿彌陀佛聖號,一萬句、兩萬句,乃至十萬句的人,也非常多。唐代的淨土法門在他的推動下,蔚為一股不可思議的旋風。

善導大師一生當中,講演淨土法門三十餘年,度很多人往生淨土,也度很多人了生脫死,功德實在不可限量!有因就有果,那麼,他是如何自在往生的呢?

善導大師一日忽謂人曰:此身可厭,吾將西歸。乃登寺前柳樹向西祝曰:願佛接我,菩薩助我,令我不失正念,得生安養。言畢,投身而寂。唐高宗欽其德威神異,賜寺額曰:光明。

善導大師往生之前,向寺中所有的僧俗二眾說:這個身體是可厭的,我已經用了那麼多年,活到七、八十歲了,身體是有為生滅、不可得的、可壞性、無常的,「此身可厭」,我現在要往生西方淨土了,大家有何意見?與會大眾無人有意見,都靜靜的看著師父。善導大師又說:來!我們一起到外面去,師父要走了,表演一下雕蟲小技,證明有修行就有功果,有修行就能了生脫死。

雖然大師已是高齡,但他仍然以最快的速度,兩、三下就爬到寺前一棵將近三公尺高的柳樹上,他說:大家看好!我現在要往生了。同時,向著虛空說:願佛接引我,願菩薩助我,令我正念不失,得生安養。語畢,就從半空中跳下去,毋須三秒鐘就落地,且當下往生淨土。如是修為圓滿之聖者,其德威與度眾生的功德感召唐高宗欽重仰慕,並特賜他一面寺額,稱為「光明」。

高僧往生是如此自在,所以我這樣想:台南法王講堂的前面是大馬路,沒有種樹;如果有樹的話,以後我也可以爬上去跳跳看,可是,門前沒有種樹,百歲命終時要怎麼辦呢?不然就從二樓跳下去,說:願佛接引我,菩薩助我,令我如本正念不失,得生安養。話一說完,就從二樓跳下去,結果,往生不成,卻摔斷了一條腿,只能落得破口大罵!所以,高僧就是高僧,凡夫僧就是凡夫僧,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介紹完善導大師的生平,諸位應該有個概念,接著看他如何開示念佛法要?

善導大師云: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相應故。不違聖教故。順佛語故。若捨專念,修雜業者,百中希有一二,千中希有三四。

這是說明,大聖釋迦牟尼佛,慈悲憐愍末法眾生,所以,直接勸我們稱名念佛求生淨土,就能了辦生死大業,正因為稱名念佛容易入門、得心應手、成就往生。所以,執持一句阿彌陀佛,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字接一字、一句接一句,如此相續不斷,發願往生,到了百歲命終時,就能正念提起,決定往生淨土,稱為:「相續即生」。若能念念相續,無有間斷,那麼,在百歲命終時,十人念佛,十人往生;百人念佛,百人往生。何以故?因為念佛時,沒有異念、妄想、也不會心猿意馬,沒有外緣的干擾,正念現前,哪有不往生的呢?何況你念佛、聽經聞法,了解淨土法門,並與阿彌陀佛的願力打成一片,不違背佛的教法,順佛意的情況下,豈有不往生之理?佛是聖人,是真語者、實語者,佛說的話必會兌現,只要你念阿彌陀佛名號,發願生西,與佛感應道交,佛絕對接引往生。相對的,如果你捨離專念而雜修,一下子要灌頂修密宗,一下子又想學教理或唯識,學了一大堆,八萬四千法門學盡了,卻又死在八萬四千法門下,稱為:「雜修業者」。如同布袋戲中有段劇情,有一位老和尚,學了很多功夫,結果,當壞人要砍殺他時,突然功夫全忘了,只顧逃命,後來,經旁人提醒:「老和尚!你不是有那一招功夫,趕緊把它使出來啊!」他說:「對啊!我怎麼忘記了?應該把它用出來」。功夫一使出後,壞人被他打得潰不成軍。其實,這是一種啟示,影射我們學盡了八萬四千法門,淨土宗、禪宗、華嚴宗、三論宗、唯識宗都學盡了,結果在緊要關頭卻用不出來,反而在八萬四千法門座下。現今在台灣社會,每每都聽得到、看得到,教理學了很多,甚至成為學者、佛學博士,卻浪得虛名,沒有實修實證,反而死在佛學博士或學者虛名下的人何其多!所以,若能專修專行,一門深入,那麼,最後的勝利者,非你莫屬。

他說:捨離專精修行,而雜修亂進,這樣一百人中,難有一、兩個能修行成就;一千人中,難有三、四個能成就的。所謂一門專精,就是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巧,四回就爐火純青了,有何事不能成辦?一心淨土亦如是。所以,凡事都要一門專精,現在要找個博士通,樣樣都精通的人,實在有限。譬如醫生有專攻胃腸科、肝臟科、腎臟科、眼科、耳鼻喉科,因為專業,具足細微病理,圓明通達他的研習,所以他能成功,有權威性。任誰也?辦法把人體每個部位都研究得很透徹,正因為受限於有限的生命與學識。好比如本法師,專精研究三藏教典,由於自己內心清楚、明白聖意後,發願生西,佛號念得專,他日娑婆業盡,必能如願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淨土。是故十人念佛,十人往生;百人念佛,百人往生。如果捨離專修專念而雜修,這樣一百人中,難得有一、二人成就;一千人中,難得有三、四人成就。是故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聖號,莫懷疑、莫夾雜、莫間斷,盡此一生必生淨土。

引用一個公案,嘉義有一位先生,平日樂善好施,撿一些破銅爛鐵,做資源回收再利用,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福業、善事做得很多,但是,他很少聽經聞法,在修慧方面較缺乏。所以,讓我聯想到兩句話:「健時都為別人忙,病時方知身是苦」。健康的時候,都為別人忙碌,修諸善業,等到有一天病了,才知道:「糟了!世間無常,身體是痛苦的根源」。當他還年輕時,一生都為別人忙碌,可是好景不常,三十五歲就中風,中風之後,半身不遂,走路時,拖著腳步走,手還不停的甩著。教他念佛,由於他平時不曾念佛,心存只要做慈善、功德即可,殊不知念佛出世之神聖意義何在。令人為他耽憂,佛號念不出來的他,三十五歲中風,三十九歲就往生了!雖然善業做很多是好事,可是,心中無求願生西的意念仍往生不成;雖然浩浩蕩蕩來了一群人,為他助念佛號,但這只是助緣而已,功力不大。所以,在世時,修行要排第一,《地藏經》云:聞健自修,分分己獲。不要等到百歲命終後,光靠別人幫你助念、做功德,這樣七分功德只得一分,念佛的人自得六分,亡者只得一分而已。所以,在健康、年輕的時候,就要認真念佛修行、參禪悟道、看經典,不要等到死後,才盼望別人助念,即使發動一、兩百人來助念,功德也微乎其微。又如六祖壇經中云:「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擬將修福欲滅罪,來生得福罪還在。」所以,這位行者,一生雖做很多功德,教他念佛修行、聽經聞法,卻有一百個、一千個理由來拒絕,又聽信邪見之同道話語,導致終生邪見,只修福不修慧的結果,最後,吃虧的人是誰呢?非他莫屬,這值得我們警惕!

再來,高雄有一位菩薩,他是一位慈善家,一生熱心公益,除了行善還知道要修行,這是百千種善根當中,最為第一,是值得讚歎的。有善根,做慈善,加上又能聽經聞法,又能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那還得了!是天底下最有智慧之人。這位居士每晚七點半至八點半;或是早上十一點至十一點半,總是忠實的守在電視機前,日日聽我講經,他說:「如本法師講經很有鄉土味、本土化、震撼力足,偶爾還會講些幽默、趣味的事。」他聽講經時,總是笑得合不攏嘴。畢生最愉悅的時刻莫過於此,心中清淨不染一塵,安住在聽經三昧中,法喜充滿。他平日知道念佛、迴向、求生西方淨土,最後,七十七歲世緣已了,身無病苦,命終自在念佛而逝。你瞧!前後兩案可謂是兩極化,同樣有善根,嘉義這位居士,不願聽經聞法,不知道念佛殊勝難得;而高雄這位居士有善根,又知道念佛修行、聽經聞法,福慧雙修才是真正最後的勝利者。聰明的仁者們,你是否也能做出正確的抉擇呢?

善導大師云: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鍾;假饒金玉滿堂,豈免衰殘病苦;任你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說得非常乾脆、直接,人生就是如此,誰敢保證,自己不用經過生老病死呢?或許你現在還很年輕,但是,終會從年輕步入中年,從中年進入老年,年老之後就有病苦,然後,漸漸就要邁入棺材,離死不遠了,而誰有特權與赦免,說他不用經歷這個過程呢?回想自己當初二十六歲割愛辭親出家修行,難道不曾有過年少?這一路走來經過五歲、十歲、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於二十六歲出家,你不一定比我年輕,可是,現在的我也已經五十一歲,年過半百了。時光不會一直停頓在半百,還要經過六十、七十、八十歲,年歲會愈來愈大。所以,我們要先知先覺,自覺真諦,不要不知不覺,懵懵懂懂的,虛度光陰,若這樣則稱為可憐愍者。

善導大師說:「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鍾」意思是說:人到了六十歲、七十歲、八十歲,皮膚漸漸變得像雞皮一樣,出現很多皺褶,而且變得很粗糙,皺紋遍布。鶴髮,就是指髮如同鶴羽般的雪白,代表年老,七、八十歲時,鬚髮都斑白了,人都會經歷這些過程,稱為:「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鍾」,走路蹣跚,走起路來搖搖晃晃。從前有一位老師父說:「老了之後,會多一隻腳。」當時我不懂他的意思,原來是指老了之後會多一支拐杖,就像多長了一條腿。老了之後平衡感逐漸消失,走路時只能拄著拐杖緩緩的往前行。「假饒金玉滿堂」,縱然金玉滿堂,很有權勢、富貴,但是你能帶得走嗎?一切是有為生滅;雖是金玉滿堂,有錢有勢的人,難道就不用經過衰殘病苦?何況老了之後,渾身是病─肝病、膽固醇太高、尿酸過多、血脂肪太高、血壓上升、糖尿病、中風,乃至心肌梗塞,身體的機能免疫力都衰退了,這就是世間的真相,你為何還聽不進去呢?「任你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任憑你多麼快樂,都只是一時,大限來臨時,輪迴才是可怕。「唯有徑路修行」,寬廣又易行的大道你不走,不修行、念佛,難道真的要等無常鬼到來,你才會覺醒嗎?先知先覺的人、會修行的人、有智慧的人、有善根的人,在事情尚未發生,就能未雨綢繆,有危機意識,知道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所以,善導大師這段話,非常值得省思,富有很大的啟發性,也說出世間的真相。台中有一位企業家,一生當中奮鬥事業,非常打拼,可說是全心投入,他的事業心很重,教他念佛、聽經聞法、修行,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如果跟他說: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鍾,假饒金玉滿堂,豈免衰殘病苦,任你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他自恃讀過一些書,總有千百個理由,與你爭辯。他說:「我還沒到雞皮鶴髮啊,我走路也沒有搖搖晃晃的。」又說:「無常跟我無緣,無常還沒到來。」畢竟,人生無常,任憑你多麼會爭辯、逃避,多麼不願面對現實,到最後,事情還是發生了,諸位!在他五十六歲時,「心肌梗塞」,這也是台灣十大死亡因素之一,沒有預警,不到三分鐘,就一命嗚呼哀哉,無法挽救了!這時候,一旁的孩子大喊著爸爸,太太喊著老公,哭得聲震山河,非常淒涼。自認無常離他很遠,只顧著奮鬥事業疏於照顧身體,結果,五十六歲事業正是風光的時候,就離開了世間。所以,無常是沒辦法商量的,如果能夠商量,一切都好說。台中這位企業家,又是一個例子,人命無常,我們要有所警惕。總而言之,就是他沒有善根,事業要經營,我們不否認,但是,佛號也要念,就像如本所說的:湊合著念,多多少少的念,所謂「有吃藥就會行氣,有念佛就有保佑」,至少在健康時念些佛號存積起來,作為往生的資糧,好整以暇,這樣才是先覺。我們要有先覺之質,後知後覺落居其二,有一些人確實是不知不覺,那就夠可憐了!輪迴的路上就有份了!

諸位再聽好!彰化有一位男眾,從小到大屬樂天派,何謂樂天派?就是每天很開懷浪漫,不怕死,為人海派,跟朋友喝酒、找女人,可說是殺、盜、淫、妄、酒,「五專」畢業,樣樣都會。到了年老時,雖有一些病苦出現,但他仍然不知覺醒。年紀七十八歲時,罹患肝癌,因為平時沒有念佛,病苦時,別人勸他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他聽不進去,也念不出來,告訴他:「老菩薩!要念佛啊!」他有很多邪見理由拒絕,因為他的八識田中,沒有佛法的種子,不曾聽經固執自封,不知道什麼是佛,不知道什麼是往生淨土,跟他解釋,他又懷疑,真是可憐!每天只會唱卡拉OK,或在老人亭跟人家唱「望春風」,唱「三聲無奈」、「回鄉的我」。不幸的是,命終之前,佛號怎麼也念不出來,冤親債主全部追纏過來,常常叫出一些亡者的名字,害得他的妻兒、媳婦,嚇得半死,他說:「某某人就在我旁邊」。家人回答:「沒有啊!我沒有看見。」他說:「有啊!」一旁的兒子說:「明明沒有,你怎麼說有呢?」父親堅決說:「有啊!就是你座位旁邊有一個人。」他所叫出的名字,都是已亡故之人。後來,有一天晚上半夜三點半,吐血往生。平時沒有念佛、修行,命終之前,教他念佛怎麼也念不出來,因為沒有念佛的種子,沒有因,哪裡有果呢?善根如何流露?彰化這位樂天派的居士,最後下場很慘,又隨業流轉生死了。

再聽好!台南有一位菩薩,他的因緣就不同了,他從小就受三歸依,中年受五戒,六十幾歲的時候受菩薩戒,可說是來自一個標準的佛化家庭。到了晚年時,每晚一定要念《阿彌陀經》三遍,在他七十幾歲時,更是日誦三萬句阿彌陀佛聖號。他逢人就會提起這段話:任你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他隨時隨地都準備好了,隨時都可以往生。他的家人、朋友、眷屬,受他勸導而來念佛的人非常多。在他往生的前一星期,自知時至,把遺言交代妥當。到了一星期之後,就坐在大廳的沙發上,面帶笑容,念佛往生淨土。所以,有修行、念佛,不但有差別於常人,而且是兩極化,一百八十度的不同。你想想看!往生的前一星期就預知時至,這是何等瀟灑自在、何等的尊嚴、何等的殊勝、何等的不可思議。最後,這位老人家勝利了,往生淨土,他現在已經在阿彌陀佛身邊了,世間忽然少一人,多了一位聖者。

善導大師云:凡人臨終,應正念提起不須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淨,若得捨此幻身,必超生善道,因在世念佛又做諸善業故,乃是稱意之事。

一般凡夫眾生,臨命終時,要自救,唯有提起正念,不要怕死,怕死焉能不死?怕死不代表不會死,死是人人所必經的。所以,要坦然面對死亡,常念此身多苦不淨,身體是四大假合,九孔常流不淨,身體是幻化不可得的,要超生善道才對。何況在世的時候,有念阿彌陀佛聖號,也做了很多善事,這是「稱意之事」,因為你順從因果,有念佛、做慈善。以如本來說,我是百分之百有信心往生淨土,因為我平時有在做功德─講經說法,以法布施眾生,又勸很多人來學佛修行,深入佛法,受三歸、五戒、菩薩戒,乃至聽我講經說法,而出家修行的人也非常多。因此我常心生歡喜,再加上平時稱念阿彌陀佛聖號,發願生西,參證心地,我不往生,誰能往生呢?這就是「稱意之事」,順從因果是也。

再來,雲林有一位中年居士,他學佛的初期很怕死,想要不死,不願意死。那時候,講到死,他就逃避、迴避,佛法聽不進去,到了年老之後,聽到佛法,知道有三世因果、有輪迴、有聖人、有凡夫、有佛菩薩,知道為善為惡,是決定以後輪迴的因,也因為他深入學佛的關係,知道有來世,所以,坦然面對死亡不會害怕。加上每天誦《六祖壇經》,以及稱念阿彌陀佛聖號,並迴向生西,所以,在八十三歲的時候,身無病苦,很自在的坐在籐椅上,隨著家人念佛,徐徐往生淨土。所以,諸位!學佛修行,要執持阿彌陀佛聖號,最後,往生非你莫屬。如雲林這位菩薩,活到八十三歲,在世也是怕死之人,一旦聽到佛法後,他就不怕死了,因為他知道,為善為惡是決定來世的因,所以,在世就念很多佛號以儲備往生的資糧,可謂有備無患,所以,很自在的念佛往生淨土,現在他也已經在極樂世界,親近西方三聖了。

(未完,由於篇幅的關係,上人主講的「善導大師念佛法要」第二、三集,編輯部將陸續在雙月刊中,分別為諸位刊載,敬請期待。)

                                                                                                                                返回講演集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