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話頭」與「看話禪」意義無異。與「默照禪」相對稱。為臨濟宗大慧宗杲之宗風。看,指見之意;話,即公案之意,即專就一則古人之話頭,歷久真實參究終於獲得開悟,此種禪風稱為看話禪。此禪風先慧後定,與「默照禪」之先定後慧大異其趣。
看話禪之起源可追溯至唐代趙州從諗之「狗子無佛性」為始,而於唐末五代,拈提古則公案以摧破知覺情識之風極為興盛。至宋代大慧宗杲則極力主張專門參看一則話頭,後之臨濟宗皆奉為圭臬。爾後其風益盛,如明代中明本特為揭櫫麻三斤、柏子樹、須彌山、平常心是道、雲門顧、趙州無等古公案,頗影響一代之禪風。
明、清以至於今,此禪風猶未絕。此外,宋代以後,禪淨合習之思潮甚盛,以「阿彌陀佛」(梵名 Amita-buddha)四字為公案之風極盛一時,此亦為看話禪之一種。
古德聖僧又以「看話念佛」,即以一句「阿彌陀佛」,或「念佛者是誰」為公案,拈提參究,以求開悟;此亦為看話禪之一種。又稱參究念佛、念佛公案。如將阿彌陀經「一心不亂」之語,分為事理二義,憶佛念佛,稱為事一心;超越有無之念心,且斷除前後際,僅以「阿彌陀佛」四字為話頭,以此拈提,即可速達見性成佛,此為理一心。
在宋代,大慧宗杲主張看話禪,以心性開發之法門。當時永明壽祖師主張禪淨共修之風亦盛。諸祖主張以「阿彌陀佛」四字作為話頭,即可頓悟見性與往生,稱為看話念佛。
「看話頭」即是看守話未發之前之心,謂之看話頭;若話已出,即成話尾,「參話頭」即參究未發之本體性,其性空性無我,不生不滅,不增不減,遠離相對待,性無有比,法身常住,光明自在,解脫涅槃(梵語nirvana)故。參究薰陶,剋期取證,法身不顯自顯,不見自見,不會自會,乃至不證自證,終究之「參話頭」—實乃「見性成佛」,「圓滿三覺」為宗為依。
賜偈云:『你有我亦有,君無我亦無;有無俱不立,相對嘴盧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