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空大師念佛法要(第二集-上) 
主講:如本上人 整理:編輯部

諸位觀眾、諸位菩薩,大家好!現在要演講「妙空大師念佛法要」,今天已經進入第二天。我們來看妙空大師如何開示念佛求生西方淨土的要訣,他說:

妙空大師云:念佛之人,勿雜惡念,於必經之事,一過即捨,久之意地清淨,遇事即有妙智觀察。此乃念佛轉識成智也。

念阿彌陀佛聖號,求生西方淨土的人,不要時常動惡念,或是起雜念、妄念、起無明,乃至所有不清淨的意識,這些念頭全部要淨化。有雜惡念,對你來說不是好事,動惡因,當然感召惡果。所以,每當你生起雜惡念時,就要馬上發露懺悔,千萬不要讓這些惡因產生。他又說:「於必經之事,一過即捨,久之意地清淨。」

意思即是六根難免接觸六塵境界,如早上睡醒,雙腳下榻時,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定會接觸六塵─色、聲、香、味、觸、法,這是必經之事。當你六根觸六塵的當下,難免會遇到一些人生的順逆境界,遇到好的、壞的、歡喜的、痛苦的,令你憂心、煩惱,罣礙、執著的,這一切都要事過境遷。事情過了就好,不要耿耿於懷,一直放在心裡,不然會帶給你困擾,令你情緒化、煩惱,要鍛鍊如是的功夫,一過即捨,才能使你的內心清淨光明。你看!現今繁華社會五光十色,處處充斥著聲光幻影,皆是迷惑人心,稍有不慎就墜入迷妄之中,而帶來執著、罣礙、煩惱,往往無法自拔,因此久而久之,產生許多文明病,譬如自閉症、憂鬱症、躁鬱症,這都與心有直接百分之百的關係。

所以,在學佛的過程中,諸佛菩薩乃至過去的高僧大德教你:念佛修行之人,平時心裡不要有雜惡念,事情過後,就要一過即捨,才能使你的心地清淨。面對一切五欲六塵心不起貪戀染著,來隨它來,去隨它去,如同磁鐵失去了磁性,得失取捨之心漸漸放下,只有一句彌陀聖號入於心中,如是念阿彌陀佛,則念佛三昧自然現前,這時念佛則能轉識成智了。不然,要如何轉意識成為智慧呢?就是這樣了。

在《六祖壇經》惠能大師說得一針見血,當下一語道破,來看他老人家如何開示: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能離於相,則法體清淨。

這就是說:修行是以無住為本,住而無住,無住而住,這才是修道人真正的功夫。不然,你處處住一切相、一切塵、一切法,你就永遠擺脫不了塵勞,痛苦綿延不間斷。所以,六祖是已修到開悟證果的聖者,他所說的,處處要解開你的結,處處要淨化你的心地,使你光明的本體顯露。人總是有念頭,念過去、現在、未來的種種分別心,叫你不要分別,不要動念頭,你做不到,但是,要如何修呢?他這樣教你:不思前境,念頭動完之後,就讓它過去,不要再追憶它,你愈追,它愈是相續不斷,就如同一隻狗綁在那裡,你不去逗牠,就沒事,你愈逗牠,牠就一直對你狂吠不停。只要你不理牠,讓牠去叫,叫到最後,狗也會口渴,聲音也會沙啞,總有叫累之時,等牠叫累了便坐在那裡,跟你大眼瞪小眼。如本法師作的比喻很漂亮吧!所以,當念頭現前時,不要理它,它就不會對你怎麼樣,不會繼續騷擾你;如果你愈關心你的念頭,那就沒完沒了。

所以,佛門有一句話說:「動念即乖」你念頭生起來,就趕快懺悔,不要理它就好了,正如妙空大師所說的:必經之事,一過即捨,事過境遷就好了。否則愈理它念頭就動得愈多,天馬行空的一直想,念頭一直延續下去,這樣是不對的!所以,六祖告訴你: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自己無法察覺,一直想下去,隨著念頭一直流轉下去,而生死輪迴亦復如是。於諸法上,所有的念頭,念念不住,住也住不了,你叫它不要住,它偏偏住;叫它住,又住不了。所以說:一切法在你的心目中,念念不住,當下就不被束縛,不住於此。此是以無住為本,這樣修道就沒錯了。能離一切相,則法身當下就清淨了。這樣諸位了解嗎?要如何修行?修行是以無住為本。所以,我常說:過去你遇到多少傷心事,如今何在?是生滅法,被無常吞噬了。遇到多少稱心如意、歡天喜地的事,如今何在?被無常所吞噬了,動一個念頭,住不了,就馬上構成過去。是不是?沒錯!

所以,六祖說這些話:諸位好好的用功,按照這個法門去修就沒錯了。有一天,你也會像六祖一樣,開悟證果,因為他是過來人,他也是這樣修行而來的。若以無住為本來修行,你要開悟證果,或是念佛,是輕而易舉,不費吹灰之力,以清淨的法體念阿彌陀佛,那麼,所念的每一句佛號,都是清淨解脫,大放光明。

我舉個例子給諸位聽:嘉義有一位菩薩,他自從學佛之後,對禪宗特別喜愛,所以,用般若禪來作修行的根本,而以淨土為依歸。平時他的早課一定要誦《六祖壇經》或是《金剛經》;晚上必修的則是念《阿彌陀經》。因為他有禪宗的基礎,所以,能將心地鍛鍊得非常清淨解脫,可說是無染無雜。他平時為人處事很有禮貌,有儒家的思想,所以,為人處事很中道,做人做事拿捏得恰到好處,逢人總是面帶笑容,你看到他會起歡喜心。而一個人如果老是擺一副臉孔,讓人看了會退避三舍,看了之後就很感冒。他如果遇到有人起無明煩惱、執著,他都會為那個人開示法語,他說:道者;以寂滅為體。修者;以離相為宗。心離一切相,凡所有一切法,都是虛妄生滅法、無常的東西,住也住不了。你心裡無住,一切都好說,只要你心裡能離一切相,你的法體自然清淨,你的前念、今念、後念,念念不要相續,這樣你就不會被它束縛了。他又引用我的話說:就像一條狗,你不去逗牠,牠就不會對著你叫;你愈逗牠,牠就愈是對著你叫個不停。我們的念頭現前之後,不要理它,單提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樣就沒錯了。念頭現前後,不要理它,不要前念動完,後念又起,如是妄念相續不斷,永遠扯不完,沒完沒了!他都是這樣對人開示,他自己也如此相應、修行。在他八十三歲的時候,身無病苦,他向家人這樣說:修行是以無住為本,離一切相,法體自然清淨。最後他說:佛來了,我先走一步了!我們在西方極樂世界相會再見。然後就一語不發,坐在大廳的沙發上念阿彌陀佛,由他自己起音,阿彌陀佛‥‥‥,唱得滿心歡喜。在念佛當中,所有的雜惡念都不生,清清淨淨,加上平時薰習般若禪,看《六祖壇經》、《金剛經》,所有一切相,都不染著於心,無住為本,離一切相,則法體清淨,在這種狀況之下,他很安詳的往生西方淨土了。就這麼自在無罣礙,離一切相,自性解脫,往生淨土。真的相當不容易,這不是每個人能辦得到的,不然,你看看!在你往生時,有沒有辦法像他這樣!坐在沙發上,念佛念得很自在。所以,他的媳婦和孫子看了之後說:真的有人能如此自在往生,而且沒有病苦,最後還道出法語。他的媳婦本來很鐵齒,沒有信佛,包括他的孫子,也把念佛當作是迷信,然而由於他的祖父、她的公公以身作則自在往生,因此使他們對佛法有所改觀,並且來受三歸依,成為很虔誠的三寶弟子。所以,有些人若沒有一些感應、瑞相,要他來學佛,總是歪理十八條,條條有理,但若一日,因緣際會,事實擺在眼前,使他有所震撼,則善根大展流露,向佛學佛之心便會勇猛前進。再聽好!妙空大師又開示了:

妙空大師云:所謂隨順持名者,昏沉則經行持,散亂則端坐持,或跪或立或臥,皆隨己便,總使一句佛號不忘,此乃降伏心魔之要術也。

念阿彌陀佛,說簡單,極簡單;說困難,極困難,端視你有沒有心要念而已。你如果念佛念到昏沉,想要打瞌睡,妙空大師告訴你:起來經行,不要再坐著、躺著,起來走一走,念阿彌陀佛,持名念佛,昏沉的時候,就起來經行,或是繞佛都可以。當你的心很散亂時,你便端正坐著持佛號,阿彌陀佛‥‥‥,散亂時端坐持佛號,如果妄想照常現前,那麼,合掌跪著念阿彌陀佛‥‥‥,若是跪著仍然沒用,站著也可以,或是躺著念也可以,看你方便就好,只要能降服你的妄想就好,只要你能念得自在、快活、清涼,任何方法皆是可行之道,所謂「法無定法,應機則宜。」總之,一句阿彌陀佛,不要忘失,要緊緊抓住,綿綿密密的念。這樣知道嗎?不要讓它隨口滑過,這就是所謂降伏你的心魔根本的要素。執持一句佛號,你的妄想要如何生?佛號不夾雜,你的無明要如何起?一句阿彌陀佛,不隨口滑過,這樣妄想如何生呢?所以,念阿彌陀佛來降伏你的心魔、降伏你的妄想是最好不過了。念佛不拘任何形式,行住坐臥,只要適宜即可,好念就行了。坐著會妄想,不然就站著;站著照樣打妄想,不然你就繞佛;繞佛還是沒辦法,不然你就來經行,這些都可以。有人說:如本法師!如果坐著也不行、躺著也不行、經行也不行,照樣打妄想,該怎麼辦?這樣我教你一個方法,你拿一桶冰水,一頭栽下去,我就不相信沒效,你把頭放進冰水中,就像冶煉過的鋼鐵遇到水,“ㄘ”的一聲,馬上令你提神醒腦。本來想睡覺、昏沉,一直打瞌睡,點頭如舂米一般,此時,你把頭栽進一桶冰水中,“ㄘ”的一聲,馬上精神百倍,阿彌陀佛‥‥‥,妄想要如何而生呢?難矣!一切都是對治法,只要你妄想不生,無論用任何手段,只要能提起一心即可,坐著也妄想,跪著也妄想,躺著也妄想,那該怎麼辦呢?把頭栽進冰水中,精神就集中起來了,要如何打妄想呢?沒錯!再聽好!禪宗是以無門入門。當下叫你不要有念頭,你做不到,何況多生累劫的習性,多生累劫的妄想、煩惱心都是與生俱來的,所以,難斷難止,要你當下一念不生,你做不到。所以說:淨土法門是有門入無門,有一個依靠,以念佛方式,容易覺悟,容易入門,容易入手,容易成就你的道業。你念佛念到有妄想,自己會知道。禪宗則不同,在那裡坐禪,參你不生不滅的自性,叫你不要動念頭,你卻偏偏一直動念,坐一小時,打一小時妄想;坐兩小時,打兩小時妄想,自己還不知不覺。坐一支香,打一支香的妄想,自己無法察覺,任憑念頭動個不停。所以說:念阿彌陀佛容易覺悟,知道你起妄念,就把心收攝回來,提起一句佛號,容易入手,容易入門,容易成就。這也難怪過去的祖師大德告訴我們:末法眾生,億億人修行,罕有一人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道理在此!

再舉一個例子,屏東有一位居士,一生學佛十幾年,他對禪宗很喜好,口頭禪說得非常亮麗,說得非常漂亮,段落分明。他都看一些禪宗的經典、禪宗的法語,一心參禪、悟禪。最後,他問我一句話,他說:師父!什麼叫作禪?我說:一念不生,即是如如佛,於空於有,於空有不二都能自在,動中能靜,靜中能動,達到動靜不二的境界。哎呀!師父!我根本做不到,禪是很莊嚴,禪是很解脫,禪是果地;但是,我愈參悟,煩惱愈生,無明愈多。我跟他說:你要看自己根機所需,不要聽別人介紹之後,羨慕禪是那麼富麗堂皇、那麼漂亮,一入如來地,當下自性解脫。沒錯,用講的比較快,但是,你要做到這樣,要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是要漸次往上的,不要想一步登天。說在空中,卻行在有中,處處染一切塵,嘴裡講的是解脫的話,卻做不到。我看只要能應機就好,不然,你念阿彌陀佛看看。那天起不到一個月,他又來找我:師父!念佛確實容易覺悟,容易得手,容易入門。他進步的非常神速,因為他有禪定的基礎。所以,他自從念佛之後,時常在定中或睡眠中見到諸佛菩薩。不簡單!最後,在他晚年的時候,大概在七十五歲左右,他時常念佛得定,要往生之前,他跟家人交代:我再三天之後,就要往生西方淨土了。三天一到,他沒有拿著念珠,只是口中喃喃念著佛號,結果非常自在,很平靜、很安詳的往生了。有禪的基礎,加上他念佛非常賣力,最後,凱旋勝利者是他,交出一張很莊嚴的成績單,自在往生。所以,一切法都是對治法,法門只要適合你用即可;如果不適合你用,這個法門雖然富麗堂皇,能說到果地、會飛天鑽地,卻不適合你,這樣也只是徒勞無功,浪費歲月而已,當青春消逝,臨命終時,只能手足無措而去。是不是?應該三思啊!

妙空大師云:凡遇逆順淨穢,苦樂得失,一切境界時,務須保此一念,不然念隨境界轉去,佛念從此斷絕,豈不可惜矣哉!

意思是說:我們活在世間,難免會遇到順境、逆境;遇到清淨的事、污穢不清淨的事;遇到歡喜的事、痛苦的事,你的心不要被境界所轉,在一切境界當中,保持你的心無生亦無滅,無垢亦無淨,無取亦無捨,無逆亦無順,無淨亦無穢,就是解脫之境。沒錯!這是理想、是果地,雖然一時做不到,不過,這是我們的目標、歸宿。稱為:一切境界時,務須保此一念。你的念頭不要隨境界所轉,這樣就沒錯了!你念阿彌陀佛時,阿彌陀佛‥‥‥,聽到一些如意的事,不要被它所轉;聽到一些不如意的事,不要被它所轉;聽到苦樂、得失的事,也不要被它所轉。到了此時,你的佛念沒有斷絕,最後就能入一心,三昧現前;你的佛念如果斷絕,就非常可惜了。這樣諸位了解嗎?所以,我們活在世間,免不了有苦樂、得失、淨穢、順逆,都會嚐到這種種境界的滋味。

所以,你不要隨著境界而轉,要轉一切境界入佛念。遇痛苦事,念阿彌陀佛;遇歡喜事,念阿彌陀佛;一切如意的事,念阿彌陀佛;失去一切時,念阿彌陀佛;遇到順境的時候,念阿彌陀佛;遇到逆境的時候,也念阿彌陀佛,這樣叫你不入一心不亂也難,要你不往生淨土也不可能,因為你念到此時,已經有禪定的基礎,不會被境界所轉了,最後,往生者非你莫屬。

我舉個例子給諸位聽,法王講堂有位性謙師父,她一生當中嚐盡苦楚,歷盡滄桑。她在學佛的過程當中,無論是家事、社會事,遇到多大的變遷與不如意,她的道心依然非常堅固,不動搖。尤其她到了五十幾歲才來出家修行,我知道她道心很堅固,一心念阿彌陀佛,很堅信佛法永不改變,就為她剃度。她出家之後,在常住裡非常的勤勞,為人處事非常忠厚,這就是有修行;沒有修行的人則是趾高氣昂的,說話冷嘲熱諷,走起路來也沒有應該有的氣質與風度。她在師兄弟之間,總是默默地作她該作的事,一點也不與他人計較做多做少。尤其可貴的是她聽經聞法不落人後,每每在做常住的工作時,總會帶著一台隨身聽,把錄音帶放進去,將隨身聽掛在身上。走到哪裡佛法就播到哪裡,我所講的經每一卷錄音帶她都聽過,可說是二六時中,沐浴在佛法當中,而且一天念三萬五千至四萬句阿彌陀佛聖號。我說過:我有一串念珠掛在牆壁上,很少在念,平日講經說法,台灣南北來來去去,比較沒時間念佛,我把念珠掛在牆壁上,就快發霉了,我拿去給她念,不用一天,她就撥得亮晶晶的,撥珠念佛,她就是這麼認真的念佛。可見她念佛有多麼用功!用功修行,當然,有因就有果,所以,感召在臨命終時,竟然坐化了。那天晚上,她自行去沐浴淨身,洗好之後,換上一套新衣服,跟師兄弟有說有笑,在第二天凌晨四點左右就往生了,是坐化往生,不是躺著、不是趴著、不是側臥,是身體呈四十五度坐化。她曾告訴我:師父我每天聽您講經,當有一天我往生時,一定會依教奉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讓您講經說法時有公案可說。她不負當初所發之願,自在坐化往生。

所以,有用功就有功夫,世間人說:有燒香就有保佑。人家付出多少代價,所以,她今天能如此自在往生,這是事出有因。是不是?我這樣想:我是她的師父,“輸人毋輸陣,輸陣歹看面“她是四十五度坐著,身為她的師父,我要坐九十度,坐得直挺挺的,不然事關面子問題,否則會漏氣,因為我也很愛面子。這就是她平時念佛用功修行,遇到任何順境、逆境,都動搖不了她的心,得失、苦樂,都動搖不了她向道之心,一天念三、四萬句阿彌陀佛,所以,在臨命終時,交出這張如此亮麗的成績單,令佛弟子感覺無比震撼,為她歡喜,向她恭喜!

妙空大師云:面對佛像時,即以此像為真佛,面對佛像心念佛,誠於中形於外。不對佛像時,亦應如對佛像之誠敬。如此念佛最易感通,黑業亦易消滅也。

妙空大師所說,句句都是一針見血的話,不會囉嗦,不會拐彎抹角。他說:我們修道人,誠意這個「誠」字很重要,當你面對佛像的時候,你要把佛像當作真佛,當然,佛弟子也知道那是如幻如化,不是銅塑的,就是泥塑的,不然就是紙張畫的,不論用任何材質塑造的,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都知道,但是,敬佛如佛在,要有這種虔誠心。好比看到中華民國的國旗,就聯想到過去在革命甚至要成立一個國家時,死了多少人,是用多少的生命換來的,所以,對它所象徵的精神,對過去付出心血的人,生起思慕、關懷與敬重。對佛像也是一樣,我們也知道佛像是虛幻假相的,誰不知道那是偶像,如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難道會傻到不知如何抓癢嗎?大家都是知識份子,怎麼會傻成那樣呢?但面對佛像,要如佛在一般。面對佛像,你的心念阿彌陀佛,就是要達一心不亂。以廣義來說,念阿彌陀佛就是念佛的法身、念佛的智慧、慈悲、願力、神通,念佛度化眾生的大悲願心。狹義來說,要念佛求生西方淨土,念到一心不亂,百歲命終時,承蒙西方三聖接引。這樣諸位了解嗎?這樣佛教徒哪裡會迷信呢?很清楚,不會茫茫然的,對真相明明白白,做任何事皆有其意義存在,最後,學佛成佛。妙空大師云:面對佛像時,心念佛,誠於中,內心虔誠,外在也要做得出來,形於外。有些人說:我的心虔誠就好了。可是,外在做不到,這樣不算,太虛偽,內外不一致,要裡外一如才對。你的心虔誠,可是,只在嘴巴上講而已,外在所做的都跟心不一樣,或是外在所做的,都只是做表面功夫而已,內心並不虔誠,這樣也不行,要內外一如。如此念阿彌陀佛,最容易感應、感通,你所有貪瞋癡的黑業,當下會因為你念佛虔誠,因此漸漸消滅、淨化、頓斷貪瞋癡,最後,你的法體顯露,光明的本性就現前了。世間人尚且會說:敬神如神在;佛弟子也要知道:敬佛如佛在,由外在的虔誠、恭敬,引發出我們自性的佛寶、法寶、僧寶。所以,外在的尊敬是方便法,最後,導歸我們的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

我講一個例子給諸位聽,彰化有一位菩薩,修行沒有善知識教導,而且執理廢事,他的思想非常偏激,產生偏差、錯誤,自己卻不知不覺。所以,他處處都跟人家說:我歸依自性佛,歸依自性法,歸依自性僧,歸依自性三寶就可以了。太過兩極化了,不對!我問他一句話:這位大德你是佛嗎?他說:不敢當,不敢當!我當然不是佛,但是,我是未來佛。我說:嗯!很正確。凡夫尚未開悟證果時,沒有禪定,你難道不用歸依嗎?如同空中的羽毛,風一吹動,它就飄來飄去,飛來飛去,無有定處,風往東邊吹,它就飄向東;往西邊吹,它就飄向西,凡夫的道心亦復如是,沒有定力;又如水上的浮萍,水流向西邊,它就被沖到西邊;如果沖向南邊,它就流到南邊,浮萍無根,在水底無根,無法固定住,隨波逐浪。凡夫心如浮萍、如空中的羽毛,固定不下來,這樣你難道不用歸依嗎?理雖頓悟,事須漸修。我又說:你被妻子欺負時,你不會煩惱嗎?孩子惹你生氣時,你不會埋怨嗎?所以,遇到順逆境界時,總是被轉得東倒西歪,經常鬧情緒,這樣你難道不用歸依?

凡夫沒有歸依三寶,就像空中的羽毛,隨風飄動,亦如水上的浮萍,隨波逐流。他聽了之後,便馬上悟入了,就只差這個關鍵而已,他當下恍然覺悟,歸依三寶。沒多久就來受五戒,接著又受在家菩薩戒,以後的日子,他就心安理得了,不然,看到出家眾、看到善知識、看到同參道友,總是鬼鬼祟祟,躲躲藏藏的,講話都會閃爍,眼神也飄浮不定,這就是他心裡還有一事,執理廢事,廢於事相,不去歸依,寧願歸依自性三寶,講話偏激、兩極化,很極端,很喜歡與別人爭辯。但歸依後,他不再心虛,為人處事就很踏實。之後,他很精進的念阿彌陀佛,因為他對般若品、禪宗很喜好,所以,他早上都念《金剛經》。我教他:你晚上再加誦一部《阿彌陀經》。然後,他就在佛前認真懺悔,懺悔過去造太多口業,斷人善根,叫人家不用受三歸依。所以,每每想到過去的無知、偏激,就生大懺悔心,在佛前號咷,念佛懺悔:佛在世時我沉淪,今得人身佛滅度,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一直懺悔‥‥‥,他知過能改,善莫大焉,他真誠的懺悔,又很拼命的念佛,所以,迷悟一念間而已。他一天念三萬句佛號,而且每天至少要拜佛一百五十拜,你看他多麼用功修行啊!

在他八十二歲的時候,便向他的子女說:我要先走一步了,大家保重,以後你們若想見父親、阿公,唯一的辦法,唯一的途徑,你們大家要念阿彌陀佛,我們西方極樂世界相逢。然後說:我一切都準備好了,沒什麼罣礙,我要走了。大眾就圍繞在他身邊,稱念著佛號,前後不到二十分鐘,就很自在安詳而逝。你想想看!用功修行,付出相當的代價,最後,呈現出莊嚴清淨的果報,往生自在,這就是用功的果實。這樣諸位清楚嗎?

(未完,由於篇幅的關係,上人主講「妙空大師念佛法要」編輯部將陸續在雙月刊中,分別為諸位刊載,敬請期待。)
                                                                                                                               
返回演講集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