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佛道同,法法平等。’这丝毫无有疑问,修行到了佛的境界,一切皆平等,所谓佛佛智慧平等,慈悲(梵语maitrya)平等、十力、十八不共法、四无碍辩平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梵语sad
abhijnah)平等、喜舍愿力平等、神通平等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境界无有高低偏失,所证之一切法亦平等无有高低偏失;换句话说,佛是最圆满至高至尊之处,没有比佛更高更上至尊的了,到达佛的境界称之为无学绝学之境。
那么!菩萨从初地至十地中,其境界所证亦有次第高低之别,亦有境界阶级之分,初地比二地境界低,三地比二地高,三地比四地低,五地比四地高,依此类推而比上,地地增高,所证境界(中道实相,法身涅槃、福慧、诸法义谛)高低有别,故地地有别,初地不知二地事理,二地洞彻一地事理,一地二地不知三地事理,三地了达二地一地事理,如是推循而上,地地增高。
譬如:国小不知国中学科,国中能了解国小学科;高中能了知国中国小学科,国小国中难解高中学科;国小国中高中难解大学学科,大学能正解国小国中高中学科;又如十二夜之月光不如十三夜之月光的光明,但十三夜的月光远胜过十二夜的月光;十二夜、十三夜月光不如十四夜的月光,但十四夜的月光远胜过十二夜十三夜的月光。如此譬喻实不难明白,菩萨所证之十地,地地增上,地地有别,亦复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