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何谓意生身?法性生身?

 


意生身(梵语mano-maya)者,又作意成身,意成色身,摩 化身,摩奴末耶身。非父母所生之身体,乃是初地以上之菩萨为济度众生,依意所化生之身。此外,中有之身,劫初之人,色界、无色界、变化身、界外之变异身等,均属意生身。

俱舍论卷十云:中有(梵语antara-bhava)者,又译作中阴、中蕴、中阴有。指人自死亡至次受生期间之识身。为四有之一,七有之一。众生于生死流转之过程,分四种阶段,此即四有。由身、口、意所作善恶之因,能招感六趣生死之果,因果相续不断,此即七有。中有即是前世死之瞬间至次世受生之刹那的中间时期。此中有身即识身之存在,乃由意所生之化生身,非由精血等外缘所成,故又称为意生身。

法性生身者,为佛及大菩萨所受三界外化生之身。法性(梵语dharmata)者,指诸法之真实体性,亦即宇宙一切现象所具有之真实不变之本性。又作真如法性,真法性真性。又为真如之异称。法性乃万法之本,故又作法本。

马祖禅师云:一切众生,从无量劫来,不出法性三昧,长在法性三昧中,着衣吃饭,言谈祇对,六报运用,一切施为,尽是法性。

亦有法性与如来藏同义之说。是故,法性生身为如来五种法身之一,菩萨二种身之一。此生身证法性,得无生法忍,异于处胞胎、惑业所感之肉身,如来之身即由此出生,若以之配三身,则相当于吉藏大师所说之报身佛。佛之法性生身有无量无数阿僧祇一生补处(梵语eka-jati-pratibaddha)菩萨侍从,此乃佛于无量阿僧祇劫,积集一切善本功德,故无事不济,无愿不满。又菩萨于得无生法忍后,舍肉身,次受后身;因菩萨体得无生忍力,无诸烦恼,既不取二乘证,又未成佛,故于其中间所受之身,亦称为法性生身。

法华玄论卷八云:以菩萨二种身中之肉身配以分段生死,以法性生身配变异生死。二乘之人及法身菩萨虽有法性生身,然皆随分称受;佛之法性生身能照彻法性,故真法性生身唯佛能得。

法性生身是菩萨二种身之一,何谓二种菩萨身,是指生死肉身与法性生身。

一、生死肉身者,三贤位之菩萨,未证法性,乃为惑业受三界生死分段身之菩萨。二、法性生身者,乃证得无生法性,舍三界生死肉身,受不生不死,不思议变异身之菩萨。此法性生身,经论所说多谓系初地以上,或以为八地以上。

大智度论云:菩萨有二种:一者生死肉身。二者法性生身,得无生忍法,断诸烦恼,舍是身后得法性生身。

往生论注卷下云:平等法身者,八地以上;法性生身菩萨也。

法性生身者,在华严宗所说,是五种佛身之一:一、法性生身,由圆常之法性体所生之佛身。二、功德法身,以万行功德为因所成之佛身。三、变化身,应众生之机感而映现变化之佛身。四、虚空法身,周法界之大佛身。五、实相法身,无相无为之真妙法身。此前二
者为报身(梵语sambhoga-kaya),第三者为化身,后二者为法身是也。

开悟圣僧云:忽然证悟心境空,大地山河透脱机;法王法身全显现,时人相对不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