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
佛 现今文刊发达,弘传佛法之僧俗颇多,佛法以出家僧众为佛教之重心,若一旦颠倒僧俗,传统的佛教能继续维持下去吗?
|
|
大圣佛陀一再强调,在婆婆世界(梵语Saha-lokadhatu),三宝为黑暗中之明灯,是出世之宝筏,三宝(梵语tri-ratna)是我们所依归之大善知识,失去三宝,如同黑夜不得其路可归程,无三宝导航,又如迷失之舟,无从靠岸,漂茫大海中。 律藏云:比丘(梵语bhiksu)是七众之纲领,世上若无比丘僧,比丘尼(梵语bhiksuni)是领导纲领,世上无比丘与比丘尼,沙弥(梵语sramanera)是领众修行之纲领,世上若无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是修行领导纲领,依此类推,是行佛道,若违佛意,实与佛法之缘尚有一段距离,颠倒正法故。 佛法世风日下,戒律不实践,唾弃律法,僧俗颠倒领众,违背如来正法,令正信佛弟子,伤感悲恸! 蕅益大师云:‘佛法之衰亡,实乃戒律之不张。’ 律藏云:‘一切众律中,戒经为最上,佛法三藏教,毗奈耶(梵语vinaya)为首。’ 不论出家或在家佛弟子,对于戒律都是一样同等而遵而行,因为全部的佛法,都建筑在戒律之上,欲证成无上佛道,必然应学戒守戒,因戒度脱觉悟之彼岸,离戒不守戒,欲得道果,终无是处。 四十二章经云:‘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梵语sila),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白衣(居士)(梵语avadata-vasana)高座说法,比丘下座,是末法现象,世风日下,正法逐渐日衰,居士身模仿僧宝,取代僧宝的作为,甚至严重者加以诽谤僧宝,张目可见,多得不可为喻,唯愿佛弟子共同依佛所制之戒律而履行,如此方不愧是真佛弟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