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我一心学佛,但是周遭亲朋好友都说我很消极,我该如何面对这个事实?该如何调整我的心态?

 

 

如果说最消极的人,应该是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诸大菩萨,乃至历代高僧大德,轮不到你,你之消极与前者相比较,实在是万万不及一,这话如何说呢?因为佛教所说的消极是不造恶业(梵语akusala-karma)、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作非法、不犯科作奸的意思,这有什么不好!难道要积极大干坏事一番不可,才叫做积极?学佛之人一心一意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有因果观念,心存道德,帮助须要帮忙的人,这些是积极或是消极呢?不造业杀生,不吃众生肉,仅吃清淡素食,是积极或是消极呢?如果拚命杀生食肉(杀猪、鸡、鸭、鱼、牛)而带来今生后世不如意(堕地狱、恶鬼、畜生),却说是积极的话,那就任凭你的亲朋好友造口业了,把积极造业堕落之事广为宣传,实有不智之举,而积极行善(不吃众生肉)之美事却说成消极,这种朋友说是有智慧,实在令人心存怀疑,没有学佛之人做坏事却说成积极,亦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与纳闷,毕竟社会上没有学佛之人,是佛学的门外汉,不足以与之争论,他们不知佛法讲些什么道理,又不知不问,又不了解对方,却来一味批评对方,这就是口业缺乏修饰,心态无道无德的表现,让有智之人,深感遗憾与怜愍!

什么叫做积极与消极呢?分为有学佛与没有学佛的心态来论及;有学佛之人,不杀、盗、淫、妄、饮酒、作奸犯科,不作非法,称之消极不为也;对于修行为善,做利益大众之事,帮助他人,成就他人道业,讲经说法(宣扬真理),铺路造桥,救济贫困之人,这称之积极而为。没有学佛少数之人杀盗淫妄饮酒,作奸犯科,广为非法,挑拨离间,拨弄是非,搞分化,制造矛盾者,称之积极;不修行、不为善、不利益广大群众、不铺路造桥、不救济贫困、不宣扬真理,称之消极。

由此可见,既然论及消极与积极,就应该深入探讨与理会之,不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因而误导世人,自己心态不正(包含怨嫉、不随喜、不明真相、故意挑拨)个案事小,若以不正心态大肆渲染,便成可怕的是非不明之人(造口业者),这事情就大了,有如是造因,未来业障(梵语karmavarana)现前,必受其果(三途苦)。

如果仁者有如是知见,便能面对周遭亲朋好友,心存正念,无惑无动,自在无碍,与他人相处和乐;若有如是正知见,当下便是调整自我心态之际,应该如何与亲朋好友推处共事,即可冷暖自知矣!

开悟圣僧云:青山几度变黄山,浮世纷纷非总千;眼里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